杂志汇曲艺

从昆山走出去的评弹三名家

作者:文 杨瑞庆
评弹作为中华民族一门古老的艺术,源远流长。江苏昆山作为该门艺术的流行地之一,涌现出不少优秀的评弹表演艺术家。他们为评弹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有三位不可不提,他们是顾宏伯(1911―1990)、严雪亭(1913―1983)、谢毓菁(1924―2011)。

“评话活包公”顾宏伯

顾宏伯是昆山周市的白塔头人,15岁在苏州读中学时就迷上了评弹,没等毕业,就拜光裕书社的评话名家杨莲青为师,学习长篇《包公》。他原想学习说唱兼有的弹词,结果老师发现他嗓音沙哑,且具有沙中带糯、哑中含光的特点,老师认为他有一副说大书的绝好喉咙,如果不说评话绝对可惜。顾宏伯听从先生的劝导,利用他得天独厚的嗓音条件,就走上了学习评话的道路。果然,先生有慧眼,顾宏伯的说表刚柔相济,表现力极其丰富。他不但有声如洪钟的猛男音色,而且还有纤细的女腔音色。他在扮演宫廷女角色时,可将太后或嫔妃的音色模仿得惟妙惟肖。听众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沙哑喉咙发出的精细声响,每当听到那种曼妙的声调时,都会叹为观止。

顾宏伯在向先生学说《包公》时,并不“依样画葫芦”地照搬,而是因人而异进行“再加工”,从而“更上一层楼”自成一家。他不但追求语言生动、音色浑厚,而且还追求台风大度、手面丰富的演技。为此,他揣摩京剧各行当的表演程式,特别注意吸收京剧“麒派”的表演特长,进行“大书小说”的独特处理,在粗犷洒脱的说表中,糅合硬中带柔的表演,把刚正不阿的包公刻画得貌似威严,实则多情,粗中带细,入木三分,给人留下了傲骨柔肠的丰满印象。他在“探寒窑”一回中,表演包公撩袍进窑的动作,显得沉稳而凝重;在“金殿捉郭槐”一回中,表演包公愤怒拔剑的姿势,显得威武而潇洒。由于他把包公演到了极致,名声威震书坛,人称“评话活包公”。到他师父去世后,顾宏伯已成为《包公》的唯一说书人了,不少演员虽想拜他学说《包公》,但认为顾大师才艺出众高不可攀,望尘莫及难以超越,而只能改学其他书目。

新中国成立后,顾宏伯加入了上海长征评弹团。他不但注重挖掘传统书目,又积极推广现代长篇新书,《强渡大渡河》《红日》等都是他推广的精品力作。在他的带头尝试下,现代书不断涌现。书目的大力推广成为顾宏伯对评弹发展的重要贡献之一,被业界誉为书坛佳话,传诵至今。

出于对评弹艺术的酷爱,顾宏伯在有限的艺术生命中充分展现了他的艺术成就。在顺境中悉心钻研,树立了独树一帜的流派,在逆境中也不忘对评弹艺术的传承,甘愿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教书”先生。1962年苏州评弹学校成立时,顾宏伯先生受邀执教,并毫无保留地将毕生所得传给下一代,为评弹界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苏州评话名家吴君玉就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

说书名家严雪亭

严雪亭原籍昆山,1913年生于吴县。3岁时,其父回到昆山城南包桥小学任教,严雪亭随行,在昆山度过了他的童年。他生性好艺,从小就跟随大人到昆山城里的书场内聆听评弹,总对那种既有生动故事又有精彩唱腔的表演形式情有独钟。14岁时,严雪亭到苏州的一家银匠铺当学徒,就更有条件去欣赏韵味更足的苏州评弹了。一次,他听到弹词大家徐云志演唱的《三笑》,立即被出神入化的表演吸引。严雪亭不顾父亲反对,毅然决定弃商从艺,并拜徐云志为师,盼望能出人头地成为名家。为了自成一派,他选学了具有跌宕起伏悬念的《杨乃武》,这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情节扑朔迷离,引人入胜。为了说好这部书,严雪亭搜集了大量史料,并掌握了清代官场礼仪和民间习俗,使剧本情节更为传神充满吸引力,矛盾展开更为错综复杂。他还吸收通俗话剧的表演方法,运用各地方言,对书中人物进行绘声绘色地刻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并且设置包袱,增加噱头,对每一回书都进行精益求精地编织。严雪亭对剧本的揣摩和再加工使作品环环紧扣,回回具有悬念,令人痴迷,魅力无穷。

