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中国历史街区的更新和改造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在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层面,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以传统封闭庭院为基本单元的建筑空间与新的城市功能不匹配;二是原有外部场地景观空间缺少有效连续的协同整合。以建筑学背景深度解读了2015年度英国《建筑评论》举办的“AR & MIPIM未来建筑”国际设计竞赛作品“空中庭院——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通过对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的改造和更新重新思考了历史街区的现代表达方式,并从建筑和景观2个层面的空间设计进行尝试和突破。街区的更新改造不再局限于“修旧如旧”的照搬传统街区和建筑格局,而是在新建区域内以现代建筑的抽象设计语言创新性地表达和升级传统建筑空间形制,并通过外部场地的景观空间设计对整个街区进行整合与织补。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历史街区更新与改造;建筑空间创新;景观空间整合
文章编号:1000-6664(2018)06-0054-06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9-02
修回日期:2018-01-19
通信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email protected]
Abstract: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renewal and transformation of historical blocks face a lot of difficulties. In the fields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y are mainly shown in two aspects. Firstly, architectural space types composed of traditional closed courtyard units mismatch new urban functions. Secondly, exterior landscape spaces lack effective and continuous synergetic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topic "Old and New" of 2015 "AR & MIPIM Future Projects Award" held by Architectural Review, the reconstruction and renewal of Qingguoxiang historical block in Changzhou has been rethought about deeply. There have been lots of attempts and breakthroughs in the design methods. The historical block has not only been repaired and rebuilt as the old ones, and design languag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has been used in large quantities to express traditional space model innovatively in new-built area. The whole block has been integrated and combined together by way of the external landscape design.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enewal and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block; architectural space innovation; landscape space integration
1 危机还是机遇?
历史街区是城市生活与文化的载体,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历史街区在延续城市传统记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现代空间重塑与功能转型,但“大拆大建”和“修旧如旧”的更新方式都难以让街区活力在历史的动态中得到延续和发展[1]。因此,在历史街区的更新和改造过程中既需要继承传统风貌与格局,也必须适度让符合现代城市功能和审美的建筑与环境融入其中,进而使传统意境与现代发展并进,在新与旧的不断磨合与融汇过程中逐渐进化为一个焕发新的生命力的历史街区[2]。
在建筑领域,全球化带来的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作为外来文化迅速“入侵”,对本土传统建筑地域价值的传承和保护造成危机,然而如果以批判的地域主义态度来看待,纯粹的中西建筑风格之辩无法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事实上现代与本土传统之间存在着相互结合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创造性地转化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而进行的“在地化”探索[3],无疑是在全球化无差别技术条件下传达本土建筑以及街区地域性特征的合理路径,也具有通过建筑学的方法弥合本土建筑传统与现代设计手法的可行性。
