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园林

“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资源、价值和保护研究

作者:于涵 邓武功 贾建中 Yu Han Deng Wugong Jia Jianzhong
Research on the Resources, Value and Protection of Qinghai Hoh Xil World Heritage Site

摘 要:阐述青海可可西里的申遗背景、历程和意义;从地质地貌、水文、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等角度阐述可可西里的自然地理背景,并提出其符合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标准和内涵;结合相关要求提出遗产提名地边界划定的方法和结果;就遗产保护所面临的生产生活、交通活动、气候变化等威胁进行分析;从世界遗产保护的理念和方法出发,提出遗产地保护管理的总目标,并从分区保护、突出普遍价值保护、管理能力建设、社区参与保护,以及建立监测体系等方面提出保护管理措施。

关 键 词:风景园林;世界遗产;可可西里;突出普遍价值;保护管理

文章编号:1000-6664(2018)06-0106-06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7-09-08

修回日期:2018-05-03

基金项目:科技部课题“遗产地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协同研究”(编号2016YFC0503308)资助

Abstract: The background, proces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Qinghai Hoh Xil World Heritage Site is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background of Hoh Xil, including the geological landform, hydrology, ecosystems and species, is expounded, and its criterions of world heritage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and description are put forward. The method and result of delineation of the nomination boundaries combined with relevant requirements are proposed. The issues such as production and living, transportation activities, and climate change are analyzed.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the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the planning protection actions including the object, zoning planning, heritage value protection, management capability build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protection, monitoring system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orld heritage; Hoh Xil;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藏语意为“青色的山梁”,是一个神秘且令人向往的地方。可可西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这里土地广袤、湖泊密布、雪山高耸、冰川沉静、野生动物丰富,一派自然、荒野的景象,历来被人们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野生动物的天堂”。

2014年8月,青海省正式开展“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筹备工作,并成立“申遗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5月,“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在的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申遗技术团队,开展第一次实地调研,并于随后全面开展申报材料编制工作。2015年9月,“青海可可西里”经过国内专家的认可,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预审项目。2016年1月,“青海可可西里”的申报材料经过国务院批准被正式提交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年7月7日,“青海可可西里”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51处世界遗产,同时也成为中国12处世界自然遗产之一。

“青海可可西里”是中国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生态原始程度保存最为完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之一。“青海可可西里”被列入世界遗产,填补了青海这一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高原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在世界遗产上的空白,并将全面提升其作为我国高原自然生态保护研究的国际地位,得到国内外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1 遗产地的区位和范围

1.1 遗产地范围

“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以下简称“遗产地”)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涉及青海省可可西里和三江源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索加—曲麻莱保护分区(即位于正在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园区内)。遗产地北以昆仑山、青海与新疆省区界至玉珠峰(即昆仑山脉)为界;南以可可西里山山脊线以南山麓—楚玛尔上游集水区南界—风火山南界—通天河河谷北岸山脊线为界;西以青海与西藏两省区边界为界;东界北段至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索加一曲麻河保护分区核心区内楚玛尔河流域两侧集水区山麓及省道308线北侧为界;东界南段至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索加一曲麻河保护分区核心区内秀水河流域两侧集水区山麓处。遗产地面积37 356.3km2。

1.2 遗产地缓冲区范围

遗产地缓冲区从东、南2个方向包围遗产地,分别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南界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索加—曲麻河保护分区核心区东界为界,西端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西界南段为界。遗产地缓冲区面积22 909.0km2(图1)。

2 遗产地自然状况和突出普遍价值

2.1 遗产地自然状况

2.1.1 地质地貌

遗产地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昆仑山南麓、唐古拉山以北地区,平均海拔约4 500m,自下而上有冰雪覆盖的极高山、中小起伏的高山和高原宽谷湖盆3个地貌层次,地形地貌呈“三山夹两盆的态势”[1]。遗产地自北向南相间排列的山脉和湖盆等分别是东昆仑山—马兰山—五雪峰组成的极高山岭、勒斜武担湖—可可西里湖—卓乃湖—库赛湖组成的高原湖盆、可可西里山及其支脉组成的平缓高山带、西金乌兰湖—多尔改错—楚玛尔河河谷高原湖盆及河谷,以及冬布勒山—乌兰乌拉山及其支脉组成的平缓高山带。

