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凌
电影制片人、发行人,曾任太合影业总经理,现任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客座教授。
如果分线制发行得以推行,大概艺术院线成熟的速度会加快。对于面临好莱坞冲击的中国电影而言,这在文化传承层面也非常有价值。
分线发行、服务费,是近来电影业发行圈热议的两个关键词。对此,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所谓“分线发行”,是指不同的院线上映不同电影。譬如,A院线排ABCD四部片子,B院线排EFGH四部片子,它们还可以同时都排映IJK三部大片。中国电影的发行放映行业自1993年起引进大片,该举措对于行业的最大推进意义在于引入了票房分账制度——让电影价值链上每个环节的利益在每一张电影票上都得以体现。虽然分账比例经历过几轮调整(也许以后还要调整),但这种做法从制度上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更有利于市场的真实供需关系传导至电影生产者。
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问题,即在影片数量增加后,由于档期因素,可能导致有些影片没法得到适当的排片空间。回首自2002年院线制改革以来的电影市场发展历程,虽然故事片数量曾连续几年出现过增长,但到2012年的745部之后却徘徊不前。究其原因,可能与影院排片的档期有限有关。
通常来说,每周周末是新片上映的首选日期。一年52周,加上一些小长假档期,一年可作为“起片日”的档期不超过60个。如今,一个档期上10部新片已较常见,这带来一些新片排片率低的问题。
假设分院线排片得以施行,首先,一个档期上映的新片数量有可能增加。虽然某些影片可能只覆盖到一半院线的所辖影院,但从影院营销的精力来看,集中做好6部影片显然比乌泱泱顾及10部要有效很多。其次,电影的制片方如果可以选择和一些院线合作,这就意味着院线的合作诚意、运营能力、管理水准都将面临被甄选的挑战,一定程度将逼迫10多年来靠投资拉动、粗放增长的放映行业回归到“练好内功”的管理要求。这包括对保证合格的放映质量、及时准确的结算、所辖区域的营销能力等的培养。上述对传统影院运营管理素质的要求,在过去这些年被忽视了;过去影院评比的基本项目,如阵地宣传、放映技术大比武、电影活动的策划和群众影评的撰写等也渐行渐远。这些看似特别“计划经济”的行为,确乎是影院服务品质的核心内容,也是培育观众对影院忠诚度的根本。
现在,一二线城市影院数量已趋近饱和,如果分线制发行得以推行,大概艺术院线成熟的速度会加快。对于面临好莱坞冲击的中国电影而言,这在文化传承层面也非常有价值。
第二,关于电商服务费是否应该计入票房统计的话题,行业内有过各种声音。从经济学的价值链逻辑分析,在任何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里,因这一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收入,都应计算到该产品的销售额里。既然电商服务费是由观众观看某部电影而支付的,计入票房收入显然符合经济学逻辑。
有人质疑影院和电影票搭售的可乐、爆米花是否也应与电商服务费一样,计入票房?笔者认为这属于“结构票价”的一种,因为看电影的人可以不买套餐、不喝可乐,但现在通过电商销售的电影票占比之高、情况之普遍,已经不是观众可以选择不支付或不购买的了,几乎成为“强制性”支出。
关于电商票务,笔者认为,投资上亿元拍电影、投资几千万元建影院……那些真正为电影品质和放映品质付出劳动的电影人,不应被“锦上添花”式的销售渠道所操控,也不应被倾轧利益。平行对比国外的网上购票平台,并未交由第三方运营,网上购票也比线下更贵,这也许能为国内提供某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