由于外部空间封闭、内部空间局促、自主建设缺少有序控制等原因,当代城市中的历史街区面临着衰败和边缘化的危机,原有民居无疑需要置换新的城市功能来焕发新的活力,但完全传统的建筑格局和街巷空间无法承载现代城市功能的转型,而且建筑形象上也需要结合具体业态和现代审美进行更新,因此在建筑和景观2个层面,这些问题和矛盾共同引发关于历史街区的传统空间格局如何再现和升级的思考。图1 更新与保护范围(作者绘,底图引自百度地图)
图2 街区现状(作者摄)2 项目概况与应对策略
2.1 历史沿革与规划范围
青果巷历史街区位于常州老城中部,是古运河常州段现存较为完整的街区,“深宅大院毗邻,流水人家相映,小巷深处幽幽”所描述的是其典型江南传统民居的空间格局。青果巷始建于明万历年(1581年),因当时青果巷街区是运河段的南北果品集散地,所以旧有“千果巷”之称,后转变为当地文人和商人的聚集地,因此随着历史的沿革,青果巷历史街区保留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名人故居。
青果巷街区更新和保护的具体范围东起和平南路,南至南市河,西至晋陵中路,北至古村规划道路红线,东西长约400m,南北长约200m,总规模约8.7hm2(图1)。
2.2 街区现状与面临的困境
青果巷历史街区由近8万m2的民居建筑和数条内部街巷组成,其中近一半的建筑是无法继续使用的老旧房屋和需要拆除的建筑,此外,街区内另有1.2万m2的文保单位和控保建筑需经复原修缮后保留(图2)。
青果巷历史街区在城市更新中面临的具体困境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建筑整体历久失修、破损严重,缺少控制的改扩建,以及历史保护意识的缺失使青果巷外部街巷空间和个别院落式建筑空间格局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另一方面,已有街区的传统民居建筑以完全内向封闭性院落空间单元为主,因此存在功能上转变的局限性,导致街区缺少与周边区域的互动和互补。而公共活动空间的缺失和街巷空间的不连续是街区外部空间缺少活力的主因。因此面对以上2点困境,在保护历史街区整体风貌和保留文保控保建筑的前提条件下,如何通过建筑和景观2个层面的设计来实现历史街区的现代空间重塑与功能转型,并以此提升街区活力,是青果巷历史街区在从传统到现代的动态城市更新过程中能够焕发可持续生命力的关键。
2.3 更新和改造策略
在更新和改造过程中,提出了2个层面的具体策略:一是规划与建筑设计层面,依据文保相关法规和现状调研,街区内的地块被划分为保护地块和重建地块,对保护地块及其周边保留完好的部分进行修缮和保留,对拆除和新建的A、B、C、D 4个地块寻求空间模式的创新(图3),以此完成对传统建筑空间的进化和升级,从而植入适合现代城市生活的相关功能;二是场地与景观层面,在完成对建筑层面空间操作的同时,通过公共空间、人行步道、人文场所和生态技术等景观空间的整合对整个街区进行弥合和织补,重现街区外部空间活力。历史街区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需要对街区的特质进行保护,同时也需要对街区转型的可能性做出空间上的完整回应。因此,建筑和场地这2个层面的更新改造策略缺一不可。
3 规划与建筑设计层面——“旧”与“新”的独立操作
遵循统筹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此次改造和更新在街区整体风貌的控制下寻求新的城市功能空间的补充和植入,考虑到青果巷历史街区建筑质量的现状差异以及各级文保和控保建筑的强制性保留规定,针对不同地块实施“旧”与“新”的不同设计策略。对于“旧”的保护保留区域,保留传统空间格局完好的建筑和文保建筑,并对封闭庭院和建筑进行局部保护式修缮和调整;对于“新”的区域,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对传统的庭院格局进行重新组织,并在建筑尺寸、层数和院落尺度上结合新的功能业态进行灵活调整(图4)。新的区域带来的空间变化和功能可适应性带动旧区的发展,从而在整个街区范围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
3.1 旧——旧有建筑的保护与修复
充分考虑街区现状和可操作性,对文保建筑所在区域及周边范围内建筑进行保留和适度修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内部结构进行局部加固,街道和建筑沿用原有尺度和材料,以此维持老历史街区的基本风貌。局部随意改扩建形成的“现代”建筑,由于整体体量和空间形制与街区整体风貌难以契合,拆除后按照传统形制补建。功能上,保留的部分建筑既可以作为民居存在,也能以民宿客栈的形式作为街区商业和文化的功能性补充,而原有名人故居和宅邸等文保建筑可以在修缮后作为名人故居展览馆使用。即使传统民居的空间类型在功能上具有一定局限性,但保留修缮之后的民居建筑仍然能以最质朴和本真的方式继续存活于历史街区之中,历史街区也可以通过对原有街区的部分保留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渐进式更新。
图3 保留地块与新建的A、B、C、D地块(作者绘,底图引自Google地图)
图4 青果巷历史街区总平面图
图5 新庭院单元的建筑空间创新
图6 A地块上人屋面及空中庭院轴测图3.2 新——新建建筑的继承与更新
在已拆除原有民居的新建设区域,一方面建筑空间处理上延续街区传统空间格局和肌理,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到未来新功能介入后建筑空间多种组合和变换的可能性,因此在建筑格局上沿用传统的建筑庭院组织作为基本单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体和创新,依据各个地块场地的大小和功能类型的不同,各个建筑空间单元在尺度和围合方式上有所变化(图5)。
各地块不同单元之间通过立体化的2层上人屋面进行联系,面对街区实际管理和运营的具体模式,功能上具有可分可合的操作灵活性,同时也在空间上形成2个高度层级的庭院式景观,通过上下贯通的开洞和透空处理,形成基于传统院落形制的多样化、多层级的现代“空中庭院”,并由此满足建筑功能的可变性和良好的采光需求(图6)。
更为重要的是,基于传统庭院形制的建筑空间创新通过现代建筑语汇表达了对传统建筑空间形制的继承和发展。宏观层面,新建与保留区域在肌理和整体风貌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使传统与现代得以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图7)。
