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综艺报

CSM 2018年第一季度电视剧收视市场特征

作者:文/封翔
众所周知,电视剧、新闻、综艺是拉动收视率的三驾马车,其中电视剧占节目总收视市场3成左右,拥有最广泛的观众群体,是观众消费的第一类型。在节目播出市场,电视剧也是播出量最大的节目类型,其收视表现常常被视为整个电视市场的晴雨表。本文以CSM媒介研究TVPris100城市电视剧数据为基础,从上星频道和地面频道两个维度,探索第一季度电视剧播出和收视特征。

表1:上星频道晚黄金档(19:30-21:30)电视剧播出类型特征

表2:卫视首轮剧播出方式占比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上星频道电视剧收播特征播出题材集中,现实主义题材成为主流,贴近百姓生活

与去年同期相比,2018年第一季度,全天电视剧热播题材仍然集中在四大类,军事斗争、反特/谍战、近代传奇、都市生活,其播出量均超过10%,播出总量超过60%。但在晚间黄金时段,上星频道电视剧与整体市场差异明显(表1),播出类型集中在贴近百姓生活和情感的现实主义题材,都市生活、言情、军事斗争和近代传奇播出量均超过10%,播出总量54.4%;相比去年同期,都市生活、言情、军事斗争和近代传奇等题材播出量大幅增加,而反特/谍战、社会伦理、农村题材等有明显下降。

电视剧播出贴近百姓生活。在上星频道首播剧目中,2018年第一季度上星频道累计播出34部首播剧,按照故事年代可划分为当代剧、年代剧、古装剧和跨越剧4种类型。2018年第一季度首播剧整体特征表现为当代剧激增:当代剧比例占7成,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度提升;跨越剧仅播出1部;年代剧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首播剧热播题材偏重当代剧,各类贴近生活和情感的现实题材剧占据主流,涌现出《恋爱先生》《美好生活》《好久不见》《谈判官》《老男孩》《我的青春遇见你》《一路繁花相送》等高收视率现实题材剧目。

独播成主流,强势卫视把控新剧

自2015年 “一剧两星”政策实施以来,卫视晚黄金档首轮新剧趋少态势明显:2018年第一季度首播新剧34部,相比2015年同期的60部下降了近一半;与2016年同期的45部和2017年同期的41部相比,下降趋势明显。按照独播和联播的播出方式观察首轮剧(表2),虽然独播购剧成本更高,但由于减少了其他频道分流观众和广告,独播方式已经成为首轮剧播出主流,占到市场的7成左右。

首轮剧数量不断减少,独播又成主流,购剧成本居高不下,多种因素影响下,电视剧市场两极分化,首轮剧越来越向强势卫视集中,而弱势卫视参与首轮剧的力度越来越弱。第一季度,一共有42家卫视黄金强档播出电视剧,其中16家卫视播出首轮剧,能播出首轮剧的卫视占比不足4成,剩余6成多的卫视播出二轮剧乃至多轮剧。首轮剧播出部数最多的是CCTV-8电视剧频道,共有7部;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安徽均有4部,强势卫视开始把控新剧。

我国是电视剧第一生产大国,年产电视剧300余部、1万余集,卫视首轮剧播出数量不断减少,更多的电视剧需要找到释放的平台,网络首播也成为一种选择。2018年第一季度,卫视首轮剧有3部采用的就是先网后台的播出模式,深圳卫视《逆袭之星途璀璨》、安徽卫视《警犬来啦》以及山东和天津联播的《越活越来劲》,收视表现均相对不高,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大剧话语权依然在电视台,台网同播是当前电视剧的播出主流,先网后台的成功模式还需要市场的不断探索和积累。

