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小姐就是时下一个热词“空巢青年”的典型写照。他们一般年龄在20-39岁,主动选择在远离父母、亲属的地方独自打拼,一般有大学以上学历,收入尚可,租赁或者购买一个小小的独立空间,孤独并自由地工作和生活在城市里。常常因为长时间在手机屏幕和电脑屏幕之间无缝切换,作息失调,眼睛无神,内心空虚,严重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
但其实,“空巢青年”又是一个伪命题。独居并不一定孤独,北欧人的独居比例高达45%,纽约曼哈顿地区独居比例高达50%,上海是独居比例最高的中国城市达到25%,北京则有差不多五分之一的居民独自生活。新华社的一篇报道称,目前全国有2000万年轻人属于空巢状态,但这些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并不相同。
有人哀叹“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无限放大自己的空巢感。每天一遍遍刷着手机等社交网络的回复,一刷就是一下午;或者和孤寡老人一样抱着猫猫狗狗,对着四面墙顾影自怜,慨叹社会、家人、单位的种种不如意。
有人如《欢乐颂》中的安迪一样,将他人拒之千里,如她一样看上去一切都好,很自律,每天固定进餐、晨练,有着严格的时刻表,却在家门口安装高级监控设备,将房门换成密码锁,摆出一副生人莫近的态势,似乎将自己保护得很好,但内心却无比脆弱。
可是,也有一些人空巢生活乐悠悠。享受独自一人的生活状态,能够自我约束,生活有序。即使只是一个人,也会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按时早起运动。知道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知道属于自己的生活意义,每天生活得无比充实。单着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宁愿一个人的潇洒也不要两个人的尴尬”。愿意也有能力结识合心意的朋友,一起做喜欢的事情。
所以,虽然空巢会导致各种心理和社会问题的增多,但并非一定会导致这些问题的发生,好的生活态度会有更好的生活状态,如果认定了空巢就一定活不好,空巢才真正会成为问题。
因为,“空巢青年”不仅是形只影单,更多的是内心的孤独和寂寞。那些在出租房或自己的小房子中只会上网、摆弄手机和独自一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吃饭,不愿意或不会与他人交流,遇到问题不愿意找人沟通,无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痛苦和欢乐,这些才是导致“空巢青年”问题的内在因素。
空巢是一种青年成长的阶梯
是什么让本应该热情洋溢、充满阳光的生活变成了空寂、无聊、麻木和不安的样子?真的是因为空巢吗?独自生活真的是一种问题吗?如果真的是一种问题,难道只能通过建立新的家庭来解决吗?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的来访者们早已经给了我否定的答案。在我的来访者身上我看到,也许独居是一种悲凉的生活,但更可能是内心成长的一种经历。
而那些内向、焦虑、敏感、抑郁质,在成长经历中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训练,在交往模式中存在问题,对他人缺乏真正兴趣,也很少暴露自己的内心显得过于冷淡,或者在他人不期望暴露过多的时候暴露过多,显得不可理解,因而让人感到不愉快,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年轻人,在“空巢”状态下才可能更早地暴露他的不足,有机会更好地解决问题。“空巢”状态下的各种情绪问题也只是他们成长中的阵痛。
“空”是我成长的空间,只有在“空”中我才能停下来学习浪漫、思考人生、发现自己。
我的一位抑郁症患者F小姐在治疗之初的一段时间里总是重复地说一句话,“如果我没有感受到被人喜欢,我就是不存在的,我的生活就是一团糟”。她是如此害怕一个人,以至于什么都做不了。
当她开始尝试追逐自己梦想的时候,虽然工作得不开心,她还是努力打拼。每天除了上班,还去进修专业课程。她每天把时间填得满满的,心也填得满满的,她常常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人独自在这个城市里战斗,最终,她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长,还意外地收获了爱情和友谊。
F小姐在结束咨询的时候跟我说:“之前,我以为只有在人群里我才有价值,而当我不再担心自己被人群抛弃,不再从他人那里获得存在感,我才明白,成长才是我的价值,幸福不是从人群中获得的,幸福就在我的内心深处。有人和我在一起我是幸福的,没有人和我在一起是因为有人在远方等待我的成长。‘空’是我成长的空间。只有在‘空’中我才能停下来学习浪漫、思考人生、发现自己。”
“从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孤独的价值。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人在面对孤独、自由的时候,都会形成内部的心理动力冲突,并因这些冲突而产生焦虑,进而产生心理防御机制,出现各种有问题的思维、行为和情绪反应。但是,人可以探视自己的内心,真诚地直面人生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发现和承认自己的孤独、痛苦、焦虑;学习建立关系,并从中寻找理解、深情和爱,在不确定和有限的人生中寻找和获得自己生命的意义,创造自己的价值,自由地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和承担生活的责任,进而从孤独中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