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泉州籍台湾诗人余光中这首乡情浓浓的近作,用泉州话读出来,会是怎样的韵味呢?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曾走在我国“向海时代”前列、因海而兴的古老海港城市——泉州,名胜古迹珍贵,湖光山色养眼,但泉州话却一时难得听懂。
泉州话乃闽南语的次方言,残留着远去的唐宋古音,属于汉语方言的“活化石”,确实让外地人茫然。记者在泉州采访9天,感觉这个“留形、留神、留人”的古城,爽爽朗朗看得见、咿咿呀呀听不清。尤其,对泉州话里的“阮”字印象颇深。“阮”,泉州人念作gún,意为“我们”。联想到“爱拼才会赢”“输人不输阵”等当地俗语,更觉得街头不时可见的广告词“阮泉州 一起赢”,真是淋漓尽致地彰显了泉州人开放包容、开拓进取的精神气质和向海而生、向海发展的海洋基因,为这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做了鲜活的形象推广。
“阮泉州 一起赢”!
换个角度观之:作为生活着5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居全省第一的福建民族工作重点城市,“阮泉州 一起赢”也正是泉州各民族同胞持之以恒践行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窗口的生动写照!今年5月初航拍的泉州石湖新港(六胜塔、林銮渡古码头所在地) 陈英杰/摄
刺桐花开时节的泉州东湖公园 陈英杰/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东、西双塔是泉州古城的地标 陈英杰/摄从刺桐港到古泉州(刺桐) 史迹申遗
刺桐树和刺桐花,乃泉州的市树、市花。原产南亚的刺桐于公元五六世纪引种到福建沿海,大量种植刺桐的泉州在中世纪就被唤作“刺桐城”。色艳冠美的刺桐花,深得人们喜爱。
1291年春,刺桐花红似火的时节,马可·波罗率船队从刺桐港扬帆启航,离开旅居17年的中国前往波斯。此前,他曾在遍地刺桐树的古港小住,并对其颇有好感。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描述道: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商人云集,货物堆积如山;人们喜爱和平,生活安逸……的确难以想象!
人类古代文明史上,穿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辽阔海域、联系沿岸众多国家的海上航运及贸易线路体系,同时成为东西方人文交流的重要通道,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亦即瓷器之路、茶叶之路和香料之路)。作为中华文明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重要起点,先秦时期就有闽越先民繁衍生息的泉州,很早与海洋结下不解之缘。“市井十洲人”“涨潮声中万国商”——堪称“中国海上零公里”的刺桐港,兴起于隋唐、鼎盛于宋元,终究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中世纪世界货舱”,与10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
上千年海外交往的过程中,作为全球经济贸易和文化中心之一的泉州,不仅以其重要的港口城市地位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而且吸纳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华侨文化和域外文化等精华,成为海丝沿线各国多元文化“混血”之地,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树立了文化包容、经济繁荣、自由开放的楷模,代表着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巅峰水平。多元文化的交融,成就了泉州诸种宗教和谐并存、儒商齐重、百业俱兴的盛世景象。大批阿拉伯、波斯等外国商人或陆路或海路来到泉州,并逐渐定居下来由“洋番客”变为“土番客”,高峰期达10万之众。始建于北宋的清净寺,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至今仍在穆斯林世界享有盛誉。而无数名不见经传的刺桐海商,做生意精明务实,驾福船出海技高胆大。他们勇于挑战、不畏惊涛骇浪的海洋气质和闽南性格,遗传给后辈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品质,与丝路精神一脉相承。
