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园林

中国古代大地景观对现代风景园林建设的启示——以古代杭州西湖变迁与整治为例

张亚琼 / ZHANG Ya-qiong 周 晨* / ZHOU Chen

摘 要:在中国古代的人类活动中,人们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对自然进行梳理改造,使之为人类服务,并因此留下了很多经典的大地景观作品,是当今城市建设可以学习借鉴的宝贵资源。概述了古代杭州西湖的发生发展过程,探究了西湖整治过程中所体现的整体观,以及在当今风景建设中应遵循的整体性原则、风景统筹性原则和学科发展的交叉性原则。

关键词:风景园林;大地景观;西湖变迁;风景园林建设

文章编号:1000-6664(2017)05-0064-04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6-02-02;

修回日期:2017-01-07

Abstract: In the ancient Chinese human activities, people transformed the nature to make it serve human beings based on adapting to the nature, leaving a lot of classic earth landscape works, which is the valuable resources for reference of moder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ancient Hangzhou West Lake, explores the holistic view embodi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West Lake renovation, as well as the principles of integrity, scenery coordination and interdisciplinary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presen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arth landscape; change of West Lak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 通信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email protected]

大地景观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的地形和地面上所有自然景物及人工景物所构成的总体特征[1]。在中国古代的人类活动中,留下了不少大地景观杰作,它们强调对自然的尊重与顺应,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和谐共处,推崇“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意境,在对自然万物直接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从系统出发,将每个零散的局部有机整合并使其发挥出整体最大的功能。本文研究的杭州西湖就是由自然地貌、水体和人类活动共同形成的具有文化、宗教等审美价值的大地景观作品。它是古代人民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合理干预自然的结果。

在当今规划中,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忽视,导致了生态链脱节、环境质量下降、景观资源丧失、城市乡镇失去自身特色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本文选择古代西湖的变迁与整治作为研究切入点,旨在从西湖几千年的建设、管理和发展的脉络中总结可资借鉴的经验,以为现代风景建设提供指导。

1 中国古代大地景观的形成——古代杭州西湖的变迁与整治1.1 西湖成因概述

关于西湖成因的解释有很多,其中以近年来提出的“海湾—潟湖—人为治理综合说”(图1)为代表,该观点将西湖的形成划分为几个典型时期。

1)海湾期: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中期。此时,地球进入了气候最宜期即最大海侵期,南、北、西三面环山,东临杭州湾的西湖及其以东地区全部被海水淹没而成为海湾[3]。这种基于西湖地层及其中所含化石的科学解说证实了竺可桢先生提出的“在潟湖形成之前,西湖是钱塘江口左近的一个小小湾儿”[4]的观点。

2)潟湖期: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晚期。此时海平面出现回落,西湖开始由海湾向潟湖过渡。西湖海湾东西遭受携带大量泥沙的海潮冲击,在海湾口处,海潮流速减弱,挟沙力渐小,泥沙得以沉淀积累,距今2 000~3 000年前,江潮泥沙不断堆积淤高,露出沙漫滩并形成了河口沙坎,西湖成为一个潟湖[3,5]。

