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该怎么理解“是药三分毒”

作者:⊙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李明洲
说到治病用药,我们最常听到一句话,就是“是药三分毒”。对此,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

无论中药和西药,药物的作用都与药物的剂量有关。微小剂量时,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都不存在。合理的治疗剂量时,发挥治疗作用,药理学上称之为有效剂量。剂量再往上增加,到一定程度,出现不良反应,这种时候我们称之为有毒剂量。剂量继续向上增加,导致死亡,我们称之为致死剂量。

当一种制剂,它的有效剂量高于有毒剂量时,我们称之为非药品或毒物。当一种制剂,它的有效剂量低于有毒剂量时,才有可能成为药品。药品的有毒剂量与有效剂量的距离称为窗口,这个窗口越大,这个药品越安全。发明药物时,绝大部分的潜在药物由于种种不合适已经被滤过,剩下的极少数这个窗口很大的品种,也就是说有毒剂量远远大于有效剂量的品种剩下了。之后,又通过多方面、多个环节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反复验证,把效果卓越、不良反应可接受的品种最终选出,成为临床使用的药品。

既然绝大部分药品的有毒剂量远远大于有效剂量,那为什么仍然“是药三分毒”?

首先,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但药物与药物不良反应大小不同,用于不同的人不良反应不同,在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不良反应不同,与不同的药物甚或食物同时使用不良反应不同。所以,这就提醒我们:

医生或患者在使用任何药物时都要考虑到药物的不良反应,哪怕是维生素;只有当一种药物的治疗作用,可能获得的益处,远远大于可能的不良反应,可以使用。如果一个药物的治疗作用稍大于不良反应,那这个药物一般不要使用;但若此时疾病凶险、危及生命,没有其他替代方法或药物,必须使用,也要全面权衡利弊、仔细斟酌,慎之又慎。例如毒性很强的化疗药物,明明知道毒性强,但与更加致命的恶性肿瘤相比较,利弊权衡后也还是需要用的。又如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问题,血栓栓塞的风险和出血的风险均高,需分别根据栓塞和出血两种风险评分系统深入、仔细评估后,再与患者和家属说明、讨论、统一意见后慎重使用。如果一个药物的有效性较小,或者根本不知道有没有药效,或者学术界也还在争议,而不良反应甚至更大,那显然这个药物就不应该用。例如某些减肥药。

身体各重要器官的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潜力,到器官功能的不全(显现)或丧失都有相当的距离。如果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我们器官可以代偿的范围之内,在我们症状可以耐受的程度之内,器官的功能损失或减退又是暂时的,可恢复的,为了治疗疾病,我们值得付出一定的代价。问题是,与药物不良反应相关的因素很多,不是轻易可以把握的。那怎么办?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的建议:

不要轻率用药

重视用药,所有用药之事均为大事。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要在相应科室的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要在医生全面了解病情的情况下用药。

全力配合医生

全面向医生呈现、汇报所有情况。即使有些检查、过程显得有些繁杂、等得有些心焦,要坚持,要配合,很多医疗用药规范是用以往患者的不良反应、甚至以往患者的鲜血或生命换来的。看病不能有侥幸心理。

重视用药后的随访观察

许多患者只知吃药,不注意随访。门诊发现这似乎是许多患者的通病。如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部分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肯定,但会导致少数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更多患者会发生胃部不适;又如地平类药物,会导致牙龈增生的不良反应。只要这些患者用药后注重随访来看大夫,这些不良反应都不至于太重就能发现,绝大多数可以避免。

理解不良反应,并接受它

许多不良反应不严重,没有器官功能的损失,可逆,症状可耐受,暂时没有其他措施,或其他措施不可得到、价钱昂贵,其他措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大、使用更为不便等,这种时候不妨接受它。例如地平类降压药所致的下肢轻度水肿,我们与许多患者充分沟通后就接受了它。慢性心衰患者长期服用螺内酯引起男子乳房发育、微胀等症状,与患者讲明利弊后,绝大多数患者表示接受,有不良反应发生时医患双方均更要注意随访。

可用可不用的药或保健品,不用

作为医生或患者,可用可不用的药物,也就是说治疗作用不是很必要的药物,尽量不用。所有保健品,无论来自中外,天然或秘方,广告来的还是知己的朋友推荐的,花钱买来的,还是没花钱别送来的,是否包含了孝心和友谊,都不要轻易入口。在服用前,请示医生,而且是请示相关科室的医生。

治病用药讲主次

治疗次要疾病的药物要为治疗主要疾病的药物让路。一个人可以得几种病,患病过程中又得了另一种病,很常见。几种病的药物不冲突,患者的身体例如胃和其他器官能承受,可以都吃。如果有冲突,或风险较大,应该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在充分与医生沟通的情况下,请医生决定处置的次序和轻重。治疗某些关节疼痛的止痛药,条件允许时,要给治疗心血管疾病急症的药物让路,让一段时间路。冠心病稳定期,为了拔牙,为了手术,可以停一段时间阿司匹林。分清主次,由医生慎重决定。

不恐惧不良反应

专科医生经慎重考虑给予的药物,要遵从医嘱使用,要随访看门诊观察,不要瞻前顾后,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还没有“噎”而只是因“恐惧不良反应”而废食。

经常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的患者对服药治疗存在疑惑,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人云亦云”的恐惧,对网上微信之中一些无意的无知的宣传,或是一些有商业目的的宣传,或是一些固执的糟粕文化宣传不加选择地吸收、消化,甚至深信不疑,从而造成大量的应正规服药的患者,不科学地停药、减药或换药,造成并发症的增加、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其实,与药品的不良反应相比,血压、血脂、血糖等升高带来的“毒副”作用更大。科学用药,正是针对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疾病的“七分毒”,我们用药物可能的“三分毒”,来对付实实在在的“七分毒”是值得的。两害相权取其轻,两“毒”相权取其轻。更何况这药物的“三分毒”我们还可以通过医患配合化解掉大部分,甚至小事化了。

综上所述,患者朋友要正确认识“是药三分毒”,做到不擅自用药,不迷信保健类药品食品,遵医嘱使用,注意随访,不可因噎废食。

专家简介

李明洲 博士、主任医师、医院知名专家。擅长:1.心脏瓣膜疾病(尤其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老年瓣膜疾病的评估、综合治疗、术后随访;2.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综合治疗;3.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综合治疗及胸痛、胸闷患者的鉴别诊断;4.心律失常:早搏和心动过速的综合治疗,心悸、心慌患者的鉴别诊断;5.心脏功能的评估;6.血脂异常;7.心脏神经功能紊乱;8.老年患者合并其他器官、其他系统疾病的疑难复杂患者综合评估和治疗;9.中老年心脏保健;10.心血管病科普宣教。

 

7大秘诀经营“第二人生”

久坐不动 身体竟悄悄发生这些变化!

可降解的植物塑料问世

午休,出去走走

出差多影响精神健康

大扫除伤女不伤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