马可·波罗离开刺桐港开启归途之旅700年后,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和平方舟”船队从威尼斯出发,一路向东途经16个国家,停靠泉州并召开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认定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后来又将全球首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于此。
被誉为“明朝四君子”之一的泉州人何乔远,曾于400年前编撰纪传体史书《名山藏》和地方志《闽书》。在《名山藏》之《王享记》篇,作者记述多个国家的人文地理,对当时边疆地区“东北夷”“北狄”“西戎”“东南夷”等民族的状况进行了实录。
4个世纪过去,为后世留下边疆民族问题重要史料的何乔远,未曾想到家乡泉州会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成为多民族和睦相处、多文化和谐交融的典范:有包括汉、回、畲、蒙古、满等世居民族在内的54个民族,1个民族乡、48个民族村(社区),少数民族人口22.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82%);超过万人的民族有回、土家、苗、畲、壮、布依等;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13.4万,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8.5%。
往昔的刺桐港,如今可以用“七个都”即鞋都、衣都、石都、瓷都、茶都、香都、文都和“四个泉州”即836万人口的“本土泉州”,分布于120多个国家、人口900多万的泉籍侨亲构成的“海外泉州”,900万泉籍台胞构成的“对岸泉州”,100多万在全国各地投资兴业的泉商构成的“异地泉州”来概括。而海上丝绸之路宏大历史背景下的民族团结交融,更是泉州底蕴深厚的多元文化孕育出的丰硕成果,是海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吞吐四海云帆,鼓荡八面来风。
新时期,正是开放包容、爱拼敢赢的海丝文化,极大地推动了泉州的跨越式发展。1978年,其经济总量在全省倒数第二。如今,泉州的GDP占到全省四分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8年居福建首位,上市公司达100家,有148个中国驰名商标;与海丝沿线国家的贸易占比达一半,吸引海丝沿线国家在此投资办企业1565家。
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延续历久弥新的海丝文化,传承风雨共渡的海丝精神。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愿景与行动规划中,泉州被列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永久举办地、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的永久落户地。抢抓“一带一路”机遇,落实先行区行动方案,积极融入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泉州开启了“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新征程。
早在2001年11月,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就强调:“泉州许多文化遗迹与海上丝绸之路息息相关,文化遗产独特,内涵丰富,将泉州海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行性较强,也对泉州的文物保护、环境治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今年1月,我国正式推荐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点有16个,占全国海丝遗产总数近一半,分为航海与通商、多元文化、城市建设与陆上交通等三类,从不同角度见证了伟大东方海港城市的风韵和荣光。当前,处于申遗冲刺阶段的泉州,掀起保护史迹、弘扬传统、开创未来的热潮。《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相继出台,社会各界热烈响应。
“我们现在这个世界需要学习的,泉州人以前就做到了!”想必,无论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都走过的马可·波罗,还是归隐故里泉州湾畔的何乔远,都会赞同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对于泉州的这个评价。
