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摄影家

梁莹菲 《财新周刊》摄影记者

作者:文/南无哀 Text by Namo Ai
2017年7月1日,香港,尖沙咀中心外用以庆祝回归的国旗和区旗挂满街道上方。图自《纪念日—财新记者镜头中的香港回归二十周年》 梁莹菲 摄你的主要拍摄题材是什么?

我在媒体里工作,主要拍摄与民生问题、时下热点相关的图片故事,自己比较关注与社会边缘群体有关的话题。

你最常用的相机和镜头是什么?

索尼A7RM2相机和FE 24-70mm F4 ZA OSS镜头比较多。

为什么会选择这款相机和镜头作为你最常用的摄影器材?

这是单位提供的工作机,另外A7RM2能兼顾高画质和轻便性,是很不错的相机。我拍专题多,与受访者的距离一般很近,用24-70mm焦段多。

除了相机和镜头,还有什么你会经常用到的附件产品吗?

因为很多专题要同时拍摄视频,所以我用外接麦克风和脚架也多。

在你看来,未来的相机和镜头会是什么样?或者说,你希望未来的摄影器材有什么样的改进能更好的满足你的需求。

按大众市场的变化,相机应该会变得越来越轻便吧,最好同时具备修图和发朋友圈功能,自主操控的需求大概也会降低,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最佳构图、角度,然后相机自动执行什么的……但我只要简简单单的可靠的相机就好了,有强大的功能固然是好,但也会渐渐被器材控制住。相机毕竟只是个工具,它无法帮我去发掘故事,与人接触,去理解这个世界,但这些才是我的照片里最重要的部分。

你对照片通常会进行怎样的后期处理?

会简单调一下亮度对比度,裁剪。大概对自己的照片有洁癖,调的东西多了看着会不舒服。

2017年1月1日,广东东莞,彝族人沈太岁和他的亲戚坐在宿舍对面的小超市前等待工头的出现,虽然未上一天班,但他们已对工厂和宿舍的距离过远而感到不满,希望跟工头协商换一个厂,但工头直到夜里都还未出现。图自《从凉山到东莞,一场2000公里的成人礼》 梁莹菲 摄

2016年10月23日,香港,中环码头,两位菲佣一早来到码头占位置,等候其它朋友来一起开派对。在香港生活工作的外地家庭雇佣约有35.4万,每到假日他们便会离开雇主的家,来到中环、铜锣湾、尖沙咀等地与姐妹一起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图自《菲佣的假日》 梁莹菲 摄

 

“相约野三坡”全国摄影艺术大展征稿启事

动态

出版

冬至—刘立宏的沈阳城

直面人与「人」的视界

风物终归载一城( 节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