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农民科技培训

创新机制 拓展内涵

作者:沈爱芳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部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先后提出了“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重要论述,农业农村部也连续多年把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点工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只有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筑牢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才能实现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就成为摆在我们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

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兴未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要开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局面,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抓出实效,就要创新培育机制,拓展培育内涵。

首先,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建立多元投资体系,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可持续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是公益性、基础性事业,其核心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工作时效强、见效慢,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需要各级政府出台相关加强农民培育的法规和扶持政策、措施,如教育培训政策、土地流转政策、产业补贴政策、金融保险政策、人才奖励政策等。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不是义务教育,靠政府单方承担财政投入方面的工作难免有些势单力薄,所以应该提倡和鼓励社会的投入和支持,尤其鼓励一些以农产品开发为主的新兴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投资,建立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投资体系。政府应将农民培训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并确保预算内的农民培训经费逐年增长。建立农民培训准备金制度,实行专款专用和培训费用开支预算制。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大家办”的方针,广泛发动和依靠各行各业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兴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构。另一方面,政府应确定职责明确的主管部门和培训承担机构,明确培训费用的承担机制,确保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后续支援和保障,逐步形成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长效运营机制,建立政府导向明确、资源整合到位、后勤保障有利、师资搭配合理、培育平稳高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这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不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且会尽快走上正规化轨道。

其次,创新培训方式,强化培训成效。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以农民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教育培育机构,对农民开展农业前沿技术、农业经营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依托各地涉农高、中等职业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各级成人教育中心等机构,采取弹性学制、“半农半读”形式,就近就地开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稳定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培养一批留得住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加强涉农专业全日制学历教育,支持农业院校办好涉农专业,鼓励地方政府与院校合作,委托定向培养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要对涉农专业大中专学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培训,引导大中专学生投身现代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新生力量。二是利用田间学校开展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让农民学得懂、学得快、用得上,切实收到实效。田间学校是以农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田间为课堂、以农作物为教材、以实践为手段的培训模式。通过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业专家面对面传经验、手把手教技术、一对一解难题,能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农民真正学到实用技术。田间学校改变了传统课堂式教学,让农民在干中学、学中干,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农时季节的紧密结合,实现农民教育培训与农业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田间学校用农民身边的产业、技术、财富、思想将农业人才汇聚交流,振奋、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和拥抱生活的美好向往,辐射带动着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它既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实践基地、为农技推广搭建舞台,也为农民活动提供场所。农民田间学校可以作为培养农村基层实用人才的培训方式、重要阵地。三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云平台,为农民提供灵活便捷、智能高效的在线教育培训、在线信息技术咨询、移动互联服务、全程跟踪指导和互动交流反馈服务,实现线上线下结合,提高培育效果。

第三,丰富和完善培育内容,提高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最大限度贴近农民需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总目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必须从这一高度出发,确立培育社会主义新时代职业农民标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培育内容。一是将党的新农村建设思路、各项惠农政策、法律法规等基本内容作为必修课,进行一定课时的学习,让农民了解和掌握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增强农民建设美丽家园的信心,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类型农民的特点和需求,分产业、分类型、分层次、分模块开展培训。开展劳动力就业创业专项培训,着眼于提高农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能力,结合当前农村流动返乡人员逐步增多的新特点,以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市场知识等为重点,进行劳动力转移、创业培训,同时带动整个返乡农民工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就业和创业的能力;开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骨干专项培训,着眼于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以农业新知识、新技术和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联合相关部门对各类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等骨干进行专项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开展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土地仲裁员、测土配方施肥员等的专项培训,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农村卫生常识、文明礼仪专项培训,组织农民进行健康饮食、防寒避暑、寻医问药、卫生防疫、农药使用、垃圾处理、科学用水、土壤保护等方面的学习,引导农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农民自身健康和公共卫生水平。组织农民通过知识竞赛、礼仪讲座、现场演示等方式,普及文明礼仪常识,倡导文明礼仪行为,树立文明礼貌新形象。

第四,建立健全监督与评估制度。目前,农民培育工作的效果评价不够完善,能够说清楚的,往往只有培训人数(次),而真正能体现培训效果的产量和效益等情况,却难以说清楚,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效果评价办法。研究和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评价办法,有利于监督与管理,有利于工作方法、措施的修正与改进,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健康顺利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赋予了新的内涵,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出了新的标准,同样也为农广校在新时代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只要我们把握重点,分类施策,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注重实效,久久为功,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就一定会开展得如火如荼、硕果累累,就一定会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立下新功。

(作者单位: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石家庄市鹿泉区分校)

 

今年国家粮食最低价怎么收 咱们农民要注意啥

着力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 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精准性规范性

张桃林在2018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培训班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培育人才强产业 带动扶贫结硕果

突出职业属性 强化制度保障 积极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

建好网络平台 优化科教服务 推动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加快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