石渔村:穿越时空的海丝新传奇
此次打包申遗的古泉州(刺桐)史迹,石狮市蚶江镇石渔村占两处——林銮渡和六胜塔。此外,村里还有石湖城等数处古代名胜。另一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万寿塔,距此地也不过数公里。
身材魁梧、笑容满面的村党支部书记郭志猛,从没像最近这样忙碌和兴奋。这天上午,当兵出身的他就风风火火地接待了记者一行和福建“海丝泉州”采风团。“海丝热”,引发“石渔村热”。
唐朝航海家、商人林銮为通海外“渡蛮舟之便”,在石渔村西北的两座天然大礁石间建造了刺桐港最早的商贸码头,即“林銮渡”。眼下正值涨潮期,透过海水只能隐约看见古码头的石阶。
石渔村东北金钗山上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六胜塔,是全世界最早建成的第一航标高塔,与海丝关系密切。
曾几何时,大礁石深陷淤泥,一方方养虾池布满古渡……昔日番船穿梭的场景难觅踪影,林銮渡似乎销声匿迹。年久失修的六胜塔,也亟待加固。
还原林銮渡和六胜塔的历史风貌,成为泉州乃至石渔村自上而下的共识,郭志猛与村民走到抢救、保护海丝文物的第一线。“以前,与古迹毗邻而居的一些村民,根本不知道它的价值。改变村民的观念,至关重要。”
于是,宣传《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的村民大会相继召开,各级政府广泛动员,还请学者来讲课。最近这次讲座,是石狮市博物馆馆长主讲的《送你一片辽远的蓝》。学者专业的讲解,干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村民慢慢知晓了林銮渡和六胜塔往昔的辉煌,对家门口的历史文化加深了认知。随即,村民的态度从置若罔闻转变为全力支持、主动配合……几个月下来,林銮渡周边13户人家的养殖池、五栋房屋等或拆迁或改造,环境整治顺利推进。
如今,林銮渡基本恢复本来面目,六胜塔的维修也告罄——波澜壮阔的海丝史,风采再现!“林銮渡和六胜塔,不仅是石渔村的,也不仅是石狮和泉州的,更是全中国、全世界的!”石狮市委书记常说的这句话,郭志猛终于觉出了它的份量。
海丝文化和海丝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石湖人。
位于泉州湾出海口的石渔村,3000余村民中回族占75%,是石狮市最大的少数民族村。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石湖半岛。“祖祖辈辈搞海运,血液里都流淌着海水”的回族村民,将渔船改成简易载货船,干起了老本行。沉寂多年的海丝商路,逐渐热闹起来。今非昔比,石渔村已从当初单一的海运,发展到物流+金融、物流+资本运作、物流+信息化的多业态;从少量通往上海浙江的航线,发展到通往全国多地并即将开通到马尼拉、雅加达等海外航线。古渡早无法满足现代航运需求,在距林銮渡一公里的地方,崛起国家一类口岸、全国内贸集装箱运输中转枢纽港、泉州湾中心港区——石湖新港。全村拥有5000吨级、1万吨级、3.5万吨级、5万吨级泊位各一个,海运企业13家、运输公司55个;船舶载重能力从20年前的10万载重吨,发展到150余万载重吨,石渔人撑起了泉州海运的半边天。八成的村民从事海运、港口物流服务及内海、滩涂养殖捕捞业,绝大多数人家都在船运公司有股份。2016年,全村总产值28亿元,村财政收入60余万元,年人均纯收入超过三万多元,名列全省民族村前茅。回族村民郭东泽、郭东圣兄弟从一艘铁壳船起家,创办的安盛公司成为全省第一家上市的海运物流企业,在全国民营船运业中排行第三,世界排名第26位。
郭志猛(右)和石狮市永宁镇郭坑回族村党支部书记郭自力
泉州刺桐港最早的商贸古码头——林銮渡
泉州有世界上最高的骑马铜像——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塑像 陈起拓/ 摄借势“一带一路”和泉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石渔村再次站到历史的潮头——充分利用石湖新港和历史人文资源,以林銮渡、六胜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以弘扬海丝精神、打造汉回民族文化融合的特色小镇为目标,相继建成海丝文化广场、六胜塔历史文化公园、妈祖民俗文化广场公园、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文化创意园已见雏形……古港新生,魅力无穷。
