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洛克”发射
◎上图为1962年“剑鱼”试验中使用核深水炸弹的“阿斯洛克”,下图为“阿斯洛克”发射器,可以升降以调整发射角度,图中左侧可以看到4枚导弹的尾部
核反潜火箭/导弹
“阿斯洛克”(ASROC)是一种全天候、全海况反潜武器系统。它为三段固体燃料反潜火箭,由火箭发动机(MK-12)、机体组件、鱼雷或者深水炸弹战斗部三部分组成。“阿斯洛克”长4.57米,直径337毫米,翼展683毫米,全重486千克,射程8千米,飞行速度近似音速,每枚造价35万美元(不包含核战斗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它是美国海军驱逐舰和巡洋舰上的主力舰载反潜武器,能摧毁任何类型的敌方潜艇。共有超过200艘水面舰艇安装了该武器,包括27艘巡洋舰和87艘驱逐舰。
1952年,为给驱逐舰、巡洋舰和护卫舰配备反潜武器,美国海军开发了一种火箭发射的自导鱼雷RAT,然而不久就发现这种火箭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很有限,并且命中率很低经常脱靶。1955年,美国海军开始开发一种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反潜火箭RAT-C,同年该项目与海军的火箭强化核深水炸弹项目相整合,命名为“阿斯洛克”。1956年6月,官方与霍尼韦尔调节器公司正式签署了“阿斯洛克”开发合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的桑迪亚公司共同开发核弹头W-44。W-44核弹头是采用钚作为裂变材料的内爆式裂变弹,直径349毫米,长0.643米,重77.1千克(是一种相当轻的核弹头),威力达到了10 000吨TNT。1960年“阿斯洛克”武器系统接受了舰上评估,同年冬天解决了核弹头的载运问题。1961年,美军四艘驱逐舰具备了“阿斯洛克”初始作战能力。1962年5月11日,美国海军DD-826号驱逐舰在加州圣迭戈以西425海里进行的“剑鱼”核试验中发射了带核战斗部的“阿斯洛克”,以评估发射此种核武器对发射舰只的影响。
“阿斯洛克”是美国海军装备的最为简单的武器之一。水面舰艇用声呐追踪定位到敌方潜艇后,目标数据从声呐传输到火控计算机。当获取到潜艇的路线、距离、速度等信息后,舰上的8联装MK-112发射器转向目标抬升到合适的发射角。“阿斯洛克”发射后立即飞向预定的溅落点。
发射后,武器射程由点火与分离装置控制,该装置将在预设的时间引爆炸药块来切断火箭推力。“阿斯洛克”随后开始下降,飞到目标区域。点火与分离装置开始分离有效载荷,如果有效载荷是深水炸弹,它会一头扎入水中在预设深度爆炸,如果有效载荷是自导鱼雷,它会通过降落伞缓慢下降进入水中。一旦没入水中,有效载荷就会激活并主动寻找目标。
随着垂直发射系统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海军开始开发新型导弹,称为“垂发阿斯洛克”,这种新型常规火箭逐步替换“阿斯洛克”。而随着苏联的解体,到了1994年,“阿斯洛克”已经全部退役。
为对抗美国的核潜艇,上世纪60年代初,苏联开始研制核反潜火箭,该型火箭由陆军核战术火箭“蛙-7”改进而来,其苏联代号为RPK-1“旋风”,北约代号SUW-N-1(FRAS-1),意为无制导反潜火箭。它是一种近程反潜武器,是苏联水面舰艇装备的第一种反潜导弹武器。该火箭长6.2米,弹径540毫米,发射质量1 500千克,射程为30千米,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飞行速度1马赫,战斗部重500千克,可搭载一枚20万吨(一说5千吨)TNT当量的核深水炸弹。该火箭于1964年开始量产,同年开始装舰试验,首次试验舰是一艘改装了的159型反潜舰。该火箭于1967年首次装备在“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上,先后装备了2艘1123型“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莫斯克”号和“列宁格勒”号)以及3艘1143型“基辅”级重型载机巡洋舰(“基辅号”、“明斯克”号和“新罗西斯”号),其中“基辅”号搭载有SUW-N-1反潜火箭24枚。
