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风景园林;自然山水园林;山居建筑;相地;立意;布局
文章编号:1000-6664(2018)06-0060-05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6-04-07
修回日期:2017-11-23
Abstract: Combination of historical designed landscape and the contemporary practice of scenic and historical site can be seen as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gardens. On the basis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t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design landscapes (dwelling in mountains) through the emotional judgment, to create a spiritual sustenance for the modern people by it. The paper took the Scenic and Historical Place of Shihua Cav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design method of two important dwellings in mountains, from three aspects: site observation, concept development and general arrangement, to construct the historical designed landscape.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atur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welling in mountains; site observation; conception development; general arrangement
园林泰斗孟兆祯院士曾指出立意、相地、问名、借景、布局等理法都应以借景为中心,这样更接近《园冶》中“借景”的本意[1],而借景作为“林园之最要者”[2],其核心却是“因借无由,触情即是”。故可以认为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根源是以借景为中心,而借景的中心则应为动心触情。《园冶》中采用了大量的形容性语言来描述自然中的景物和由此引发的情感,这些像散文一般的文字其实论述的是一个又一个“触情之处”。因景而动情,因情而动心,因动心而建园林,所建的园林必然也处处触情,然“物情所逗,目寄心期”,园林建成之后,除了抒情、赏景、居住之外,还营造了一个精神寄托之所。当世俗的纷争扰乱人心时,这里可以“息躁汰浊……随意偃息”[3],当名利让人“不敢以为乐”时,回到这里,“未尝不一日适也,则吾归乃始幸也”[4]。
然而现在的园林却很少能够让人拥有这种感受了。在公众普遍的认知当中,中国传统园林是苏州园林那种小尺度的山水园,以宅院结合的私家园林为代表。而大尺度的自然山水则更多是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以资源保护为主,似乎与传统园林并无关系,而所谓的借景和触情之处,也慢慢演化为如今的观景台和大型演出所带来的视觉震撼。中国园林的精髓和本质到底在哪里?它难道真的只能在公园、私家院落这样的小尺度园林中才能实现吗?
1 中国古代的自然山水园
中国古代存在大尺度的自然山水园林,如避暑山庄、颐和园等。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形成了以山水为主题的园林,称之为自然山水园[5],它从根源上影响了中国园林的形式与内涵。如谢灵运在《山居赋》中所描述的庄园,面积非常广阔,“东连群山,北依横山,南达两江口,低丘平原面积约5平方公里”[6],其规模相当于一个避暑山庄的大小,却是一个拥有大片山地、依托自然山水而建的个人庄园。但随着城市的逐步形成,园林的用地规模不断减少,唐宋时期已经出现了“城市山林”的理念,中国园林从一个大尺度的自然山水园浓缩为“宅-园”结合、拳石当山的咫尺山林[7],如苏州古典园林。
