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环球人文地理

缅甸深度游 左眼浮屠,右眼众生

作者:文 图 橙子

乐善好施的民风、浓郁的佛教文化和未经过多雕琢的天然景色,让我们在缅甸常常出现时空穿越的错觉。好像回到几十年前,人们都只是为了生计和信仰朴素地忙碌着,没有太多欲望,却又满怀希望。这个国家有一种力量,无论何时想起,都觉得切实而温暖。

对于缅甸的喜爱,是因为它的温度。这种温度来自日出之下,铺于平原的万千佛塔;来自清晨安静无声的僧院里,洒在石碑上的阳光;来自乌本桥上一幅幅定格的风景;来自寺庙建筑里令人心生敬意的巧夺天工;而最多的,是来自干净纯粹、对信仰无比坚定的人民。

带着对这个佛教国度的好奇,我们开始了旅程。在缅甸的八天里,总会被不经意间的善待触动。旅途中记忆最深的瞬间,往往藏在图片背后,它们看似毫不起眼,可每个故事都细微动人。

1 仰光:繁华背面的市井百态

环城小火车狭窄的空间里浓缩了当地人最真实的生活姿态,燥热拥挤,却又生气蓬勃。每个站上车的人都不太多,车厢里却热闹非凡,说笑声、叫卖声、车轮哐当声交织。

仰光是缅甸的前首都,也是缅甸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我们初到仰光时,入住的酒店位于市中心,旁边便是一个大型豪华商场,里面国际品牌云集,不时有穿着短裙、妆容精致的少女经过。我们正惊讶于仰光的繁华远远超过预期时,走过一个路口,就看到仅一墙之隔的街道两侧挤满了矮矮的缅甸传统民居,穿着笼基或长裙的男女们把小摊摆满了街头,从女人的饰品、塑料手机壳,到水果槟榔、各式宵夜,应有尽有。夜色里的长街很窄,油烟混合着各种香料四处缭绕,露天大排档里,老板嚼着槟榔,正一边噼里啪啦烹着炸物,一边对路过的行人吆喝着招揽生意。饰品摊的女人们手腕上挂着一串串彩色手镯,脸上涂着厚厚的香木粉,大声说笑着,似在聊家常。仰光近郊的环境绝对称不上好,郊外的马路有些甚至还没铺水泥,一下雨,破旧的老式公车就在坑坑洼洼的路上颠簸。可生存于此的人们却似乎得心应手,他们脸上洋溢着鲜艳的笑容,跟这座城市带给人的感受一样,四处充满了对比、活力与色彩。

我们在仰光的第一站是大金塔,这是仰光最为出名的地标。它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巨钟,用砖砌成,塔身贴有纯金箔,四周挂着上万个金银铃铛。主塔四周有几十座小塔,每座小塔的壁龛里都存放着玉石雕刻的佛像。远远看去,壮观而恢弘。在这里,我们碰上了当地的传统祈福活动。人们以家族为单位,男女老少排成长队沿着主塔顺时针绕行三圈,男人们穿着白色上衣和笼基,女人们大多着颜色鲜艳的裙装,孩子们则全套耀眼的金黄色服装,还戴着同色系的头饰。成年人们目光虔诚,始终向着主塔的方向祷告,而孩子们对信仰大概还似懂非懂,被家人牵在手里或者扛在肩膀上,在骄阳底下显得有些烦躁不安。不过也慢慢在大人的引导下学会分享和施予,稚嫩地拿着饼干之类的食物递给僧侣。

仰光的交通比较乱,有许多殖民时期留下的东西现在还在使用。其中,环城小火车是当地人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对旅人来说,坐一段慢、摇、晃的火车,从灯火辉煌的市区一直到房屋破旧的郊区,仿佛穿越回到上世纪80年代。我们在仰光的中央火车站上车,这里很有历史感,像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因为不是热门旅游项目,车站里大多是当地人。火车是日本淘汰的老式JR,车厢里还留着字样。每节车厢都没有车门,到站时人们就直接跳上跳下。