林銮渡岸边,那尊“不肯去妈祖”神像自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至今,一直被供奉在庙里。今年元宵节,第一届石湖海丝文化节盛大举行,踩街、灯谜和攻炮城等民俗活动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
巍峨六胜塔,沧桑林銮渡,湛蓝石湖港,悠深海丝情。
明年满50岁的郭志猛是“海丝达人”,微信名就叫“海丝起点”。省内外考察团、国内外媒体,只要跟海丝有关,到泉州必定到石渔村,也必定请他当导游。报刊里、电视上、视频中,这个侃侃而谈的回族村支书俨然研究海丝文化的学者。搞了大半辈子海运的他,眼前又有了“双创”新目标——开发管道智能机器人,发展高科技的港口服务业。智能机器人奔忙于古老海港,无疑将成就穿越时空的新传奇。
小坝蒙古族村掠影海丝风韵+蒙古族风情
两年前,一场名为“海丝•美丽乡村”的草地音乐节,让离海岸20多公里的蒙古族山村——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在泉州大红。
作为全省唯一的蒙古族村,小坝共有8个自然村605户、2600多人,其中出姓蒙古族400多户、2100多人,占福建蒙古族总人口的90%以上。
“燕南无二族,惠北自一宗”“帝廷称奇姓,闽海振科名”。村民珍藏的残缺发黄的《出府族谱》,道明了出姓的源流。出姓的祖先是以身挡箭保护成吉思汗的木华黎大将,以“燕山衍派”为堂号,表明源自燕山之北的草原。山居已550多年的出氏族人,早就不穿蒙古袍,也不说蒙语,更没有赛马摔跤,但他们依然是海边的蒙古族,依旧有着豪迈的性格。2015年,内蒙古电视台拍摄的蒙语专题片《海边的蒙古族》,对小坝作过推介。
当了11年村支书的出东玉,长期从事木包装、家具制造,是发家致富的好手。他与村主任谢尾财(出姓人家的汉族女婿)开着自家的小轿车,带记者从324国道岔路口进山,沿前年刚浇筑的乡村水泥公路,把小坝村跑了个遍。
对于小坝发展路径的选择,出东玉和谢尾财有共识:将蒙古族文化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发挥山、水、林、石等自然景观优势的同时,突出古民居古寺庙古祠堂、蒙古族风情、天下奇姓等人文特色。目前,小坝正在开发洪厝坑蒙古族敖包祭祀、特色餐饮和现代观光农业等多个项目。春节和祭祀期间,越来越多的村民穿上从内蒙古买来的民族服装;村里的小学还计划从内蒙古招聘蒙古族老师,给孩子们教授蒙古族语言、习俗和文化;数十座空置的古厝,将改造成闽南风格的民宿……近3年来,受益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等各项扶持政策,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在小坝建成蒙古族特色村寨大门、100米出氏源流山崖壁画、砖混结构蒙古包、燕山部落农家乐和6公里长的“马头琴”造型路灯,修缮了出氏祖屋、翰林第等数栋古大厝,AAA级红星生态园开园迎客。
漫步青山绿水和油菜花黄的田园,探访功能齐全的游客集散中心,徒步溪流步道和燕山寺、观音山登山路,驻足观景台看河谷对岸飞瀑直下……记者在小坝领略与内蒙古大草原完全不一样的景致,体验海边蒙古人的山居环境,别有一番滋味。
继首届草地音乐节之后,创设卡通形象“迪迪马”、草原亲子嘉年华、蒙古草原音乐露营等活动也成功举办,小坝的名声越来越响亮,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前景越来越广阔。
眼下,村干部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土地流转搞种植基地这两件大事上。大学生村官、村支部副书记出惠川最大的愿望,是发挥电子商务专业特长,把村里的电商搞起来。自村民的4家网店开张后,连锁的乡村淘宝店也即将营业。
村两委班子成员曾赴闽北宁德的“全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参观学习,感觉差距不小,但潜力也大——“地处我国最南、有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利好的蒙古族村”,就是小坝的金字招牌!站在村里最高山头新立的敖包旁,背靠那棵相思古树,眺望祖先六七百年前从北方沿海边一路走来的古栈道,小坝人对打造福建独一无二的海峡两岸蒙古民族文化风情核心体验区满怀憧憬,信心十足。
百崎回族乡党委书记郭阳灿(左二)和泉州丝路文化艺术展览馆荣誉馆长郭廷真(右二)在欣赏一幅创作中的海丝题材画作从本土企业家到海丝文化践行者
记者采访台商投资区百崎回族乡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
在保存明代阿拉伯文石刻等文物的郭氏家庙追溯百崎回族的族源,在位于百崎古渡口、周边车来人往的“接官亭”和刺桐花开正艳的“郑和堤”寻觅当年郑和的足迹,在全球首座海丝主题的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感受主雕塑“帆影”象征的“海丝梦”……