该火箭与美国的“阿斯洛克”反潜火箭很相似,圆柱形弹体,尖锥形头部,在弹体尾部有4片“×”形配置的截尖三角形稳定尾翼。整个火箭可分为前后二段,前段内装有战斗部(核深水炸弹或常规炸弹)、引信以及电子导航控制设备,后段是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当火箭飞到目标区时,前后段分离,前段所装作战负荷入水后下沉到预定深度寻找目标,然后由压力引信和磁性近炸引信引爆战斗部。该导弹的主要针对目标是美国的“长尾鲨”级攻击型核潜艇和“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至1990年,在役的SUW-N-1火箭大约有90枚。
苏联还研制了一种水下发射的弹道式反潜导弹SS-N-15“海星”。1960年OKB-9设计局开始研制一种直径650毫米携带400型自导鱼雷的导弹,但存在设计上的困难。1964年OKB-9将任务转给了OKB-8俄罗斯革新家设计局,OKB-8设计局决定研制533毫米的导弹SS-N-15。次年,“海星”导弹在一艘“威士忌”级潜艇上进行了发射试验。1969年正式服役。
SS-N-15“海星”导弹长6.5米,射程45千米,发射质量2 445千克,使用标准鱼雷管(直径533毫米)发射,最大发射深度50米。其采用惯性制导,动力装置为固体火箭发动机。该导弹能携带90R核深水炸弹,威力达2万吨TNT,杀伤半径5千米。也能携带82R鱼雷,射程15千米。该导弹主要是用低频主/被动声呐和“鲨鱼牙”拖曳声呐测定目标,声呐获得的目标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将有关数据和程序输入导弹。
作战使用时,该导弹先装入鱼雷发射管,用发射鱼雷一样的方式发射导弹。导弹离开潜艇一定距离后,发动机水下点火,在发动机推进下导弹爬升出水,按弹道式弹道飞向目标区。到达目标区时,弹体与核深水炸弹分离,同时打开降落伞,使核深水炸弹减速入水,最后炸弹在最佳深度爆炸。该导弹广泛装备在“阿库拉”级、“奥斯卡”级、“台风”级、“基洛”级和“德尔塔”级等潜艇上。
◎“基辅”号重型巡洋舰及SUW-N-1反潜火箭
◎SS-N-15“海星”导弹(上)及其弹道(下)
地对地战术核火箭/导弹
“诚实约翰”是美国陆军装备的第一种地对地核火箭弹。
1950年5月,陆军军械部红石兵工厂开始为野战炮兵研制一种大型无制导固体燃料核战术火箭弹。1950年末,道格拉斯公司被授予了发展新型火箭弹的合同,这种新型火箭弹被命名为“诚实约翰”。1951年6月29日,“诚实约翰”进行了首次飞行测试。1953年1月,少量生产的“诚实约翰”开始进入美国陆军部队服役,炮兵序列号为XM31。同年9月,“诚实约翰”的序列号被改为M31。1954年春,第一个“诚实约翰”火箭营被部署到欧洲。
M31“诚实约翰”长762毫米,装备一部M6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由两具M7旋转电机提供飞行中的自旋稳定,射程在5.5千米到24.8千米之间。它能配备两种核弹头:W-7和W-31。前者爆炸当量为2万吨TNT,后者为2千吨到4万吨TNT。此外,它还可配置一枚680千克的高爆弹头。
1954年,“诚实约翰”的生产转向M31A1型,该型号装备有性能略有改善的M6A1型火箭发动机。进一步的发动机改进产生了M31A1C(1956年末)和M31A2(1959年,装备M6A2火箭发动机)。M31基本型“诚实约翰”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60年,总共生产了约7 800枚火箭弹。从1955年起,红石兵工厂与道格拉斯公司合作对“诚实约翰”进行重要的改进,相继开发出了M50、M50A1改进型。1963年6月,所有的“诚实约翰”火箭弹序列号被改为MGR-1系列,包括:MGR-1A(原序列号为M31及其全部改进型)、MGR-1B(原序列号为M50)、MGR-1C(原序列号为M50A1)。1973年,MGM-52“长矛”导弹开始替换MGR-1,“诚实约翰”被转交给美国国民警卫队使用。到1982年,最后的“诚实约翰”火箭弹从国民警卫队退役。◎上图为“诚实约翰”火箭发射车,下图为其在白沙试验场进行发射试验
为了建立战术层面的独立核威慑,法国从1965年开始研制“通用战术核武器”MR-50,1966年7月2日试验成功,当量3万吨TNT。法国在此基础上研制了AN-51核弹头。AN-51是钚裂变型导弹核弹头,重约500千克,当量1~2.5万吨,弹头长为1~1.5米,弹径小于650毫米,可在距地面300~400米低空状态下爆炸,也可以实施地面爆炸。AN-51于1971年6月5日进行了首次试验,爆炸当量为1.5万吨TNT,1973年进入库存,最后一批AN-51于1977年1月开始制造。
