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农民科技培训

“科技小院”助力小农户增产增收

作者:李晓林 王晓奕
特约专稿

专家简介:

李晓林,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常务理事、专业委员会主任。从事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方面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国家公关和国际合作等研究项目。在作物菌根营养原理与应用方面取得研究突破,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参与创立在三农一线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的“科技小院”模式,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党的十九大鲜明地提出乡村振兴伟大战略,如何通过乡村振兴,实现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是上至党中央、下至社会各界关心的大问题。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需要紧紧依靠科技。然而,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以小农户为主、经营较为分散的背景下,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联系不紧密、甚至严重脱节的问题较为普遍地存在,严重制约农业新技术传播和应用,制约三农发展尤其是小农户增产增收。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传播的改革,建立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紧密联系、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紧密联系,更好地发挥农业技术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尤其是小农户增收中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技小院”就是在探索创新服务“三农”背景下萌生的,集教学、科研、农技推广为一体的创新模式,2009年以河北省曲周县为起点,面向全国逐步推开,目前建立了81个科技小院,形成了覆盖20个省市区22个作物生产体系、多家农业科研院校共同参与的全国性协作网络。科技小院组织高校教师、研究生深入田间一线,围绕农业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和攻关,通过驻地研究,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地服务农户及生产组织,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技术传播和促进农民尤其是小农户增产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近10年的探索,科技小院已初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农业新技术传播,促进了小农户增产增收。

科技人员长驻小院

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科研人员与需要农业科技的农民群众之间联系的割裂,是造成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受阻、技术到位率低下进而影响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制约因素。科技小院组织科技人员来到农村一线长期驻扎,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加深与农民的感情;参与所在村的公益事业、农村社会活动,赢得农民的信任;积极开展多种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与农民的联系……通过科技小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行动,科研人员融洽了与农民的交流和互动,及时掌握了农民生产急需的问题,进而制定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推动了农业技术的传播。

带着农民一起干

为了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针对性,科技小院科研人员在研究选题中紧扣生产问题和农民诉求。他们将试验田设在农民的田间地头,和农民一起反复讨论种养殖方案,带着农民一起干。在一起干的过程中,农民也和科研人员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对以前朦胧的、感觉神秘的科研活动有了直观、切身的了解,他们更加信任和依靠农业科技。在科研人员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农业科研成果也更加符合生产实际,应用性更强。

示范田建在农民家门口

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科技小院的科研人员围绕农民抗风险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强、接受新技术慢的特点和“眼见为实”的心理,将农业技术示范田建在农民的田地里。科技小院在所在村选取交通便利、约50~100亩的农户地块,建立起示范田,集中展示农业新技术,让周围农民随时随地看到科学技术的实施过程给种植作物带来的崭新变化。在技术效果显露之后,科研人员通过多种方式组织田间观摩会,带领农民实地参观,进一步增强他们对新技术的认同感,提高新技术的使用率。

科技培训面对面

要让农民采用新的技术,就必须让他们掌握起新的技术。因此,对广大农民开展科技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科技小院科研人员在认真分析小农户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差、接受能力较低的基础上,探索提出了“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的农民科技培训“四零“原则。他们有的利用早晚和冬闲时间,通过入村入户培训、冬季大培训等渠道,在农民家里、村委会、小学校、农村街巷等地点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对种养销等技术的掌握程度;有的带领农民外出参观,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有的则在田间地头、农村街巷建立了科技长廊和科技胡同,把农业技术以漫画的形式写在上面,便于农民随时随地学习;还有的编写了多部技术手册和技术资料,分发给农民自学。在河北省曲周县,科技小院师生与当地农牧局、科技局技术员一起,开展了两次面向全县342个行政村的冬季大培训,直接培训农民7万多人次;组织开展各类田间现场观摩会80余场,吸引近万农民到场参观学习;建立科技长廊、科技胡同6处,制作宣传展板400多幅;带领群众外出参观考察外地农业生产先进技术12次。科技培训的开展,不仅营造了学技术、用技术的良好氛围,而且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广大小农户的科技素质,调动了他们运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农民田间学校培养本土专家

