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勇士闯“地狱”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做科学研究尤其如此,孙大业说,他习惯凡事做在前头。“机会来敲门,你得会开门才行。没有准备的人只会眼睁睁看着机会从身边溜走。”
1959年,孙大业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北师范大学任教。作为年轻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几乎占去了他所有的时间,他像挤海绵里的水一样,利用一切空闲收集农业生产中的研究课题,准备将来开展他喜爱的生命科学研究。
改革之初,他过五关斩六将,以考试第一名的成绩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植物系进修。他的合作教授斯坦利·茹是世界植物光敏色素领域的权威。经过4个月的研究了解,发现我国的生物科学研究许多研究领域都是空白。孙大业毅然选择了当时在国际上刚刚开始研究的颇具前沿性的崭新的研究领域——“植物钙调素”课题。知道了他的这一选题后,他的美国同事嘲讽他说:“国外的博士后都不行,你能行吗?”面对冷嘲热讽,生性要强的孙大业坚定地说:“为什么我就做不成?我一定要做成!”
选择高难的科研课题,无异于进入地狱的大门。但是他把压力化作动力,誓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带着对祖国的挚爱、对事业的热忱,他一头扎进实验室,常常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日夜吃住在实验室。忘我的工作,使他的世界里,很少有休息日、节假日,独守在实验室面对仪器、试剂,实验,再实验,探求,再探求……
在国外的短短两年时间,孙大业完成了3项开拓性的科研任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时,同事不得不向孙大业树起了大拇指。
自力更生 开疆破土
孙大业的哥哥早年就定居美国。哥哥多次提出让他也留在美国。但他抱着对祖国的挚爱,1983年如期回到了河北师范大学。除了讲台,孙大业把大量的精力投到实验室,继续专心生物学前沿热点研究。随着连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研究条件逐渐好转,孙大业的研究工作在随后的几年里进展很快。尤其是在申请到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后,他及其学生通过一系列具有说服力的实验,发现了胞外钙调素通过花粉质膜的信号转换器——G蛋白来传递信号,从而影响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
20世纪90年代初,孙大业主持编写了《细胞信号转导》一书——由于出版社对此一无所知,出版工作也颇费一番周折。书最后是他自己出资3万多元出版的,但如今《细胞信号转导》一书已经出了3版,印刷了5次——许多深入的研究都会涉及“细胞信号转导”理论。
孙大业于1937年出生于杭州,12岁时父亲因病离世。母亲带着6个孩子,靠着亲戚的接济,艰难拉扯着孩子长大成人。家境虽困苦,可孙大业一直在坚持着对知识的渴求,从初中到大学毕业,没向家里要一分钱。他对于学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兄妹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学毕业,孙大业以第一志愿考入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
全国劳模的“自奋蹄”精神
“河北省科技精英”、“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曾宪梓教育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大量奖项和“国家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众多荣誉背后,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师者,是一位执著科研的学者——孙大业。
孙大业为教严谨认真,他那一丝不苟、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的师风为他的弟子所敬佩。这些年来,他全身心投入教学和科研活动之中,有着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在教学上视学生如子女,对他们言传身教、悉心指导。他总是从国家和实验室长远发展利益出发,把培养年轻一代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他说,到了这个年纪,如果没有学生超越我们,那么这个老师将是失败的。
孙大业坦言:“科学研究一口吃不成胖子,特别是重大课题甚至需要多少年的努力,质量标准才是最关键的。” 在河北师范大学有一项特殊的奖——“最佳论文奖”。2002年,孙大业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后,为了鼓励师生出高水平的成果,将2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专门设立了一项基金,每年用来奖励一篇全校最优秀的自然科学论文。在河北师范大学流传着孙大业的“跳高定理”:发现人才跟跳高一样,不是跳过次数多的,而是跳得最高的人得冠军;只要跳过一次世界记录就能证明你的水平,否则就是跳100次1米高也没有意义!
在一般人看来,孙大业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绩,获得了各种该有的荣誉,完全可以功成身退。然而,对教学的热爱、对发展科研的豪情,使他依然壮志满怀、雄心未了,从未认为自己是个老人,在学术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从不止步,他说要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
曾有诗曰:“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年过古稀的孙大业常用这种“自奋蹄”精神自勉,在植物细胞学领域上昂首阔步!
(责编:孙展)人物小传
孙大业,浙江温州人,著名细胞生物学家。1937年7月出生于浙江杭州,1959年7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历任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助教和讲师,美国Texas大学植物系访问学者、Baylor医学院细胞生物系访问学者,河北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并出任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细胞信号转导专委会召集人、细胞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细胞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化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至九届河北省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