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吉是戛纳常客,习惯运用镜头展现深刻的社会现实。2007年,他凭借《四月三周两天》斩获金棕榈大奖;他的《毕业会考》赢得2016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13年,他曾担任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
日本导演萨布从1995年开始编写剧本,他的《失忆星期一》获柏林电影费节比西奖,《驾驶》获加拿大范特亚洲电影节最佳亚洲影片奖,《幸福之钟》获柏林电影节NETPAC奖,《天之茶助》和《龙先生》分别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采访中,蒙吉和萨布就艺术片市场的发展前景,拍电影的方式选择,以及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前景等话题发表了看法。
艺术电影制作谈蒙吉一直坚持自己独立完成电影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全程制作,几乎保持每5年一部的速度。他表示,“我可能就是需要5年时间来做一部长片,如果跑得快了,一些细节会落下。我担当自己影片的制片人、编剧,还经营自己的电影公司,所以当我干一件事时,不能再同时开始另一件事。我每次拍片都需要重新思考、整理经验,所以,整个周期非常长——要先写剧本,融资,进行电影编辑剪辑,然后再做电影发行。”
说到发行问题时,蒙吉告诉《综艺报》,“我的电影在世界60多个国家都有出售。现在要把艺术电影发行出去不是件容易的事,发行时还要带着影片去不同国家做宣传,谈发行经验。今年,中国也获得了《毕业会考》的发行权,上影节的票已售罄。我很期待中国观众的评价。”
萨布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日本,大公司制作电影和独立电影人自己制作电影的区分十分明确,“大公司大制作不强调风格化的东西,所以,对我的作品,很多大公司虽然感兴趣却还是比较谨慎。”萨布解释说,他对自己的电影要求很多,这和大公司流水线制作模式相矛盾,“比如我希望用自己的演员,希望有风格化呈现。”
不断更新表达方式在题材选择上,蒙吉表示,他关注的所有题材都和自己所处的年龄有关,不是偶然制作。“比如现在我对孩子的教养、与孩子的关系等题材有兴趣。”蒙吉在轻松幽默的喜剧题材和严肃的社会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拍摄上都有较高造诣。“我早期有些短片是幽默的,但也在不断改变艺术的表达方式,目的都一样——打动观众。”蒙吉说。
他分享了自己在准备《黄金时代》和《四月三周两天》时的心理变化。“在准备《黄金时代》剧本时,有人读了认为很幽默,误以为我成长的时代很有趣,但事实并非如此。”蒙吉决定改变风格,希望人们通过他的作品感受到历史真实,“我把《黄金时代》剧本收起来,开始写《四月三周两天》。后面这个剧本体现了当时罗马尼亚人民普遍感受到的压抑感,是人性更加真实的写照。”
但写完《四月三周两天》后,他还是选择先将《黄金时代》制作出来,“在记忆这件事上,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幽默,让人们有兴致地活下去。”
此后,蒙吉不再进行喜剧电影创作,“所有的电影方式都是我们用来记忆过去的方式,随着时间推移,我对更严肃的主题产生兴趣。人一生非常短暂,必须把精力放到更加重要的事上。我鼓励大家做喜剧,但自己不会再拍。现在我资金充足,可以做别人的制片人。去年,我就做了罗马尼亚一部喜剧的制片人。我自己仍保持5年拍一部的速度,以保证质量。”
蒙吉介绍了自己拍电影的惯用方式,“我真正要讲的故事总是比电影本身要讲的更多、更厚重,当我跟世界各地的媒体和民众互动时,会交流电影外的更大问题,比如世界、人性等。”
萨布也介绍了自己制作电影时的经验。他曾在融资上获得房地产公司的支持,“投资者个人比较欣赏我的作品,我努力给他们一定的回报。”萨布表示自己电影的风格化形成和他不断的思考密切相关,“灵感是必要的,但不会时刻都在。人要一直思考,去想如何给观众带来新鲜的东西,这样才能保持风格。”
蒙吉展望中国影市前景当被问到对中国电影市场前景的看法时,两位导演都表示看好。萨布说自己会在不久的将来到中国拍片,“大概会在2018年夏天前来中国拍摄电影。因为中国的硬件设备优质,资金也十分雄厚,并且有一些很好的演员。最重要的是,中国地大物博,并且有多样的风土人情,从农村到极尽繁华的都市都可以尽情展现。”萨布透露,目前中国已有多家对他感兴趣的投资公司希望达成合作。
谈及中国电影的文化表达时,萨布表示,“中国电影发展处在进步阶段,相信会有更加优秀的作品出现。”
如何将本国文化向全世界传递是摆在电影从业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在平衡“本土文化”和“国际化”问题上,萨布表示会选择比较有共同性的表达方式,“我的片子以自己的节奏展示人类、人性层面的思考。比如我表现一个人喝醉后的状态,会展示奔跑的镜头,这不是日本特有的,而是每个国家的人都可以这样表达。”
在蒙吉眼中,《花样年华》是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电影作品。“对于外国人来说,看久了中国电影就会发现,不论是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还是中国香港,影片文化差异很小。但开始时,对这个地区还不熟悉,接受者就需要多花时间了解相关背景。对中国电影,我会本着开放的心态,不会急于对一些作品做出评判。”蒙吉说。
萨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