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民族

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 打造对口援藏新模式

作者:文/湖北省武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017年7月,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的19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通过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脱贫摘帽”评估考核,贫困户的年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306元增长到2016年的4708元,增长104.14%,全部达到脱贫标准。2017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乃东区整区摘去贫困的“帽子”。

乃东区“脱贫摘帽”与湖北省武汉市长期的对口支援工作分不开。武汉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援藏工作,各区党委、区政府分管领导直接领导援藏工作,并成立了对口支援西藏工作领导小组,30余个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参与,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组织领导机制。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指示精神,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武汉市援藏办与武汉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经过深入调研,针对乃东区的实际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探索并实施了“系统化精准援藏”的新模式。

谋划全局 制定“11335”系统化援藏计划

面对新时期乃东区“脱贫摘帽”奔小康和提升城市功能、加强城市治理的新形势,武汉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坚决执行湖北省、武汉市和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等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援藏工作的要求,找准援藏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坚持立足当下、解决脱贫问题与着眼长远、根植发展能力相结合,按照“以改革创新实现精准援藏,以精准援藏助力精准扶贫、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思路,根据武汉市援藏办的指导意见,通过充分调研,结合乃东区受援需求和武汉市资源优势,提出了“11335”三年系统化精准援藏工作计划:明确“一个主题”,即“改革+精准援藏”;贯穿“一条主线”,即“以改革为动力,践行精准援藏,全力参与乃东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丰富“三大内涵”,即“经济援藏、社会援藏、干部人才援藏”;实施“三大策略”,即“引援藏资金,引社会资源,引治理机制”;发展“五大领域”,即“产业扶持、基础教育、卫生医疗、创业就业、党建文宣”。

立足当前 精准援藏助力乃东精准扶贫

构建项目援藏扶贫的硬支撑。开发建设扶贫项目是惠民生、促脱贫的有力支撑。武汉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积极争取湖北省“十三五”援藏规划项目支持,在2016年完成扶贫项目投资4667万元。其中,直接投资2877万余元用于建设乃东区易地扶贫安置点,为乃东区以及山南市易地扶贫户的安置作出了重要贡献。

培育产业援藏扶贫的新动能。产业扶贫是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地方财力的根本出路。武汉市援藏办和武汉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扶贫。工作队积极扶持村居经济发展,培植脱贫增收新活力,先后投入社会援藏资金130余万元,用于支持泽当镇结沙社区诺追建工企业扩大产能、索珠乡索珠村藏药材种植基地、颇章乡格拉村齐乌岗巴派唐卡非遗工作室等项目建设。

密织医疗援藏扶贫的健康网。在武汉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中,医疗团队是一大生力军。由武汉市四家医院的专家组成的医疗专家团,加上组团式医疗援藏人才,织就了武汉市医疗援藏扶贫的健康网。此外,武汉市援藏办和武汉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还积极争取武汉协和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专家到乃东进行巡诊、义诊,进行了小儿先心疾病、包虫病、眼部疾病等疾病的专项筛查,为医疗援藏扶贫打下坚实基础。

培育就业援藏扶贫的内生力。就业、创业扶贫是促进贫困户增收的持久、有效的方式。武汉市采取了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衔接援建项目用工需求的方式来帮助乃东区的农牧民就近就业。2017年,武汉市援藏办出资150万元,与武汉商学院联合办学,为乃东区贫困农牧民提供了到武汉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先后分3批次、共安排了100名乃东贫困农牧民到武汉市学习职业技能。截至2017年5月,返回西藏的第一批20名学员中,已有过半贫困户实现了就业或创业。

情系干部结对帮扶的“穷亲戚”。武汉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的8名援藏队员共结对帮扶19户“穷亲戚”。一年来,向这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捐助的现金、物资共折合人民币2万余元,并帮助19人实现就业或获得公益岗位,组织了3批次、20余名武汉市爱心人士到乃东献爱心。

着眼长远 厚植乃东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引资金”总量创新高,经济援藏可圈可点。根据武汉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武汉市援藏办积极会同武汉市委组织部、财政局、经信委等部门,加大与乃东区对接协调力度。在湖北省“十三五”援藏规划项目中,安排援助乃东区的项目资金总量达1.9亿元。其中,1.5亿元由武汉市出资,规划项目主要用于发展扶贫产业、教育卫生事业和加强村居基层组织建设。武汉市社会各界支持的规划外援藏资金也不少于3000万元,其中包含有武汉市财政增拨的1400万元,用于支援乃东区“红色引擎工程”基层村居建设。总量超过2亿元的援藏资金,成为乃东区“十三五”期间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和扶贫增收产业的有力支撑。

“引资源”领域更宽广,社会援藏硕果累累。在帮助乃东区提升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上,社会援藏的效果最为突出。在武汉市援藏办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武汉乃东智库成立,聘请了16名武汉各领域专家为乃东提供重大决策咨询;注重提升乃东党政干部工作能力,3年内将派出60名科级干部参加武汉市对口支援地区干部专题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引入国土规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旅游发展、公共安全、农牧科技等领域的专业型干部人才到乃东区各政府部门挂职,着力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在发展社会事业上,武汉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的社会援藏工作也成果丰硕。在教育领域,积极推动乃东中学与武汉市两所优质初级中学建立“盟校”;在卫生领域,已经形成了组团式医疗援藏的新格局;在文化领域,组织乃东区民间艺术团赴武汉成功巡演38天、23场次,第一次走进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谱写了汉藏交流、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引机制”改革显成效,干部人才援藏力促制度创新。武汉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既推动援藏工作自身改革,又谋划岗位职责范围内的机制创新。改革援建项目的管理模式,将第八批援建项目交由乃东区政府主导实施,工作队主要在项目设计、工程监理、资金拨付等环节加强项目监管并引入项目后评估机制;改革援藏投资的收益分配机制,在援藏扶持的村居产业项目中,工作队与相关项目主体签署了明确的投资收益与贫困农牧民利益的挂钩机制,改变了过去只管投钱、不问收益、不管收益分配方式的粗放投资方式;改革教育卫生系统的激励机制,采取增量改革的方式,分别投入200万元和150万元社会援藏资金用于设立教育系统绩效奖励机制、卫生系统的乡镇村居卫生院(室)绩效考评机制,力争通过激励机制激活教育卫生战线的内生活力,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改革传统的就业扶贫投入机制,投入100万元“双创扶贫”社会援藏资金,用于支持乃东群众投身“双创”,改变以往单一的“职业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岗位”的就业扶贫模式;改革招商合作机制,与武汉市相关部门协商一致,让乃东作为武汉市第14个城区参与武汉市对外招商活动,形成了“借船出海”的招商新机制。

(责编 刘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奋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巴特尔赴浙江、安徽调研强调 奋发有为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巴特尔在宁夏、陕西调研强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智慧力量

奋进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 加强新时代宁夏民族宗教工作

跨越山海的深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