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期待短期的合作,而是着眼于长期的共赢。合力贷的首轮融资选择让产业资本留下来,并成就彼此。”刘丰如此表示。
2015年8月14日,P2P借贷平台合力贷宣布完成A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由兰天控股集团领投,好贷网跟投,金额达1亿元人民币。至此,央行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的9家平台都已经完成了不同程度的融资。
互联网金融“进化论”
据了解,与合力贷同为央行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的9家平台中,宜信、人人贷、拍拍贷、第一P2P(更名为网信理财)、开鑫贷均在早期获得数目不小的融资;翼龙贷也于2014年成功抱到联想控股的“大腿”;红岭创投2015年针对原有股东定向融资4亿元;行业大佬陆金所在2015年3月宣布获得国内外知名机构30亿元注资。
对比之下,合力贷A轮融资方的选择似乎显得“另类”。谈到合力贷选择与兰天控股“联姻”的初衷,刘丰对记者表示,传统的风投更青睐于利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平台,而在他看来,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属性还是金融,互联网只是工具,核心还是要把握住借款端的风险,而不能一味求快。“基于这一点,合力贷主张把握金融的本质,偏重稳健与长久,而不单单是讲究纯互联网式的发展,在这方面兰天控股和合力贷的观点是一致的。”刘丰说。
刘丰认为,互联网金融的终极路径肯定是通过互联网,但是现在我们都处于互联网金融的“初级阶段”,尚不能实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网络技术解决风控问题。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征信环境尚不健全,没有多维立体的大数据资源,所以互联网金融在对风控的把握上很大程度需要依赖传统金融的方式。
“互联网金融的高级阶段体现为大数据风控,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并没有成熟的互联网金融,包括腾讯、阿里等都仅仅是在起步。在从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进化的过程中,合力贷目前更依赖传统金融,但也会利用好互联网这一个工具。”刘丰说。
基于上述理念,刘丰对记者表示,和兰天控股以及好贷网的战略合作是合力贷实现把握当下同时布局未来的最佳选择。
首先,现在真正具有强烈的借贷欲望的优质借款人都集中在传统的借贷机构手中,包括小贷公司、典当行等等。“在寻找优质借款人打造闭环生态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兰天的百货商场和批发市场,实际上跟我们合力贷发展闭环生态圈借贷产品和用户群体是完全吻合的,我们可以和批发市场的商户进行合作,定制化、精准化的开发一些新的产品。”刘丰说。
第二,在互联网领域,守住了入口端,也就守住了未来的客户和现金流。刘丰称,好贷网是国内最大的借款端搜索平台,与之形成战略合作,就锁定了未来优质借款端的来源。
刘丰表示,本轮融资之后合力贷将主要推进几大方面的工作。包括,第一,业务拓展以及团队人员的建设,包括优质人员引进以及落地城市的扩张。第二,运营及IT系统的改进,通过模型搭建、业务设计、系统研发、大数据挖掘等细致工作,提升平台的风险评级和风险控制,强化资金的流动性管理,打造中国最为完善的风控体系。第三,用户体验的提升,进一步优化客户的服务品质,包括刚升级的合力贷全新平台,同时建立完善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产品线的再丰富等,亦涵盖针对投资人的各种返利回馈活动等。
在刘丰看来,虽然受现实环境所限,只能学习传统金融的风险控制方式来补充互联网的特性,但是互联网金融最终是以大数据风控为基础进行信用类借贷业务,这种趋势不可避免。因此,合力贷在采取传统的风控体系的同时,在业务模式上不断寻求创新,试图创造自己独特的风控体系,即把O2O和SAAS化模式相结合,打造出中国首家“类天猫”聚合市场式金融借贷交易平台。
所谓SAAS化模式就是在网贷平台基础上搭建一个类似“天猫”的大平台,引入符合合力贷标准的借贷公司,最后统一成合力贷的品牌资源类的模式。