建筑造型延续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形制,屋顶延用江南传统的双坡屋面,但在材料处理上,用清水混凝土代替传统青砖将屋顶和墙面进行整体浇注。清水混凝土材料本身具有的装饰性特征,传递着与传统青砖同样朴实无华的本质肌理和美感,而同是灰色系的混凝土一体屋面则简洁地呼应老旧建筑的瓦材屋面,因此新建区域在材料和色彩上也很好地与周边的原有保留建筑呼应,通过新旧建筑形式上互为对话的关系,可以看到传统和现代在协调和碰撞中的互洽与融合(图8)。
历史街区能否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具有可持续性的生命力,关键在于能否完成现代城市功能的转型。在青果巷历史街区的更新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特色和产业动因要素,以新建区域的功能安排和植入带动保护区域和整个街区的功能转型。A地块引入具有地方特色的竹刻、剪纸和乱针绣等传统工作坊,B、C地块设置民俗博物馆和工艺品商街,使民俗工艺的生产、展示和销售的完整产业流程得以在街区内实现,同时重建D地块的城隍庙和戏台。大量与街区文化特质相匹配的特色文创产业的引入有助于带动历史街区的复兴和活力,青果巷历史街区也可因此成为展示常州历史与传统地域文化的一个窗口,街区传统也通过这样的方式与现代城市生活发生着地域特征上的关联(图9)。图7 新建与保留区域整体鸟瞰图
图8 建筑造型及立面表现图
9 常州地方特色的手工产业
图10 代表性公共空间表现图
3.3 小结
历史街区的更新和改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建筑层面上保留与新建相结合的操作方式可以在街区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旧建筑的保护也为新建建筑的空间创新提供基本的形制参照,使整个街区得以在肌理和风貌上保持一致。在建筑空间创新的基础上引入契合地域文化与现代城市生活的功能后,整个历史街区的更新可以视为一种动态的新陈代谢,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传统与现代都能表现为一个不间断的连续演进状态。
4 场地与景观层面——“旧”与“新”的协同整合
历史街区作为一个复杂多元的系统和具体的使用空间,建筑实体空间无疑承载着主要的使用功能,是整个街区的“图底”。但是从宏观的街区与城市设计角度来看,作为街区的“留白”,街区外部场地空间营造是将街区有机织补为一个有活力的场所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于在功能和肌理上新旧区域共存的青果巷历史街区,通过场地和景观设计来协同整合整个街区就尤为必要。
4.1 营造公共空间
本文所谈及的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是指狭义的从场所概念出发的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开放空间。公共空间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集中“留白”和负空间[4],联系和缓冲着各区域的建筑实体空间,更赋予居民和游览者更强的场所感和领域感。历史街区要摆脱原有封闭而缺少活力的困境,单纯依靠建筑实体空间操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场地中置入可容纳公共活动和具有园林景观特性的公共空间,以此对不同功能区块进行弥合,才能实现街区室内外空间的联动。在青果巷历史街区的改造更新过程中,街区的公共空间结合周边区域功能进行了尺度和形态上的调整,使公共空间不只是作为一种建筑之间的间隙空间存在,而是更多的作为联系不同功能和空间属性的特定开放区域。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布点最重要的原则是要靠近主要的公共文化建筑与商业设施设置,一方面满足人群参观、购物和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增强场地的复合功能和空间使用率;另一方面作为公共文化建筑和商业设施的外部集散空间,有利于人流的疏解。以此通过功能和空间混合的方式弥合了街区内的建筑实体与外部空间,同时开放复合的场所属性也可满足历史街区外部空间相对局促的活动需求(图10)。图11 街区内部主要步行路网(作者绘)
图12 D地块城隍庙老戏台场景重现
图13 B地块民俗博物馆覆土屋面表现图4.2 织补人行步道
历史街区的早期街道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建筑之间长期形成的预留走道,后来通过与人们生活方式的交互影响形成了现有的街道形式。“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5]。 因此,街道对于街区内部各区域之间和外部城市环境而言,都是重要的活力连接纽带,这一点在青果巷这样相对小尺度和封闭的街区内体现得尤为明显。步行是可以有效组织起所有商业、休闲、展示、交流活动的重要方式,因此连续、贯通的人行步道在场地层面对历史街区各功能区域进行织补和串联的作用就尤为显著。
在青果巷历史街区的更新设计中,保留和修缮的区域保持着原有尺度和风貌的传统街巷,在新旧区域结合部和新建区域,则根据新功能和空间需求开辟了新的街巷,两者完整连续地共同织补起了整个街区的步行路网结构(图11)。这种新旧联系通过传统街巷砖石面的统一铺装实现,保留并强烈限定了街区的领域感,并有效引导街区内部人们的行进线路。街区外围与城市路段相连接的部分,采用现代材质的地面铺装与街区内部进行空间上的区分,从而完成从历史街区到城市外部环境的过渡。历史街区在融入城市大环境的过程中,通过步行系统的织补,既保留自身的一部分街区传统特质,又与现代城市生活和氛围相融合。
4.3 重现人文场所
对于历史街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建筑物,须参照我国文物保护的相关保护法规进行保护和修复,除此之外那些带有街区历史印记的特定场所和构筑物,如青果巷历史街区中的城隍庙、戏台、古井以及老牌楼,往往也都承载着这个街区过往生活的重要片段和记忆,因此也需要在历史街区更新和改造的过程中,以维持历史环境的延续性为目标对这种人文景观进行保留和重现。于是在青果巷历史街区更新过程中,这些具有景观文化遗产特质的重要场所和位置都被标记出来,在设计中作为人文景观被重现和强化。例如最具有代表性的城隍庙和戏台,在设计中作为D地块的空间和功能组织核心存在,是这个区块中与公共空间和人为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区域,设计过程中通过现代手法对原有建筑和场地布置进行原比例尺度还原,仿佛以现代的方式重现了老城隍庙戏台的辉煌景象,揭示过去、现在和未来街区社会生活的时空连续性,通过对场地事件的追述和街区重要记忆片段的复原唤起人们对场地认知的共鸣(图12)。