登上古渡附近一栋高楼的顶层极目望远,山海之间的泉州湾尽收眼底。生长于本地的回族干部、乡党委书记郭阳灿,兴致勃勃地指点着依山、傍湖、通江、临海的百崎:三面环海、一面连陆,地处泉州湾北岸的晋江、洛阳江入海交汇处,与当年的刺桐港隔海相望,是泉州未来的新中心城区。
郭阳灿带记者来到位于百崎工业区的泉州丝路文化艺术展览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暨派顿集团公司总部。前者是海丝文化主题展馆,后者是集高端鞋服多品牌运营、科技创业孵化及投资、文化创意产业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
“我是海丝后人,为家乡的建设发展,为弘扬海丝文化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就是我最大的梦想。”这几年,作为百崎第一代回族现代企业家,派顿(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展览馆荣誉馆长郭廷真一直忙于各种海丝文化交流活动。
上世纪80年代初,海边生海边长的郭廷真白手起家创办橡胶厂和制鞋厂并掘下第一桶金。进入新世纪,郭廷真的派顿公司相继取得国际品牌HANGT EN(欢腾)和Vitruvius(维楚维斯)等在中国的总代理权,成为泉州首家引入洋品牌的鞋企,形成高档鞋包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如今,派顿已完成两次转型——从家族企业到现代企业,从传统产业到高科技产业。
“做有价值的事业”。有了钱而不乱“烧钱”。百崎越来越多创业有成的回族企业家,开始投身公益、回馈家乡。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派顿在中华慈善总会举办的抗震救灾书画义卖活动中捐出善款。由此机缘,郭廷真踏上公益慈善和文化交流之路。2016年11月,派顿创建的泉州丝路文化艺术展览馆落成。
展览馆二楼和三楼的展示区挂满名家字画,浓郁的海丝气息扑面而来。对这些作品,郭廷真如数家珍。更让他自豪的是,这座展览馆以服务海峡两岸、辐射全国、开拓国际市场为定位,致力于打造与海丝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及产业化的对接平台。
在百崎,许多老板逐渐把家业交给“创二代”“创三代”,派顿也基本由海归的儿子郭均铭和MBA毕业的汉族女婿陈伟坤打理。郭阳灿和郭廷真都很看重这种模式:既放手让下一代到更广阔的天地打拼发展,也鼓励学有所成的年轻人回家乡二次创业,以国际化视野和前沿技术推动百崎新的腾飞。
百崎乡总人口1.6万多,其中郭氏回族占85%,此外还有旅居东南亚的侨胞以及台港澳同胞2万多人,在台商投资区的总体规划中定位为民族风情区和金融商务区。回族乡建立26年来,依靠含金量较高的民族政策和回族善于经商的优势,使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乡有企业145家(产值上亿元的10家),形成制鞋、橡塑、航运等支柱产业。2016年,全乡实现规模以上企业产值45.88亿元,财税总收入1.42亿元,人均纳税0.89万元,位居全市乡镇和全省民族乡镇前列。转型升级也卓有成效,百崎企业在外地创造的产值已经高于在本地的,新材料、生物技术开发和品牌运作、文化创意产业等也延伸到北京、上海以及海丝沿线国家。
百崎,这个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等荣誉的福建唯一的回族乡,正努力让海丝文化、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宜商、宜业、宜学、宜游、宜居的现代生态文明滨水城区——“百崎梦”,已然触手可及。
诚然,郭阳灿和郭廷真都很清醒,无论派顿,抑或百崎,进一步发展都面临缺乏高层次专业人才、融资困难等瓶颈制约。他们一直在探索,也寄希望于有更多优惠的民族政策+“一带一路”建设举措在民族企业和民族乡落地。
晋江:打造命运共同体
2000年11月16日,当看到陈埭丁氏祠堂中堂门楣上阿拉伯文形象字组合而成的吉祥图案时,来访的印度尼西亚贵宾感到格外亲切。他们说,这种吉祥图案与印尼岛国古建筑上的完全一样。海上丝绸之路,早已把远隔重洋的陈埭和印尼联系在一起。
陈埭镇地处晋江市泉州湾南畔,是福建著名侨乡、回族聚居地。作为全省最早、最大的回族祠堂,近600年历史的陈埭丁氏宗祠红砖厝、燕尾脊,呈“回”字形,是研究中阿、回汉民族文化融合及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的实证。祠内的陈埭回族史馆,以及近旁的清真寺,已成为当地和来此经商务工的国内外穆斯林开展文化、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1991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到丁氏宗祠考察,领队迪安博士在祠内种下一株榕树。三年后,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召开,迪安博士率领与会专家学者重返陈埭,当年栽下的榕树已根深叶茂。
