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张文中蒙受冤案前夕,接受《中外管理》杂志创始人杨沛霆教授采访,畅谈当年的物美发展大计人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劫”,“劫”不可控,也无法预测,但是能否让“劫”不变成“难”,则是取决于三个字:决策力。
这段时间物美张文中冤案昭雪被铺天盖地报道,但都是从法制建设和企业家精神去解读,极少有人从人性的角度去关照张文中。
其实,张文中靠什么走出人生至暗时刻,这不仅对于企业家群体很重要,对于普通人意义更加重大!
张文中:人生可以无怨无恨!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有资格说自己不在乎钱,一种人是已经赚到了足够多的钱,另一种人是确定今生已经不可能赚到足够多的钱。同样,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两种人有资格说放下了怨恨,一种人是遭遇到了人生的至暗时刻,一种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所谓的道德圣人。很显然物美集团的张文中属于前者!
2006年以前的张文中可以说事业顺风顺水,取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成就。2003年,物美在香港创业板上市,2004年,在福布斯大陆富豪榜上,张文中以125亿美元的个人财富名列第125位。
但是,张文中人生的至暗时刻惊现在2006年8月22日,有关部门开始对张文中进行调查!随后,他被羁押在看守所!
2008年9月,张文中因涉嫌单位行贿、挪用资金及诈骗被起诉,河北衡水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不公开审理,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18年。
对于这个判决,张文中感到极其冤枉,他说:“我相信如果没有对司法公正的干预和影响,正常情况下,公检法机关任何一个机构都不会做出对我的原审判决,不会形成这样一个非法律人士都能看出重大错误的冤案。”
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彼时的张文中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即便如此当年他也不能阻止冤案的形成!
张文中在看守所被羁押了3年,没有去过看守所的人不会知道,因为这里是临时性羁押,看守所的环境是常人无法长久忍受的。
彼时的张文中遭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遭受这么大的冤屈,他可以恨天、恨地,可以怨天尤人!可以说,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身体上,张文中都遭受到从天上跌落地狱的反差。
有些人可以享受先苦后甜,可是更多人无法承受先甜后苦。从天上跌落地狱的反差,甚至能让不少人选择自我了断。
有句话说得好,“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是,在人生的那一个至暗时刻,绝望的时候选择活下去是一件更艰难的事情。
是选择毁灭自己,还是屈辱着活下去……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也面临着这样艰难的选择!
张文中在商业上做过很多重大决策,因为决策正确,所以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也许他做过错误的决策,所以,才有今日之“劫”。
但是,这个“劫”能否变成“难”,则取决于他在人生这一至暗时刻的决策,可以说这才是他人生最重要的决策。
在痛苦,在生与死的选择中,张文中艰难做出了决策,这个决策只有四个字:无怨无恨!
“无怨无恨”中,张文中选择了饶恕,宽容那些让自己蒙受不白之冤的人。他说:“对于参与我这个案子的公检法机关、个人,我没有记恨心理,也不想追究任何人的责任。当然形成这样一个认识内心也是过了大坎的,但是我想通了。”
“无怨无恨”这四个字,字字千斤,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是太难。浮躁的社会里,你无意中碰了谁一下都会引发争吵,何况是被剥夺人身自由18年。
张文中失去的还不仅仅是自由,是他人生的梦想,就是把物美建设成为一个让中国人骄傲的民族品牌,超过法国家乐福和美国沃尔玛,然而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
人身自由没有了!梦想没有了!而对于毁灭他这一切的人,他却要“无怨无恨”,他这个决策是怎么做出的,他是经历了多少痛苦挣扎才做出这种决策的?!
张文中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他不选择“无怨无恨”,他就会被怨恨击垮!但是,张文中更相信,国家是好的,政党是好的。虽然国家里面、政党里面有坏人,但他不会因为一两个坏人的存在就否定自己的国家,否定政党,否定自己的信仰。他坚信正义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
张文中遭遇到了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劫”,但是,他通过自己的智慧,通过自己的决策能力,没有让“劫”化成“难”!但是“无怨无恨”这句话说起来容易,执行下去也是异常艰难,一天可以,可是漫长的10年,张文中是如何挺过来的呢?
