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普京;俄罗斯大选;挑战;机遇
DOI: 10.19422/j.cnki.ddsj.2018.04.009
2018年3月18日,俄罗斯举行了苏联解体以来的第六次总统选举,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第四次参加大选并成功赢得连任。尽管俄罗斯经济状况不好,普京也未能实现使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目标,但仍然赢得了国民空前的支持,公民的投票率和普京的得票率之高,出乎许多人意料。据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正式公布的结果,现任总统普京在总统选举中得票率为76.69%并赢得连任;居于第二位的是来自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候选人格鲁季宁,得票率仅为11.77%;位列第三的俄罗斯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只得到5.65%的选票,而其他五位候选人的得票率都不到2%。俄罗斯的总统选举是力量严重不均衡的选举,像是信任普京的公民投票。
普京赢得国民空前支持的原因
当今的俄罗斯虽然失去了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但人们都公认普京是一位强有力的国家领导人,也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政治家。普京先后四次参选俄罗斯总统,2000年得票率为52.94%,2004年得票率为71.31%,2012年得票率为63.60%,此次得票率为76.69%,是普京历次选举中最高的。普京取得如此成功,除了没有对手外,还有几个重要原因。
第一,普京满足了俄罗斯人的大国愿望与追求。俄罗斯民众的传统意识是做大国,做世界性强国,苏联的解体和俄罗斯的衰落,让俄罗斯人感到失落。普京十分了解本国民众的心态,他也是个强国主义者,他把重振俄罗斯大国雄风、做有世界性影响的强国定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谋求在多极化的世界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美国批评俄罗斯不民主,在俄罗斯的周边地区搞“颜色革命”,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恶化俄罗斯的周边环境,借此牵制俄罗斯的发展,对此,普京坚决予以回击。2014年3月,普京利用乌克兰危机成功归并克里米亚,有力地回击了西方的挤压,激发了国内民众的爱国热情,普京的支持率在克里米亚入俄后飙升至85%以上,甚至连反对派都鼓掌欢呼。2018年3月14日,普京在视察克里米亚时宣布,几个月后克里米亚大桥就将通车,2019年还会通铁路,这将拉动克里米亚和整个俄罗斯黑海沿岸地区的发展。因此,克里米亚的投票率和对普京的支持率都高于俄罗斯其他地区。2015 年9 月30日,俄罗斯出兵叙利亚,成功达到了巩固巴沙尔政权、消灭“伊斯兰国”、增强本国在中东影响的目的。目前,俄罗斯已是中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外部大国之一。同时,普京敢于与北约叫板,面对北约的不断东扩,俄罗斯采取了有效的反制措施,加强了西部地区的军力。普京的这些作为,让俄罗斯人重新找回了苏联解体后丧失的优越感和自豪感,这是普京赢得国民尊重的最重要原因。
第二,普京把增强军事实力作为维护大国地位的重要手段,这也很符合俄罗斯民众的心态。地处东欧平原的俄罗斯缺少天然屏障,历史上曾多次被外族入侵,俄罗斯人对外部世界有不安全感,其统治者往往把控制地理范围的大小和增强国防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损失了23.8%的领土和48.5%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减少41%,工业实力下降39.4%,苏联武装力量的分裂导致军事实力下降44.6%。” [1] 普京执政后从根本上扭转了这种局面,在2018年3月1日向全体国民所做的国情咨文(也是普京的竞选和施政纲领)中,普京用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谈军事力量建设,向国民展示了最先进的武器。他强调,近年来,俄武装力量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度提高了2.7 倍,陆军、空军和海军的实力大幅提升。俄罗斯最新的飞机、潜艇、防空系统、海陆空导弹系统已经世界闻名,它们都是最新的尖端高科技武器。俄罗斯进行了重型洲际导弹系统“萨尔马特”的测试,“萨尔马特”将装备包括高超音速弹头在内的多种大威力核弹头和最先进的突防系统,射程几乎是无限的。俄罗斯已经开始研制根本不按照弹道轨迹飞行的新型战略武器,这意味着反导系统对它不起作用。[2] 2017 年底,俄罗斯最新的核动力巡航导弹在中央训练场成功试射。俄罗斯还研制出了能在深水航行的无人潜航器,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与之相匹敌。俄罗斯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精度高超音速航空导弹系统,从2017年12 月1 日起,该系统已经开始在南部军区的各机场执行战斗试值班。在俄罗斯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俄罗斯国防取得如此大的成功,能使美国建立的反导系统失去功效,研制和生产出强于美国的武器,这自然也令国民自豪。
第三,普京实现了俄罗斯由乱到治的转变,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普京坚信要振兴经济必须保持社会稳定,他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重要资源由国家控制,发挥能源大国的优势,重视和改善民生,通过政党法规范政党的行为,加强国家对媒体的监管,使大众传媒摆脱了寡头的控制。普京的国家资本主义取得了一定成效,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俄罗斯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人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提高,俄罗斯又重归世界大国的行列。乌克兰危机后,为了应对西方的制裁,俄罗斯加紧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2016年俄罗斯遏止了经济下滑局面,经济只下降了0.2%,2017年俄罗斯经济终于摆脱了衰退阴影,增长了1.7%。俄罗斯的农业取得了很大成功,普京在2018年国情咨文中称:“我想再次感谢工农业工作者取得了整个国家历史上创纪录的(粮食)丰收,收获了1.34 亿吨(粮食)。请注意,这比苏联丰收的纪录高,先前的最高纪录是1978年,为1.274 亿吨。现在我们的收成经常达到1 亿吨。” [3]考虑到俄罗斯农业地区大为减少,这确实是个很大的成就。