车厢里热闹了一会儿,仿佛约好了似的,小贩们或走到其他车厢去叫卖,或半路就下车去了。不过再经过两个站,就又有下一波扛着各种食物和水果的人跳上车来⋯⋯

车厢内的狭窄空间里浓缩了人们最真实的生活姿态,燥热拥挤,却又生气蓬勃。每个站上车的人都不太多,车厢里却热闹非凡,说笑声、叫卖声、车轮哐当声交织在一起。每到大一点的站台,售卖各种商品的小贩们就扛着篮子或竹筐上车,车厢里宛如一个浓缩的移动市场。头顶竹篮的大姐和端着铁盘的大叔卖着缅甸人最爱的各色炸物、水果,有的把木瓜和芒果蘸上一层厚厚的辣椒粉,或同香料一起拌拌,就成了同外边天气一样热烈的缅甸风味。脸上涂着厚厚香木粉的女孩拎着几包煮好的鹌鹑蛋和花生,挨个儿耐心询问乘客要不要买。皮肤黝黑的小哥抬着满满一桶加了柠檬的冰水,杯子朝下扣在桶盖上,有人要喝就拿起来舀上一杯。车厢里时不时能看到气定神闲看书或补眠的人,好像周围的喧闹都被隔离在另一个世界。我们安静而好奇地坐在车厢里,想象自己也是当地人,去感受他们日常生活的氛围。

火车的沿途停靠站只有缅甸文标注,所幸我们并没有特定的地方要去,也就不在乎具体哪站下车。不过每当停站的时候,看到我们一脸迷茫地看着窗外,就总有英语较好的当地乘客来询问我们是否有想要下车的站点。火车行驶的时候,我们为了拍照要在车厢里来回走动,于是就常有乘客以为我们在寻找空座,便主动向旁边挪动,试图腾出一个空间让我们坐下。在火车上不过小半个下午的光景,我们却由衷感到了人们的善良与热情。

作为缅甸历史上第一个民族统一的都城,蒲甘的建塔规模堪称缅甸建塔历史上的顶峰。据说佛塔的数量曾超过了蒲甘城市居民的人数。这里的佛塔一片片,一簇簇,举目便是。

2 蒲甘:日出浮屠,一眼万年

热气球喷着火从烟雾缭绕的树丛里缓缓升起,矗立了几个世纪的佛塔威严沉静。我们常常顾不上说话,日出晨光中只听到停不下来的快门声和惊叹声。

来到蒲甘,看日出浮屠是旅行者心愿清单中最重要的事,当朝阳缓缓升起,瑰丽的阳光洒在这片散落着3000多座佛塔的蒲甘平原上,天地间霎时美得不可方物。我们寻了个高处迎接日出,已进入干季的蒲甘,天空雾霾很浓。没了凉季的通透和层次,阳光也融在了泛黄的灰尘里,更添了神秘厚重。平原上涌动的朝雾被霞光熏蒸出温暖的金色,不一会儿,一只只热气球喷着火从烟雾缭绕的树丛里缓缓升起,这壮观的场面却仿佛只是为万千佛塔拉开序幕。面对人们的惊呼与朝拜,霞光中的佛塔不作言语,一如过去的好几个世纪,它们静静矗立在一片金黄的光晕中,威严而沉静。

除了日出和佛塔,蒲甘还有四处遍布的僧院和随处可见的僧侣,他们身穿红色袈裟、手持黑伞,深受人们尊敬。小乘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纪传入缅甸,如今人们对佛教的信仰早已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受佛教思想影响,乐善好施已经成为这里的民风。从数以万计的佛塔、寺庙,到僧侣的斋饭、袈裟,从公车的凉棚到公园的石凳都是人们募捐修建的。