为了进一步解决科技培训频率相对较低、培训效果不持久、培训时间短等问题,进一步促使农民真正掌握技术、活学活用技术,科技小院重点选拔一批有满腔热情、有一定文化的农民进行系统性培训,把他们变成“本土专家”,打造成“永久牌”农民科技骨干。科研人员借鉴北京市开展农民田间学校的做法,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依托科技小院开设农民田间学校,采取室内教学和田间教学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推广相结合、学用相结合、培训内容与农时农事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这种课堂在田间、村支书村长任校长、科技小院师生任教员的培训班受到当地农民热烈欢迎。截至目前,已开班10次,培养科技农民209名。这些农民学员中涌现出一大批典型,他们不仅学会了在田间布置简单试验,进行科学观测,还成为向其他农民宣传科学技术的热心人,甚至成长为培训骨干。

科技小车下田间,技术服务手把手

科技小院师生利用长期驻村的便利条件,探索出多种形式的“面对面、手把手、全覆盖”农民科技服务手段。一是将电动三轮车改造成“科技服务小车”,科研人员在农忙季节开着科技小车下田巡视,及时为农民提供各种技术咨询、纠正他们在技术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在科技小院架设科技喇叭。三是在田间地头竖立科技小黑板。四是建立种植大户微信群,及时将农业技术和田间操作指南传播给农民。例如,2012年东北春玉米产区玉米黏虫大爆发时,梨树科技小院研究生在田间巡查途中发现了这一情况,连夜写成调查报告和解决方案并报告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使得梨树县得以及时发出全县预警,为全县范围内灭虫防灾赢得宝贵时间,将玉米黏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给农民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

科技支撑产业发展

科技小院在围绕所在村农业生产开展技术创新和服务的同时,还积极扶持所在区优势产业发展,推动经营方式改变。一方面,科技小院将科研工作紧紧围绕所在地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推动主导产业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发展。另一方面,科研人员着力解决制约农业提质增效的技术问题,致力于带动小农户增产增收、脱贫致富。曲周县王庄科技小院的科研人员针对当地农民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引导当地农民种植优质麦种、生产石磨面粉,使得经营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曲周县后老营科技小院的科研人员针对当地西瓜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茬严重、品质不佳、市场缺乏等问题,研究出西瓜嫁接技术、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等技术,帮助农民建立西瓜合作社和西瓜交易市场,使得后老营村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曲周县相公庄村科技小院通过技术研究和推广,帮助该村解决了苹果授粉差、坐果率低、品质差的问题,带动了村域苹果产业的发展。山东省乐陵市科技小院着力解决当地优势产业金丝小枣裂果等品质问题,推动了当地金丝小枣产业的发展,研究生还自开淘宝店,开办网上销售渠道,为农民销售金丝小枣,创立”百年福枣”品牌,促进了金丝小枣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融共促。

科技小院是创新产权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一个新亮点、新方法、新模式。它不仅为我国农业高等院校科研、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高产高效农业发展道路提供了典型模式,也为国际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得到了国际专家的高度认可。2009年以来,仅曲周科技小院就接待了来自美国、法国、德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院士和专家的考察指导30多次,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对发展中国家小农户农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于“怎么把知识传播给农民、怎么让农民组织起来互相传播”,科技小院已经形成一定的经验体系。未来的科技小院要把自己的做法和经验让企业用起来,让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去借鉴和应用。企业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把好技术、好产品、好服务带给农民;国家可以通过推广部门将推广的工作落实具体;高校则能够培养出一批年轻的、了解“三农”的、真正对“三农”有感情并且愿意到农业里面创业的人才。

 

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加强农村就业创业人员培训

“贴”上去 “动”起来 “效”出来

特色产业扶贫模式与优化对策

临沂新型职业农民 勇扛沂蒙精准扶贫大旗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试点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需求分析

积极探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多种业态打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