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新天地

饮食迷思:咖啡和味精能不能多吃

作者:计莹
咖啡致癌,是与非

最近一条“咖啡致癌”的新闻被朋友圈和媒体刷屏了,原因是最近美国法院裁定91家咖啡商需要在标签上贴出警告,让消费者知道咖啡里含有一种“可能致癌的物质”——丙烯酰胺。营养专家指出,这种致癌物质在咖啡中的含量极少,反而在其他烘焙煎炸烤的食物中含量更多,只要饮用方法适当,咖啡仍是一种健康饮品。

丙烯酰胺的确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把丙烯酰胺列为2A类致癌物——对人类有潜在致癌性,但流行病学数据不足。也就是说,丙烯酰胺只是“可能”会对人体有害。

丙烯酰胺是在高温烘焙过程中产生的,咖啡本身其实并不含有这种物质。但是,咖啡烘焙中产生的丙烯酰胺含量非常低,并不足以达到致癌剂量。在讨论某种食物是否有致癌风险的时候,应该考虑剂量,而并非只考虑是否含有某种物质。

丙烯酰胺是在高温烘焙过程中产生的,在我们平时的食物中有很多需要经过烘焙煎炸烤,这些煎炸类食物会含有更多丙烯酰胺,特别是淀粉性食品。当淀粉性食品加热到120℃时,丙烯酰胺开始形成,140℃~180℃时为生成的最佳温度。因此,像炸薯条、炸薯片、饼干、炸鸡等食物,丙烯酰胺含量都比咖啡要高得多。

而且,像炸鸡等高温煎炸的肉类除了含有丙烯酰胺,在煎炸过程中还会产生杂环胺、苯并芘等其他致癌物质,尤其是焦糊的部分含量会更高。可以说,油炸肉类远比咖啡的致癌性要“危险”得多。

在现有的实验中已经证实了喝咖啡与人体健康有正相关性,因为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多酚类物质对降血脂、降血糖都能起到一定效果,还可降低心脏病、癌症、中风、糖尿病和呼吸及肾脏等疾病的死亡风险。

味精导致高血压,是真是假

最近在一场关于高血压的论坛上,学者引用数据表示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正在快速上升,并表示“中国急需一场减盐运动”。然而导致高血压的并不仅仅是食盐,其实在很多调味料当中也含有不同程度的钠盐,有学者认为,是味精(包括鸡精等)传入中国后,导致了严重的钠盐摄入问题,甚至建议“禁止味精生产”。

不过此言一出,有食品工程专家在网上回应其实“合理使用味精可以减少盐的摄入”,他认为在相同的咸度中,“味精+盐”的组合所含的钠含量,比只加“盐”所含的钠还要低。

我们平时吃的味精,其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食盐之所以有咸味,就是其中含有钠离子,而会引起高血压的也正是钠离子。

用谷氨酸钠替代食盐,其实就是用一种化合物中的钠离子来替代另一物质的钠离子。谷氨酸钠是一种增鲜剂,它的增鲜作用是必须在有食盐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够明显地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加工食物时,如果考虑食物的鲜味不足,在放盐后再放一点味精,这样才会感觉食物更鲜,而单独放味精是没有效果的。

科普达人表示,味精含钠13.6%,食盐含钠39.4%,因此如果要让食物达到相同的咸度,“味精+盐”的组合比只加“盐”含有更少的钠。喜欢吃多咸是由吃的人决定的,如果不放味精,但又要达到喜欢的咸度,就只能放更多的盐。

合理食用 健康饮食

喝咖啡是否健康,与喝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最理想的咖啡饮用方式是现磨现煮、少糖少脂。建议少喝速溶咖啡,少喝浓咖啡,或者加入过多糖、奶的花式咖啡,这些喝法不但高脂高热量,还会增加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危害心脑血管健康。另外,胃肠功能不佳尤其是有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心血管病人、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要慎喝、少喝咖啡,一天顶多一杯,普通人一天最多不要超过5杯咖啡。

合理使用味精的确是不会有安全隐患,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不管是味精还是盐,关键都在于使用合理,因为只要是钠摄入过高,都会使高血压发生,最好的方法是同时减少盐和味精的摄入量。

而减少钠摄入的方法很简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减少外出进餐。部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味蕾的敏感度下降,盐的摄入量就会不自觉地增加,家庭烹调的时候可以用一些自制的增鲜调料来使食物更可口,代替加盐或者味精。

自制番茄酱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调味品。将番茄去皮,将番茄切块捣碎,放入锅中煮至黏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少许糖或者盐(必须控制用量,不加也可以)即可。另外,也有很多天然食物都能帮助限盐,如柠檬汁、香菇、姜末等也是很好的辅料。

此外,改变烹饪方法减少丙烯酰胺摄入:

1.平时在家里做饭的时候,注意温度不要过高,减少爆炒的习惯,炒菜前稍微焯一下蔬菜再炒。

2.均衡饮食,保持食物多样性,从而减少丙烯酰胺含量过高的食物摄入。

3.自己做面包的时候考虑少放点糖,避免外皮颜色过深。

4.烹调时,多蒸煮炖、少煎炸烤炒,坚决不吃煎/炸/烤糊了的食物,尤其是烤糊了的肉类。

(责编:孙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