由于聪明和勤奋,严雪亭在恩师的教诲下进步神速,不久就跻身于名家行列。1948年,上海《书坛周刊》举办评选“十大说书名家”的活动,经听众投票,严雪亭荣登榜首,连他的师父徐云志也只能屈居在后。

1952年,严雪亭加盟上海人民评弹团,由于说唱俱佳,成了团里的台柱。正当他想在艺术上再创辉煌时,没想到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牛鬼蛇神”,进牛棚,当门卫,受尽折磨和蹂躏,身心都受到极大的创伤。“文化大革命”后,严雪亭被落实政策。由于长期积郁,他患上了可怕的“帕金森症”,后来瘫痪在床,不能说话。对他这种吃“开口饭”的艺人来说,得了这种病简直是个致命的打击。1983年,由于病情加重,严雪亭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评弹事业,离开了爱戴他的听众们。

先生虽已驾鹤西去,但他留下的“严风”浓郁的《杨乃武》录音和“严调”鲜明的《一粒米》唱腔,成为评弹界袅袅不绝的遗音,供后人学习和怀念。

弹词高手谢毓菁

评弹名家谢毓菁虽然长期活跃在苏沪书坛,但他的童年是在昆山度过的。他出身评弹世家,其外祖父名噪一时,由于家庭动荡,他只得随母亲寄人篱下,初住百花街,继迁西寺弄,最后居东塘街。在近民小学(今一中心)毕业后,跟班学唱文明戏,为继承家业,谢毓菁很想拜师学艺,以评弹立身。

在一次听书中,谢毓菁对名家徐云志表演的《落金扇》深深迷恋,很想拜他为师,因支付不起学费而只得放弃。但他学艺初衷不改,在家人和亲戚的周旋下,拜在沪上另一名家刘天韵门下,虽然学费便宜,但必须按传统无偿跟班四年。刘天韵自小学艺,先学《三笑》,后学《落金扇》,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优秀书目。那时他正缺下手配合,就决定尽快将具有艺术天赋的谢毓菁培养成才。在恩师的教诲下,谢毓菁的说噱弹唱样样出色,终于配成了名师高徒的双档,看家书目就是百听不厌的《三笑》和《落金扇》。一时间刘天韵、谢毓菁的风采在沪宁线上闻名遐迩,只要贴出广告就一票难求。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说新书、唱新曲,刘天韵、谢毓菁师徒二人创演的新书《小二黑结婚》一鸣惊人,荣获评弹汇演一等奖。此后新书接踵,佳作迭出,1951年,深入治淮工地,集体创演了中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他擅长编写唱词,留下了多段著名唱段,如陈希安唱的《人民当家做主人》、朱慧珍唱的《新年锣鼓响连天》、蒋月泉唱的《指导员来传言》等。这些唱段后来都灌制成唱片,影响深远。

50年代,谢毓菁因婚姻变故,不得不与恩师刘天韵拆档,辗转上海、南京、苏州的多个评弹团,与其他艺人配档,从下手转到了上手,并以《三笑》立身。由于积累了多年经验,技艺纯熟,所以知名度还是很高。

“文化大革命”开始,苏州评弹团解散,谢毓菁转业到苏州人民灯泡厂。由于他水平出众,粉碎“四人帮”后,很快落实政策,被召回到苏州评弹团重操旧业,终于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除了恢复传统书外,谢毓菁还积极尝试现代新书的创作,那时红极一时的《红岩》《敌后武工队》,还有苏州特色的《满意不满意》,都有谢毓菁的心血。

1984年,由于体弱多病,谢毓菁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他心念评弹,不但坚持编写新书,而且还热心培养后人。闲暇之时,他经常到昆山走动,与昆山弹词高手刘宗英先生促膝谈艺,直至走到生命尽头。

(责任编辑/邓科)

 

温州鼓词:不该孤独的“乡音”

小议“十八骑取长安”与“五王困彦章”

曲艺艺术的时代风尚之培塑

当法国人遇到苏州评弹

正视现状 务必求实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高德明相声事迹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