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佛教东汉末年由印度传入,现寺庙之多,居于世界首位,佛教名寺的园林环境得益于山水环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基于风水学理论和“神权崇拜,万象归一”的哲学观,通过实地考察、测绘、古籍查询、访谈等途径,从选址、山水、建筑、植物、意境方面,探析了北京碧云寺园林环境的构建特色及其艺术特征,悟出其在中国寺庙遗产景观中精妙绝伦的艺术特征,一如陶允嘉在《纪游》中所云:“西山一径三百寺,唯有碧云称纤”。
关 键 词:风景园林;碧云寺;园林环境;园林理法;意境
文章编号:1000-6664(2018)06-0122-07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6-12-20
修回日期:2017-05-25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香山静宜园历史文献研究”(编号16LSB004)资助
通信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email protected]
Abstract: Chinese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from India in the lat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number of existing temples built ranks 1st in the world. The landscape & environment of famous temples in Buddhism usually benefits from the environment of mountains and water, while it is surely one treas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ased on the Fengshui theory and philosophical views of "worship of the gods – universal unitary", and by method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cient books research and interview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Biyun Temple 's landscape & environ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site selecti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ts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offers an insight into its exquisite artistic features, which was initially pointed out in the poem of Tao Yunjia's Travel Journal "Among Numerous of Temples on the Xishan Mountain, only Biyun possesses the real elegence".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iyun Temple; landscape & environment; landscape approach; artistic conception
碧云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北京三山五园地区历史文物保护范围内,其作为重要的历史遗存对保护我国古代建筑和寺庙园林具有积极作用。自北京市园林局1985年开始指导研究碧云寺以来,业界对碧云寺的研究从未间断,前人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和园林两大领域的研究。先有郝慎钧等人在《碧云寺建筑艺术》一书中解析其建筑布局、空间、艺术,对主要建筑进行了近景摄影测绘,并阐述其如何利用自然环境,将汉寺和喇嘛寺2种不同平面布局进行结合[1-2]。