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曲艺

梦在前方 路在脚下

作者:文 王茵
2012年,位于西安城墙西南城角的民营小剧场西安天禧苑相声会馆正式成立,马腾翔任班主,罗晓亮任运营总监。同年又有西安天禧苑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天禧苑现有驻场相声演员马腾翔、李小龙、祁峙、全少辉、史野、赵帅等20人。自2012年成立至今,除每年春节期间(农历腊月二十六至正月初三)封箱7天休息外,每周一至周日(七天)晚上20:00―22:30,天禧苑的相声专场演出从不间断,因之逐渐培养出一批相对稳定的观众群体,形成了具有西安本土化演出风格的小剧场运营特点。西安天禧苑相声会馆也成为古城西安西南城角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一、剧场定位与经营理念

关于天禧苑成立的初衷和剧场定位,班主马腾翔介绍说,“天禧苑是我们大家的一个相声梦,也是我对观众的一个承诺。我承诺要给西安观众一个创造欢乐的舞台,让他们在西安能够看到具备京津相声艺术水准,甚至能追赶超越京津的相声演员和作品。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小剧场的演出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和教训,力求让外来曲种相声与陕西文化更好地融合,努力探索出一条更加适合相声在西安本土化传承与发展之路。”

二、管理模式与创演流程

经过几年的经营探索,天禧苑的管理模式由当初的班主管理制调整为班主和运营总监双人双轨管理负责制。目前,天禧苑的组织机构由经营部、演出部组成。经营部由运营总监罗亮分管,主要负责公司财务、服务、宣传、票务等;演出部由班主马腾翔分管,主要负责演员工资、日常演出、节目统筹、节目考核、观众评估等。(详见下图)

天禧苑与演员签订合同,第一次期限3年,第二次续签期限5年。演员工资按实际演出场次结算,演员一场100元,学员一场70元。演出内容以改编传统相声和原创相声为主。为了鼓励演员积极创作新作品,天禧苑制定了创作奖励制度,规定每对演员每年必须完成2件相声新作,演员完成2件新作后,再创作出新作品每件奖励600元,“压场”时每场再奖励50元演出费。据了解,天禧苑大多数相声演员创演的新作品多取材于流行资讯、热点话题、网络段子等。如马腾翔、李小龙创演的相声《百家讲坛》《想唱就唱》《动画王国》等则取材于新闻事件、社会热点问题、逸闻趣事;祁峙、全少辉创演的相声《非常演出》《西安的夜》创作灵感则来源于“现挂”。演员提交新作品后,由演出部节目考核负责人组织专人对新作品进行现场录像、内容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节目通过审核后,新作品必须完成25至30场的新活“压场”演出,接受现场观众的效果检验,通常一段新活儿的创演周期基本需要一年的时间进行反复修改和打磨提升才能完成。

三、演员管理与新人培养

在演员队伍管理和相声新人培养方面,马腾翔介绍说,“以前,天禧苑对演员管理方面虽然有规定和要求,但没有形成具体的制度。2015年,中国曲协面向全国曲艺界大力倡导优良行风,为加强曲艺界行业自律发布了《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这可以说是曲艺界的新行规,我们天禧苑也按照行为守则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天禧苑自身的行风建设。现在,我们每个月都召开业务交流座谈会,对演员的言行、台风、演出内容等方面不断提出改进要求,号召演员在弘扬传承相声艺术的同时,要自觉维护曲艺人的社会形象,做守则立规、表里如一的相声演员。”

相声艺术传承的关键在人,为了加强演员队伍建设和新人培养,2013年,天禧苑招收了第一批相声学员40人,经过两年多的业务培训和舞台实践,考核挑选6人留在天禧苑。2016年班主马腾翔收徒9人,经过舞台实践和业务考核后,选拔4名徒弟加入到天禧苑演出队伍。在鼓励和扶持西安校园相声爱好者方面,天禧苑先后在西安阎良航空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咸阳商学院、西安曲江南湖小学等地组织开展“相声进校园”活动,受聘担任校园文艺辅导员和艺术顾问,通过讲座、辅导、培训的形式,帮助高校先后成立了西安阎良航空学院相声社、西安欧亚学院相声卓霖社、咸阳商学院文理相声社等。为更好地鼓励和扶持西安高校大学生相声社团健康有序发展,从2017年5月17日起,天禧苑邀请大学生相声社团正式入驻天禧苑演出,每周三下午增设大学生专场,免费为大学生相声爱好者提供演出场地和舞台实践的机会,每次演出安排2对天禧苑相声演员为大学生义务助演。

四、市场运营与消费群体

天禧苑市场运营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演出票务。在票务推广方面,天禧苑票务实行会员(充值)制电话订票和现场购票,主要依靠天禧苑公众号、微博、微信、演员自媒体、直播平台以及观众的口碑相传。6年的坚持和努力,为天禧苑逐步树立起了相应的品牌效应,培养了一批相对固定的西安观众群体。通常情况下,周一至周四的观众上座率在40%左右,周五至周日上座率能达到80%以上,演出旺季火爆时,剧场往往需要加座,上座率基本能达到110%。主要观众群体为20―30岁之间年轻观众,占观众总人数60%;30―40岁观众占30%;20岁以下和40岁以上观众占10%。此外,天禧苑还有一些商业演出。

