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远离食管癌,拒绝“趁热吃”

作者:⊙燕 声
中国是美食大国,不论是热乎乎的面条,还是刚刚涮出来的火锅,吃进去都能够大饱口福。但是,大量吃过热的食物对于食管是有伤害的。在身体构造中,食管壁其实是由黏膜组成的,非常娇嫩,最高承受的食物温度为60度,超过60度就会对黏膜造成很大的损伤。

热食会让食管经受被烫9秒梦魇

食管是咽和胃之间的消化管,也是消化道的起始段。吃的食物都要通过食管的蠕动才能抵达胃部,这也是唯一的通道。食物吞咽后是由咽腔进入食管上端的,然后食管肌肉伴随波形的蠕动,让饮食沿食管下行至胃。

自吞咽开始,至蠕动波到达食管末端进入胃部,这个过程大约需要9秒钟。要知道,我们人脑识别图像仅需13毫秒,9秒对于我们人体本身的“运行”来说已经相当长了。

陆军总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李恕军提醒,如果把高温食物吞下去,这就意味着,每吃一口,我们食管要经过9秒钟被烫的梦魇。食物温度过高,会灼伤食管黏膜并使之坏死,长期下去,可使该部位癌变。

尤其国人爱吃的火锅、麻辣烫等食物,这些都不是仅有65℃,有不少人习惯夹着滚烫的食物直接往嘴里送,一次两次我们的食管还可以耐受,但长此以往就可能发展成食管炎症,再不注意就不可避免地成了罹患食管癌的高危人群,如果把食物吃下去并感觉到烫,已经是在刺激和伤害食管了。

如果经常吃过热的食物,容易烫伤口腔黏膜及食管黏膜形成浅表溃疡,招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症、口腔黏膜白斑、食管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特别是喜欢饮茶的人,更容易犯“趁热喝”的习惯,其实刚泡好的茶水温度可达80~90℃,如果长期不断反复喝,会导致食管的黏膜反复烫伤、增生、修复,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提高患食管癌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食物别超65℃

滚烫的火锅,热乎乎的饺子,中国人的饮食一直离不开“热”这个字。许多食物的美味需要温度来“激发”,而中国人的味觉和嗅觉早已适应了这种被温度激发出的香味,所以“趁热吃”成了国人千百年来不变的饮食习惯。然而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学》上刊登的评估报告提出了警告:饮用65℃以上的热饮,可能增加罹患食管癌的风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主任克里斯托弗·维尔德说,研究结果表明,饮用过热饮品(温度在65℃以上)可能引发食管癌,其原因在于温度,而不在于饮品本身。也就是说,“喝的烫不烫”比“喝的是什么”对食管癌的影响更显著,即使喝的是白开水,如果温度高于65℃,也可能成为引起食管癌的致癌因素。

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 6 . 5~3 7 . 2℃,所以适宜进食的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如果超过这个温度,口腔和食管的黏膜就容易被烫伤。

重口味也是危险因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陈龙奇介绍,食管是人体所有食物进入体内的必经之“路”,呈长管状,起于口咽部,终于胃食管连接部,长25~30厘米。食管癌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病从口入”的癌症,其常见风险因素都和饮食有关。

福建和广东潮汕等地居民爱喝功夫茶、吃生滚粥,是食管癌的高发群体。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于过热的饮品,应放凉一点再喝。饮用过热饮品可能导致食管癌的比例尚不明确,但通常来说,饮品温度越高,患癌风险也越大。

河南杞县腌菜,山西的大头腌菜等是当地居民喜食的高盐食物。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河南、河北和山西是食管癌发生率的前三甲。腌、熏、烤等制法,会使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明显增高,尤其是气温高于20℃时,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其含量越高,致癌性越大。常吃烧烤、熏制食品、油炸食品也会伤害食管。

华北、华中地区以面食为主,老百姓爱吃烧饼、煎饼等比较粗糙和偏硬的食物。颗粒粗糙的饭菜容易损伤食管黏膜上皮,引发急性炎症,如果再加上吃饭太急太快,会使食物不能进行充分咀嚼而损伤食管黏膜。久而久之,可能转变为慢性炎症,增加食管癌风险。

另外,瑞典德隆大学研究发现,食管癌患者中约60%都是嗜酒者,45岁以上的男性如果少饮酒甚至不饮酒,食管癌的患病风险会下降五成。发表于2016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些研究还发现,吸烟者发生食管腺癌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倍,若同时伴饮酒,风险增加更明显。

食管需要我们温柔相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胸外科主任郦志军强调,预防食管癌,要靠管住嘴。正因为食管癌几乎都是从“口”入,管住嘴几乎成了最重要的预防方式。

首先,改掉会招来食管癌的“吃法”。应尽量远离腌制、熏制和烧烤食品,少吃过辣的食物。汤、茶、热饮料不妨等放凉一会儿,到不觉得烫时再喝。吃饭应细嚼慢咽,不要存放过多食物,以免腐坏变质。

其次,多吃全谷物、新鲜绿叶菜。与全谷物吃得少的人相比,摄入全谷物多的人患食管癌的风险大约低45%;西蓝花、卷心菜和萝卜等蔬菜中含有一些有益物质,能降低食管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绿叶菜的摄入量增加,会使包括食管癌在内的多种癌症风险下降。

另外,分析我国食管癌患者生存率低、死亡率高的原因,与人们发现太晚有关,早期食管癌症状并不明显,且多间断发生,容易被患者误以为是咽炎。部分患者会在吞咽粗硬食物时,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包括食物在通过食管的过程中有哽噎停滞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但由于这种哽噎停滞感常在喝水后缓解或消失,症状时轻时重,进展缓慢,所以,大部分患者都会忽视。如发现自己吃东西时总有哽噎感,要引起警惕,尤其是40岁以上,来自食管癌高发地区,有肿瘤家族史(特别是消化道肿瘤),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否则,等到出现吞咽困难、疼痛、声音嘶哑、呃逆、呕吐、体重减轻等症状时,肿瘤往往已进入中晚期。

(摘自《保健时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