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远方的家

山水画中游——中国山水画中的名山大川

作者:编辑/凌凌朱 设计/秦然
中国山水画,是华夏民族的文化底蕴,更是中国人思想史最为厚重的沉淀。

游山玩水的文化印迹,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结合咫尺天涯的视觉创作,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主线。从山水画中,可以体味到中国画的色彩、意境、格调和气韵。曾经,画家在游历山水时挥笔而作,如今,就让我们跟随这些画作,一览昔日的沧海桑田。

明·仇英《赤壁图》

仇英,明代画家,与沈周、文征明、唐寅被后世并称为“吴门四家”,亦称“天门四杰”。《赤壁图》乃其佳作,以石青、石绿为主色调,画苏轼携友泛舟夜游赤壁。他用细腻的笔触将一个秋高气爽、月光如银的宁静夜晚极富诗情地融入于令人陶醉的画意之中。而苏东坡所作的《前赤壁赋》,则是记叙了他与友人月夜泛舟游湖北黄州赤壁的所见所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所绘之景:黄州赤壁(前赤壁赋)

南唐·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

董源,南唐画家,最擅山水画,用笔圆曲柔浑,用墨清润淡雅,多画平远山势,有苍莽之气。《夏景山口待渡图》被认为是董源江南风格的典型作品之一。此卷描绘江南夏日景色,山势重叠,缓平绵长,取江南渡口之景,江水蜿蜒而过,在群山中时隐时现,使山体结构变幻无穷,一洗山形的概念化之弊。此图曾入南宋内府、元内府,后相继为明代项元汴、清代耿昭忠、索额图和清内府收藏,民初被末代皇帝溥仪挟逃出宫,今藏辽宁省博物馆,是一件流传有序的国宝。

所绘之景:江南山水

元·高克恭《云横秀岭图》

高克恭,元代画家,与赵孟頫齐名,有"南赵北高"之称,是元初画坛上公认的领袖人物。《云横秀岭图》是其山水画代表作,画云山烟树,溪桥亭屋,气韵流润,山顶作青绿横点;坡脚勾皴染赭色,用笔凝重苍浑,墨色淋漓酣畅。此画为合参米氏云山、董巨皴染画法的典型之作,别开生面。作为胡人的高克恭用南派之皴法写北国雄浑的山川,骨力雄逸,令人见之难忘。

所绘之景:北国山川

清·梅清《高山流水图》

梅清,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以画黄山著名,与石涛、弘仁成为“黄山画派”中的代表人物。《高山流水图》绘一座圆柱形山峰突兀矗立在群峰之中,一旁山壁陡峭奇险。山下苍松掩映,松下有一隐士席地盘坐,正在观看对面的瀑布。山石皴线,老笔纷披,石上苔点,极为随意,却将黄山的奇峰、异石、怪松,瀑布等胜景皆入画中,笔法高逸,意境旷远。

所绘之景:安徽黄山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范宽,北宋画家。据说,其人豪爽狂放且嗜酒,不受世事拘束亦不爱功名,心醉高山茂林之间。《溪山行旅图》最突出的特色即是全景构图,他细致刻画的山石树木,以多变的笔墨及皴法,雄浑的意境,冲击着观者的心灵,使人产生无尽的凝思……虽然对于这座山的原型到底是终南山、华山、照金山,研究者一直争论不休。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幅画气魄雄伟,境界浩莽,笔力鼎健,画品极高,对后世影响甚广。

所绘之景:(未确定)终南山、华山、照金山

清·石涛《秦淮忆旧》

被誉为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石涛,饱受六朝古都山水、人文灵气的滋养,创作了不少书画诗作。据史料统计,他描绘金陵山水的画作就不下三四十幅。在其创作的《秦淮忆旧》册页之“东山寻梅”里,画中的石涛站在逶迤溪水中的一叶扁舟之上,正抬头仰望,回应他目光的是如同巨型羽翼般突然下折的一脉山峦,山顶上的瘦削梅树倒挂悬垂,向他伸去。此番描绘,虽为山峦局部,但也尽显钟山的巍峨之势。

所绘之景:南京钟山

明·王履《华山图册》

王履,字安道,号畸叟,江苏昆山人,擅画山水。《华山图册》是王履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游览华山后,潜心构思半年多时间始画成。全册各开意境或险峻,或幽深,或苍茫,或清旷,将华山万秀千奇的佳景胜迹表现得淋漓尽致,对后世山水画理论影响深远。华山北俯黄河,东扼潼关,山势巍峨高耸,自古即列为五大名岳之一,号称西岳。其雄奇宏丽的景色成为历代诗人、画家赞咏的题材。

所绘之景:华山

清·黄易《仿古山水册》

黄易,浙江钱塘人,书画家,兼擅篆刻,为“西泠八家”之一。他的山水画笔墨清隽、淡雅,意境深远。但其作品传世极少,此《仿古山水册》勾线用笔较毛,极得苍茫之韵,山以米点为之,笔断意连,烟雨蒙蒙跃然纸上。因其用笔干湿并重,以干笔为主,又金石气弥漫其间,紧致绚烂。且构图饱满,小中见大,浑然天成,留白处尤为动人,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意,并将浙江一带的山水朦胧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绘之景:浙江山水

 

当杏花邂逅古长城

春天的故事:与烂漫的春花来场热恋

山水画中游——中国山水画中的名山大川

花鸟岛,鲜为人知的“东海秘境”

夏威夷,梦幻之旅

情洒尼罗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