可可西里地区原为古特提斯洋的一部分,经过千万年的造山运动,伴随青藏高原的隆起从海洋演变成为高原,后随着地壳的平缓活动和整体抬升,成为广阔平坦的高原夷平面。可可西里地区自晚新生代以来火山活动十分活跃,火山遗迹分布广泛,中新世火山岩的分布代表着本区拥有强烈的火山活动景观[2]。

可可西里具有壮丽的地形地貌特征,不仅有极高山、高海拔丘陵、台地和平原等高低起伏的构造地貌形态,还有受构造控制的火山熔岩地貌和地震断裂带地貌。同时具有常见的流水地貌、湖成地貌、风成地貌以及高寒地区特有的现代冰川和冰缘冻土气候地貌等动力地貌。区内广布现代冰,总面积达2000km2[3](图2)。

2.1.2 水文

可可西里分布有3个水系,东部为楚玛尔河水系组成的长江北源外流水系,以雨水、地下水补给为主,水量较小,以季节性河流为主;西部和北部是以湖泊为中心的东羌塘内流水系,处于羌塘高原内流湖区的东北部;其中北部中段为柴达木盆地内流水系,穿过昆仑山流入北部柴达木盆地[4]。可可西里地区是中国湖泊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区内有大片沼泽地和数百个瑰丽迷人的湖泊,冰雪融水是其主要水源。可可西里大部分湖泊为咸水湖或半咸水湖,仅多尔改错和太阳湖为淡水湖。遗产地内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107个,总面积为3 825km2[5](图3)。可可西里湖泊分布率接近世界上湖泊分布率最高的“千湖之国”——芬兰。

2.1.3 植物

遗产地植被区系属于中国植被区划中的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主要分属高寒草原地带、高寒灌丛草甸地带和高寒草甸地带3个亚区,在植物地理区划中属于羌塘亚地区[6]。遗产地分布的植被类型主要有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高山冰缘稀疏植被,其他植被类型有沼泽草甸、河谷草甸灌丛和山地灌丛等。遗产地内野生植物资源较丰富,有高等植物210余种,其中青藏高原特有种84种,约占该区全部植物的40%[7]。裸子植物门仅分布麻黄属Ephedra 一属,被子植物门分布有28科88属210种(含亚种和变种)。被子植物以矮小的草本和垫状植物为主(图4),木本植物极少。青藏高原至中亚高山、西喜马拉雅、东帕米尔分布的种约为50个,占该区植物的35%[8]。

2.1.4 动物

遗产地位于世界生物地理省古北界大陆性荒漠-半荒漠区青藏省。在中国动物地理分区中,可可西里地区隶属于我国七大动物地理分区的青藏区一级区划,二级区划方面一般划入羌塘高原区。前述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是野生动物分布最为集中的2种生态系统类型,也是藏羚、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青藏高原特有食草动物,以及狼、棕熊等大型食肉动物集中分布的栖息地(图5~9)。遗产地共有哺乳动物20种,隶属5目11科19属,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保护动物4种。鸟类48种,分属于11目20科,其中夏候鸟16种,占33.3%;留鸟27种,图2 布喀达坂峰冰川

图3 卓乃湖

图4 红景天

图5 野牦牛2.2 遗产地的突出普遍价值

经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一致认可,“青海可可西里”以符合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标准vii和x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标准vii为“顶级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绝佳的自然美景和美学价值的地区”;标准x为“最重要的在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栖息地,包括在科学和保护上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2.2.1 自然美景和美学价值

遗产地是中国乃至世界湖泊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高原面和盆地内发育有密集的湖群,展现了高原内陆湖泊群景观。遗产地范围内地质活动活跃,有大量伴随地震出现的新生温泉和断层。湖泊周围发育的各类湿地使遗产地内生境更为丰富,遗产地地理单元从西北向东南倾斜的空间格局与青藏高原植被共同组成了壮美苍凉的荒野景观。