1967年初,法国宇航工业公司开始研制能搭载AN-51核弹头的“冥王星”近程地地战术导弹,1969年进入试飞阶段。该型导弹为单级固体燃料导弹,使用法国欧洲推进公司和法国火炸药公司联合研制的“冥河”双推力固体发动机。其弹长7.64米,弹径650毫米,尾翼翼展1.42米,弹重2 423千克,最大射程120千米,圆公算偏差150~300米,最大速度2马赫。弹体为圆柱形,头部为尖卵形,有控制尾翼,采用简化的惯性制导系统,由电动操纵的尾翼执行控制。核弹头在导弹发射前装上导弹,60%的核弹头采用1万吨当量的AN-51。在战斗行进中,核弹头秘密装在普通的运输车上。整个作战系统包括导弹、发射车、指挥车和运输车等。发射车是改装的AMX-30坦克底盘。CT-20无人机能够在导弹发射前为其提供目标的实时信息,使得它成为战场上的可靠武器。其特点是机动性好、反应迅速、工作可靠,可用于打击敌方的核导弹发射车、炮兵阵地、指挥中心、通讯枢纽以及其它重要目标。
1974年5月1日,“冥王星”导弹开始服役装备法国的核战略部队,共制造了70枚,装备5个炮兵团,每个核炮团下设三个连,每连配备两台发射车和一台指挥车,每辆发射车运载两枚“冥王星”导弹。法国还曾计划建立两个后备核炮团。由于“冥王星”导弹射程过短,只能打到西德,无法打击东德和苏联境内的主要目标,有西方记者为此曾经调侃,如此短的射程真不知道是用来对付谁的。后来法国曾计划研发该导弹的升级型“超级冥王星”导弹,1988年计划终止,让位于射程达480千米的“哈德斯”导弹。1993年,“冥王星”战术导弹开始退役,1995年全部退役。
苏联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蛙”系列战术火箭,名称来源于北约分类中的“陆上自由火箭”(Free Rocket Over Ground)的缩写FROG,先后发展出7种型号,1957年最初装备苏军摩托化步兵师和坦克师。第一种能携带核弹头的火箭为“蛙”-1。该火箭弹体直径609毫米,长10.37米,翼展1.53米,最大射程64千米,全重3.175吨;弹头直径850毫米,重680千克;可装常规/核弹头,核弹头当量为3~5万吨TNT。火箭在飞行中依靠弹体旋转和尾翼作用保持稳定,采用单级固体燃料发动机,火箭发射车采用“斯大林”式坦克改装而成。
“蛙”-7是所有“蛙”系列火箭中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一型,也是该系列火箭最后一种改进型。该火箭在设计中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性能有较大提高,它除了装有帮助起飞的助推发动机和保持飞行的续航发动机外,还有1个旋转发动机,使火箭在起飞阶段得到1个旋转力而保持飞行稳定性。火箭长9.4米、直径0.54米,发射质量2 485千克,最大射程67千米,最小射程15千米,飞行时间30~60秒,圆公算偏差为500~700米。这种公路机动的战术火箭拥有一个550千克的战斗部,可以携带常规高爆弹头、核弹头和化学弹头,可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随意选用,为战场使用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其核弹头的威力相当于0.5~ 2.5万吨TNT炸药,杀伤区域长2.8千米,宽1.8千米,常规弹头内装有320千克烈性炸药,可以炸出16 000个破片。为确保引爆,引信上备有8个感应装置。发射车用轮式载重车改装而成,车体后部装有狭长的发射机和吊车,可在阵地上装配好弹体和弹头后迅速送上发射轨,完成射击任务后立即转移阵地。“蛙”-7于1965年开始服役,1972年停产。
◎法国“冥王星”近程导弹1987年开始,“蛙”系列火箭逐渐被射程更远(120千米)、反应时间更短、打击更精确的SS-21“圆点”导弹取代。苏联在面向北约方向部署了500套“蛙”火箭和“圆点”导弹,面向中国和远东方向部署了215套“蛙”火箭,面向西南亚和土耳其东部方向部署了100套“蛙”火箭,另有75套作为战略储备。非核版本的“蛙”火箭出口到了华沙条约国以及埃及、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朝鲜、叙利亚等国。
◎“蛙”-7火箭核空对空火箭弹/导弹
“妖怪”是世界上第一种核空对空武器,也是美国空军部署过的威力最大的空对空武器。
1954年,道格拉斯公司开始研究发展一种小型核空对空导弹的可能性。为了让武器尽可能的简单,最后决定发展一种非制导的核火箭弹。1955年,全面的开发工作开始。在1956年初,该火箭弹由F-89D“天蝎”截击机进行了首次试射(不带核弹头)。分配给该项目的序列号是MB-1,代号为“妖怪”。“妖怪”于1957年1月开始服役。同年7月19日,在内华达核试验场“约翰”核试验中,“妖怪”核火箭弹进行了唯一一次实弹试验,由F-89J截击机发射,火箭在4.5秒的时间内飞行4 240米后在5 500米高空成功拦截靶机。