3)人为治理期:为抵御高潮位、大潮汛时代海潮对原为沙漫滩的杭州城区的袭击,汉·华信始筑捍海大塘,隔绝了西湖与钱塘江潮,使西湖最后形成并逐步定型、稳定。

另外,对西湖成因的分析还有“火山说”①、“海平面升降说”②和“构造湖盆说”③等,但无论何种学说都没有脱离一个事实:西湖是自然地理变迁与人为自然干预下的产物。

① 1909年由日本学者石井八万提出,该观点认为西湖是由火山岩阻碍而形成的堰塞湖。

② 1924年由章鸿钊先生提出,该观点认为西湖主要的形成原因是海平面的升降。

③ 1999年由沈耀庭先生提出,该观点认为西湖是构造湖盆,是复向斜凹陷湖盆。

1.2 古代西湖的变迁与整治过程

随着时间的积累,西湖泥沙堆积得越来越多,其在漫长的1 600多年中,面积呈现出越来越小的趋势(图2)。在古代,西湖承担着重要的水利功能和生活功能,因此,西湖的泥沙淤积治理至关重要。也由于此,西湖的整治贯穿着“淤塞—疏浚—淤塞—疏浚”的循环过程,从唐代到清代较重要的西湖疏浚治理工程就有23次,西湖的环境建设也围绕着疏浚工程而逐步展开[6],从而促进了西湖如画的风景格局的形成。这一过程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1)唐·李泌始凿六井,引水入城。秦汉时期钱塘县由武林山麓移向江干凤凰山麓,到唐朝时期已从江干凤凰山一带向北转移至西湖东侧平陆[8]。唐德宗时期李泌“闵钱塘濒海市民苦江水卤恶难以安土”,始凿小方井、白龟池、方井、金牛池、西井、相国井,开阴窦引湖水入城区“以资民汲,民甚利之”[9]。这不仅解决了城区居民淡水饮用的问题,紧密了杭州城与西湖之间的联系,而且所形成的人湖互动关系也影响了后世人对西湖的清淤疏浚与维护治理等工作的认识。

2)唐·白居易“重修六井,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9]。白公堤的修筑在客观上达成了两方面的结果:其一,捍湖浚湖解决了城市的雨洪灾害以及杭州以东、以北千顷良田的灌溉问题,改善了交通和饮水条件,使居民能近水而居,奠定了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整体格局;其二,筑长堤蓄水防旱涝的同时,将开阔的湖面分为上湖和下湖2个部分,开创了西湖湖堤景观营造的先河。

3)吴越时期的王钱镠建“撩湖兵制”,定期除葑浚湖,疏通水源,修建水闸,蓄水泄洪,以解决“五代时西湖岁久不休,湖葑蔓蔽”[9]的问题。该举措的重点在于:其一,组建军队定期除葑浚湖,使西湖免于淤塞;其二,设龙山、浙江两闸节制江流,防江水倒灌;其三,开涌金池引湖水入杭州城,利用西湖水补给城内诸河水源。由此,使江-湖-河形成一套完整的“控流-蓄水-供水”系统,既紧密了湖与城的关系,保证了西湖美景及杭州城的持续发展,又贯彻了“有水才有民”的理念,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该时期除了兴建水利工程外还种植了大量植物,保证了西湖的生态环境,创造了秀丽的自然风景。

4)北宋·苏轼疏浚淤泥,筑苏堤,建石塔。苏轼任杭州知州时,“西湖葑积为田,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多淤”[9]。为治理西湖葑草淤积,恢复宽广水面,除民之大患,苏轼“奏请救荒,馀钱万缗,粮万石及百僧度牒,募民开湖,葑草尽除,湖乃大治”[10]。此次疏浚将西湖之淤泥堆积成长达2.8km的堤岸,沟通了西湖南、北两面的交通,同时分隔出旷阔的外西湖和静谧的里西湖。堤上6座古桥古朴美观,杨柳飘拂,桃花嫣红,形成了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苏堤的修筑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了西湖秀雅灵韵的景观格局。与此同时,湖中建石塔3座,禁止种植茭藕,防止湖泥淤积,形成了著名的“三潭印月”景观。

5)明·杨孟瑛再次大规模疏浚西湖,筑杨公堤。“西湖自宋亡后,历元入明,官无历禁,为官民、寺观侵占”[11],杨孟瑛从西湖对杭州的形势脉络、城防安全、农田灌溉、居民用水等方面提出疏浚治理的重要性,“拆毁田荡三千四百八十一亩(约232hm2)”使“西湖始复宋唐之旧”[9]。

此次修湖工程是在西湖又一次淤塞、农田无法灌溉之后的再次大规模水脉梳理,它恢复了西湖的蓄水、防涝及抗旱功能,灌溉了千顷良田,疏通了杭城区内河和井水水源,并恢复了西湖形胜。明·田汝成道:“西湖开浚之绩,古今尤著者,白乐天、苏子瞻、杨温甫三公而已。[12]”以上是西湖变迁与整治过程中几次典型的历史事件,实际上,从西湖出现到发展至今,基于农田灌溉、防洪防旱、饮水供给、航运交通的西湖治理一直持续不断。时至今日,对于西湖的水系治理和公园管理机制日益完善,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更加重视对西湖自然山水资源及文化景区的保护,除了对西湖周边历史遗留景点进行大规模修缮外,还陆续开展了封山育林的荒山绿化改造,深挖湖底、清除淤泥的湖泊治理,恢复部分历史水域的“西湖西进”,以及优化西湖内循环流场的“西水东运”等工程,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西湖秀丽风景的延续与发展。