遗产地是青藏高原少见的尚有大量野生有蹄类动物生活的区域。每年数万只雌藏羚往返于产羔地和越冬地的长途迁徙构成了举世罕有的高原特有野生动物迁徙景观。来自三江源、羌塘和阿尔金山的雌藏羚每年夏季均跋涉数百千米进入遗产地腹地产羔。遗产地完整地包括了藏羚东部种群的产羔地、繁殖地和越冬地,遗产地为世人呈现了完整的藏羚生命史及其所代表的完整的高原生态系统景观。此外遗产地仍然可以频繁见到野牦牛、藏野驴、狼和棕熊等野生动物。

2.2.2 重要的在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栖息地

遗产地位于Udwardy生物地理区划中的“古北界-中亚大陆性荒漠和半荒漠”生物地理省中的青藏高原区,以及Global 200(WWF)的山地草场和灌丛生态区(Montane Grasslands and Shrublands)中的青藏高原草原区(Tibetan Plateau Steppe)。遗产地涵盖了青藏高原保存最完整的高原夷平面,也是湖泊最密集的区域,其东部还是长江北源集水区,完整体现了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由东南至西北的地带性变化。青藏高原特有的植物构成了区内植物的主体,其比例在种一级高达39.5%。

生活在高寒草甸、高寒草原上的4种主要大型有蹄类食草动物均为青藏高原特有种,其中藏羚是伴随着青藏高原隆升过程演化而成的单属单型特有物种,在IUCN Red List中被列为濒危(EN),也是CITES附录I物种。野牦牛(Bos mutus)是青藏高原上体型最大的动物,在IUCN Red List中被列为易危(VU),也是CITES附录I中的物种。遗产地是藏羚和野牦牛的关键栖息地。

青海可可西里的湖盆地区是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藏羚集中产羔地。每年初夏,雌藏羚从阿尔金山、羌塘和该区东部向腹地的湖盆集中迁徙。仅卓乃湖一地,每年就有超过16 000只雌藏羚集中产羔。短暂的产羔季节结束后,大部分藏羚沿来路返回,这一迁徙模式不见于其他任何现存的大规模迁徙哺乳动物,其动因目前仍是科学上的未解之谜。青海可可西里生存的8 000~15 000头野牦牛也占到了野牦牛全球种群的32%~50%,其面积仅占野牦牛现有分布面积的6.4%[3]。

图6 藏羚

图7 藏野驴3 遗产提名地的划定

完整性是用来衡量自然和/或文化遗产及其特征的整体性和无缺憾性,审查遗产完整性需要评估遗产提名地是否包括所有表现其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必要条件:是否面积足够大,确保能完整地代表、体现遗产价值的特色和过程;是否受到发展的负面影响和/或缺乏维护[10]。遗产提名地边界划定过程即是使其满足完整性要求的过程。由于提名地所依托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索加—曲麻莱保护分区幅员辽阔,在依据突出普遍价值标准x进行边界划定的过程中对资源状况进行研判就显得尤为必要。《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明确指出,“如果某个地区有迁徙物种,则季节性的养育巢穴和迁徙路线,不管位于何处,都必须妥善保护”。因此在提名地划定过程中,除了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南部存在生境退化的区域划出之外,还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索加—曲麻莱保护分区北部的藏羚等野生动物的冬季栖息地及连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夏季产羔地的迁徙廊道划入了遗产提名地,保证了遗产提名地的完整性。

4 遗产地面临的主要威胁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盗猎一直是破坏可可西里自然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自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以来,可可西里在反盗猎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管理机构对盗猎行为的持续高压打击,使自2006年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没有再发现盗猎藏羚的现象,藏羚种群得到了有效恢复。而近年来随着政府的持续投入和国内环保志愿者、企业的热情参与,可可西里的自然保护事业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社会和自然等方面的原因,遗产地仍然面临着一定的威胁,这主要来自牧民放牧、非法采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气候变化等方面。

遗产地及缓冲区内局部有牧民放牧现象,导致了野生动物栖息地范围缩小、质量下降,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天然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等问题。遗产地和缓冲区范围内分布着一定量的矿藏,非法盗采时有发生,并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的影响。遗产地内的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是构成藏羚等动物迁徙过程中的工程障碍,公路通行速度的提高和通行量的增加都将增加对野生动物迁徙的威胁,公路使用人的不当活动可能对动植物生境造成破坏,直接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明显影响到了遗产地,造成了可可西里地区雪山雪线升高、冻土层冻融更加频繁、洪水和水系改道等变化,进一步影响遗产地的突出普遍价值。