张菁华、张玉香等人从古建修缮的方面,对碧云寺保护修缮工程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措施[3-4]。建筑构造与范式方面,薛玉宝对罗汉堂中斗拱特征进行了浅析[5],李俊对碧云寺中金刚宝座塔进行了深入探析[6]。空间规划与组织上,李卫伟阐述了碧云寺古建筑融汉藏风格于一体、园林与寺院风格相结合的整体特色,对寺前布置林荫道的空间进行处理分析,并探究了寺院中路3座牌楼在分割、承启寺院前后不同风格的建筑和增加建筑景深方面的作用,简要分析了行宫建筑的造园手法[7]。李昕从园林的视角,对碧云寺中的水泉院进行了相地与借景的分析,用以指导现代园林设计[8],孙婧等水泉院湖石掇山技法进行了初探[9]。此外,2000年出版的《香山公园志》一书中对碧云寺的建筑、遗存文物、古树名木和周围地理环境进行统计说明[10],岳升阳编撰的《侯仁之与北京地图》一书中有部分珍贵罕见的碧云寺地图[11]。
本文基于前人在建筑和园林领域的理论基础,结合实地考察、测绘修正、古籍查询、访谈等途径,更进一步推敲解构碧云寺的园林环境的创造。
1 中国佛教寺院发展及其园林化
1.1 中国佛教寺院园林化
佛教一传入中国,就改变了早期印度佛僧不事农桑,乞缘度日,栖居窟龛的生活环境。我国第一个寺院白马寺,《魏书》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①……[12]”由此可见,汉代白马寺初始情形是有房屋围合为院,受到以塔为中心的天竺佛寺的影响,主要表现形式为塔,四周用堂、廊、阁围成方形庭院,尚谈不上佛寺园林化。后到北魏时期,统治者尤为重视佛教信仰,作为都城的洛阳,佛寺园林化已趋于普遍,在杨衒之所著的《洛阳伽蓝记》一书中有大量记述,据皇家寺院永宁寺考古发掘,“其四门外,皆树以青槐,亘以绿水”,其内“栝柏松椿,扶疏檐溜,翠竹香草,布护阶墀”[13]。上述记载已可知,永宁寺寺内松柏挺立,翠竹依依,在其院墙四周更有槐荫围绕,流水环阶,其精细的景物植被设计,凸显其寺庙园林艺术。
1.2 山与佛教寺院的源流
在北魏之后,佛教寺院开始择址于风景优美的自然山水等郊野地段[14]。东晋时以慧远法师为代表所建的庐山东林寺,“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其“造精舍,尽山林之美”开创了佛寺山林化之先河,佛寺开始走向山林,逐渐与自然风景结合。唐代,随着佛教禅宗兴起,其佛寺山林化达到旺盛期,自然山水式的佛寺园林形态成为主导形态,并形成了所谓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以及“佛门四绝”国清寺、灵岩寺、栖霞寺、玉泉寺。这与当时文人的闲情雅致、吟诗赏景密不可分,寺院花木繁盛,环境清幽,进一步世俗化。到了宋代,禅宗兴盛,其所属的寺庙园林环境更追求深幽禅意,如庐山圆通寺、杭州净慈寺等,寺庙与所处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一时期,出现“禅院五山”,即杭州灵隐寺、净慈寺、宁波天童寺、育王寺、余杭径山寺,且以“五山”称“五寺”,可见当时寺与山水、自然风景区密切结合的兴盛。明代以后,佛教中心开始北移至北京,寺庙园林融入了私家园林的风格,讲究景观创作的疏朗、雅致和天然之美,自然而然融人工建筑于山水环境,形成天成的园林环境,其风格、精神直承前几代私家郊野别墅、山居而来,有浓厚的山林隐逸的幽情雅趣[15]。
1.3 园林化环境与佛教寺院统一
佛寺如何与园林化的环境统一,主要有以下3点。1)佛国“净土”是一个园林空间,“净土”是什么情景?《大乘无量寿经》中说:“有菩提树,高四百万里,……枝叶四布二十万里,……微风徐动,吹诸枝叶,……又有讲堂左右,泉池交流,纵广深浅,皆各一等……[16]”佛家极尽想象,描绘出“极乐世界”的景象是一个园林艺术空间。2)佛寺“丛林制度”要求园林化环境空间。所谓“丛林制度”即为佛祖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戒律。而“丛林制度”中禅堂制度——“百丈立制,裒所学众,无论多少高下,尽入僧堂之中,依夏次(受戒前后)安排”。禅堂之地,供僧众们日常生活、传道说法,追求“清静、悟道”。(禅定六法:静、定、止、观、觉、同)[17]。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佛教寺院青山绿水的园林化环境空间的形成。3)园林化环境更有利于佛教艺术思想的表达。佛教寺院将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唱念佛经)、楹联匾额和诗词文学艺术集于一体,佛教文化与中国儒、道文化互补,佛寺园林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互补,通过花木点缀,营造出园林化的优美环境,诠释佛教文化意境,吸引民众信仰,表达出佛教众生平等的艺术思想。
