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农民科技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试点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需求分析

作者:金玲 陈冬 赵汉云 王砚超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受限于培育学员整体素质不高、参与培训积极性不够等原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效果仍有较多的提升空间。学徒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从历史的角度看,学徒制分为未形成契约式传承制度的“古代学徒制”;以行会为主要组织形式,并形成制度体系的“传统学徒制”和建立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以政策和法规为主要规范方式的“现代学徒制”等三种形式。职业教育体系中推行现代学徒制度在国内外已有较多的报道和成功的案例。通过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开展的问卷调查,发现参训学员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试点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很感兴趣,并愿意积极参与,这一培训模式对加强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对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问卷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结构分析

为精准掌握洪泽区新型职业农民对现代学徒制教育培训模式的需求情况,课题组于2017年10月至12月期间,选取2015年农业部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之一——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开展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面向全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开展,下发调查问卷505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

经统计,参与调查的学员中,从性别结构分析,男性占比46%,女性占比54%,这与以往洪泽区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性别占比基本相同;从年龄结构分析,20岁及以下占比0.22%,21~30岁占比2.22%,31~40岁占比9.56%,41~50岁占比36.44%;51岁及以上占比51.11%。这表明,目前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对象年龄结构呈明显“金字塔”型,而非更加合理的“纺锤型”结构;从学历结构分析,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68.22%,中职或技校学历的占比7.11%,高中学历的占比16.44%,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比2.67%。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人员的学历层次低的问题凸显;从主要从事工作结构分析,从事农业种植养殖的占比74.44%,在家乡企业上班的占比4.0%,外出务工的占比6.67%,从事农产品经纪工作的占比8.0%。这表明,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人员主要是农业种植养殖者,距离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差距。从个人年收入情况分析,年收入2万元(含)及以下的占比46.67%,年收入2万元以上且不超过5万元(含)的占比27.56%,年收入5万元以上且不超过8万元(含)的占比8.89%,年收入8万元以上的占比3.33%。

上述结果表明,当前洪泽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参训人员结构不够理想,参训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层次低、从事产业单一现象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洪泽区农村21~40岁中青年龄段从事直接农业生产的人员所占比重偏低。(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需求情况分析

1.现代学徒制培训模式更加契合农民需要。86.22%的参训人员对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持“非常认可”或“认可”的态度,其中,31~50年龄段及高中以下低学历人群认可度高达89.9%,高于51岁及以上年龄组的83%和21~30岁年龄组的80%;96.89%的人对通过现代学徒制培训模式学习一技之长,实现发家致富梦表达出强烈的意愿;分别有97.56%和98.22%的人希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老师现场及时指导或有老师到生产一线现场授课(见表1),其中具有中职或技校学历人群表现的更加强烈。这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对以现代学徒制培训模式学习的意愿比较强烈,这一培训模式更加契合成人学习特点,能够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知识更新的需求。

2.现代学徒制培训应注重实效形式多样。由“政府部门配备创业导师,创业导师全程指导学员的创业项目”这一模式受到广泛的欢迎,有37.56%学员选择该选项,而“到职业院校学习,两年学习两年到企业实习,毕业时拿学历证书,毕业后继续升学或企业择优录用”也得到20.44%的人接受,而17.33%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参加企业招工,企业与院校共同培养,毕业后到企业工作”这一培育模式。因此,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到学员年龄、学历及现从事工作情况,提供多种培训模式供学员选择,以提高培训效果。同时65.33%的被调查者偏向于学习农产品种植养殖,20.67%的偏向于学习农产品加工,而选择学习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经纪、农产品电商等农业第三产业方向人数所占比例明显偏低(见表2),这表明,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洪泽区农业生产者思想意识仍偏于保守,不太愿意尝试不熟悉的工作领域,同时,学员对从事农业第三产业没有直观感受信心不足。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可采取观看宣传片、邀请农业大户座谈、到农业第三产业发达地区现场参观学习等形式引导学员产生兴趣,提高信心,进而主动学习,达到现代学徒制培训工作的目标。

3.推进现代学徒制要为学员解除后顾之忧。分别有54.0%和37.11%的人担心自己“年龄太大、学历太低,怕学不会”,或“担心收取培训费用,自己无力承担”;同时,42.44%的人表示参加现代学徒制培训每年被占用的时间应少于1个月,而表示可以参加全日制学习的仅占12.2%(见表3)。这表明,在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中试点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时需要重点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培训学员的选拔,应尽可能偏向中青年农村劳动者,特别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群,以提高学习效果;二是要做好培育资金的筹集工作,以企业投入、国家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统筹等模式,尽可能实施免费培训,甚至通过半工半读模式让农民获得生活补贴,减少农民学习压力;三是要考虑到培训的方式,尽可能采用1~3个月短期的培训方式开展培训。

二、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引入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工作建议

传统农业科技培训对象主要是农民,培训内容主要结合农时的实用技术培训,不涉及创业,不考虑就业,培训方式比较陈旧,参训学员获得感不够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引入现代学徒制培训模式后,一方面可以响应国家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需求,快速培育一批高素质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可不断壮大农村经济组织和现代农业企业发展,既解决了用人单位难以及时招聘合格员工的难题,也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据此,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是现代学徒制培育模式契合成人学习特点,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值得开展先期试点。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对象主要是成人,这部分人群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学习复杂的科学技术理论能力不足,但一般具有丰富的农村生产经营实践经验,对参加学习培训目的性很明确,能够带着问题学习,而现代学徒制“手把手”、差异化、重情景教学、重模仿的教学模式非常契合成人学习特点,因此建议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试点开展现代学徒制培育模式,并以点带面,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为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二是要关注新型职业农民参训人员整体素质,重点选拔合适的培育对象,通过示范提高吸引力。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选拔存在着较多的困难,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从事产业单一、青年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现象比较突出,影响了培训效果。因此,在试点开展现代学徒制培育模式时,可重点选择一部分比较年轻,学历层次较高且有一定市场意识的新生代农民作为培育对象,并重点指导和帮扶,通过1~2年现代学徒制培养,不断扩大现代学徒制模式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是要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人教育特点,创新现代学徒制实施模式,提高参训学员获得感。当前,现代学徒制培育模式主要在高等或中等职业院校实施,主要对象是“从校门到校门”的青年学生,这一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以成人为主要培育对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因而,可结合参训学员的实际情况,创新现代学徒制实施模式,对于青年农民,特别是刚走出校门,家庭负担较小的新生代农民,应重点推荐参加由企业、学校主导的“学历教育制”或“员工订单制”等要求学习时间较长的现代学徒制培育模式;对于年龄较大,有丰富农业生产经验但又需要承担家庭负担,无法全日制学习的学员,则重点推荐参加由政府、企业、学校、农业行业协会等为主导的“创业导师制”和“技术互助制”这两种现代学徒制培训模式,降低受训学员时间成本,让学员能够工学兼顾。

四是要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制订配套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引入现代学徒制后,其工作主体将扩大到相关行政部门、农业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农业培训机构、农村经济组织和现代农业企业等,是集“政、校、研、培、企”五结合的培训体系,因此,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严格准入、准出标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坚持公益性培训原则,通过对现有农民职业培训经费的优化、整合,再以政策激励的方式,鼓励受益企业、农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投入培训经费,建立起多元化的经费筹集渠道,降低参训学员学习成本,以此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中等专业学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