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农民科技培训

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抓手助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

作者:隋志田 迟明亮
2009年吉林省桦甸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开始承担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相继开展了玉米、水稻、林蛙、林下参和食用菌等农业推广项目,实现指导科技示范户954户,辐射带动农民1500户。作为农民教育机构如何更好地开展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他们不断尝试让作为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科技示范户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培训学习的办法,到2017年已经实现了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科技示范户全部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培训,实现了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百分之百全覆盖,做到了基层农技推广项目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同台并进,本文总结其契合点。

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科技示范户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身份要求。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科技示范户标准是:热爱农业,立志务农;家庭常年从事种养业劳动力在2人以上,其中至少有1人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种养水平较高;拥护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群众公认,乐于帮助和带动周边农户依靠科技发展生产。这些农民同样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学员遴选条件,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又多数出自农村基层现有的专业合作社领头人、家庭农场主、产业带头人和返乡大中专毕业生以及退伍军人等有理想有抱负的农民,他们是农民的佼佼者,也是农民群体当中的能人,更是两个项目实施的共有主体。让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的示范户及时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学习,做到了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农民优先接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样不仅提升了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科技示范户的引领和示范能力,同时也优化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学员构成。

农技推广人员在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中科学合理的制定分户指导方案。由于家庭的基础条件和产业发展愿望不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每一户示范户的分户指导方案是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的关键所在。农广校系统承担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及时把每一户示范户组织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培训,十五天的集中培训,作为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的科技指导员的农广校老师,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中都担任着教学和教辅工作,师生建立了良好感情,也是科技指导员进一步了解示范户的过程,这样就能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完善分户指导方案并有效实施。

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科技示范户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系统培训可以拓展产业发展愿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在开展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过程中,也要求根据农事季节需求集中对示范户进行农技培训,但受条件所限,培训略显简单。一是培训都是就本产业农技内容开展的培训,虽然能及时解决农民在产业发展上的难题,但很少提及农业产业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向。二是受训农民都是本村乡里乡亲的邻里关系,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思维基本一致,除产业带头作用外,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引领作用相对较小。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通过系统培训,不仅有理论学习也不缺外出考察。示范户通过学习培训,可以把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引向自己的产业发展上,打破农户传统的产业发展思维,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多元农业方向发展。

提高了示范户的引领带头作用。示范户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习,成为现阶段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的视野开阔了,发展理念也先进了,这些农民群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在示范户的带动作用上,不再是局限产业带头的引领作用,同时会更好地引领周围农民向着新型职业农民方向发展,有利于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入户指导工作可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的回访农民工作同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现阶段农广校系统开展的主要农民培训项目,有财政项目资金支持,无论在农技人员下乡入户的用车还是对农户的产业支持都有一定的资金保障。两项工作同步开展,有限的推广资金就能在科技入户工作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科技人员与农民的接触机会就更多,工作更实际。

(作者单位:吉林省桦甸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吉林省桦甸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

 

抓准农业转型升级关键词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推进农民职业化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应用载体

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抓手助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