2 北京碧云寺历史沿革
碧云寺初建时为耶律阿吉舍宅为寺,称作碧云庵[1,7]。元代1331年,由名为圆通的僧人将废弃的碧云庵进行整修重建,改名碧云寺。碧云寺的兴建,大致分为元、明、清3个时期(图1)。元时期,碧云寺从山门开始沿中轴线布置了四进院落5座殿宇,5座殿宇依次为天王殿—弥勒佛殿、钟鼓楼—大雄宝殿—菩萨殿—普明妙觉殿(现为中山纪念堂)。明朝正德十一年(1516年)御马监的太监于经想以此作死后葬身之地,扩建碧云寺。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太监魏忠贤又在于经墓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院南北各建转轮藏庙堂即现涵碧斋、含青斋及禅堂院,虽二人后均死于非命并未埋葬于此,但碧云寺也因此已具备了一主、两次3条轴线的基本寺庙空间规模。乾隆十三年(1748年),基于墓址所在地的汉寺平面布局,皇家主轴线普明妙觉殿后院中修建了喇嘛寺庙僧房、牌楼、石亭、石兽,并在主轴线最后一进院落新建喇嘛寺庙建筑——金刚宝座塔,于寺右修建罗汉堂,并在山后凿泉引水,于寺左侧新建园林式庭院水泉院行宫院[2],引泉至大雄宝殿前方沼内,此泓泉溪跨墙垣,分翠竹,使庭院溪水潺潺,碧云寺因此景致无限,也使水泉院成为北方寺院中极少见的一处富有特色的寺观园林。水泉院建成时,碧云寺从山门到后殿,铺石建御道,使整个寺庙的园林空间层次更加丰富,景观序列更加完整。《日下旧闻考》详细记载了清乾隆年间扩建后的规模:“……碧云寺山门东向,度桥为天王殿,复逾桥为正殿,为次层殿,后为三层殿,又后为金刚宝座塔,院前白石坊座一……碧云寺南为罗汉堂,后为藏经阁,北为涵碧斋,后为云容水态,为洗心亭,又后为试泉悦性山房”[18]。清代碧云寺扩建后,轴线往西延伸,寺庙重心后移,特别是金刚宝座塔的建成,塔身高34.7m,使得原本随山势升高的轴线,更加突出,与山势相辅相成,愈加雄伟挺拔。据上述历史叙述可推断,明代2次扩建均只是在遵循原有寺庙礼制等级上稍加扩充,但清乾隆时期皇家的修建力度远胜于明代2次扩建,皇家在延续碧云寺轴线空间的基础上,通过砖、石二牌楼的引导,一百多步蹬道的地形变化,于山顶用全国规模最大的藏式金刚宝座塔烘托出寺庙的皇家气势和等级,由于清代的皇家敕建,使得碧云寺由原来单一的汉寺变为“前汉寺,后喇嘛寺”的组合寺庙格局。
3 北京碧云寺园林环境构建原则
3.1 得水藏风
中国古代风水学著作《黄帝宅经》中提及,风水绝佳处应“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19]。碧云寺位于香山南麓聚宝山上,坐西朝东,依山临壑,寺南为香山,正东为玉泉山。寺背后群峰蜿蜒,寿安山(聚宝山)、乳峰山(香山)、平坡山(翠微山)、卢师山一脉相连,形成一处天然屏障,真可谓“寺枕中冈,独收其胜”[10],西山晴雪图便反映出香山山峦气势之胜,张仃所作《碧云寺》一画亦可窥见其位于香山绝巇处(图2)。又据《长安客话》载:“水自寺后石岩出,喷薄入小渠,人以卓锡名之。[20]”碧云寺山后凿卓锡泉引水,建了一个园林式庭院——水泉院,并把泉水引至大雄宝殿前荷沼内,这一泓溪水跨墙分竹满院流青,使碧云寺收春无限。一如《博山篇》中所强调的:“风水字,要分明。得水处,便藏风。”
3.2 神权崇拜,万象归一
碧云寺建在向阳山坡上,寺自东向西依山势逐步升高,分为南中北3条轴线。院落空间排列大小有别,对称严谨,礼制分明,在每座院落中心位置布置主体建筑(图3、4),尤为突出的金刚宝座塔放置在中轴线的最后一进院落的中央,同时也是山冈最高处,形成全寺制高点。塔上有龙凤、佛像、云纹、狮象等浮雕,并有乾隆御书“灯在菩提”。值得一提的是,金刚宝座塔通体采用汉白玉建成,塔座上建有5座方形密檐塔和2座覆钵塔,塔顶方亭4个角隅分别各建小型覆钵塔,5座方形密檐塔均为13层,中间主塔高大,四角小塔略矮,是目前全国最高等级的金刚宝座塔[6]。通过乾隆年间扩建后所形成的碧云寺整体轴线明确、逐级升高、严格秩序的“前汉寺——后喇嘛”的布置形式,不难推断,碧云寺的整体构建符合封建皇族所宣扬的君权神授、神权崇拜的理念和统治阶级大同的政治需求。而结合乾隆御书的“灯在菩提”,点明了碧云寺乃修行之地,心在菩提,而佛教修行之本源,即万法归一是归一善,最后必然是善人世界,世界大同[21]。碧云寺的整体园林环境,虽随山形地貌而有山川水体,富于变化,但整体营建莫不如乾隆时期统筹建设寺庙格局时所要表达的:佛法清源,归为天界,然一切本愿,皆为慈悲普度,万象为平,万法归一。宣扬了古人万象归一、心明神往的哲学观。
图1 碧云寺各时期修建范围图
图2 碧云寺(张仃绘)
图3 碧云寺平面图(底图引自《侯仁之与北京地图》)
图4 碧云寺剖面图(单位:mm)
图5 碧云寺地形空间体验模式及类型图(单位:mm)