张文中说:“最悲惨、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是靠读书度过的。用心、用脑读书,是人走出苦海、脱离困境活下去的最重要途径。书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书是我最愿意收到的礼物。读书更是我坚守信念、抗击孤独、磨炼意志、增强智慧、追求卓越的生活方式。”
“关押期间,我一共读了几百本书,许多是英文原著,英文水平比原来又有了很大的提高。读书学习过程中还要不断思考,我在监狱和看守所搞科研,取得了4项专利,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
张文中遭遇到了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劫”,但是,他通过自己的智慧,通过自己的决策能力,没有让“劫”化成“难”!在2018年,他迎来了迟到的正义,5月31日,最高法再审判决张文中无罪。
人和人最大的不同不是获得财富的能力,也不是智力水平,而是在遭遇人生至暗时刻的正确决策力!而有这种能力的绝对不是张文中一个人!
褚时健:人生70正芳华
古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但是,对于褚时健来讲他的人生至暗时刻是从70岁才开始。1999年1月9日,71岁的褚时健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70岁之前他的人生可以用传奇来形容。1949年,他任云南武装边纵游击队2支队14团9连指导员,1950年任盘西区区长。1979年成为玉溪卷烟厂厂长。1987年,玉溪卷烟厂成为中国同行业第一。1993年11月28日,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褚时健在红塔任职的18年中,为国家创造的利税至少有千亿。由于体制原因,他对企业的巨大贡献并没有在个人所得上得到体现,18年来他的总收入不过百万,个人收入的巨大落差使他心理严重不平衡,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他贪污174万美元。
1995年2月,褚时健被匿名检举贪污受贿。此时褚时健的女儿褚映群和老伴儿马静芬已经被关在洛阳监狱。1995年12月1日,他的女儿褚映群在狱中自杀。不久,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褚时健因巨额贪污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对于一个71岁的老人来说,遭遇事业、家庭的双重变故,选择逃避、放弃似乎更容易,而活下来却是一件更艰难的事情。但是,在这个至暗时刻,褚时健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活下去!
2002年,褚时健保外就医。不久,74岁的褚时健与妻子在玉溪市新平县哀牢山承包荒山,通过种橙开始第二次创业。
王石是第一个来看他的著名企业家,王石看着只有筷子高的橙子树问褚时健:“这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结出橙子?”褚时健说:“6年吧。”
那一刻王石被震撼了,6年后褚时健都80岁了,一个76岁的老人在憧憬着80岁的未来……
6年后,“褚橙”红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褚时健的精神成为中国的企业家精神!
褚时健在人生至暗时刻的决策力,让“劫”终没有转化为“难”。苦难可以暂时打败他,但是,不能毁灭他!他更证明了,年龄不是问题,只要人生拥有希望和梦想,70岁正是人生芳华时。
孙宏斌:是我错了!
1988年,25岁的孙宏斌成为联想销售部一个很普通的职员,到1989年10月,他被柳传志破格提拔为了企业部经理,专门负责汉卡和微机产品的全国分销业务。
孙宏斌也没有让柳传志失望,带着一群和他一样的小青年仅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建起了13个独资分公司。又是短短2个月,就把公司积压的价值1000多万元的产品,销售一空。
但是,年少轻狂的孙宏斌开始狂妄,甚至觉得自己的能力在柳传志之上,而他手下的国内13家分公司经理都只听他的,根本不把柳传志放在心上。
于是柳传志准备先撤掉孙宏斌,杀杀他的锐气。但是,孙宏斌部门的人得到消息之后,就有人鼓动他卷款走人。
1990年5月28日,27岁的孙宏斌,因经济问题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孙宏斌入狱以后,他的孩子出生了,但是,他拒绝妻子带着孩子来狱中探望,因为他不想让孩子看到他在狱中的样子。
一个男人,在老婆生孩子的时候,却在监狱中,这种责任的缺失让孙宏斌深深自责。是谁造成了自己今天的遭遇,孙宏斌完全有可能选择仇恨!
