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年后,她坐在北京朝阳霄云路上自己开的餐馆里,在这个被她称为“客厅”的餐馆里,招呼着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朋友。“我很庆幸回到了国内,回来得正是时候。”谈起5年前毅然回国的决定,郑敏丝毫不后悔。
出国
郑敏的祖父曾在柏林开了当地第一家中餐馆,郑敏的父亲子承父业,开了当时柏林最大的中餐馆。
温州人的独立精神渗透到了郑敏的血液里,她在父亲开的中餐馆里边打工边琢磨,“我们温州人崇尚的就是‘自己去做’,一定要自己当老板。”
父亲骤然离世,19岁的郑敏接手餐厅,仓促间成了老板。“我是家里的老大,就要担起这份重担。”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凭着吃苦耐劳和热情好客,在郑敏的经营下餐馆生意逐渐步入正轨。
“1 9 9 0年,柏林墙刚被推倒,我和丈夫就决定去东柏林那边开餐馆。”郑敏的这个决定遭到了同乡的嘲笑,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她在“找死”。
随着东柏林的经济复苏,郑敏的餐馆逐渐红火起来。“不安分”的她又做起服装生意。常年在柏林生活的人都知道那几家意大利服装店,物美价廉,“迅速地聚集起一批回头客”。
做服装生意最难的是选货眼光,从没做过服装的郑敏,凭着商人的敏锐和独树一帜的品味,穿梭在法国和意大利之间,到处选货,生意如火如荼。
“儿子说‘我是德国人’,女儿也可能嫁个德国人,我很心痛,我想让他们了解一下中国。”尽管生意越做越大,但2013年,抱着“寻根”心态的郑敏,打包生活必需品,把2000多平方米的别墅出租出去,服装店也交给亲戚打理,和丈夫、女儿一起回到国内。
回国
对北京没有丝毫了解,郑敏和丈夫像游客一样飞到北京。三里屯的酒吧是德国人的聚集地,经过一段时间了解,郑敏发现商机:“德国人的圈子很小,也很扎堆,但北京没有一个德国人俱乐部,最初的想法就是有一个聚会的地方。”
说干就干,郑敏和丈夫开始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选址,最后选定了霄云路这处闹中取静的地方。
餐馆设计由女儿承包,厨师由朋友介绍而来。在大家的帮助下,2 0 1 3年1 1月餐馆正式对外营业。但郑敏没有想到,在中国和德国做生意的方式完全不同。“我都不知道城管是做什么的,连大众点评也没有听说过,很多跟德国不一样。经营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好在朋友帮忙解决了。前两年几乎没有中国客人,全靠朋友帮忙,后来慢慢做了很多活动,现在有很多国内客人。”郑敏说。
郑敏现在成了很多人的“干妈”和“老娘”,她亲切地倾听每个人的喜怒哀乐,做他们的倾听者,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融入,餐厅是最佳途径。”郑敏认识了各行各业的人,听了大大小小的故事,她十分享受这一切,“不是客人,都是朋友。我就是一种连接,能帮助到别人我很开心。”
融合
2 0 1 4年,在郑敏女儿K e y倡导下,他们以跳蚤市场为原型,在餐馆的户外场地做了属于他们的第一次市集— 柏林市集。“都是免费的,我们提供场地,鼓励大家拿出自己不用的东西,来交换或者交易。”郑敏说。
市集逐渐形成一定影响力,很多人慕名前来。餐馆也越来越红火,很多人来吃饭,顺便和“老娘”郑敏聊聊天。
郑敏保留着在德国养成的垃圾分类习惯,“我分类之后,垃圾车过来又全部倒在一起。”郑敏十分焦虑,也十分忧心。后来的柏林市集,顺理成章地发展成了环保市集。
K e y遗传了郑敏的果敢。有了想法就果断去做,Key在北京废品收购站以每个5毛钱的价格购买了2500个废弃面粉袋,12个国籍的设计师参与设计,把这些面粉袋设计成帐篷,3 0多个不同行业的设计师自发到餐馆组装帐篷。
帐篷搭建完成后,花花绿绿的面粉袋在灯光照射下呈现出别样的美。白天帐篷里是市集,同时宣讲环保理念,做环保示范,展出3天,每天都有5 0 0多人参观。“做这个东西,影响一部分人就可以。”Key说。
“北京有很多独特文化元素,需要一个好的组织把这些内容梳理整合。”如今的环保市集,演变成了艺术家聚集的沙龙,旨在“把有特殊想法的人聚集在一起”。
“ 大 家 聚 在 一 起 , 就 是一个大家庭。城市的大地艺术是大家的,大家对它是有责任的。”Key说。
“ 我 们 是 朋 友 , 也 是 同事。”郑敏这样定义自己和女儿的关系。郑敏在介绍女儿的市集时,神采飞扬,坚定的眼神里透着发自内心的骄傲。
像傻子一样去做事,永远要能看到阳光—这是郑敏祖祖辈辈坚守的精神。不论是“寻根”的郑敏,还是要“影响一部分人”的Key,从一间“客厅”到一个市集,始终朝着阳光的方向。
编辑:赵慧 美编:杨东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