图6 碧云寺不同堆山展示出的形态美3.3 因山构寺
中国的寺庙建筑多是坐北朝南,除部分辽代寺庙因契丹族朝日信仰而坐西朝东(如戒台寺、大觉寺等)。而北京碧云寺却坐西朝东,这是因为碧云寺所在的聚宝山位于香山山麓的绝巇陡壁上,有山林庇护,形势佳。沈榜言,“寺后山势旋舞外张,两翼如抱……基之两旁,皆深谷数仞,后山嵯峨,松柏插天,登之则平原一望,举目可见”[22],可见碧云寺后山势之胜。寺庙以山脊线为中轴线建造的,建筑随山势层层递升,将游人的视线引向高远处,从山门入口引导处至金刚宝座塔平台制高点,上下高差约为3 7 m,整体以建筑为前景,丛山为背景,营造出“万峰圆殿阁,碧色净如云”②胜境。整体空间环境组织上,讲究层次与递进,依据寺庙园林环境空间、庭院空间、佛教礼拜空间结合山形地貌营造出5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图5 )。寺庙园林环境空间:A型,顺应山脊,香山沿途松柏古树密绕,进行丛林式引导,形成崇拜空间;B型,牌楼台阶突出香山地形变化,强化高差,进行梯级式引导,延续中轴线的同时,形成敬畏空间;庭院空间:C型,前后2组主体建筑间,随地段平缓填土筑平台围成院落,进行平台式缓冲引导,形成旷远清幽空间;佛教礼拜空间:D型,前后2组建筑间,地形呈平台式缓和变化,建筑间距较开朗,并有水体等园林环境要素伴随,形成虔心礼佛空间。E型,前后2组主体建筑间,既有台阶变化的梯级引导,又有较突出的钟鼓楼建筑介于其间,形成瞻仰空间。
4 碧云寺园林理法
4.1 景胜处堆山
《博山篇》中第八篇论平地中,提出:“看坐立,知高山。看睡卧,知平地。龙与砂,水与堂,原无二。”后又道:“起一起,便是山。[23]”碧云寺中共有5处堆山叠石,分别为禅堂院园门入口角、钟楼北院、含青斋前院、涵碧斋后院、水泉院湖心一角。碧云寺叠石造景均属于庭院掇山,多与寺庙庭院结合紧密,对庭院空间环境起到围合、分割、障景等作用,点明景物。用石为北太湖石,产自北京西南郊房山大灰厂一带。所掇的山体有片状、耸状、块状,古朴自然,浑厚雄奇,完全展现了北太湖石透、皱、浑之美[9](图6),也体现出古人就地取材的思想。究其叠石手法,主要还是遵循了北方的“堆云”理念。图7 碧云寺水系组织关系
图8 碧云寺主要园林建筑及小院平面
图9 碧云寺主体院落古树名木分布
4.2 灵泉处引源
“低一低,便是水。开一开,便是钳”[23]。碧云寺中的卓锡泉自古便有记载,它是香山北源之一。明代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也曰:“香山碧云寺皆居山层,擅泉之胜。”古人造园,就泉引水,结合原本寺庙中排水和蓄水(浇灌、水池)所需要,自水泉院经含青斋、大雄宝殿到涵碧斋,形成碧云寺终年活水潺潺,曲径绕寺的水景,并形成了直、曲、方、湾不同形态的水。高书麟《碧云寺水道图记》言:“碧云寺泉水源出寺后山麓,经流地满,蜿蜒以达水泉院。后引寺门西至农场,其别支则注入静宜园。附近数村饮料所资也。民国十八年(1929年)春,泉水竭,议濬修之策……”,碧云寺泉水出自寺后山麓,用暗沟引至水泉院,1929年,暗沟拥塞,水泉院泉水断流,人们于是对暗沟进行浚疏,费时数月,泉水复出,于是绘制详图,加以标识,以利于后人修治,据《侯仁之与北京地图》提供的图纸,笔者结合实地调查,大致绘制出目前碧云寺水系关系组织图(图7)。碧云寺水体的明暗沟渠的合理组织,最终形成水与寺庙融景,成为寺庙园林造景艺术与生活用水组织中结合较为融洽的典范[11]。因此,碧云寺自古就有“寺内胜景名泉,寺外长溪曲折”的环境。明代张翰在《松窗梦语》中用“层峦叠嶂,龙飞凤舞,长溪曲折,自西炫耀而来,溪上锁以白石桥,过桥为碧云寺”[24]的句子表明寺院整体的水环境。目前,据香山地区地质水纹分析碧,云寺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煤层和水系:碧云寺以西,分布着侏罗系砂岩、页岩夹煤层,岩层裂隙水埋深在20m左右,自西向东。这一点则更加充分证实了碧云寺自古泉水绕院的景象之由。
图10 碧云寺鸟瞰图4.3 就势筑屋
碧云寺中,利用逐级上升的地形建造园林建筑,随地段平缓填土筑平台围成院落,禅堂院涵碧斋、含青斋均以平地为主,建筑较为开朗(图8)。心净清、试泉悦性山房(水泉院卓锡泉泉源处,清代乾隆皇帝品茗之处)、洗心亭、弹拱台处于水泉院叠石之中,穿插于水石之间,或挑,或藏,形成清幽空间[8]。正如《园治》所言:“立半山半水之间,有两层三层只说,下望上是楼,山半拟为平屋,更上一层,可穷千里目也。[25]”
4.4 因境栽木
中国古典园林中历来对于植物运用,如同上述所说的山水理法一般,是依据事物本身的形态和个性结合周遭环境进行巧妙组景。碧云寺同样遵循着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方式,又由于其宗教性,在植物景观上又营造出佛学的色彩和意境。