在陈埭,值得关切的,何止丁氏祠堂。2016年4月,《人民日报》报道了陈埭的明星企业——安踏的工匠精神。全国人大代表、泉州回族代表人士、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表示:“安踏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做好每一双鞋、每一件衣服。” 2015年,安踏成为首个进入百亿元俱乐部的中国运动品牌,销售4000多万双运动鞋。弘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进而塑造“工匠泉州”。陈埭,乃“工匠泉州”的经典之作。
从前穷困不堪的陈埭能够崛起,受益于改革开放,也受益于闽南人“爱拼敢赢”精神与回族善于经商特质的完美结合。
如今,回族人口达2.6万的陈埭镇,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人口规模都不亚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市。2016年,陈埭完成工业总产值534亿多元、财政总收入22亿多元。其中,7个回族村以全镇三分之一的人口创造出全镇三分之二的经济总量,培育规模以上企业92家(产值上亿元的企业17家);安踏、361°、乔丹等企业纳税分别超过12亿元、3亿元、2亿元,产品打入近百个国家的市场。全镇户籍人口8万多,外来人口则有54万多。江头是陈埭最大的回族村,外来工最多时达5万人,村小学1865名学生,本村的不足200个,其余全是外来工子女。陈埭民族中学2859名学生,三分之二是外来工子女,其中包括回、土家、苗等11个少数民族的子女556人。
全面小康进程中,晋江大力支持陈埭开展国家级行政管理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将其作为晋东新区的重点,建设宜商宜居的现代商务区以及亚太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产品最新的鞋服纺织原辅材料集散地,成效显著。
陈埭,就是晋江的缩影。
目前,晋江有51个民族、200万人口,少数民族9·3万(其中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6·1万),是全省民族工作重点市。
打造海内外500万晋江人命运共同体——正是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晋江着力推进“待遇市民化、服务均等化”,决不让一个外来务工人员领不了薪资、维不了权、子女上不了学,确保外来少数民族同胞进得来、留得住、融得入。比如,优先为外来少数民族办理居住证,赋予持证人员31项市民待遇,并可凭证积分享受3万元财政购房补贴;每年,全市直接用于民族工作的经费超过5000万元……
舞曲欢快,服饰绚丽,佳肴美味……首次在福建举办的这场柯尔克孜族青年集体婚礼引人眼球。2015年4月12日,吐尔哈那力和吾肉孜汗等11对新疆阿合奇县来陈埭务工的青年,在361°鞋塑公司喜结良缘。361°公司董事长丁建通是证婚人之一。同厂的多名工友、从新疆赶来的柯尔克孜族亲友和当地政府、企业的领导,在现场为新人送上祝福。
上万员工的361°公司,少数民族员工近千人。2011年开始,通过对口援疆劳务输出,阿合奇县每年为361°等企业输送三四百个员工。南疆与泉州、陆地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又以如此方式牵起手来。
这天下午,77岁的丁建通董事长来到鞋塑公司的车间、餐厅和宿舍,看望柯尔克孜族员工。担任翻译的总领队托乎坦巴岱和副领队努玛古丽,既是工作搭档又是夫妻。公司现有柯尔克孜族员工117人(包括25对夫妻、47名女工),全晋江共有440人。夫妻房宽敞整洁、生活用品齐全,食堂轮换供应奶茶、馕、抓饭和伴面,人均月薪4000元左右,肉孜节、古尔邦节放假,平时常有文体活动……人性化的管理,有保障的收入,使员工队伍很稳定,续聘的员工也不断增多。合同快到期的质检员吾尔古丽和两个好友,就准备留下来再打一年工。
得知从阿合奇出发的下一批新员工将于3天后抵达厦门高铁站,丁建通当即叮嘱工作人员早点派车去接站。董事长让托乎坦巴岱给大家说,如果在厂里遇到不满意的事情,尽管直接找他。这位从没想到会与南疆产生如此缘分的回族老人,除操心眼前的事,还惦记着曾在361°打工的柯尔克孜族员工。“有生之年,我好想去阿合奇看看他们!”