在适应市场谋求发展同时,天禧苑也积极参加文化惠民演出,先后多次为残障人士、留守儿童、保洁员、武警、特警、大学生举办了献爱心公益主题相声专场演出,用实际行动把传递社会公益美德与弘扬传承相声艺术有效结合起来,为天禧苑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

五、成功经验与面临困境

目前,天禧苑面临的最大压力还是运营成本过高。据运营总监罗亮介绍,截止到2017年,天禧苑的收支之间还有较大缺口,最大支出部分是演员的工资,演出场地的房租也占相当比重。面对高额房租压力,有业内人士劝他们选择地段相对偏远房租便宜的小剧场。但班主马腾翔表示,“虽然天禧苑运营压力很大,但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我们就是想给西安观众创造一个环境舒适、传递快乐、放松心情的相声园子,让观众身心愉悦的走进天禧苑,听到值这个价的西安本土相声。”

6年来,天禧苑始终坚持对相声负责、对观众负责的理念,用满腔的热情和感恩的真心来回报相声观众,在市场和舞台的双重生存考验中坚守艺术理想,坚持沿着相声在西安本土化发展的理念稳步前行。我们可喜地看到,这些年,天禧苑的相声作品也在日臻成熟。首先创演的作品中既能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又能传播陕西历史传统文化,描绘西安风土人情,还能较好发挥相声艺术讽刺功能,以幽默、犀利的语言反映市井生活,讽刺各种社会乱象。其次,相声作品并非陕西方言直接“倒口”的方言相声,而是十分注重相声语言与西安风土民俗、方言俚语、时尚潮流、网络生活、歌曲民谣等陕西文化元素的巧妙融入,相声本土化的演出风格深受观众青睐。第三,舞台实践的锤炼,演出现场的互动,使得演员自身表演技巧和艺术修养逐步走向成熟,创演作品具备较为明显的个人风格和特点,马腾翔、李小龙、祁峙、全少辉等人在年轻观众中形成积极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第四,迫于生存的市场压力,过去一些年轻演员在表演中存在迎合观众的娱乐心理、追求“包袱”现场火爆效果的现象得到改进。随着天禧苑品牌效益和影响力的逐步提升,天禧苑的创演作品艺术含金量不断提升,如《百家讲坛》《新编报菜名》《非常演出》等天禧苑原创的一批相声代表作更加注重运用相声语言的艺术魅力来打动观众的心灵,对引导和培养观众的相声审美习惯和提升审美需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天禧苑相声创作水平的整体发展。

六、调研后的思考与建议

作为一家经营性的民营小剧场天禧苑,在没有可以成功借鉴或复制的运营模式下,前期运营基本是把剧场交给了团队,把团队交给了市场,在勇敢面对市场种种考验的艰辛探索中,为社团生存找到了一条西安本土化发展的道路,逐渐在西安市场站稳了脚跟,形成了天禧苑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目前,西安的青曲社、天禧苑、珍友社、金曲社等多家相声小剧场的蓬勃发展,极大丰富和活跃了西安的演出市场,培养了一批经过市场检验、具有舞台经验的相声新人,推出了一批原创相声新作,为陕西曲艺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结合当下小剧场普遍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1.政府主导,将民营小剧场演出纳入演出单位公益服务范围,给予相关文化政策的奖励和扶持

近年来,陕西文化产业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陕西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项目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中,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目标重点定位在打造文化旅游景区,做强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一批功能齐全的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还没有把民营小剧场纳入全省文化产业实施项目的整体带动战略中去,也没有制定关于民营小剧场演出的相关扶持制度。目前,文化惠民演出、文化产业扶持等政策基本是面对文化演艺集团(专业院团)和专业剧场,而西安市民营小剧场能够参与政府文化惠民演出的场次屈指可数。

而反观首都北京,以东城区为例,《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戏剧发展资金使用暂行办法》正式印发后,东城区在全市率先提出以场租补贴的形式支持戏剧产业发展,政策面向所有在东城区开展营业性演出的演艺团体,演出场所座位数在300座以下的,每场演出补贴1000元,300至600座的每场补贴1500元,600座以上的每场补贴2000元。有了场租补贴政策,演艺团队演出一场只需花费4500元的场租费,演出场次越多,拿到的补贴就多,这项政策的实施,让经营小剧场话剧为主的民营院团有了基本的生存保障。

再如,上海浦东新区开展高雅艺术走进百姓生活,政府以500万元投入撬动社会资金超过7000万元,逐渐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专业团体与市民文艺组织合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格局的趋势。仅2015年9月到11月,145项615场精彩活动不仅面向550万浦东市民,还惠及260多万外来人员,助力高雅艺术走进寻常“浦东人家”。上海浦东高雅艺术可以成功通过政府主导惠及百万上海市民。

