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汽车周刊

渐入佳境,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全面开花

作者:文/伊帅

6月1日,除了“家长们”的疯狂刷屏让儿童节的消息占据了整个微信朋友圈,另一件事更让汽车人关注,那就是中德签署了多项汽车行业合作协议,进入了“蜜月期”。

当天下午,随着朋友圈频繁出现“江淮与大众正式签署合作协议”的消息,才知道在李克强总理和德国默克尔总理的见证下,中德签署了多项汽车行业合作协议,包括了江淮与大众、北汽与戴姆勒、蔚来与大陆集团、百度与博世,合作项目从新能源汽车到智能出行,两国在汽车领域的合作又迈入了新台阶

悬念终于落地

要说签署的这四项协议中,最受人关注的还是当属江淮与大众的消息。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媒体对它们何时“联姻”的事情一直在密切关注,都想报个热点成为“独家新闻”。而随着此次合作的签约,这件事也终于尘埃落定。根据此次签约协议,江淮与大众将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资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移动出行服务。这将是大众集团在中国成立的第三家合资公司,新的合资企业有效期为25年。

而北汽与戴姆勒签署的框架协议也是关注新能源领域。根据协议,双方将引进戴姆勒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至北京奔驰,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戴姆勒将共同投资,对北京奔驰现有生产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同时戴姆勒拟战略投资北汽集团旗下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加强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

在自动驾驶领域,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我国互联网企业也成功牵手,在智能交通领域展开紧密合作。其中,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与百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将在智能交通领域展开合作。作为合作伙伴,博世将参与百度Apollo(阿波罗)计划,并提供传感器、相关硬件及“博世道路特征”车辆定位服务。同时,博世和百度也将合作从技术层面,协助支持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和建立。

此外,德国大陆集团与蔚来汽车也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纯电动汽车、智能交通与自动化驾驶等领域展开紧密合作。众所周知,中德两国都是汽车大国,并且均有各自的优势。德国是“技术控”,中国是“市场控”,中德两国汽车行业的合作可以说是各取所需,至少从表面上看,未来会是个双赢的局面。

合作亦是大势所趋

在一系列企业签署战略协议之后,中德两国总理都发表了简短讲话,李克强总理在演讲中表示,德国基础研究领先、科技实力雄厚、发明创造众多,是公认的创新强国,而中国市场规模巨大、人力资源丰富、产业体系齐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在创新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默克尔总理表示,要落实“德国工业4.0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的对接,同时高度赞赏中方支持欧洲一体化的立场。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在近几年的中德汽车合作中,重心都放在了新能源和移动互联方面,一方面是市场驱动,新能源车和移动互联汽车都是未来的潜力市场,有追求的车企都会前瞻性的做些布局。而另一方面,这些新的合作项目大多是针对中国市场,因为中国政府正在执行越来越严苛的油耗和排放法规。所以这就倒逼不少汽车巨头企业不得不更加积极的在华布局新能源汽车。

一同走向国际市场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电动汽车是汽车行业的未来已经成为共识,业界普遍预计在2025年,纯电动汽车将占据10%的市场份额。特别是无人驾驶、智能驾驶行业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计划,需要软、硬件的高度结合。在践行“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道路上,双方合作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德双方企业将发挥各自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市场运营方面的优势,此次双方合资合作已经不单纯的是“市场换技术”,而是共同创造全新的产品走进国际市场。

中国和德国都发现对方的新价值,并渴望达到利益最大化。如果中德保持这样的合作态势,10年内中国势必将成为全球工业基础最好的国家。就工业增加值而言,中国早已是世界第一,并且还制定了“一带一路”战略,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车企战略合作只是中德关系的一部分,他们签署的都是框架协议,约束性不强。后续发展则取决于市场前景、政策变动乃至两国的政治热度。不过,就目前现在两国的形式而言,发展前景毋庸置疑。

不可否认,政府领导人牵头的企业合作,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政治影响的成分在,不过也正是在两国总理的见证下,这些企业才能更好的迈开步伐去履行这些协议。对于中国来说,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汽车产业作为首当其冲的重要产业,必须要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德国来说,在“德国工业4.0”的背景下,想要让技术能够充分的得到释放,选择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则是最重要的,中国无疑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车市进入微增时代,下半年仍很艰难

500升降Up & down

市场的名义

汽车进入下半身竞争?

“新零售”或借政策东风 颠覆传统经销模式

让子弹飞一会儿 九专家热议销售管理新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