普京吸取了苏共失败的教训,在关心国家强大的同时,更注重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和质量,让民众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他把实现高质量的教育、现代化的医疗、买得起的住房和高效农业作为国家抓的重点工程,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养老金的涨幅不能低于通货膨胀率和工资提高的幅度,保障了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普京宣布,“2019 年至2024 年,平均每年要将超过4%国内生产总值的资金投入卫生保健系统的发展,今后还要努力将该指标提升至5%。从绝对值上说,这将意味着,用于卫生保健领域的支出总额应当翻一番。”“预算中的工资部分还要继续扩大,还有卫生保健、教育等决定民众福祉领域专业人才的工作质量和培训水平也会继续提高。”“未来六年里,我们需要拨款3.4 万亿卢布以上,以落实人口发展和妇幼保健措施。这是一笔巨大但却现实的金额,比前六年的支出要高40%。2012—2017 年,我们共为上述目的支出了2.47 万亿卢布。” [4] 虽然2014年以来俄罗斯经济不佳,又新增了600万贫困人口,但民众认为这是西方制裁造成的,普京仍是可以带他们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生活的领导人。
此外,在俄罗斯民众看来,俄罗斯取得的成就都归功于普京的治国有道,困难是外部因素带来的。民众对普京有信心,相信只有普京才能带领俄罗斯走向富强。
在2018年3月的总统大选中,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获得超高支持率并赢得连任。图为2018年3月18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现任总统普京(左)来到竞选总部。经济发展将是普京面临的最大挑战
无论是曾经的俄罗斯帝国,还是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向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主要是军事和外交,当今的俄罗斯也不例外,经济仍是其发展的短板。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各国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经济是国家富强的基础。普京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如何推动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他在2018年3月1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未来六年的经济发展目标:俄罗斯的经济增速应当超过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到21 世纪20 年代中期,俄罗斯的经济不只要稳居全球前五,还需实现人均GDP 增长50%。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任务,我相信,我们做好了实现它的准备。” [5]实现这一目标确实不容易,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挑战性很大。
首先,外部环境不佳制约着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在普京的前两届任期内,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约7%。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国际油价暴跌,俄罗斯经济也随之应声下跌。俄罗斯归并克里米亚后,西方的惩罚性经济制裁使得卢布汇率连连下挫,俄罗斯也失去了在八国集团里的席位,导致金融危机后开始复苏的俄罗斯经济又出现了负增长。2014—2016年,俄罗斯国内需求下降了12.2%,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量增加了600万。普京承认,“在2000 年,尚有4200 万人处于贫困线下,这相当于全国人口的29%—30%。2012 年,这一数字已降至10%以下。由于经济危机的后遗症,贫困重新抬头。如今有2000 万公民生活窘迫。当然,这已不再是2000 年时的4200 万,但同样多得不可容忍。” [6] 解决经济发展问题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但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短期内很难改善。因此,如何在没有西方支持以及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实现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是俄罗斯面临的重大挑战。
第二,俄罗斯经济发展所需的改革推进艰难。大家公认俄罗斯经济发展需要改革,但其经济的高度垄断性妨碍着改革。能源与军工是俄罗斯的两大支柱产业,基本为国企垄断,俄罗斯政府多次表示要吸收民间资本,但成效不大。进行经济结构改革,提高经济的竞争性,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朝野的共识,但是在如何进行改革的问题上,各方争执不下。俄罗斯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库德林等人推崇西方市场经济模式,而总统顾问格拉季耶夫等人则推崇中国模式。俄罗斯民众在苏联体制下生活了70多年,排外心理和依赖心理都很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生存和发展经验不足,制约着改革的推进。实际上,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仍是自上而下的,如何调动企业的创新意识和投资动力是核心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市场经济体制的质量是关键因素。
第三,普京还在摸索能够促进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可行途径。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发展经济的措施,其中包括:“在新技术、管理和人员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个增长来源是扩大投资。我们已制定过先将投资增加到占GDP 的25%,然后提高至27%的任务。遗憾的是,任务尚未完成。”“经济增长的第三个大规模后备力量是发展小企业。到下一个十年的中期,小企业对国家GDP 的贡献应接近40%,从业人员应从1900 万人增至2500 万人。”“最后,还有一个增长来源——发展非原料出口。在这方面应消除所有行政壁垒,为进军外部市场的公司创造最适宜的机制。” [7] 但这些措施落实并不顺利, 2014年12月普京就在国情咨文里花了大量篇幅谈论如何发展经济,其中就包括吸引资本回流,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创新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然而效果并不明显。