而这些植根中华传统艺术的民营小剧场,同样也可以由政府主导、吸引社会力量投资,获得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据悉,2017年5月23日首批陕西省文化惠民卡将以政府补贴、市场调控的形式面向社会公开发售,每张卡政府补贴400元/年,老百姓只需缴纳会员费100元/元即可观看全年百余台精彩演出。

在这里,首先建议政府能够通过文化惠民卡不断扩大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公益服务范围,让更多的老百姓在欣赏高雅艺术的同时也能走进更多的民营小剧场观看演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低价票演出补贴项目资金管理,对符合条件的营业性演出,尤其是民营小剧场售出的低价票给予定量补贴。其次,建议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可以法律化、制度化,各级政府主导制定一个引入竞争机制的购买服务目录,向全社会公开,以政府专项资金和引进社会资金的方式,搭建公平的竞争平台,让各种社会主体包括民营小剧场都能够通过政府埋单、集中配送等购买文化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通过竞争购买一些优秀民营小剧场演出服务,让民营小剧场争取得到政府文化惠民演出方面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

2.整合资源,充分利用文化馆的公共文化设施,让文化馆与小剧场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共建

为加快构建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的免费开放工作在整体推进过程中,全国各地文化馆新馆设施建设项目纷纷启动,按照文化部关于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要求,各级文化馆的公共文化设施都必须建有可供群众性演出活动的小剧场和多功能厅。201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保障法》正式实施,更加明确了政府的主体责任,要求政府履行主导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职能,对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和管理提出了明确规定。现在,北京、天津、南京、深圳等地一些相声社团已有与文化馆合作演出的成功案例,如北京东城区周末相声俱乐部、丰台区相声乐苑等都得到了政府财政相关补贴和扶持。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形成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建议文化主管部门能够发挥统筹协调职责,在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中加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具体的政策,要求各地文化馆放宽准入门槛,把那些真正口碑好、信誉好的民营相声小剧场引进文化馆进行惠民演出合作,演出后由政府按照相应政策进行财政补贴。这样既整合了场地资源,避免了新建民营小剧场资源浪费,有效缓解了民营小剧场高额房租的生存压力,又可以让文化馆按照中办、国办关于“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的要求,通过小剧场演出持续开展全民艺术欣赏、精品、技能、活动等方面的普及工作,彰显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突出地位,广大人民群众也能在享受基本文化权利的过程中,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3.鼓励扶持,建立曲艺精品创作专项基金机制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对中青年文艺人才扶持力度。2016年,省委宣传部与省作协、省文联共同实施“陕西百名优秀中青年作家艺术家资助计划”,计划五年内每年拿出1000万元进行资金或项目资助,培养扶持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作家艺术家,以促进陕西文艺长期持续繁荣发展。西安天禧苑马腾翔、李小龙和西安青曲社苗阜、王声成功入选“百人计划”,有望得到每年相关专项经费的资助扶持。但是,还有更多的一大批长期扎根小剧场进行创演的青年演员们没有机会得到文艺人才专项经费扶持。因此,建议省文联(或省曲协)以中国曲艺“牡丹奖”为抓手,制定全省曲艺精品创作专项基金扶持制度,以两年为一个创作周期,通过作品项目申报、打磨提升、节目验收、舞台实践等环节进行考核评选,鼓励扶持青年曲艺人才积极从事曲艺创作,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曲艺精品创作激励机制,不仅为本省积累一批优秀的曲艺作品,也为备战“牡丹奖”评选活动储备高质量的曲艺精品力作。

4.培养人才,民营小剧场发展呼唤职业经理人出现

民营小剧场不仅是提供文化服务的一个窗口,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设施,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载体,更是艺术家与观众通过演出相互交流、共同进行艺术创造的现场,也是涵养社会创意、启迪大众心智的艺术空间。一个好的剧场剧院,往往离不开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的经营管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职业管理人制度”的要求,指明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框架下剧院管理人才培养的方向。通过调研发现,当下众多的相声小剧场运营主要依靠相声班主管理。班主作为相声演员,既面对市场化运营的生存发展,还要面对演出和创作任务,个人精力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往往顾此失彼,难以两全,缺少职业经理人的专业运营与管理,是许多小剧场导致经营管理不善甚至倒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从当前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国情看,也迫切呼唤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出台,小剧场运营亟需具备一支稳定、懂行并具有打造、开发、沟通、运营等商业运营思维和综合管理能力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来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专业化、职业化管理运营目标。

天禧苑班主马腾翔说,“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还是生存问题。由于没有政府相关的文化扶持政策,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找出路,努力在市场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为了相声更好的传承发展,相声演员更有尊严地活着,我们必须坚持、必须团结,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做任何对不起观众、对相声不负责的事情。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们期盼,更多鼓励和扶持小剧场的相关文化政策早日出台,能够为众多小剧场生存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文化发展空间,让这些始终坚守艺术理想、苦心维持经营的小剧场能够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更好地发挥民营小剧场作为文化阵地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马瑜)

 

温州鼓词:不该孤独的“乡音”

小议“十八骑取长安”与“五王困彦章”

曲艺艺术的时代风尚之培塑

当法国人遇到苏州评弹

正视现状 务必求实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高德明相声事迹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