碧云寺中巧妙利用植物的群植、孤植、丛植、对植、列植,分割和围合空间,又柔化建筑或庭院边界。群植营造出宁静肃穆的整体气势。于碧云寺的整体环境来说,园林种植面积远胜于其建筑面积,松柏的大面积群植发挥出集体作用,产生整体美。并在层层递增的山势中引导寺庙瞻仰肃穆的空间序列,柔化建筑和庭院的边界,产生虚实变化的对比。孤植的国槐,为古树名木,姿态优美、苍劲有力,在水泉院叠石一角,形成框景,一览院内景致。丛植,乔灌木地被进行丛植搭配,结合叠石,在庭院过渡空间中呈现古朴清幽。碧云寺中的对植手法多元,既有对称对植亦有非对称对植,如禅堂院中院门入口处即为丁香与小叶黄杨的非对称对植,而从牌楼到金刚宝座塔中轴沿线,则为严谨的松柏对称性对植,突出中轴线气势宏伟,烘托出万象归一的佛国意境。列植,水泉院列植的白皮松,使整体空间肃静。
据《香山公园志》描述的1990年香山公园管理处统计,碧云寺内共有一、二级古树名木394株,其中一级古树57株,二级古树337株,种类包含侧柏、油松、桧柏、白皮松、国槐、银杏、七叶树、皂荚、桑。笔者根据2015年现场调查,针对寺庙内部建筑所围合的几大院落空间水泉院、禅堂院、含青斋、孙中山纪念堂、大雄宝殿、罗汉堂、山门殿中的一级古树名木跟二级古树名木进行了核实和点位标注,绘制出碧云寺主体院落古树名木分布图(图9)。《园冶》有云:“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碧云寺中尤其水泉院,百年,绝壁留松,虬柏葱茏,风摆翠竹,奇桧连阶,粗壮结实的白皮松像重兵把守城池般守护着这方水院的澄澈与理想佛国的宁静。碧云寺所处地理位置形成了春迟、夏短、秋早、冬长的季节规律。独特的山林环境,使碧云寺中春翠夏怡秋爽冬冶,并与香山自然环境和北京地方气象环境融为一体。
4.5 碧云寺题景和刻石
中国古人擅长用雕梁画栋来表达内心的思想,在佛教寺院中尤为体现。碧云寺其体量、尺度与石狮、牌楼、石柱、碑亭、经幢等相互配合,巧用祥云、菩萨、龙纹等题景刻石,构成单体造景和修饰在群体空间组织上的完整构图,从虚实、色彩、细部雕琢、艺术创作等方面加深了每处景致的佛学情怀和园林艺术特征。一如《园冶》所云,自然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4.6 碧云十景中的诗词意象提炼
据僧续溥所作碧云十景③及其描绘的诗句提炼出人文景致意向,因原文诗句过多,不赘述[22],详见表1。
5 结语
北京碧云寺身临其境入画中,园林环境精妙绝伦,一如明代陶允嘉在《纪游》中所云:“西山一径三百寺,唯有碧云称纤秾”④[20]。其精妙的园林环境特点,笔者概括为如下4点:1)山园相融——寺置风景山地中,院落结合地势山形,形成一轴多院的园林山地空间,每进院落各具特色,回旋串联,随步变换景致,由于采取了层层封闭的建筑空间组景手法,所以寺院虽依势渐高,但总体布局依是隐而不露,非得走到近前,才识得庐山真面目,含蓄的将佛国寺院藏于风景山地中;2)步移景异——交错穿插于园中,结合香山林荫道、御道,传承了寺庙园林中古老而成功的寺前空间的处理方式,起到引导、净化和铺垫作用。一方面加强了纵深感,突显宁静虔诚,另一方面,林荫路幽静深远与寺内殿阁交错的宝相梵刹景象形成对比,衬托寺院的恢宏,给人以层出不穷之感;3)闲情雅致——精妙点景于寺中,植物,或点缀于庭院中,或植根于岩石中,或生长于峭壁中。泉水,或直流顺延于沟渠,或曲折蜿蜒于水湾,或停于方池,或泊于静潭。叠石,或朴素放置,或依亭而堆;4)虚实相生——左回右转于林中,碧云寺被香山翠谷围绕,四季分明,湿度得宜。与天空相映衬,山谷翠绿,寺庙借势而成,沿着山脊,以白石阶—白石坊—白石宝座—白石金刚塔的园林景象,层层相衔相叠,营造出“白云铺了路,又似白云堆了塔”的情景,在翠海如云的山林中,构成冰清玉洁、素雅秀丽的佛国理想园林环境(图10)。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注释: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②出自日下旧闻考卷八十七,明代何栋咏碧云林宇的诗文,原文为:“万峰圆殿阁,碧色净如云,树影栏前落,泉声竹里背;树影栏前落,泉声竹里闻;攀萝丹磴转,凿石翠流芬,独爱空林静,焚香对鹤群。”
③《宛署杂记》志遗二,《僧续溥》。
④蒋一葵:《长安客话》,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原文为:“会稽陶允嘉《纪游》诗:‘金风猎猎吹远松,青霞朵朵生残峰。西山一径三百寺,唯有碧云称纤秾。’”
参考文献:[1]郝慎钧.浅谈碧云寺的平面布局:写在“碧云寺建筑艺术”一书出版前夕[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7(2):25-29.
