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困难就要考虑失眠了
如果一个人超过30分钟仍不能入睡,且整夜觉醒次数多于2次,或出现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个小时),就要考虑可能是失眠。
潘集阳表示,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睡中易醒或时睡时醒,严重者可能彻夜不能入睡。而要进行确诊,除了要对患者的睡眠时间和质量进行评估外,还要看是否有日间功能障碍。
失眠也有急慢之分
潘集阳介绍,失眠按病程分为急性失眠(病程在1个月以上)、亚急性失眠(病程在1个月至6个月之间)和慢性失眠(病程在6个月以上);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
其中,原发性失眠症仅仅由某些心理-社会因素诱发,无明显的原因作为直接致病原因,主要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继发性失眠症是继发于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障碍等原因发病的失眠症,包括由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与睡眠呼吸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的失眠。
心理干预是治疗失眠症的关键
失眠的非药物治疗主要是认知行为疗法(CBT)、放松疗法和催眠疗法等心理疗法。潘集阳指出,其中,CBT被认为是治疗慢性失眠的首选。CBT是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其对失眠的不良认知,发挥其自我效能,进而改善失眠症状。主要包括认知治疗、行为干预(包括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和睡眠卫生教育。需要强调的是,刺激控制疗法主要适用于严重入睡困难的慢性失眠者。
而对于原发性失眠,精神与心理疾病伴发的失眠,性格特征和心理因素既是失眠的诱因,也是失眠的维持因素,因此,心理干预是治疗失眠症的关键。
具体做法:感到困倦时才上床;不要在卧室和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果卧床15~20分钟不能入睡,应起床到其他房间从事简单活动,当再次感到困倦时再上床;保持按时起床;日间避免小睡。
(摘自《健康养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