图1 西湖成因分析(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2])图2 杭州西湖岸线及空间格局变迁图(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6-7]) 2 古代杭州西湖变迁与整治对现代风景园林建设的启示

西湖的形成虽然是一个自然过程,但在1 000多年后仍然能够继续存在并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完全归功于历朝历代的不间断治理,从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1)西湖是中国古代大地景观的典范。

西湖的整治不局限于西湖本身,而是在自然地理上囊括了西面群山的山溪汇水收集、钱塘江潮及泥沙控制、杭州城区六井及城内诸河梳理等内容,在人文环境上与西湖周边城区、别墅、寺院等风景名胜的发展紧密结合,它是一项典型的以地球地表为载体,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规划工程。

2)西湖的整治是集农田水利、雨洪管理、城市供水、交通航运、风景建设于一体的综合工程。

纵观西湖的整治历史,每一次都围绕着防洪防旱、蓄水灌溉、防沙清淤、城区供水而展开。历朝官员和百姓充分利用疏浚所得的葑草、淤泥筑堤建岛,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地连接交通、分隔水面、植树造景、营建楼亭,使基于生产、生活功能的湖区整治融入风景体系之中,造就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秀丽风景。由此,古代西湖变迁与整治对现代风景建设的启示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2.1 用整体系统观指导现代风景园林建设

2.1.1 山水格局的整体性

西湖的整治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对自然山水格局的尊重。它的历次治理都强调了顺应地形地势,保护山脉余脉,理水源、察去向,保证环绕西湖三面的山体有水源汇集,使西湖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水源补给而呈现生机勃勃的活力,也保证了西湖三面有山,一面为城的整体格局1 000多年来持续不变。而反观我国当前的诸多建设项目,为提升土地价值或者发展旅游经济,一味重视水体本身的景观价值而忽视水系的整体梳理,水体上游的水源涵养林被毁、水脉被截,以及无视水源供给量而平地挖湖等现象屡见不鲜。西湖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以尊重山水自然格局为前提的建设才是风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1.2 水系统管理与风景营造的整体性

尽管今天,西湖以如画的风景而名扬中外,但它的发展过程却始终围绕着水系统管理而进行。在这一过程中,为蓄水而筑白堤、巧用疏浚的河沙淤泥筑苏堤以及堆筑水中三岛等成为历史上最为关键的风景创造。它们巧妙地将湖面分割出了大小不同、动静各异的湖面,岸边的植被也因淤泥土壤而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由此可见,西湖的建设并非单纯的造景工程,而是水系统管理与风景建设紧密结合的整体工程。多年来,我国风景园林建设大多停留于对西湖风景营造的借鉴,割裂风景体系与其他基础建设的整体性,由此出现了大量单纯地从水系统管理出发而忽视风景的水利工程,或者单纯地从造景出发而忽视水系统梳理的景观工程,它们导致了水的风景和生态发展的不可持续。

2.1.3 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整体性

西湖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这与西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紧密相关。青山环抱、绿水轻绕的西湖与周边的宗教、历史、诗词文学等人文景观相互衬托,形成整体。

自古以来,“深山藏古寺、云里听梵音”“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西湖三面环山的优势有利于宗教寺庙文化的发展,周边最为著名的宗教文化景点有灵隐寺、六和塔、保俶塔等。这些景点以自然山林为依托,巧妙地布置建筑群落,讲究自然与宗教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许多著名的爱国英雄如岳飞、秋瑾、于谦等埋骨于西子湖畔,人们把对英雄的敬仰寄于西湖自然山水之间,使其历经时间积累,慢慢沉淀。西湖周边自古流传着许多神话传说,最为经典的当数:凤凰、玉龙化为2座青山守护西湖明珠的美丽神话、与断桥和雷峰塔密切相关的白蛇传奇,以及西泠桥畔江南才妓苏小小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些神话传说为湖光山色、花木繁茂的西湖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西湖的自然山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对其赞美、歌颂,同时也成就了他们在诗词、绘画、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以白居易、苏轼为代表的诗人将西湖山水作为载体,创作出千古传颂的伟大诗篇。南宋画家马元笔下描绘的西湖景观同样也是山水与人文结合的精品,其画卷的提名更成为后世“西湖十景”的名称。而在群山中的石窟造像、碑刻、雕像等均是巧妙利用西湖自然资源,完美融合人文资源的重要表现。