“合力贷会提供一套标准的审核体系,吸纳有借款需求的机构在平台上汇聚,发布投资标的。同时在另外一端,投资者亦在合力贷平台汇聚,进行投资。而基于云计算的SAAS化模式,可帮助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刘丰说,这样的模式可以使得合力贷具有一定的侵略性和扩张性。据了解,搭建这样的“类天猫”平台并不容易,需要三大阶段的努力,包括第一,搭建P2P平台自己做业务;第二,开发一套具备自动审贷功能的平台。第三,在有风控把握的前提下,推进SAAS化平台。
“其实SAAS化平台在技术实现上并不是非常困难,只不过将其与金融风控结合起来实现比较困难。所以,风控是关键的一步。”刘丰说。
同时,刘丰也坦言,该体系的开发成本比较高。即使是SAAS化平台也分为几个阶段,因此融资之后的合力贷在下一步将致力于系统的优化升级,“让合作商家的每一家收费情况、服务情况、业务发展进度、风控情况等等信息更完善,更优化,让信息更清晰更突出,让老百姓一眼就能看得见。”
自2012年9月上线以来,合力贷平台运作模式可谓备受业内认可。2013年,合力贷就开始做技术升级,宣布具有审贷功能的2.0系统上线;2014年,合力贷入选央行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这个业内极具美誉度的组织共吸纳75家会员单位,四大行、腾讯、阿里等均在其列,其中P2P只有9家。
然而合力贷的扩张速度却并不是业内最迅速的。2015年,合力贷成为这9家委员会里最后一家获得融资的平台。对此,很多人好奇在唯快致胜的互联网金融江湖,合力贷为何选择缓慢前行。
“慢有慢的好处,基础打得比较稳,没有存量的不良负担。”刘丰如此表示。“在互联网时代,什么都很快,貌似什么BUG都可以修复。但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毕竟还是金融,金融是稳健内敛的,风险滞后、且是加杠杆的,所以一旦犯了错误,可能连回头补交学费的机会都不会有。”
据介绍,合力贷平台上的30家商户已累计为71463投资人撮合交易,总投资7.78亿元,为投资人带来总收益2906.4万元。截至目前,合力贷平台的逾期金额仅为600多万元,且最终不会形成不良。因为平台上除少量信用贷,项目都有相应的抵押物,所以最终即使有不良也会很少。
据了解,目前合力贷平台仍以抵押类贷款为主,在借款机构与合力贷签订了连带责任协议后,借款人需要向合力贷委托的机构进行相应抵押,以此形成了一个强担保的核心环节。
记者了解到,刘丰坚持这样的稳健理念与其既往的从业经历不无关系。90年代初,大学刚毕业的刘丰在国企主抓营销。那些年,刘丰一个人能做出该企业80%的经营业绩。可谓是“祖师爷赏饭吃”的有天赋的销售人才。之后,在国内大学还没有开放MBA的时候,刘丰选择了留学英国WALES大学。在顺利获得MBA学位毕业之后,他先是选择在英国爱丁堡IBM工作,后回国分别在银行、典当行等金融机构任职高管。
多年的金融机构历练,刘丰深知那些市场上“跳动”的金融音符背后连接的永远是冷静的琴弦。然而,或许团队核心人物认识到这点并不困难,那么如何保证团队成员也一样不被互联网的快意江湖所干扰呢?面对记者这样的疑问,刘丰解释称,合力贷目前的团队成员大都来自传统金融机构,“风险”也已根植在他们的骨髓里。
不过刘丰也表示,下一步合力贷将注入一些互联网的新鲜血液,让团队的天平适当倾斜。“现在合力贷经过三年的沉淀发展,基础已经打牢,是该加速的时候了。我们现在要更多的引入互联网的基因,和金融的基因进行对冲,最终使得团队的金融和互联网之间的人才实现动态平衡。”刘丰说。
P2P与宏观环境
《投资与合作》:今年的宏观金融市场给人一片混乱的感觉,即使是金融从业者都会感到无所适从。从您的切身感受来说,宏观大环境对于P2P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刘丰:互联网金融本质还是金融,和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很多投资就逐渐迷失了方向。所以,就会出现我们近期看到的一些场景,例如,股市的极度狂热,不断加杠杆,我了解到的配资额度有四五倍的,甚至还有更高的杠杆。资本在市场中做着横冲直撞的布朗运动。
除此之外,还有国际间新兴市场和传统经济体之间的博弈,这样的国际对决也对国内的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导致现货市场、外汇汇率等都受到了扰动。
以上种种大的环境的波动,自然也会干扰P2P市场。以股市为例,P2P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加速资本的扩张也在加速其灭亡。股市的投资群体和P2P的投资者有很大的重合性,股市一旦疯狂,P2P资本便加速涌向股市,股市情况低迷,资本再回流入P2P市场,这就给P2P市场带来很大的不稳定性。而金融是很忌讳这样的波动状态的,金融讲究的是要平稳过渡、软着陆。
互联网与金融的平衡
《投资与合作》:互联网讲究速度,传统金融讲究稳健,那么互联网金融该如何寻求“快”与“稳”这两个矛盾组合体之间的平衡?