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园林正在逐渐消失,目前大尺度的自然山水大都规划为风景名胜区,然而,大部分风景名胜区陷入了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之中。为了更好地保护风景资源,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规范对保护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定,使其逐步走向以生态为主的保护型规划。但同时在地方经济发展的压力之下,风景名胜区又面临着过度开发的尴尬局面,导致其不得不限制建设。风景名胜区内对开发建设进行限制的主要原因是其建设方式直接采用了现代城市建设的模式,其布局、规模、形式均与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及人文内涵缺乏联系,重功能而轻内蕴,不利于风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山水园林从古代起,便从未抵制过建设,相反,通过建筑的营造让避暑山庄从一个普通的山地沟峪成为著名的世界遗产,它为世人展现的正是精湛的建筑与园林艺术(图1)。壮丽的自然风景与因地制宜的人工建筑完美融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也成为世界遗产组织中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和“文化景观”。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目前的风景名胜区建设需要进行一个新的尝试,即在大山大水的自然之中继承中国古代自然山水园的营建思想,传承和再现中国古代大尺度的自然山水园。将中国园林的营建手法和景观意境与风景名胜区的建设相结合,不是盲目建设,也不是单纯地禁止建设,而是巧妙地利用大自然山水来展现中国园林的精髓。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既能回归古代大尺度自然山水园林的意境,又能与时俱进,传承创新,为后人留下一份世界遗产。
图1 避暑山庄从最初的普通自然山水(1-1)到融入建筑(1-2)形成山庄的演变过程(1-3)(引自http://www.lvyou114.com/tuku/24/24693.html)2 营建山居建筑的意义
“栋宇居山曰山居”[8]。最初建设自然山水园林是为了让人更好地居住于大山水之间,不仅要“适吾体”,还要“适吾耳目”[3],营造诗意栖居的山水环境。故山居建筑自古便是自然山水园林营建的核心,是拉近人与自然关系的媒介,是现代人体会古代人生活方式的桥梁,在这里可以感受与古人的精神碰触,感悟将自己栖托于山水的生活状态。正所谓“寄兴于山水,假道于园林”,以园林为载体,以山居建筑为媒介,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山水自然之美。中国古代自然山水园营建的重点是山居建筑,这是留住人的关键。中国园林中的借景和触情之所基本上都是通过山水间适宜的建筑(即山居建筑)来实现的。
将中国古代山居建筑的营建思想融入现代的风景名胜区建设之中,并非再现古人的生活,而是营造一处能够与古人精神交会的场所,其目的是为当代人服务。采用同样的营造手法,引领当代人去体会古人所感受的自然山水之乐,重新燃起对自然更深层次的依赖与喜爱。
本文以石花洞风景名胜区为例,论述如何通过山居建筑再现中国传统自然山水园的意境,并与当代风景旅游相结合,更好地带动风景名胜区的发展。
3 石花洞风景名胜区项目概述
石花洞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它以地下岩溶洞穴——石花洞为核心景观,被誉为中国四大名洞之一,地上则是普通的自然山水景观。溶洞的重游率低,项目单一,导致风景区发展陷入瓶颈。风景区急需一种适宜的方式开展地上风景旅游,既要保护国家级核心资源,又能够促进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项目规划范围8km2,紧邻石花洞(核心景点)和风景区主游览路径,交通便捷且具备客源市场基础,同时山地沟峪内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有大面积的次生林,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地形变化丰富,具备营建自然山水园林的基础,但与房山区其他自然山水雷同,缺乏独特性。