收视率竞争激烈,市场呼唤爆款大剧

2018年第一季度,收视竞争激烈,CCTV-1综合频道、湖南卫视、上海东方卫视首播档电视剧平均收视率均超过1%,但相比去年同期,CCTV-1综合频道、上海东方卫视涨幅较大,而湖南卫视下降明显。首播档强势卫视收视率竞争不进则退,其余卫视逆袭突围正当时,北京卫视涨幅最为显著,电视剧首播档平均收视率增长了0.22%,山东卫视收视率稳中有升;江苏卫视、CCTV-8电视剧频道、浙江卫视、安徽卫视、天津卫视首播档收视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第一季度卫视开年电视剧竞争激烈(表3),但没有拉开竞争层次,主要卫视之间竞争胶着,缺乏现象级大剧。开年剧CCTV-1综合频道播出的《换了人间》表现较好,同期上海东方卫视和江苏卫视联播的《恋爱先生》为第一季度收视率最好的电视剧,3月份上海东方卫视和北京卫视联播的《美好生活》总收视也超过了2%,这两部联播剧均为当代剧,收视率超过了一季度其他独播和联播剧,一方面反映出现实主义题材在受众中的旺盛收视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下缺乏爆款大剧的现状。

卫视周播剧场新剧少,缺乏亮点

随着《花千骨》《楚乔传》《择天记》在卫视次黄金档取得成功,强势卫视纷纷开辟周播剧场,挖掘次黄金档收视潜力,如湖南、浙江、安徽、北京、山东等卫视。2018年第一季度,卫视周播剧场共播出4部新剧(表4),收视率普遍不高,湖南卫视《凤囚凰》收视率最好;周播剧场播出题材以武侠、言情、戏说演绎等为主,整体缺乏亮点。表3:2018年第一季度主要卫视晚黄金档首轮剧收视表现

表4:卫视周播剧场新剧表现

表5:地面频道晚间热视剧TOP15数据来源:CSM媒介研究地面频道电视剧收播特征热播题材硬剧当道

我国不仅是电视剧第一生产大国,也是电视剧第一播出大国,数量众多的地面频道为电视剧播出提供了大量平台。在晚间18:00-24:00时段,地面频道播出题材高度集中在硬剧题材:军事斗争、反特/谍战、近代传奇、都市生活构成地面频道的主播题材且播出量均超过10%,其中军事斗争占比超过20%,反特/谍战占比18%;相比去年同期,军事斗争、反特/谍战题材播出量均有增加。

从收视效果观察地面频道晚间热视剧(表5):“硬剧”题材如军事斗争、近代传奇、反特/谍战剧表现突出。在热视剧前15个剧目中,军事斗争题材6部,近代传奇题材4部,反特/谍战3部;剩余1部为言情剧,1部为悬疑剧。地面频道,无论播出和收视情况均表现为硬剧当道。

类型化编排密集播出渐成趋势

地面频道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对电视剧的深耕细作,向编排要效益成为很多地面频道的选择。特别是在电视剧播出和收视上具有先天优势的影视剧频道,利用电视剧制作市场多年积累的剧量优势,结合剧目的收视数据,挖掘多轮剧潜力,重新定位电视剧场,采用类型化的编排模式,密集播出,通常是4-6集连续播出,在收视率上取得明显效果。

目前市场中有两种“类型化”编排模式比较明显:一种是以军事斗争等硬剧题材为主的“抗战模式”,一种是以言情、都市剧等情感剧为主的“情感模式”。两种模式的目标观众群体各有千秋,在很多市场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

结语

在4月4日召开的全国电视剧创作规划会议上,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如何加快电视剧高质量发展进行部署,明确提出了五点要求、五个整改点。指出“现实题材是未来电视剧创作主流,以人民为主角、警惕不接地气的、远离生活的‘悬浮剧’”,“产业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转变,台网关系转变、播出体系再造”。第一季度电视剧市场的播出和收视表现也验证了这一趋势,当代剧占主流、现实主义题材回归。政策引导电视剧市场有序重构,加快新时代电视剧高质量发展,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国剧场!

(作者单位:CSM媒介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