就这样,打造“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已经变成晋江人实实在在的生存状态。难怪,当年来陈埭参观的叙利亚国家文物总局局长苏尔坦·穆哈欧博士深有感触,连用三个“想不到”表示赞叹:想不到阿拉伯人后裔在这里生活得这么好,想不到各民族的民众相处得这么好,想不到海丝文物保护得这么好!
在361°鞋塑公司务工的新疆柯尔克孜族员工与公司董事长丁建通及泉州、石狮市民宗局领导在一起
柯尔克孜族员工、质检员吾尔古丽(中)
阿合奇县柯尔克孜族员工总领队托乎坦巴岱(右)、副领队努玛古丽和他们的孩子
南安码头镇铺前畲族村方形土楼里的泉州市畲族文化展馆坑内畲族村的南音表演唱百代乡音
与关岳庙、清净寺及印度教遗址相邻的泉州府文庙,是我国东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群。每晚8点钟,文庙泉茶馆都有南音表演,八九个演员,六七十个观众(老人居多,也有年轻人和老外),茶水免费。浓浓戏妆的姑娘主唱,着大褂或西装的男士奏乐(偶有年迈的发烧友上台玩票)。似乎每晚节目都差不多,少不了南音代表作《陈三五娘》。尽管戏台两边廊柱上有电子显示屏同步打出唱词,但记者基本听不懂,只能随着乐音起伏,去体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那飘渺的内在韵律。
到陈埭要担蛏(海产品),到陈埭要买鞋,到陈埭要玩南管即听南音……这个俗话,说明了南音在陈埭乃至泉州人生活中非同寻常的地位。
丁氏宗祠东边一栋不起眼的两层小楼,就是大名鼎鼎的陈埭民族南音社的场馆。“我们祖先当年通过丝绸之路来到泉州,与各民族和睦相处,这才有了回族唱南音。”丁氏族人喜好南音已久,村村建馆阁,代代有高手。这些年,南音社为传承南音发挥了很大作用,曾赴多个国家和地区表演。他们新创的《归巢》,讲述迁移台湾的丁氏族人率儿孙重返故乡泉州认祖归宗并为海西建设出力的故事,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上获二等奖。
泉州的乡野闹市,南音无处不在,早已成为各民族共有的文化遗产。
在有300多年历史的南安市码头镇铺前畲族村方形土楼,即将开馆的泉州市畲族文化展馆一层主厅,正播放畲族歌舞宣传片,其中就有南音。
土楼不远处,穿码头镇而过的诗溪河是晋江上游的古航道,留下了南安北部最大的内河码头——海丝的“神经末梢”。南安四个畲族村,码头镇有两个:铺前和坑内,聚居着雷氏畲族。自古沿诗溪河出海下南洋的传统,使此地成了华侨之乡,世界各国的畲族华侨以及港澳台的畲族同胞比本地畲族人口还要多。德高望重的北京中华民族园创建人雷学金,就是从坑内村畲族农家走出去的海外侨领。
在雷学金老屋附近的村民雷志邦家客厅里,记者有幸欣赏了畲族人的南音。68岁的码头镇畲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雷永锻、76岁的码头镇南音协会会长雷志邦、村民雷永泰,畲族人家的汉族媳妇洪玉英、刘淑萍,五人组合。二弦、三弦、琵琶、洞箫,加一副竹响板。剪不断理还乱的唱,悠远绵长的乐,《望明月》《沉鱼落雁》都与爱情有关……
畲族人生活中离不开南音。码头镇20多个南音组合,参与者男女老幼皆有。在镇中心学校当数学老师的刘淑萍,还负责教40多个学生唱南音。
畲族村这场原生态的南音表演,不像文庙泉茶馆那般舞台感强,但有一样的行腔幽幽、声线弱弱,余音绕梁。依然听不懂,依然还想听……泉州伊斯兰文化陈列馆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最忆是泉州
记者曾乘高铁沿海边一路向东向北,从北海到广州,再到泉州、宁波(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通商口岸)。昔日繁华的海港古城,涛声依旧,但却换了新颜。最忆是泉州,这个听不懂的泉州,这个看不够的泉州:
挂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32块牌子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祖籍山西、八世祖迁到泉州的满族副馆长粘秋生,经常亲自当讲解员,为参观者解析大陆与宝岛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循的血肉关系。每次,他都忘不了介绍,博物馆天圆地方的外观契合天人合一理念,穹顶直径56米寓意56个民族的大团结;
东湖之畔,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宛如一艘远航归来、停泊港湾的双桅帆船。展现中国古代海洋文明风貌的古船陈列馆等正抓紧维修,以迎接申遗验收。博物馆东侧的伊斯兰文化陈列馆外墙,分别用中文、阿拉伯文、英文书写着 “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院内挂着招贴画,是去年底举办黄永玉与文学湘西主题展览的广告;
81岁的吴幼雄,正点校阿拉伯人后裔蒲寿崴宋末元初在泉州所撰的汉文著述《心泉学诗稿》。作为本土文化名人,吴幼雄和父亲吴文良集80年之功,完成《泉州宗教石刻》的编纂及增订再版,梳理了唐朝至今泉州宗教传播、民族交往和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堪称对“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精细解读;
2010年,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开始接收西藏孩子就读,已毕业140人。目前在校的64名学生中,16岁的欧珠旺姆一心想去厦门读大学,19岁的拉噶顿珠说毕业后要参军,18岁的琼吉希望能考上西藏农牧学院;
鸿星尔克公司的制鞋车间,白族姑娘李倩和老公来自云南大理,2013年进厂,人均月薪3300元以上;来自贵州安顺的布依族小两口郭汝仪、王铭英,人均月薪4500元,住公司补贴的夫妻房,4岁的儿子在厂区附近上幼儿园;
鲤城区鲤中街道新峰社区的深处,61岁的高山族居民颜光辉一家三代六口,与左邻右舍相处融洽。颜家祖传的中医骨科诊所就开在家里,服务远近几代市民;
……
因海丝而相遇,因相融而美好。泉州的各族民众,千百年来同古城一道投身于海上丝绸之路这项全人类共同缔造的伟大事业,海丝烙印深深,海丝情结和海丝精神已融入生命。今朝,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接续跨越千年的海丝梦想。
“站着像东西塔,卧着似洛阳桥”的古典泉州,并非热门去处,却恪守着刺桐的传统;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都市,与“出砖入石”闽南红的古旧大厝相得益彰;英豪名家辈出,更有草根匠心造就跻身中国顶尖排行版的荣耀……光影依稀刺桐红,潮起潮落客又来。作为当下福建的经济中心,泉州笃定地在人潮涌动的厦门之侧乘风破浪。有人说鼓浪屿是闽南飘飞的一袭霓裳,记者则坚信:“一带一路”语境下的刺桐港,深藏着闽南的海丝之魂——“阮泉州 一起赢”!
(责编 牛志男 刘雅)
吴幼雄老先生
泉州街头一瞥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的西藏班
泉州市鲤城区鲤中街道新峰社区工作人员在满族居民家走访
泉州市鲤城区鲤中街道新峰社区的高山族居民
来自云南、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员工在鸿星尔克公司制鞋车间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