“妖怪”核火箭弹长2.9米,直径440毫米,翼展1米,发射重量370千克,最大速度达3.3马赫,射程9.6千米,使用高度15千米,装备一台聚硫橡胶SR49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战斗部是爆炸威力为1 500吨TNT当量的W-25核弹头。为了飞行稳定,火箭弹安装有尾翼控制面,发射后打开。使用“妖怪”的平台包括F-89J、F-101B和F-106A等截击机。在发射了该武器后,发射载机必须急转脱离,以避免受到核爆炸的影响。核战斗部依靠一个定时器引爆,只有当火箭发动机启动和随后的燃烧结束后定时器才会启动。这是为了防止意外核事故的发生。“妖怪”对于打击高空轰炸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武器,因为该火箭弹的飞行时间很短(不到12秒),并且由于没有制导系统,所以几乎不能被敌机干扰,同时该核火箭弹的爆炸毁伤半径达300~500米,这使得轰炸机不可能逃逸。即使敌机侥幸逃脱了火球的直接伤害,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也可瘫痪其电子设备。
1963年6月,“妖怪”火箭弹的序列号被改为AIR-2系列,包括:AIR-2A(原序列号为MB-1)、ATR-2A(原序列号为MB-1-T)、AIR-2B(原序列号为MMB-1)。虽然AIR-2A是一个官方序列号,但是有一个被称为AIR-2N的序列号也经常被使用。
“妖怪”的生产工作于1962年结束,共制造了超过1 000枚。1965年,聚硫橡胶公司开始为AIR-2生产一种改进型发动机,使AIR-2拥有更长的寿命和更大的工作温度范围。这种新发动机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78年。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载机的退役,“妖怪”也逐渐退役。到1982年,仅剩下200枚火箭部署到100架F-106和CF-101战斗机上,此后这些战机逐步被F-15、F-16、F/A-18替换,1986年AIR-2火箭弹全部退役。
◎1957年7月19日“约翰”核试验场面
◎“妖怪”核火箭弹,右图为“约翰”核试验前其被装到F-89J“天蝎”截击机上为了提高迎头攻击单发杀伤概率,1959年美国休斯公司研制了“核猎鹰”空空导弹,代号GAR-11,1963年改为AIM-26A,它是将AIM-4A“猎鹰”导弹的基本控制和制导装置与具有巨大破坏力的核战斗部相结合的产物。由于当时使用红外导引头的常规“猎鹰”导弹难以迎头锁定敌机,它选用了雷达导引头,因而具有较好的全天候性能和较远的搜索距离,并能从任何方向(包括迎面)进行攻击。从外形上看,AIM-26A有一个两头细中部粗的弹体,没有头部舵翼。该导弹于1960年3月交付美空军试验使用,次年正式服役,配备在F-101、F-102和F-106上,是世界上第一个装备核弹头的空空导弹。
AIM-26A“核猎鹰”导弹长2.14米,直径279毫米,翼展620毫米,发射质量92千克,射程8千米,使用高度15.2千米,发射速度为2马赫。动力装置采用M60型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推力为26.7千牛。该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和主动式无线电近炸引信。雷达导引头的波束作用范围为60°,波束轴线与弹轴一致,凡进入此范围内的目标都可为导弹所截获、跟踪,具有较大的截获范围和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为弥补制导精度的不足,AIM-26A导弹采用了W-54裂变核弹头,当量为250吨TNT,大的杀伤面积使其能应对来犯机群。该导弹共生产1 900枚,与“猎鹰”AIM-4A和AIM-4C 一起装备在F-102全天候战斗机上。
上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雷达与红外导引技术的进步,使得装备常规弹药的“麻雀”导弹和“响尾蛇”导弹也能有效地迎头攻击敌机。另外,苏联战机此时主要从低空进犯,而AIM-26A“核猎鹰”在低空爆炸难免对己方带来附带伤害。到1971年,AIM-26A“核猎鹰”导弹全部退役。1970~1972年间,AIM-26A“核猎鹰”导弹上的W-54核弹头被改造用于AGM-62“白星眼”滑翔炸弹。
◎“妖怪”核火箭弹被发射的场面
◎左图为美国海军航空国家博物馆展示的“核猎鹰”,弹体上标示的为早期代号GAR-11,右图为吊装中的AIM-26A“核猎鹰”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