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传承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传统艺术必须要传承下去,所以传承就是源,传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就必须要创新,所以创新是流。如果创新离开了传统,何来传承,那么这个创新又从何创起,如果传承没有创新,那么传统艺术又怎能得到发展。所以传承和创新是相辅相助的关系。或许有人会问,传统艺术如何创新?其实,创新是一个广义词。在艺术中的创新,就是在传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能找到自己的风格,哪怕个人的风格能出现那么一点点,也就不得了。但即使这么一点点,亦非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是要靠艺术实践的积累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追求才能水到渠成的。与此同时,发展了的艺术,又进入一个新的创新周期。
苏州评弹发展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评弹许许多多的优秀书目能流传至今,就是因为一代代有志的评弹艺人。他们不断地创新,才使传统的评弹艺术得到了发展。要是没有创新,没有各种风格的问世,没有评弹艺苑中的“推陈出新、百花齐放”,这些优秀的传统书目是不可能流传到现在的,早已被淘汰出局。
苏州评弹的老听众一般来说对如《珍珠塔》或《白蛇传》等评弹的传统长篇书目可以说是熟之又熟,包括书中的每一个细节,什么时候是“关子书”,什么地方是“软档书”,他们都一清二楚。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来听这些书目呢?其实,他们来听书,并不是真正来听故事内容的,而是来欣赏演员表演的艺术风格或富有特色的弹唱。同样的书目,哪怕在同一书场,“热接”同一部书,这些老听众还是要听,那是因为演出阵容不同,每档演员的演出风格吸引着他们。这些风格都是演员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的。有些演员虽然说的是同一部长篇,却采取了不同的风格来表演,也就是评弹界所讲的“各家各说”。比如杨振新和吴君玉都说长篇评话《水浒传》,但表演风格各异。杨振新的特点是擅说表,刻画人物精到,行书流畅,表演中又擅用眼神,紧扣书情,他的噱头擅用“小卖”,往往使听众在出奇不意中发笑,再加上书台上的扇子功,堪称一绝。而吴君玉的表演风格是擅长表演角色,武松、石秀、李逵等这些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都能表演得惟妙惟肖,尤其表演人物时情感掌握,分寸拿捏都十分精准到位。他在《李逵接娘》这回书中,把一个“憨大”的情感刻画得如此细腻动人,令听众为之动容。因此,听众听了杨振新的《水浒传》,仍对吴君玉的《水浒传》情有独钟。这就是风格的魅力,创新的成效。同样,擅说长篇弹词《珍珠塔》的魏含英单档、“沈薛档”、“周陈档”、“朱郭档”、“饶赵档”、“薛邵档”等,跨越三代人演说长篇弹词《珍珠塔》,仍有如此号召力,为老听众所折服,都是因为他们结合自己的艺术特点,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演出风格。如此才能将长篇弹词《珍珠塔》代代相传。而且,当演员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演出风格,又能被听众所接受,那他所演出的这部书就具有了号召力,他自己也随之成为了评弹名家。传统书之所以能代代传承而不败的根本之道,就在于不断创新。正如周良同志在文中所说“苏州评弹的长篇书目传承创新的历史,就是发展提高,臻于成熟的发展史。说同一部书的,有了‘各家各说’,多种多样的风格流派。艺术的流变,应努力追求愈说愈好的。”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苏州评弹的传承和创新,自评弹艺术创始时起沿续至今。而这些创新,有的是自主创新,是为了使自己的艺术水平更上一层楼,是有他奋斗的目标的,而有的则是被动创新,因为当时的年代,在码头上有“敌档”,相互之间的竞争又异常激烈,演员为了生存为了在评弹界能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创新,必须要独树一帜。有竞争,才有进步,有创新,才能发展。评弹的这些优秀传统书目,是通过多少代人传承和创新的努力,才发展保留至今。当代人必须倍加珍惜,并具有与前人同样的传承和创新的奋斗精神,才能使这些优秀的评弹传统书目发扬光大。当然,创新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名家或响档的,这里有一个基本功和个人的能力问题。因为风格是每个人的事情,而且风格又是平等的。由于个人的能力不同,所表演的各种风格显然有参差不齐的水平差异。但是归根结底创新是必然的,而且这种创新又必须是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
由于创新是一个很广义的词。在评弹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有人会把创新解读为创造,或是一种新的革命。假如把创新变成了丢弃传统书,那就误读了艺术领域中的创新内涵。以为评弹的传统书目已经没有演出市场了,太过陈旧了,与快节奏的时代不协调了,故而创作一部全新的评弹书目而代之,以“拳打不识”的猎奇心态来赢得演出市场,这样就算是发展评弹艺术了。创作新作品,大家都会持欢迎态度,并给予积极的支持,而认为丢弃传统就是创新的话,那大家就很难接受了。