5 遗产地保护管理措施

为做好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管理工作,在本次申报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规划中,针对现存问题,对照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各项要求,明确了保护管理的总目标,研究制定了符合可可西里实际情况的保护管理措施。

5.1 保护管理总目标

遗产地保护管理的总目标为保护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动植物、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特征,使“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成为遗产价值保存完好、管理科学有效、社会效益显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研究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成为世界高原类自然遗产保护管理的典范。

5.2 分区保护

根据遗产地不同区域的资源特征和价值,申报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将遗产地划分为荒野区和展示区2类保护分区分别进行管理[11]。

规划将几乎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原始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的区域划为荒野区,面积为35 310km2。其管理目标是保护其极高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维护其原始的生态环境,使其自然演替过程不受人为活动的干扰。该区的主要保护措施包括严格保护藏羚的产羔、交配、栖息环境和迁徙路径,在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增设藏羚专用生态廊道和动物警示标志;建设生态、动物、植物、自然环境等监测设施及保护管理设施;开展必要的科学考察活动;禁止进行与保护无关的人工设施建设,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应专门论证其必要性与可行性;禁止开展一般旅游活动;禁止采矿、采沙、采石、采药与盗猎等活动;逐步搬迁荒野区内的牧民点并停止放牧活动,进一步研究具体搬迁政策与补偿机制等;对工程遗弃地等进行生态修复。

规划将库赛湖以东、玉虚峰和玉珠峰以南沿青藏公路生态敏感性相对较低,适合开展展示活动的区域划为展示区,面积2053km2。该区的管理目标包括保护其极高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科研价值和教育价值;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遗产展示和生态体验等活动,帮助公众认知遗产价值;建立有效的管理措施将人类活动对遗产的影响降到最低。该区的主要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建设监测设施、保护管理设施和科研设施,对遗产价值要素进行监测;开辟必要的巡山执法道路开展执法工作;结合遗产展示开展一定量的生态体验活动;建设必要的游步道、标识牌、环卫设施、休憩设施和科普教育设施等。

图8 藏原羚

图9 狼5.3 突出普遍价值保护

5.3.1 加强生物多样性价值保护

未来应严格保护可可西里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特有物种,保护藏羚等野生动物迁徙、产羔,维持其栖息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禁止开展影响其生存环境的人为活动与建设;同时应加强遗产地科学研究工作,可采取与国际、国内相关单位的交流合作,引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长效研究机制。加强对藏羚的全面研究,完善遗产地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的调查研究与监测体系,长期进行生物与生态基础研究和监测;此外还应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知识与手段培训;发挥保护管理机构的职能,强化联防机制;定期对重点保护地段进行巡护,加强野生动物的救护,对离群、受伤、感染疫病、老弱的动物进行救助,建立珍稀野生动物救助中心,配备完备的动物医疗设施;对经救治的珍稀野生动物进行放归野外的前期驯化,以增强放归野外个体的野外生存能力。

5.3.2 加强自然美景和地学价值保护

未来应加强对遗产地的地质历史、地质演化和整体地貌成因的研究;加强火山地质地貌成因、分布、与温泉的关系等研究;加强对地震、地质灾害区的研究;加强对湖泊成因、分布、演变历史与趋势的研究;设立冰川监测站,组织专家对冰川成因和变化等方面进行监测研究。相关管理主体应对遗产地内的游览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确保各类设施风貌体现遗产地特征并与环境协调;加强对基础设施和保护管理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谨慎选址,避免相关设施的建设对地质遗迹、河流、湖泊等造成破坏。此外还应定期对管理人员和游客开展地质地貌资源价值保护的宣传活动,提升保护意识和保护常识,在不破坏地质地貌资源的基础上参与到保护管理工作中;完善监测设备,补充专业监测人员,加强水文地质、地质地貌的研究监测;发掘并保护能突出反映地质特征的区域,包括古生物化石、沉积断面和地震遗迹等。

5.4 管理能力建设

管理能力是遗产保护的制度性基础,遗产地的管理能力建设一般包含管理体系构建、管理机构设置、人员结构配置和人员培训计划等方面。管理体系构建是将遗产地管理不同层面管理主体的管理职责进行明确规定的过程。管理机构职能设置应该包含直接管理机构的职能界定。人员结构配置则是从人员工作专业化的角度出发,针对遗产管理工作所涉及的问题,针对性地调整工作人员的专业结构配备。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有其专业特点,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因此需要专业的人员培训以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12]。