4.4 采用覆土屋面
对于历史街区内部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由于其功能上对空间的特殊要求,建筑形式上表现为连续的较大建筑体量,导致与周边的保留街区存在肌理和尺度上的巨大差异,因此需要用地景的方式模糊与周边地块之间的差别。在青果巷历史街区B地块的主要建筑物民俗博物馆设计中,采用地景式景观覆土屋面的方式将民俗博物馆隐匿于周边环境,让这座大体量的公共建筑以一种自然的形态重新“生长”在街区之中。由于历史街区本身的建筑密度就相对较大,建筑与场地之间缺少景观缓冲,因此这种将建筑与景观绿化结合的覆土设计,可以适度地将大型建筑体量消隐,保留开阔的景观公共部分作为活动空间和联系周边地块的纽带,即“建筑凸显的造型性存在形式反过来变为凹陷隐蔽的形式”[6]。景观覆土屋面还有一个优势是可以使平面园林绿化走向立体,这对于地形平坦、起伏不大的历史街区而言,可以通过这种设计方式塑造可观、可游的城市立体景观(图13)。
另外在局部环境改善方面,建筑覆土作为一种景观生态技术和手法,可以使区域内绿化面积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大量的绿色植物可以有效改善周边物理环境(如利用植物根系截留降水,利用蒸腾作用调整空气湿度等),吸附城市污染物,净化空气,也可作为街区的减噪屏障。
4.5 小结
历史街区的外部空间是承载穿行、交流、集会等公共活动的复合场所,是对街区历史和传统的真实记录,其更新和改造是对街区氛围再现和重塑的过程,通过对传统的尊重以及对街区发展的兼顾,回应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现实性冲击,也将街区的传统意境与现代城市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5 结语
历史街区更新是土地再利用和城市再开发的周期性复杂过程[7]。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各地的城市历史街区面临着相似的危机,其相对单一的城市功能、狭小的传统建筑尺度,以及割裂的街巷空间,导致与周边现代城市功能和环境存在隔阂,有限的建筑和环境容量难以承担现代城市公共生活和功能转型。这些都提醒着我们,在建筑学的层面上,“修旧如旧”的建筑和街道复原方式已无法为历史街区改造更新中的现实性问题提供帮助,传统固然需要传承,但更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创新与整合,并构建延续历史脉络的城市“文态环境”[8],这是将传统街区与现代城市发展相衔接的必然选择。因此当下针对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与更新改造活动,应该被理解为是对街区遗产的一部分继承与发展[9],现实的功能性危机也促使建筑和景观领域进行新的尝试,这既是当代设计者对待地域传统与现代发展的一种态度,也是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背景下对历史街区进行可持续性保护、改造和更新的探索。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引自AR & MIPIM Future Projects Award竞赛文件。
项目获奖情况:“空中庭院——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项目荣获由英国《Architectural Review》杂志社举办的2015年度“AR & MIPIM Future Projects Award”国际设计竞赛综合大奖(The Overall Winner)以及“旧与新”类别单项奖(The Winner of the Old and New Category)
项目组成员:郑炘、桂鹏、郑辰暐、敖雷、陆垠、谷亚兰、焦李欣、解飞、吕一明、顾婷婷、李珍珍、王杨、唐时月
参考文献:[1]阳建强.基于城市发展机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2009(11):139-142.
[2]严国泰,朱夕冰.历史街区“文脉”保护规划研究:解读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文化遗产[J] .中国园林,2014(11):82-84.
[3]刘克成.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14(1):9-13.
[4]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5]Jacobs J.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1.
[6]隈研吾.让建筑消失[J].建筑师,2013(12):29-34.
[7]杨昌鸣,王振海,陈术石.更新城市,不抛弃“传统”[J].中国园林,2014(2):28-32.
[8]冯斌.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城市文态:成都开创性实践的经验与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3(9):8-14.
[9]郑炘.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与设计中的真实性[J].中国文化遗产,2015(3):22-28. (编辑/刘欣雅)
作者简介:
敖 雷
1987年生/男/辽宁朝阳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理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南京 210000)
郑 炘
1957年生/男/福建人/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理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