[2]郝慎钧,孙雅乐.碧云寺建筑艺术[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张菁华.从碧云寺保护修缮工程浅谈白蚁对古建筑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北京园林,2008 (3) :41-45.
[4]张玉香.坚持古建修缮原则,按传统工艺精心施工:北京香山碧云寺保护修缮一期工程[J].古建园林技术,2008(1):35-37.
[5]薛玉宝.北京香山碧云寺罗汉堂斗栱特征浅析[J].古建园林技术,2007(2):11-14.
[6]李俊.碧云寺金刚宝座塔探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7]李卫伟.香山碧云寺古建筑探析[ J ] .建筑学报,2011(S1):50-54.
[8]李昕.山僧不放山泉出缭绕阶前声瑟瑟:北京碧云寺水泉院赞[J].2007(4):122-125.
[9]孙婧.北京碧云寺水泉院湖石掇山技法初探[J].古建园林技术,2013(2):37-38;55-58.
[10]香山公园管理处.香山公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11]岳升阳.侯仁之与北京地图[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12](北魏)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3]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校释[M]周祖谟,注译.北京:中华书局,2010.
[14]赵晓峰.禅与清代皇家园林:兼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禅学渊涵[D].天津:天津大学,2003.
[15]陈栋.寺庙园林中的禅意[J].蓝天园林,2007(5):46-48.
[16]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M].上海:上海佛学书局,1994.
[17]蓝吉富.中华佛教百科全书[M].台南:中华佛教百科基金会,1994.
[18](清)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M].北京:中国书店,2014.
[19]董易奇.黄帝宅经全书[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集团,2012.
[20](明)蒋一葵.长安客话[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21]圆瑛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M].明旸法师,注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22](明)沈榜.宛署杂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
[23](清)陈梦雷,蒋廷锡.钦定古今图书集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4](明)张瀚.松窗梦语[M].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5](明)计成.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编辑/王媛媛)
作者简介:
黄 彪
1989年生/女/湖南长沙人/北京林业大学2017届风景园林博士/国际竹藤中心园林花卉与景观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理论、竹林景观与人居环境美学(北京 100102)
刘晓明
1962年生/男/江苏南京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本刊编委(北京 100083)
陈 拓
1986年生/男/浙江温州人/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中心建筑师(北京 100085)
谢明洋
1980年生/女/江苏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景观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北京 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