未来,俄罗斯经济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在俄罗斯内部,如何摆脱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创新型发展和快速增长,是普京面对的重要难题,在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缺少变革的动力和创新的动力;而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也不佳,美欧发达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影响并制约着其经济发展。
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难以改善
在对外政策上,普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因为乌克兰问题、“通俄门”调查等短期内难有结果,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在短期内也难以改善。
2017年1月,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俄美关系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恶化。2017年底和2018年初,特朗普政府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美国国防战略报告》中,都把俄罗斯列为美国战略竞争的“主要对手”。俄美存在根本分歧,俄罗斯认为国际体系结构应该是多中心的,美国则追求在单极霸权下领导世界。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与欧美的关系持续恶化。普京希望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但并未掌握主动权。所谓的俄罗斯“干涉”美国总统选举的喧嚣声愈演愈烈,美国“建制派”把对特朗普的不满转向了对俄罗斯的愤怒,通过调查“通俄门”和“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制约特朗普的对俄外交,特朗普与普京的相互欣赏也未能带来两国关系的改善。2017年7月,美国国会众参两院先后通过了加大对伊朗、俄罗斯和朝鲜制裁的一揽子法案,8月2日经特朗普签署后生效。新的制裁法案使得俄美关系雪上加霜:一是进一步压缩了俄罗斯受制裁企业的国际融资空间,严禁美国企业参与任何有俄受制裁企业占股超过33%的能源开发项目,即便这些项目在俄罗斯境外;二是永不承认任何以武力改变领土的行为,其中包括阿布哈兹、南奥塞梯、克里米亚、乌克兰东部和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三是把对俄制裁纳入了美国的国内司法体系,将成为长期横亘在美俄间的一道障碍。
受俄美关系短期内难以改善的影响,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也难以取得实质性改善。2018年3月12日,因俄罗斯归并克里米亚和支持乌克兰东部叛军,欧盟宣布继续延长对俄制裁6个月,新近发生的俄英间谍案使得本就不睦的俄欧关系继续下滑。
俄美、俄欧关系虽然紧张,但也没到剑拔弩张的地步,制裁也不是全面制裁,双方仍然保持沟通,特别是在叙利亚、乌克兰、军控、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朝核问题等方面。在与西方关系难以改善的背景下,俄罗斯外交将进一步“向东看”,促使俄罗斯努力发展与中国、印度、日本、东盟的关系。
2018年3月中俄两国最高领导人先后开始新一届任期,这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中俄关系近年来快速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与两国领导人良好的合作关系直接相关。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都重视发展与对方国家的关系,中俄关系成为大国之间发展平等互利合作的典范,为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榜样。2013年3月,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首访俄罗斯,在俄罗斯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首次提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8] 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时强调:“我们要在业已取得的经济合作成果基础上,深入推进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和‘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进而在欧亚大陆发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经济合作关系,使中俄关系发展带来的福祉不仅惠及两国人民,还要惠及整个地区国家人民。” [9] “一带一路”与“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合作助推了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发展对华关系增强了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回旋余地,俄罗斯仍会重视发展对华关系。2018年中国主办上合组织峰会和普京总统访华,将进一步推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甘冲)
[1] Послани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Федеральному Собранию,http://www.kremlin.ru/events/president/ news/56957.
[2] 同[1]。
[3] 同[1]。
[4] 同[1]。
[5] 同[1]。
[6] 同[1]。
[7] 同[1]。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3页。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4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