规划重点针对地上风景资源,尝试回归自然山水园林的营建理念,借古开今,重新梳理风景资源。共规划景点97个,其中标志性景点8个,包括亭、台、廊、榭、桥等园林建筑小品和院落式山居建筑。规划旨在山林谷地之间营造休闲度假的空间和诗意栖居的景观格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借建筑以近自然,借自然以提价值,低值高用,提升普通风景资源的价值。采用传统手法与现代功能相结合,引导游客的生活、情感与身心回归山水之中,享受“兴之所至,兴尽而返”[9]的游览体验。规划以期对风景区中其他类似风景环境的建设规划提供借鉴,以此带动地上风景旅游的发展。
4 规划手法
通过对传统园林创作六涵及借景理法的分析,提炼山居建筑营造的步骤。首先是相地,决定建筑的位置;其次是立意,决定建筑的功能;第三是布局,决定建筑的空间形式;第四是建筑工程;第五是建筑装饰和美化。通过这5个步骤使山居建筑能够引导游人去感受和体验自然之美,使其成为宜居、宜游、宜停、宜赏的最佳选择。5个步骤中,前3步是关键,决定了建筑的规划方向。
在山居建筑营建的相地、立意、布局3个步骤中,核心要素包括2个层面,一是情感的判断,另一个是科学的分析(如GIS分析等)。本文研究的核心是情感的判断,它是虚的、软的、无形的、偏主观的,但这恰恰是中国园林最大的特点,也是难于传承的难点。山水园林中的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了人的意愿,它在选址的初期就融入了人的情感,体现了人想在哪儿居住、看什么景色、怎么看、做什么等一系列心愿,就是这些难以把控的部分让山居建筑变得与众不同。
5 规划理念
项目所在地为北京房山,房山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唐岱所绘的《大房选胜图》再现了清朝时期房山的自然风光,全图共13张,每张记录一个景点,张张含有各具特色的山居建筑,展现了清朝时期房山的山水毓秀,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文化价值,再现了大房山当时的胜景,是房山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资源。
作者唐岱是清朝中期著名的宫廷画家,声名显赫。从画风上看,画面着色浅淡,用笔清雅萧疏,颇具文人雅士的气质,与后期《圆明园四十景图》的工笔重彩、笔调华丽有很大不同,更符合风景区自然山水疏朗、野趣的特点,为研究清中期北京房山地区的著名古迹与山水名胜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该画册珍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中,是罕见的流传在世的自然山水画。其以画的形式描绘了房山风景,真实而直观地再现了当时的优美景象(图2)。
风景区中自然风景的回归,必将以史料所记载的风景环境为原点,再现房山当时秀美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规划希望传承《大房选胜图》的精髓,将最具价值的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打造风景区内最具核心价值的风景旅游资源—— “大房胜境”,同时与优质的自然景观高度融合,营造“画中游、诗中栖”的景观意境,构成景区最大的亮点和特色。同时配置完善的游览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体系,为游客营造一处“可游、可赏、可行、可望、可居、可玩”的风景胜地。
规划以《大房选胜图》为参考,从中提炼建筑布局的法式,作为本项目中山居建筑规划的重要依据,如山顶起亭——揽胜亭、台地筑院——槐香院、沉谷隐榭——花间榭、飞岩架桥——仙桥、攀崖为庙——庆寿庵、山腰安苑——松棚花苑、依山落庄——灵秀山庄、洞中天地——桃源仙洞,即此次规划的重要景点“大房新八景”。
图2 《大房选胜图》节选
图3 场地现状6 风景区中山居建筑的营建
6.1 台地筑院——槐香院
6.1.1 相地
此地位于风景区内小长峪山谷之中一处台地式错落的山坡之上,种植有成片的槐树林(图3)。从谷口走到此地略感疲惫,坐下休憩片刻,顿觉清凉舒适,精神爽健。台地平缓开阔,周边景色宜人。北可尽赏红叶似火,南可眺望幽幽花谷,溪水环绕,闹中取静。通过反复实地勘察,从感性到理性推进,笔者认为此处优美的景色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精神体验,具有北宋郭熙所谓山水之最高境界——居游意象,故可因山构室,营建一组山居建筑以供游憩。
6.1.2 立意
“池渺渺受烟月,令人有苕、霅间想”[11](“苕霅间想”借指隐居)。若在古代,此地适宜建设庭院私宅,但根据上位规划(风景名胜区总规),此地禁止建设住宿设施,故只可营造一处可供长时间停留、休憩、活动、赏景的山居建筑作为游览服务设施,虽不可居,但具有居游境界。保留现状槐树林,让游人可以感受“五月槐花香满树”时的舒心畅神,故取名“槐香院”。
