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企业;变动成本法;应用优势;处理方法
变动成本法的内容
1.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变动成本法是指企业在计算企业生产成本的过程中,以成本的性质和成本的变化趋势为分析基础,将变动的生产成本作为产品生产的主要成本内容,将固定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列入期间成本处理的过程中,对企业产品的生产效益进行计算的一种方式,这也是变动成本法包含的主要内容。
2.变动成本法的应用优势
(1)使企业重视销售
变动成本法最大的优势就是更能明确产品利润与产品销售间的关系,能使企业更加清楚产品的销售数量。使得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的利润,同时也能更加重视产品销售质量。使得企业在产品销售的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完善产品的宣传策略和营销策略。
(2)有利于制定短期的经营决策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外界环境的变化是不可预测的,外界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预测的,所以要想保证企业的发展利润不受外界各项因素的影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应该分阶段制定经营决策,以此来适应外界的发展需求,也可以将企业的发展成本控制在合理有效的范围内。而变动成本法的应用可以很好的满足企业这一点需求,这种成本审核方式能为企业提供准确有效的成本变动数值,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针对成本控制出现的问题,能提出阶段性的有效经营决策。
3.科学分析并控制成本
企业的变动成本是不受固定成本和产量影响的,而且生产成本责任具体也要划分给企业的生产部门。所以企业在使用成本变动法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对生产部门实施监控,然后在制定生产决策的过程中,根据生产部门的实际生产状况进行成本的预算。这样也能保证变动成本的分析有足够的依据,且分析得到的数据也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简化成本审核工作
变动成本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快捷性,因为相关的会计人员在审核产品成本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变动成本进行审核,此过程中可以省去很多审核程序和间接分摊的费用。在分析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经营过程中存在一些实际性的问题,可以针对问题的情况对其作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对各种因素的控制,得出想要的利润预测结果。这种成本预测的方式为成本预算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节省了预算步骤的同时也提高了预算工作的效率,也保证了成本预算工作的质量。
应用弊端及其解决方式
虽然变动成本法在应用的过程中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其应用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万事万物都有对立面,对于变动成本法的应用来说也是如此。只有充分的掌握了其具有的缺点,并对其进行解决才能进一步发挥变动成本法的优势,提高成本审核的效益。
1.与传统陈本计算理念相违背
变动成本法在应用的过程中运用的一些理念是与传统的成本计算理念相违背的。虽然其在审核理念上得到了新的突破,但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会增加企业的工作量,带来其他不必要成本的消耗。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传统成本计算方式与变动成本法的计算方式进行有效的对比和结合,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而二者的优势以及实际过程中成本审核状况,使变动成本法预测成本的方式更加灵活,这样也可以丰富变动成本法的实施内容。
2.成本审核规定不完善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内容是区别于传统成本法的应用内容的,变动成本法也对传统核算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对会计的工作计量产生影响。比如说企业的存货价值、利润浮动以及经营陈本等。要想合理应用变动成本法首先就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关的成本审核规定,这样才能保证变动成本法在应用的过程中的可行性更大,也能够更加明确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范围,将原有的大量成本信息进行细致的处理和划分。
3.工作人员工作能力较低
由于变动成本法计量方式与传统成本法的计量方式有很大的差异,而其成本审核的法则也不一致,所以为了适应成本法的要求,会计工作过程中要对工作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但是这一调整过程往往伴随着加大工作量的现象。所以为了能够保证成本预算具有科学性和和准确性,企业就要对成本运算的工作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为其提供知识学习的机会和技能训练的机会,使其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和信息处理技能,这样才能保证成本法的变化不会对个人工作和企业发展造成过多的压力。
结束语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完善了企业成本管理的手段,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益,使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可靠的成本信息支持,能及时的对成本审核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扩大企业的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曹晶波.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7(21):42-42.
[2]安杰,杨洋.变动成本法在H企业短期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分析[J].金融经济,2017(24):114-115.
[3]宋江红,冯瑶瑶.浅谈变动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J].新西部,2017(10):44-45.
[4]谢明艺.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J].理财:财经版,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