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电子商务

基于电子商务人才供求错位探讨电子商务教学改革

作者:文/刘静

文/刘静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当前国内外商务市场在电子商务人才竞争领域也日趋激烈化,而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越来越多的受到这一问题的干扰与限制。当下我国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领域以及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已经与新时期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发展的需求严重脱节,即“人才供求错位”。本文基于电子商务人才供求错位来探讨国内高校电子商务教学改革与今后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供求错位;教学改革

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

当今时代,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格局的进一步推进,人类也将逐步从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中向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互联网信息化时代转变和发展。目前在我国国内,随着商贸流通产业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就现阶段基本发展形势以及市场动态来看,电子商务被看成是未来我国乃至全球商务活动的主流,更是代表着今后市场商务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当前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经济环境,我国从国家战略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电子商务活动及其相关产业,并将其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发展选择项目之一。但是,在巨大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之下,随着对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产业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一种突出问题、矛盾逐渐摆在人们面前,那就是电商“人才供求错位”的市场矛盾,它真实的反映出我国当前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窘境。因此,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及其培养教育问题显现的越来越重要,同时更是为了满足和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电子商务人才供求错位来进一步挖掘、探讨、分析当下我国在电子商务教学领域的改革与创新方向。

2、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人才供求关系及发展现状

2.1 我国电子商务人才供求状况探讨分析

2.1.1 国内电子商务发展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当前在我国国内商务活动领域,依托于互联网强大支撑力之下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模式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扩展。各种电子商务模式都在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迅速扩张和发展,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也在不断的演化和自我完善。无论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是创新,都较为真实的反映了当下我国在商务市场领域的实际发展状况。在这种市场经济环境下,包括众多电子商务企业、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在内的商务产业,对于电子商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其业务能力范围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扩大和增强。

2.1.2 国内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不断加大

自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高等院校开办电子商务专业以来,国内已经有一百多所高水平院校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在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的繁荣与发展,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急剧增长的背景下,呈现出的却是一种极度不平衡的人才供求态势:即高校每年培养的大量电子商务人才却不能填补当前巨大的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等因素已牵制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这种电子商务人才缺失的现象,影射出当下我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教学领域的弊端与不足。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缺陷使得人才培养效果同社会岗位所需要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教育教学模式的缺陷,加上教学设备的落后、资金投入的不足以及各类相关的软硬件器材的短缺等问题,最终导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供需领域呈现为一种“供求错位”现象。

2.2 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探析

2.2.1 从高校专业教学的视角来看

(1)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出现并造成当前这一教育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对专业教育的认识不足,没有真正理解与把握住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就以当下国内大多数高校专业教学为例,其普遍存在着一系列理解上的误区,在这里具体归纳为三个层面:

首先,大多数院校普遍认为电子商务专业其实就是计算机专业的一个分科,因此在教学工作当中,许多专业课程教师也普遍认为将原有的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课程稍作改动就能够培养出现代化的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实际上这种教育教学理念及其认识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严重的误区,也正是在这种教学理念之下,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是单纯的教导学生学习一些网站设计、网络知识结构理论,同时将这种以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错误的等同于电子商务信息应用技术。

其次,他们还错误的认为电子商务专业属于商务管理的范畴,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过多的将其等同于商务管理或者商务营销专业之类,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内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也基本局限于最为基础的商务课程知识以及市场网络营销知识。总而言之,这种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最大的认知误区就在于,将现代化电子商务看作是传统的经济管理、商务知识教学。

第三,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只需要简单的介绍、讲述一些计算机应用技术、互联网知识以及商务营销知识,就基本符合了电子商务市场的实际发展要求。因此,在专业课程知识的开发与设计方面,对于电子商务知识理论及其实践应用的归纳统计不够深入、不够系统。

(2)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各大高校普遍倡导与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发展策略,并以此为基准来作为指导学生就业创业的根据教学目标。但是,很多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工作中过分的注重与强调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结果导致了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上更加脱离实际。很多高校普遍认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全才”,所以我们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大纲中看到了一系列极为复杂、繁琐的课程学科,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数据库处理技术、网页设计、生产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国际商务贸易、经济学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涵盖了营销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三个领域,而本人认为,让学生在三年/四年的时间内学习这些与电子商务并无本质关联的专业课程,是非常不科学的,当然,要想让学生在三年/四年时间内完全掌握住这些学科知识也不现实。

