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ed Leopard云豹
■ 现状:中国体型最小、数量最少的大型猫科动物。
■ 分布:历史上广布于中国南部,延伸至印支、东南亚和印度次大陆。目前在中国仅剩残余种群,近年来在云南边境和华东山地(如武夷山、黄山)有零星发现,而台湾云豹已灭绝。
■ 习性:身体外形和构造像大型豹,体型像小型豹,主要栖息于原始常绿热带雨林,夜行,独居,主要在地面捕食,但高度树栖,能头朝下下树。
Siberian Musk Deer原麝
■ 现状:19世纪末,原麝在新疆消失。其在中国的分布区仍在继续缩小。
■ 分布:小兴安岭、长白山、山西。
■ 习性:栖于阔叶林、针叶林或混交林,独居,主要在晨昏活动。
Steppe Saiga高鼻羚羊
■ 现状:高鼻羚羊的角被认为具有很强药效,羚羊角贸易导致大规模捕杀,尤其是带角的雄性,因此种群的性比高度失调,中亚的残留种群几乎全部由雌性组成。
■ 分布:曾分布于新疆西北部,现野外已灭绝,甘肃武威有圈养种群。
■ 习性:有极度膨大、向下的鼻孔,栖息于温带多草的平原。
Java Mouse-Deer小鼷鹿
■ 现状:全球体型最小的鹿类,在中国分布有限,数量稀少。
■ 分布:在中国仅见于云南西双版纳。
■ 习性:栖息于热带常绿低地森林中,独居,主要吃掉落的水果。
Bactrian Camel双峰驼
■ 现状:全球现存的野生双峰驼仅500—1500头,其中半数在中国。栖息地破坏、非法狩猎,以及和家养骆驼杂交,对其生存造成了威胁。
■ 分布:从新疆东南塔克拉玛干荒漠、青海西北、甘肃西北至内蒙古戈壁荒漠。
■ 习性:栖息于干草原、山地荒漠半荒漠和干旱灌丛地带,驼峰能储水,还能改变体温,可抵御荒漠冬季的严寒、夏季的酷暑。
Sun Bear马来熊
■ 现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野外和圈养的记录,但可能有老挝的个体跨过边境进入中国。
■ 分布:历史上曾分布于四川、云南和西藏。中国马来熊可能已经灭绝。
■ 习性:最善于树栖的熊,躯干和四肢结构更类似猫科动物,行动灵活;主要生活于低地热带龙脑香森林,一般独居,在受干扰的地区为夜行性,在非干扰地区则为昼行性。
Dhole豺
■ 现状:豺从未得到过实质性的保护,在栖息地减少、盗猎、猎物匮乏、家犬传播疾病,以及自然灾害等多种打击下,已经成为中国最稀少的野生动物之一。
■ 分布:历史上曾遍布全国,目前只在环青藏高原的甘肃、陕西、四川、云南、新疆和西藏等地有零星发现。
■ 习性:晨昏活动,结群捕食大型猎物,可见于沙漠之外的各种栖息地类型。
Asian Small-Clawed Otter小爪水獭
■ 现状:淡水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如今数量稀少,在大部分原产地已难觅踪影。
■ 分布: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和西南部。
■ 习性:以水生动物为食,主要食用蟹类。栖息于海拔2000米的小溪、池塘、稻田、湖沼、红树林及淡水湿地。Chinese Crocodile Lizard瑶山鳄蜥
■ 现状: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分布:2001年以前仅在广西有发现,之后在广东和越南东北部也有发现。
■ 习性:栖息于山地溪流,平时卧于小树枝上,一受惊扰便跳入水中躲藏。食性复杂,以小青蛙、蚯蚓、蚂蚱、金龟子、蜻蜓、蟑螂等为主。
Pallas's Sea-Eagle玉带海雕
■ 现状:中国内陆的大型食鱼猛禽,不常见。
■ 分布:在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和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繁殖,迁徙经过中国中部、东北及江苏等地。
■ 习性:在内陆湖泊、沼泽、高原及贫瘠地区的河流捕食鱼类,常从树上或柱子上俯冲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