看完日出,我们便在蒲甘的佛塔中穿行。金色的塔顶高高耸立在密林之间,熠熠生光的佛塔数以千计,这是比“南朝四百八十寺”更加令人震撼的圣迹。在一座佛塔外,我们偶遇了一群从附近城市来参观游玩的小和尚,他们正嘻嘻哈哈地闹成一团,领队在给他们合影。我们也上前给他们拍照,孩子们面对我们的镜头害羞起来,看得出他们开心又好奇。其中一个小孩一脸傲娇可又很想被拍,不停在我们的镜头前走来走去,实在是可爱极了。拍完照大家各自继续旅程,孩子们笑着挥手跟我们再见,我们瞬间融化在一张张比阳光还温暖干净的笑容里。

继续往里走,看见很多僧侣坐在台阶上,他们面朝主塔或佛像的方向,闭眼祈祷。与我们这些满脸新鲜好奇的游人不同,他们的神态或静谧或肃穆,面对信仰的神情坚定而真诚,令人心头不由一震。我们不愿惊扰了他们,于是静静坐在旁边,亦做了一次心无杂念的修行者。

在佛塔门口有一个募捐箱,为了尊重习俗我们也在里边放了一点零钱。拍照的间隙,一位在僧院工作的大叔让我们坐在草席上乘凉,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的生活还有僧院的日常。聊到兴起,他又掏出手机给我们看相册,里边满是蒲甘的日出日落,还有僧院的日常场景。他一边展示,一边赞叹这里真的很美。在一个城镇几十年如一日生活的人,却仍然对这里怀有真挚的热爱,无论出于蒲甘的魅力还是他的信仰,这份热爱都令人动容。

(左右页图):村庄门口经营杂货铺子的老板娘已经64岁了,可岁月在她身上却仿佛凝固了一般,可想而知,她年轻时该是位怎样的美人啊。之前认识的僧院大叔跟老板娘关系很好,他说:“她对我们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我随时都可以来免费喝杯啤酒。”

草席上坐着一位年纪稍大的僧人,他不会英语,见我们坐下,连忙端出茶壶让人给我们倒茶,又拿出自己做的炸花生和拌菜,比划着让我们尝尝。对比刚刚捐出的只够买瓶水的零钱,现在受到如此大的热情和善意,我们顿觉感动又羞愧。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一句缅甸的俗语:“心诚之人施舍一颗榕树籽般大小的东西,就可以得到榕树那样大的报答;心不诚之人即使施舍榕树一样大的东西,也只能积下榕树籽那样小的功德。”原来比起施舍的贵重,这里的人们更看重施者的诚意。

告别了佛塔,闲逛途中路过一个小村庄,这里的生活很简单,男人们大多外出劳作,女人们留在家里纺织,时不时抽上两口棉花叶撵成的烟卷。村庄里,人们自力更生,自得其乐。一个小女孩看到我们竟毫不怕生地跑上前来,拿着一个袖珍娃娃枕头向我们兴高采烈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听到我们夸她做得好看,就又转头撒着娇请奶奶帮她剪掉娃娃的线头,煞是可爱。

我们继续漫无目的地走在蒲甘的乡野间,此时天色已暗,在落日柔和的光线下,远处的牧羊人正赶着吃完草的羊群回家。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也是生活于此的人,眼前的情景不过是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一幕。耕作、休息、游戏与信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简单快乐。

3 曼德勒:如果人生是一场修行

你们觉得Good morning(早上好)和Good night(晚上好)有什么意义?那代表一个人用最大的善意过了这一天,做过的所有事都是美好的,才能发自内心说出问候。

我们一早从蒲甘坐小巴抵达了曼德勒,这里不像仰光,繁华与落后只一墙之隔。曼德勒的建筑大多不超过两三层,炎热、忙碌,生活气息浓厚。第一眼看上去并没有让人觉得很美,但若仔细再看,各类寺庙、僧院、教堂穿插在中央区域的民居中,各种色彩有趣地交融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路边商店售卖着缅甸传统服饰,街上的公车里坐满了乘客,后尾还挂着一群一脸开心的男人,风驰电掣穿梭而去,没等我们举起相机就消失在车龙里。