(3)缺乏一套完备化、系统化的专业课程教材

电子商务不同于传统的商务贸易及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它是一种依托于互联网一体化发展格局下的全新的商务运营模式。当下我国在该领域的探索与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在电子商务教材的编写上与较为成熟的专业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教材多由一些有资质的高校高级教师、学者来编著,而这类专家学者受到传统商务模式的影响比较深,再加上其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在教材编撰上难免有失水准或是存在较大的主观认知性。很多教材都是从传统课程简单改造而成的,并不能有效地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服务。造成了很多专业课程有教材可用,无教材能精用的局面,教材的针对性不强,质量不高也成为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一大诟病。

2.2.2 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视角来看

(1)实践应用能力欠缺

很多高等院校在电子商务课堂教学中,没有认清当下专业与市场发展之间的形势,一方面还是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主要还是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为主。这样一来,以老师为中心,将学生放在了教学边缘的位置,对整个教育阶段过程都没有针对性,进而造成了专业内学生能力水平的参差不齐,甚至有部分学生因为课堂教学过于枯燥而产生厌学心理。另一方面,一些课程虽然设置的有实训课时,但实训课时总量不足,或者实训课内容空置等问题也造成了学生的实践应用和动手能力欠缺的局面。

(2)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短期内很难去适应社会、去适应专业岗位。大家都知道只有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毕业生,才是企业愿意接纳和培养的。我们需要在校内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效的向学生传达这一理念,能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使之在学习过程中转化成一种动力,指导和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帮助学生确立他们的就业目标、适业目标和事业发展目标,但是这些都是当前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欠缺的。

3、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3.1 明确教学定位

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教学定位。教学定位是高校开展整个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教学定位清晰化、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策略科学化,才能不断促使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其中所涉及到改革领域应当包括:教学培养目标明确和细化、教师教学活动的明确、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电子商务课程整体体系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明确。

3.2 采用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的教学与学习方法非常适用于当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它所依托的是一种以教学过程为主体、为教学问题为载体,从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课堂探讨探究情境。关于上述这一目标改革策略,在实际操作中可构建一种基于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案例分析教学模式。

3.3 强化校企合作、构建三创实践教学

通过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密切交流合作的机制,为专业内学生提供一种最佳实训环节,主要以周边的中小型电商企业为合作对象。同时还可通过在校园内搭建“三创实践教学”平台,来着力于强化专业内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里提到的“三创”主要是指创新、创意、创业,这一阶段的短期教学目标就是启发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发散性创新思维,通过完善校园内的实践实训基地,例如实验室、电商模拟平台等,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做好学期规划。

3.4 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法的运用

以实践为主、辅以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是当下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案例实践教学分析的方法。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教学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着当下电子商务社会市场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选取一些比较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电子商务案例。通过案例讲解与分析,能够让学生在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中,真正的体验到实践生产带来的认知,进而有节奏感的去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逐步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3.5 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提升学生自学求知的能力

互联网+发展模式是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扩充,可以将教育资源最大化共享,将教学内容更好的优化和不断改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动性,同时也可以弥补国内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不充沛和教学资源不均衡的局面。充分利用当今大数据时代所存有的一切有利环境,充分挖掘现有的一切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来实现与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认知的能力,进而不断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结语

人才和创新是企业或组织核心竞争力的灵魂,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高校作为“社会人才配置”的重要国家机构,需要回归教育机构的本质,为国家、地方、企业发展输送不同层次的专用人才,准对不同的社会人才需求适时的调整专业教育培养方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是责无旁贷的。

参考文献:

[1] 何超.试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建议[J].中外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12):275-275.

[2] 方刚.具有行业特色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232-233.

[3] 唐滔,马晓伟.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以连云港财经学校为例[J].电子商务,2015,(2):7374,85.

[4] 庄道元,卓翔芝,郭艳艳等.地方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应用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93-96.

[5] 李琼艳,刘莲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价值工程,2012,(12):207.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物流与电商学院。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

电子商务专业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服装企业电商发展问题分析

微店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对策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模式运用研究

生鲜电商的出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