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农民科技培训

三十二年坚守只为育才兴农

53岁的迟宗军,32年的时间都用来履行农广校教师、校长的职责。32年来,他扎根基层,走田坎、进场院、送科技,兢兢业业的工作赢得了农民朋友的信任,在他的带领下承德县农广校荣获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他用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献身农广校办学事业,写就无怨无悔人生

1985年,迟宗军毕业于承德农业学校,当年被分配到承德县农广校任专职辅导教师,1991年任县农广校校长,2004年兼任承德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主任。32年来,他植根于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投入到农广校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事业之中。多年的基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让他从贴近农民、服务农民到热爱农民,练就了一身与农民打交道的硬功夫,组织上多次想重用安排他到乡镇任主要领导,他都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个人更快发展的机会,一直默默地战斗在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战线上,写就了自己无怨无悔的人生。

他坚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实践技能并重,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与实施重大农技推广项目等有机结合,以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为抓手,以项目实施为纽带,千方百计争取上级和有关部门支持,争取培训项目,多种形式开展联合办学。在他的精心组织和带动下,农广校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两万余名农业实用人才。学员杨秀华当选为第十七、十八届全国人大代表,25名学员走上县处级领导岗位,400余名学员成为乡镇领导骨干,1200多名学员成为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坚持产教融合,当好农民科技教育带头人

32年来,迟宗军亲身经历了农广事业发展历程,也经历了县域经济特别是农业、农民、农村发展深刻变革。每一时段,他都能紧紧把握“三农”对科技和职业技能需求特点,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化农广校教育培训模式改革,使承德县农广校工作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20世纪90年代,农广校农民中专学历教育一度低迷。为拓展办学渠道,增强办学活力,他积极争取县委组织部门支持,以县委文件形式在全县组织开展村两委干部参加农广校正规化学历教育,用5年时间使全县421个村的1100名村干部全部参加了系统性中专教育培训。2009年,河北省开始实施“农村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在农民中开展全日制中专教育是个天大的难题,对此,迟宗军带领全体教学管理人员走乡进村入户,宣传党的惠农惠教政策,动员青年农民骨干参加“双带工程”教育。在他的组织发动下,首批招生429人,连续四年每年招生100人以上。2012年后,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招收新型职业农民中专学员510人,为承德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承德县农广校率先与中国农大、河北农大、东北农大开展联合办学,共招收本、专科学员4278人,从而也带动了承德市农广校后续与中国农业大学的各层次办学合作。

2004年至2012年,农广校承担阳光工程技能培训任务,迟宗军勇挑重担,积极争取培训任务,精心设计培训专业内容,与涉农企业紧密合作,开展肉鸡饲养、蔬菜栽培、食用菌栽培、农产品加工等专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农民11000人,为承德县三融肉鸡加工、从玉蔬菜加工等大型引资企业农产品基地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技能人才,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2012年农业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之初,就将承德县纳入全国首批100个试点县。在迟宗军的带领下,农广校组建了由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农广校专职教师、乡土人才组成的130人的讲师团,采取校企、校区(园区)、校社(合作社)、校村合作四种形式,送教育培训进村入社、进企入园;探索出“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的菜单式培育模式,在2013年召开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经验交流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先后对“菜单式”培训模式进行了报道。2014年以来,承德县连续被确定为全国一类示范县,迟宗军又在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扶贫攻坚紧密结合机制,提出并实施了培养贫困村科技带头人,进而培养成为产业发展领头雁,带动贫困农户产业发展的培育模式,得到党委政府首肯和省市农业部门认可。同时,在迟宗军带领下,全县建设果、菜、菌、猪、游五大主导产业实训基地20处,田间学校21个。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规模生态养殖、三优一化苹果标准栽培、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新技术20余项,培育对象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实施培育工程以来,全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564人。培育对象闫海涛创办了富源种猪繁育公司,被评为“风鹏行动”全国首届百名新型职业农民;食用菌专业学员王文光原来在产业园区打工,学到了技术后自己筹资100万元建棚发展食用菌,当年收回投资成本,当上了老板;学员郭玉中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对自己的园区进行改造,建高标准温室,带动周边近百户贫困户入社、入企增收致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种、养殖大户、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81%为农广校学员,他们真正成为承德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主力军。

县农广校与涉农部门建立紧密协作关系,每年组织开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技能培训20000人次,每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00人次以上,每年开展扶贫项目科技培训1000人。在县电视台开办了《三农之窗》专题节目,开通了农业科技直通车、农业信息平台、手机短信等教育培训渠道和平台,建设标准化村级科技广播站15处,多渠道、多形式向农民推广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深受农民喜爱。

从严治教,工作精益求精

长期以来,迟宗军坚持从严要求自己的同时,重视加强办学团队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在加强自身政治修养的同时,把造就“三严三实”作风作为团队建设主要抓手,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培养团结进取、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团队精神。为提升自身业务素质,他先后参加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大专毕业证书,参加河北农业大学城镇经济与管理专业、中国农业大学法学专业本科学习,分别取得管理学、法学学士学位。他注重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常态化开展教学比武、说课、课件制作等教研活动;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提升教育培训质量,实现了在校学员规模稳定、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目标。2009年在农业部开展的全国县级农广校评估工作中,承德县农广校总分名列河北全省第一。

承德县农广校越办越红火,先后被农业部评为先进单位、科技兴农示范校、A级县级校,受到省、市、县各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农广校的表彰奖励。迟宗军本人2000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工作者,2001年被承德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知识分子,2000年、2002年两次荣立二等功,2012年被承德市人民政府评为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工作者,2014年被省农业厅、省人事厅评为全省农业系统劳模,2015年被承德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获嘉奖,2016年获得河北省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2017年荣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

人的一生能有几个32年?迟宗军把人生中最年富力强的前半生都奉献给了农业教育事业。他平凡,如田间地头的一把泥土,一生都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更没有所谓流芳百世的业绩,是农业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他伟大,正是像他这样默默无闻的农业科技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换来了广大农民的爱戴,用自己无私的奉献在农村工作中树立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供稿单位: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抓准农业转型升级关键词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推进农民职业化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应用载体

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抓手助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