西湖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形成了整体,互为依托,相得益彰。这带来的启示,即在当代风景园林建设中需要充分尊重现有自然资源,挖掘和保护场地独特的人文资源,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看成整体,统一规划建设,既保护生态又凸显特色。

2.2 用风景统筹的思维协调各行业的合作

风景统筹思维强调运用系统的理论,以风景营造为重点,各行业协调开展工作。西湖历代的治理实际上是一项集水利、交通、农业、文化、风景于一体的大地景观工程,这项工程充分表现了各项功能性工作服从于风景建设的可能性,以及为共同完成这一项综合性项目,各行业各部门之间进行高度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央相继出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政策,各行业应积极响应、配合政策的落实和实际项目的运行。但必须认识到这些综合性的大地景观从来都不是一个专业或一个部门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多个行业多个部门相互影响的综合系统,它涵盖了规划、水利、交通、建筑、文化、生态、风景园林等多个行业。西湖几千年来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充分说明,只有加强各专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用风景统筹的思想协调各行业的共同作用,才能真正不负建设美丽风景、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

2.3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应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的时代背景需要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具备高素质的专业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到“知行合一”。风景园林建设的综合性迫切地要求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全面发展,注重规划、水利、建筑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为风景园林的实际建设做出科学的指导。

建立完整的风景园林学科体系需要融入大量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并结合实践经验和试验研究成果,形成本学科的专业理论系列、专论、专著[1]。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应突破传统思维,做到多学科的交叉进行以适应社会更多层面的需要。明确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与行业就业的相互关系,以培养行业综合型人才为导向进行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建立多学科交叉的教育培养体系,培养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注重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但切忌广而不精,应正视每位学生的独特性,提高学生创新、科学的思维能力。理顺风景园林与相关学科之间的教育体系,并在我国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理论与科学技术体系[13]。

3 结语

古代西湖从形成开始就经历了从荒芜到整治的循环过程,虽然荒芜的时间占据不小比重,但是在这1 000多年的时间里不乏为民着想的君王,敢于为民请命的地方官吏,以及众多用智慧和汗水进行淤泥疏浚的平民百姓,社会各主体都发挥着自身强大的作用,也正是这些原因创造出了现在闻名中外、风景如画的西湖景区。在现代风景园林建设中我们应当吸取西湖整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理清大地景观规划的客观规律,能够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激发各主体的创造精神,尊重并利用自然,营造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具有时代内涵的大地景观。

参考文献:

[1] 李嘉乐.现代风景园林学的内容及其形成过程[J].中国园林,2002(4):3-7.

[2] 周峰.杭州历史丛编之一·南北朝前古杭州[M].修订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445.

[3] 汪品先,叶国樑,卞云华,等.从微体化石看杭州西湖的历史[J].海洋与沼泽,1979,10(4):373-383.

[4] 竺可桢.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J].科学,1921,6(4):381-386.

[5] 陈吉余,罗祖德,陈德昌,等.钱塘江河口沙坎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J].地理学报,1964,30(2):109123.

[6] 李功成.对杭州西湖园林变迁的思考[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6.

[7] 任牮时.南宋以前杭州城城郭[D].杭州:浙江大学,2002.

[8] 阙维民.杭州城郭的修筑与城区的历史演变[J].浙江学刊,1989(6):112-114.

[9] (清)李卫.西湖志[M].杭州:孟春浙江书局,光绪四年:卷一.

[10] (元)脱脱,等.宋史·苏轼传[M].卷三百三十八(列传九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

[11] (清)吴农祥.西湖水利考[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7.

[12]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375.

[13] 李雄.中国风景园林发展进入新时期[J].中国园林,2011(6):22.

(编辑/李旻)

作者简介:

张亚琼/1991年生/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长沙 410128)

周 晨/1968年生/女/湖南宁乡人/硕士/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长沙 410128)

 

中国古代大地景观对现代风景园林建设的启示——以古代杭州西湖变迁与整治为例

风景园林学视角下的中国采石干扰土地修复治理现况反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