《大房选胜图——雾山》一画中(图4),山势起伏,云雾轻锁,山谷之间,三五杂树,形成林带,林下屋舍成趣,远看美景隐约,绿意盎然。如果去掉画中掩映在树丛之间的屋舍,就只是一个纯粹的自然山体,这种地形地貌在房山,甚至在中国的山区都十分常见,缺乏特色,而就是这山谷之间的建筑,让这幅画有了精气神,使一个普通的山谷变得富有灵气和情趣,让人想走过层层树林,穿越曲折山谷,到屋舍之中小驻,歇息片刻。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风景营造模式,著名的山川与园林中,必定有建筑的存在,或三五一组,或两间独立,建筑本身即是风景,而建筑的选址必是风景中最好的赏景之处,才会让人流连忘返,不愿离去。在此规划山居建筑的目的是吸引游客停下来感受自然。古人认为人类借由“眼耳鼻舌身意”认识与理解世界,人的感官身心都可以在自然中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享受这种山水间的大快乐。
6.1.3 布局
借建筑以近自然。建筑利用台地错落式布局,形成8个建筑单体,用廊、墙将建筑个体组成建筑组(图5)。根据周边山水环境,建筑采用灵活的布局形式,将游人的眼、心、神带到周围的自然美景之中,从而使建筑成为人与自然交融的媒介,引领游人感受自然之美,带来精神共振。开展一系列与之相宜的活动,感受一种因自然而生的生活状态,如坐醉霞厅品茗,欣赏满山遍谷的红叶(设置茶室);如临溪水游嬉,结伴野餐(设置餐饮、小卖等服务设施);又如近山林而幽静,开展山地瑜伽、静修等活动(设置瑜伽活动场所)。山居建筑不仅可以捕捉美丽的风景震撼人心,使游人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还能够通过功能设置让人随自然共生共息,动静合宜,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图4 《大房选胜图——雾山》
图5 规划总体布局图(陈忱绘)
图6 牛山山水关系
图7 登牛山俯瞰6.2 依山落庄——灵秀山庄
6.2.1 相地
现状山脉以凤凰山为制高点环抱整个场地,形成横向的景观骨架,另外有多条纵向余脉与之结合,形成多条沟峪,山脉横纵交织,汇聚于牛山,牛山虽为平地孤山,但集山形气势之精华(图6)。登牛山,四面皆可观景,而南望最佳,可将诸山尽收眼底,大气壮美,激荡人心,如此胜景,为牛山仅有(图7)。故可设置山居建筑,让游人更好地享受这里的美景。
6.2.2 立意
规划的理念源自《大房选胜图》中“摘星峰”一画。这张画的构图极为独特,画面中诸峰挺立,山色青青,村舍散落,左侧一峰突立,山峰之上“孤寺高悬”。孤峰已经非常奇特,孤峰之上的山顶建筑更是奇中之奇。唐岱评价此画为——“天上人间”,虽画的是人间之景,却宛如在天上一般神奇和梦幻。人间怎可摘星,此地却有摘星之感,一峰一寺将“天-地-人”三界拉结为一体,此乃画之妙处,故画名曰“摘星峰”(图8)。这是在《大房选胜图》的13张画中,作者给予的最高评价。而牛山与周围山体的关系与此画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但牛山缺少观景之所,有“孤峰”而无“孤寺”,仿佛有龙无睛一般,缺少游览价值。
根据上位规划,此地允许建设住宿设施,故规划风景酒店,意在用此建筑来借景,将四周景色(尤其是南向)纳入其中,为人们提供观赏牛山景色的最佳场所。其布局与牛山融为一体,依山而建,层层叠起,灵动秀丽,故名为“灵秀山庄”。
6.2.3 布局
牛山原为一独立山体,但南部因采石挖山出现断裂,山脉被断,可谓“牛山之殇”。规划意在恢复山脉的完整性,建筑依山而建,层层跌落,补山之缺形,充分利用现状矿场,变废为宝。建筑坐北朝南,引南部之胜景入山庄。保留采矿的山体创面作为室内的特色“墙壁”,作为历史的见证,给游客带来直观感受。同时,与山体结合规划游览线路和观景点,将牛山纳入风景酒店的一体化规划之中,让游客可出可入、可上可下,全方位立体化地欣赏这里的独特风景。图8 《大房选胜图——摘星峰》
图9 灵秀山庄规划布局示意图(崔滋辰绘)6.3 小结
自然山水园林中山居建筑的相地、立意和布局需要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但有时情感的准确比科学的准确更重要。
1)相地。不同的个体对相同的场地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它是根据设计者的情感经历、专业知识、文化涵养和设计经验等进行的综合考量,依据对特定自然环境的切身体验,确定适宜的功能。相地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在前期,情感的判断更为重要。在2个山居建筑中,牛山最为典型。站在山顶,一览众山,视觉开阔,脱俗似仙,只有住在这里才能产生这样的精神感受。规划灵秀山庄,不仅仅是实现“穷其目”,更希望给游客带来一种像仙境一般、与世俗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故在相地时,充分把握能够打动人心的风景环境,抓住这种动人的情怀作为山居建筑选址的精神依据。