刘丰:我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金融”特点看得很重,其本质是金融,而互联网只是工具。现在的互联网公司一上来就用互联网的方式在做金融,显得好像很“互联网金融”。其发展的逻辑是:讲究快速占领制高点,获取比较大的垄断性优势,前期投入比较高,为后期的发展节省成本,这是纯互联网的方式。
至于快与稳的平衡,我认为金融决定互联网金融活不活得下去,而互联网决定互联网金融跑得快与慢。在生死与时速之间,我认为先活下来比较重要,就是要立足金融的基础之上尽量考虑速度的变化。
《投资与合作》:您之前也提到,我们现在还处于互联网金融的初级阶段,行业还极不成熟。那么,在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发展转变的过程中,您认为其中关键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刘丰:从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从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进化的路上我们才刚刚迈出一小步。离未来的纯粹靠着远程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差距还很远。尽管现在都在提大数据,但是中国目前用的只是大量的数据而不是真正的大数据。
借贷业务不是一个数据就能决定的,而是一个综合的数据。有的强关联、有的弱关联。我们不能拿一个数据就作为判断的标准,例如不能仅仅通过银行的信贷数据就决定一切。
未来,互联网金融就只需要每人提供一个身份证号,或者一个社保号,几秒钟便可出现一个运算结果。而这个运算结果的后台是依靠若干真实、够广度、够深度的数据积累,包括生活数据、生产数据、社交数据等等的立体数据。这些数据通过后台的系统公式可以迅速统计出来。做到这个的前提是需要有多维度、多广度、真实有效、动态精准的算法。而现在没有一家能够做到,每家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业务实质上都是质押贷款,包括京东、阿里等等。
因此,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还很漫长。现在大家应用互联网还是在做营销、业务模式、产品创新,真正应用大数据来做风险控制、风控模型还没有,从这个角度来说互联网金融还极不成熟。
行业反思
《投资与合作》: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三个驱动力,技术、资本、政策,您如何看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刘丰:金融和技术都是微观层面的信号。我认为金融是立足之本。技术起到加速放大的高效功能。
政策是宏观层面的信息,总体来说决定了行业发展的土壤,是核心。目前来看,虽然政策层面总体是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但是还有很多监管细则没有落地,这导致这个行业非常的混乱,有些鱼龙混杂,甚至从长期来讲,会导向“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对社会造成伤害。
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一些不怀好意者会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伤害,诸如这两年一系列的提现困难、跑路等等事件。第二,会把善意进入者架起来,放不下去,即这些“闯入者”找不到合理的退出通道。因此,在监管政策方面,不仅要鼓励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还要有基本的规范和细则,不然会导致行业的停摆。
《投资与合作》:现在不仅有“互联网+”,很多行业都在做加法,P2P的外延也在不断的扩大,您如何看待“P2P+”,您认为这其中是否存在泡沫?
刘丰:我认为不仅存在泡沫,而且泡沫成分非常大。一个事物发展到一个阶段之后,往往会出现一个疯狂成长的过程,渐渐偏离正常发展的轴心。现在,对于P2P市场来说,若干的资本方都在加速助推,这会导致业态参与者更加偏离轴心,加剧其泡沫化程度。
所以,在此基础上,无论是业务模式还是产品等各方面都浸在泡沫中。比如说,有些产品的创新已经偏离了P2P的本质,做成了银行资金池的业务模式。然而,P2P的监管和传统金融的监管又是非常不同,传统金融是先对于业务主体进行强认证,弱化具体项目的管理,而P2P弱化的是具体做业务的主体,强化的是具体的业务项目。这就要求项目一定要阳光透明,而现在很多平台是既弱化了监管主体,又弱化了项目,这种“双弱”局面就存在很大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行业从业者该如何发展呢?我认为,我们还是要忠实于金融的本质,踏踏实实做好基础。在有效控制风险的角度下,按照传统金融的业态发展,最终实现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