乌本桥的日落是曼德勒最为出名的景点,此时不是旅游旺季,这里依然人满为患。不远处,一群当地人在河滩上开心地踢着竹编的足球,对他们来说,这里不是闻名世界的取景地,只是一个每天嬉戏的后院。乌本桥上并不算宽敞,脚下的木板缝隙不小,两侧也没有护栏。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要相当小心,唯恐一个不注意就被绊倒落河。木桥和僧人是乌本桥永恒的主题,夕阳下,僧人们有时结伴,有时独行。橘黄的晚霞成为天然的布景,游人流连,过客匆匆。船上的我们静坐着等待日落,桥上的人们都变成了一幅幅定格的风景。

日落后我们回到岸边,同行旅伴走进草丛深处拍照,我背着包站在河边等他。旁边是一座简陋的木屋,没有完整的墙壁和房顶,看起来几乎无法住人,木屋门口烧着杂草,一位大爷进进出出忙碌着。我怕打扰到他,就刻意站开了些。过了一会,大爷看我等了许久,走进屋里搬出一把椅子放在我身旁,没有多话,继续进屋劳作了。那个傍晚,对我来说最美的不是乌本桥的日落,而是破旧小屋旁的这把木椅。

我们的下一站是马哈根达杨僧院,它就靠近乌本桥,虽说修建时间只有50余年,却是缅甸最为重要的佛学院。在缅甸,每个男人一生必须出家修行一次,时间长短从几周到几年,甚至终身。在马哈根达杨僧院长期修行的僧人已经达到上千,这里每天上午准时进行早餐,因为画面极为壮观,成为著名的“千人僧饭”。

这日清晨,我们到达的时间很早,距离派饭还有两个小时。僧院里很安静,没有其他游客。僧侣们大多在学堂里朗诵经文,偶见一两个走过,还有几个年纪很小的孩子在院子里玩遥控汽车。我们正好奇地四处张望,一个年轻的僧人走出来跟我们打招呼,他告诉我们自己修行的法号叫AshinNanda,去过最远的城市是仰光,不久前他曾去拜访住在那里的姐姐,这也是他至今唯一一次出游。他的日常生活很简单,从早上5点开始,生活起居外就是学习佛经与打扫僧院。他没有收入,也几乎没有花销,每个月放假的时候,就自己上网学英语。

(左右页图)我确信这里金色的日出与万千佛塔,还有曾经用善意包围我们的人们,会在我们的生命里永不褪色。我也确信有一天,我们一定会重新走上这片土地……我们问他可曾想过结束在僧院的修行,回归外面的世界,结婚生子、过世俗的生活。他摇摇头笑起来,说七年里还从未有过这样的想法。“也许将来会吧,但不是现在。还有很多经文值得我继续学习,说不定我就这么学到老了。”大概是看到我们惊讶的表情,他接着说道:“我们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在我看来,不是财物,不是经历,不是宗教信仰,而是品德。你们觉得Good morning(早上好)和Good night(晚上好)有什么意义?那代表一个人用最大的善意过了这一天,做过的所有事都是美好的,才能发自内心说出问候。所以对我来说修行的意义并不在于崇拜和获得什么,而是让我始终感到善良和富足。”

这些对话让我们思索良久。我曾想当然地认为,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这里的人民应该或多或少对生活感到不满,至少会流露出疲惫和不甘。然而这次缅甸之行,我们一路走来,感受到最多的竟是平静和幸福。他们常常让我们自惭形秽,相比起来我们拥有的更多,可想要的总是更多。而对缅甸的印象,就如同这些眼神干净的人们。质朴、纯粹、善良、对外来世界充满好奇,但对自己的生活和信念毫不动摇。

作者简介

橙子

马蜂窝蜂首作者/穷游精华作者/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喜欢上天下海和探索异国文化,常常被世界打动。微信公众号:小旅橙。新浪微博:橙子的小旅橙。

 

我们希望的村落应该像半浦村那样

“青蛙杀手真菌”可能起源于东亚

桂南山水大地 上帝抒写的诗意和风情

桂南风物志 大自然的馈赠和斑斓的壮锦

桂南民俗生活史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风土人情

罗布泊为什么说不? 在非法穿越和有偿救援之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