在目前的评弹演出市场上,已经很难听到由年青一代,包括20世纪80年代拜师学艺的中年一代评弹演员演出由前人传承下来的那些优秀传统书目了。实际上长篇传统书目已处在“断流”的状态之中,只是有一些经典的传统书目选回,在会演或专场演出中偶尔能欣赏到,但演出质量已大不如前了。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由于不常演出导致质量的下降也是必然的。所谓的拜师学艺,现在也只有拜名师之名,已无学传统长篇之实。连传承都没有了,哪有什么创新可言。当然,也不是说能坚持演出传统长篇书目的演员绝对没有了,但为数确实不多。有谁能想到,已流传了好几代人的苏州评弹传统长篇书目,竟会在近十多年的时间里悄然隐退,在演出市场上逐渐消失了。这些优秀的传统长篇只能成为苏州评弹博物馆中的资料,被束之高阁。反观,现在活跃在演出市场上的那些新编长篇书目,又有哪些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是能流传保留、能在曾经演出过的码头书场“复档”的?这些长篇书目大多是“短、平、快”。即在很短的时间里创作,书目质量亦很平常,演出周期很快结束,然后再换一部长篇书目来应付演出。演出业务的好坏,是由演员的表演艺术水平来决定的。所以说,现在的评弹演出市场,是靠演员的战术在维系,缺少的是评弹艺术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就是传承和创新的问题。即使是新编书目,必须也要不断完善,日臻提高。同样也有传承和创新的问题。我曾听过一些新编的书目,听来很乏味,只有故事,没有矛盾,只有叙述,没有细节,只有对白,没有描述,更谈不上刻画了。这就是所谓的“观念艺术”。“观念艺术”,是信息化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创作思路,它不按艺术规律来办,随意性较强。犹如有些电视剧的拍摄,没有剧本,只有“剧纲”,拍摄跟着感觉走,导演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与评弹在书台上的“模标制”如出一辙。试问这样的创作方法能有好作品问世吗,观众能有兴趣去观赏吗?周良同志在《苏州评弹的传承和创新》一文中强调,“合规律的创新,是艰难的。随意创新是容易的。合规律的创新,是艺术的发展提高,不合规律的创新,盲目创新,这种随意性,只能加速艺术的衰落,脱离传统的创新,将加速艺术的衰落。”老一辈的评弹演员,因为有竞争,他们为了生存,不遗余力想方设法要提高自己的书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色,演出自己的风格,希望自己能挤入响档之列。而现在的演出中,演员没有竞争压力,同样也不愁没有收入。尤其苏州评弹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政府对评弹有扶持,每个演出书场对演出都有“包底”,再加上团部又有优越的奖励机制,只要能去演出,无论业务好坏,演员的个人收入都是不菲的。由于没有竞争,演员业务上,包括收入没有压力,所以滋生了惰性,就缺乏传承和创新的动力。由此可见,任何事情都要以一分为二的方法来洞察事情发展的两个方面,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双刃剑”。如何处理好这两个方面,那就是一种智慧了。处理好了,传承和创新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苏州评弹的传承和创新》一文中,还提到了中篇与长篇谁为主体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或者说是观念问题)的争论,还是在上世纪中下叶的时候,当进入21世纪后,似乎在整个评弹界已有了高度的共识⸺ 长篇是评弹艺术发展的主体,中篇则是评弹听众欢迎的演出形式,所以这个问题已经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而现在的问题是各评弹团体的领导和演员对中篇评弹的创作和演出的重视程度,无论是财力、人力和精力的投入上,都远远地超过对评弹长篇书目的传承和创新。因为团体要荣誉,演员要晋级,演出中篇评弹是团体和演员能获奖的最佳途径。当今评弹界乃至曲艺界,从全国到省市级的艺术节及评比活动名目繁多,都是能获得荣誉和奖项的良机。如能获得创作、演出、表演以及新人等奖的其中任何一项政府大奖,就是为今后评定高级职称积累成果。虽然演员的职称能否晋级,领导是有综合考虑的,但艺术上有否获奖、获大奖,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创作、或参加演出中篇是最有价值的依靠。至今,还未见到哪一个大型的艺术节和评比活动,能为坚持演出长篇书目也设立一个鼓励传承和创新的大奖。虽然在理论上讲,评弹艺术的发展其根本是长篇书目,但从实际来看,演员业务上的晋级,偏重于演中篇,那是现实中的一种选择。所以,在演中篇还是坚持演长篇二者之间,要让演员自己选择的话,我相信有更多演员选择中篇。这是一个必须直面的现实,由此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对传统长篇书目的传承和创新。
周良同志在《苏州评弹的传承和创新》一文中,谈得十分全面和深刻,本人读了之后深有体会,借此与大家一起交流心得,愿与有志于评弹事业发展的人士,一起为苏州评弹的传承和创新添砖加瓦。
(作者:原苏州广电总台主任编辑)
(责任编辑/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