在未来遗产地管理体系中应以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2个遗产实际管理机构为基础构建协作管理机制,明确不同责任主体在遗产保护中的角色、权利和义务。还应构建结构合理、职能完善的遗产地管理机构部门体系,明确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支撑遗产地各类型的保护管理工作。同时还应配置满足保护管理需要的工作人员,特别是要人员充足、技术全面,以期满足遗产管理的相关技术性业务工作需求。

5.5 社区参与保护

在当地政府、管理机构和民间公益组织的引导下,当前遗产地所涉及牧民较多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索加—曲麻河保护分区优先开展了社区协议保护工作。通过实施协议保护地项目,当地在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建设、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未来应扩大发展协议保护项目,充分发挥当地社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持续性、制度严格、运行良好的社区保护项目,制订科学严谨的保护协议与实施指南,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和能力,进而在整个遗产地实行社区协议保护。针对存在的人与野生动物冲突严重的问题,还应开展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制定安全防护和补偿方面的管理措施。

5.6 建立监测体系

监测是引导保护管理工作不断改进提高的基础。根据遗产地保护管理对象和所面临的威胁,未来应在设施和机制两方面予以完善。首先应根据遗产价值要素完善监测设施体系,并建立监测数据库系统,实时更新数据,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发挥监测结果的管理指导功能,支撑管理机构制定科学、可行的管理方案。其次遗产地监测工作应采取自主监测和委托监测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人工定点观察、自动设备监测、入户访谈等手段进行。监测对象应包括气象、动物疫源疫病状况、数量变动和栖息地状况、水位变动、非法狩猎、非法采矿、社区发展状况等内容。此外还应综合运用3S(GIS、RS、GPS)等先进技术,通过分析处理卫星遥感数据,配合野外工作人员实地监测,实现对遗产地实时高效的监测。

6 结语

“青海可可西里”无可争议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对本次遗产地资源、价值、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的充分肯定。“青海可可西里”的申遗成功,必将引起全世界对这片神奇土地的更多关注,也将有更多公众前往一睹其绝世风采。如何在新的条件下持续有效地保护其突出普遍价值,本次研究工作只是一个起点,今后需要国内外各界更多的参与和研究。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贾建中拍摄。

参考文献:[1]李永春,陈大涌.高海拔地形区冰缘环境土壤特征的研究:以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为例[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47-50;57.

[2]李炳元,潘保田,高红山.可可西里东部地区的夷平面与火山年代[J].第四纪研究,2002(5):397-405.

[3]闻丞,吕植,李江海,等.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文本[R].2016.

[4]王海洁,张建英.青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0(3):46-50.

[5]董斯扬,薛娴,尤全刚,等.近40年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变化遥感分析[J].湖泊科学,2014,26(4):535-544.

[6]吴征镒.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J].云南植物研究,1979(1):1-20.

[7]段秀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地现状调查[J].草业科学,2003(11):11-14.

[8]璀璨的青海瑰宝之可可西里[J].青海科技,2015(4):39-41.

[9]苏建平,高庆波.可可西里地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报告:动物[R].2015.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EB/OL].(2015-07-08). http://whc.unesco.org/en/guidelines/.

[11]IUCN. Management Planning for Natural World Heritage Properties: A Resource Manual for Practitioners[M]. Gland, Switzerland: IUCN, 2008.

[12]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等.世界自然遗产管理[M].巴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2015. (编辑/刘欣雅)

作者简介:

于 涵

1984年生/男/江西南昌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研究与规划(北京 100044)

邓武功

1979年生/男/江西吉安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研究与规划(北京 100044)

贾建中

1958年生/男/河北保定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城市绿地系统研究与规划/本刊编委(北京 100044)

 

苏东坡时期杭州西湖的水利及水文化探析

陂塘水利对城市及地域景观格局的影响

“留得”和“拾得”

无锡近郊“天下第二泉”名胜的形成

都江堰城市景观体系的历史演变与成因研究

论园林“相地”模式与水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