当年,孙宏斌对于柳传志而言,到底能产生多么大的威胁,这种威胁是否到了可以将孙宏斌送到监狱的地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这样的疑问孙宏斌也很容易有,他更有资格这样去指责,甚至怨恨柳传志。
对于孙宏斌而言,他可以这样想,自己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柳传志这样对待他,他可以叫屈,可以怨恨,甚至可以选择像基督山伯爵一样去复仇。
但是,孙宏斌做出的决策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而他的选择并不是“原谅”柳传志!
“我反思这段经历,更多地找自己的问题。我当时比较年轻气盛,比较急躁,其实还是太嫩,很多事情想得太简单,出了这些事还是在自己……”
年龄不是问题,只要人生拥有希望和梦想,70岁正是人生芳华时 摄影 南风
孙宏斌:“我反思这段经历,更多地找自己的问题。我当时比较年轻气盛,比较急躁,其实还是太嫩,很多事情想得太简单,出了这些事还是在自己……” 图 东方IC在孙宏斌看来,柳传志做得没有错,所以不需要原谅,错的是他自己!这才是孙宏斌的格局,有这种格局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件事如果我想不开,我出来以后拎着刀子要把柳传志怎么样了,那谁也不敢跟你打交道了,这辈子就永远没戏了。但是如果你能把这件事情化得开的话——还有什么事化不开呢?所以我必须这样做。有了这种心态,做事就一定是正面的,也不用去假装什么。”
出现问题把责任推脱在别人身上自我原谅很容易,而从自身上寻找原因则需要勇气和一个人的大格局。
任何错误都是多因一果,而自身的原因永远是导致错误的决定性原因。
可是,世上能有这样认知格局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芸芸众生中,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不让“劫”变成“难”,这三位大佬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凭借着决策力,做出了人生最正确的选择,这应该是这些人给予我们普通人最大的启示!
我们在一生的过程当中,永远不会一帆风顺,都会经历至暗的时刻。你的决策决定了你的命运。
人生到底该如何做决策?
做决策有一个秘诀就是:“听大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拍板”。今天重点谈三位大咖的第三步:“自己拍板”,这是做决策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这个环节中有一个关键字“静”。
我们发现世界上所有的智慧和创意,无不都在“静”中产生。佛家、道家、基督教等等都是在静静的修炼中获得智慧,超越一切。而瑜伽也是如此,武林高手的武功晋级也必须是在闭关修炼中获得。
“静”是产生一切智慧的源泉,而决策也必须在“静”中产生,非“静”中产生的决策大部分都有冲动的成分。
张文中、褚时健、孙宏斌被关押之后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静”下来,最初的愤怒和怨恨在“静”中逐渐地消融,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对人性、对生、对死的大彻大悟。
有了这种感悟之后,看透、领悟透之后的人将会获得常人难以获得的巨大能量,而这样超常人的能量在现实社会中是无敌的,也就是所谓的“高纬打击低维”。
当年的基督山伯爵出狱后为什么能复仇成功?肖申克为什么能干掉老奸巨猾、心狠手辣的监狱长,而且能把他的不义之财拿走?这都取决于他们在监狱中的“静悟”。
褚时健为什么能在出狱以后以80岁的高龄让褚橙红遍大江南北,自己成为中国企业家精神的代表?
孙宏斌为什么能够在出狱以后,做出两个上市公司?又为什么在乐视贾跃亭有难之后能出手相救?为什么在王健林有难的时候也是毫不犹豫?这都源于在长期“静悟”中产生的大智慧。
按照这个逻辑,我可以做一个预言:出狱的张文中,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做出惊世骇俗之举……
责任编辑:李靖
“劫”能否变成“难”,则取决于张文中在人生这一至暗时刻的决策,可以说这才是他人生最重要的决策。而在痛苦,在生与死的选择中,张文中艰难做出了决策,这个决策只有四个字:无怨无恨
张文中、褚时健、孙宏斌被关押之后 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静”下来 最初的愤怒和怨恨在“静”中逐渐地消融 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对人性、对生、对死的大彻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