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汽车周刊

沟通贵在真诚

作者:文/牛一龙
你可能无法改变别人初次的偏见和误解,但是你可以通过努力,修正别人的看法。

如今这个时代,汽车高峰论坛比汽车新品发布还多,所以,一般的区域性汽车论坛,很少人会关注,尤其是聚焦一个有争议或者说有非议的、经常被批评的区域:东北。

实际情况是,由长春汽博会组委会主办、吉广国际承办的“2017中国东北汽车高峰论坛暨《东北汽车产业蓝皮书》发布会”证明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所有受邀单位和大咖都毫不犹豫地给予大力支持,嘉宾邀请非常顺利,对东北振兴的参与热情和对东北汽车产业与市场的关注看上去超乎想象,特别是现场嘉宾们在演讲中字里行间透出的尊重事实、直面挑战、面向未来、献计献策的务实态度和建设性意见,令论坛干货满满,价值更高,很值得那些喜欢动辄一棍子打死的人士,回归理性去看待要“打死”的对象。如同经济学家姚景源所说,一个地区不是被唱衰的,而贾可博士演讲主题则直击痛点并充满正能量:积雪融化并非遥遥无期。

这使我想起中国车企最近发生的几件怪事:当被暴丑、被黑、被质疑时,要么没公关部门出来沟通,要么上下左右几个部门没人愿意出来“找事”,要么以没公关公司或没危机公关预算,而选择沉默、挨打、忍气吞声,美其名曰“志存高远”?真不知这些企业所谓的“韬光养晦”是什么?

换成我,不会这样干。记得2009年2月1日,正当我们操办品牌发布会的前一个月,美国一家汽车新闻的中文版网站发布其主编评论《XX应专注于商用车业务》。评论认为,“与其建立其乘用车,更应该强化其优势业务——商用车,相比国内竞争对手,XX汽车在品牌认知上将毫无优势可言。”

这样的言论就如当今有一大户人家的二胎即将呱呱落地,一个看热闹邻居逢人就说,这个老二不该生,生下来也将混不好,不如把精力放在老大身上。当时我们搞外宣的就“怕”有海外背景的媒体,因为他们从不接受中国式公关:不拉广告搞经营,不收车马费,不发新闻通稿,非常自由,采写出的稿件独立、客观,很难会夸某一企业和品牌——除非你是媒体的投资老板。

我信奉真诚、坦诚的精神进行沟通。你可能无法改变别人初次的偏见和误解,但是你可以通过努力修正别人看法。我联系到该网站主编,发现他接触过我们的合资品牌,从没接触过我们的自主品牌。在表达他对自主品牌关注的感谢后,欢迎他有机会来公司来看看。在相约上海车展、北京上市会后,这家媒体主编发布正面、客观报道《XX汽车开发乘用车开了一个好头》:“虽然我至今仍然认为XX汽车应该专注于它的商用车业务,但我也不得不承认这家老国企在打造乘用车业务方面所做的努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中国的国有企业往往不屑或羞于与媒体打交道,但XX在市场营销做得有声有色。现在我每周都收到来自XX的电子邮件,每次在信箱里看到它们总令我想起一家老国企身上发生的变化。”

观察发现,每当新车上市前一个月是舆论质疑和负面报道密集期。在离首款新车上市还有三周的7月1日,北京某名牌高校营销教授发表名博《XX品牌背后的思想差距与问题》,提及“XX品牌战略背后的品牌思想与理论已经过时,无法适应当前竞争的需要,非常遗憾的看到,XX品牌战略存在很大的问题和不足。”

当时,最火的自媒体不是当今的微博、微信,而是风靡一时的博客。事不过夜,我找到这位教授,经过电话的沟通和商榷,这位教授在第三天就发表了一篇博文:《我要像赞誉总书记一样,表扬XX汽车的学习与沟通精神》。文中说道:“前天我针对XX品牌的战略问题,写了一篇博客。出乎意料,我收到牛先生的电话。他抱着跟我讨论和交流的态度,非常客气和委婉地提出对我的学术观点的一些质疑。透过与牛先生友好和委婉地沟通中,我看到了一种学习和商榷的精神。这种闻过则喜,乐于学习的精神,就是我要积极表扬的行为,抱着这样重视学习的精神,中国品牌,中国经济都会大有希望。”

牛一龙,车企业余专栏作者。当过工人、记者、主任、总监,干过大型国企品牌公关、市场销售、客户关系、企业文化。现重返老本行出任知名新能源车企媒体关系部总监。

 

车市遭遇增长陷阱,SUV市场艰难突围

泡沫的味道很扑鼻

沟通贵在真诚

车市崩盘?!

从天堂到地狱,韩系车能卷土重来吗?

法系车,你的“诗与远方”我有些不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