2)立意是把景观特色、情感寄托和功能三者合一。灵秀山庄取意于设计师渴望将站在山顶看到的景色融入生活之中,故希望栖居于此,朝夕相望,故名山庄。而“灵秀”二字则是根据现状挖矿形成的创面,希望采用一种建筑层层叠起的形态,既能与山体相融合,又能修复山体断面,故名“灵秀山庄”。槐香院虽看似取意于现状槐树林,但实质是希望引导游客感受居住在槐树之下、山坡之上的院落生活,不同于灵秀山庄的高旷与壮丽,它营造的是山地小院、林下溪畔的自然野趣。
3)布局是借景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形式,将周围景色中打动人心的部分纳入建筑和院落中,由此产生共鸣和精神交流。故布局不以建筑本身的色彩、形式、材质和高度等为主要依据,而是以怎样经营空间可以赏月、观花、听风、看雨、闻香,与这些可激发情感的自然要素相融合,营造诗意栖居的建筑空间。槐香院的布局看似无序,但走进每一个建筑中都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自然之美,产生情感的共鸣。
7 结语
中国人认为天地是一个阴阳和谐的宇宙世界,人体也是一个阴阳平衡的世界,人通过园林走进自然,就能够使一个阴阳主体和一个阴阳宇宙和谐融洽,这样天地就能够和人合二为一,养育人、滋养人,人的所看、所听、所想、所感、所居、所用、所触、所达、所需、所取都能够与自然的脉络紧密相连。园林恰恰成为一个载体,而山居建筑是一个媒介,它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石花洞风景名胜区中的规划项目,借助风景区天然的大山大水的大自然环境,意在通过山居建筑所营造的诗意栖居唤醒人的情感意识,让游客能够充分感受居住在自然山水中的天然乐趣。规划通过建筑的选址、立意和布局,强化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功能规划让游人更好地融入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重拾淳朴之心。让这片普通的自然山水变得与房山其他风景不同,让其可以吸引人心,寄托情感。
王世贞建《养余园》意在取天地之余为己所养,但“天地之余恒在,而人不知取以为养” [4],或迫于生计,或奔波于名利之中,从古至今,并无二异。自然山水园林并非要让所有人都回归到山水之中,而是希望能够为那些久居城市却心系山水的人提供一处“可居可游”之地,同时让世人也可以通过园林感受天地的滋养[9],找到心灵的寄托。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参考文献:[1]孟兆祯.借景浅论[J].中国园林,2012(11):19-26.
[2](明)计成.园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3]陈从周.园综[M]//(明)王世贞.弇山园记.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87-99.
[4]陈从周.园综[M]//(明)王世贞.养余园记.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84-85.
[5]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1.
[6]王欣,胡坚强.谢灵运山居考[J].中国园林,2005(8):73-77.
[7]董豫赣.山居九式[J].新美术,2013(8):77-87.
[8](东晋)谢灵运.山居赋[M]//列传·卷六十七.
[9](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雪夜访戴[ M ] / /世说新语·二十三门.(编辑/刘欣雅)
作者简介:
郭 倩
1984年生/女/天津人/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册城乡规划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风景名胜区规划、旅游规划(北京100120)
李 然
1985年生/女/天津人/柏林工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注册城乡规划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