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国人至少人手一部手机,同时手机占据着人们的一切碎片时间,以及用手机解决从娱乐、学习、沟通到支付的一切问题,正使得以手机为观看工具的短视频成为互联网投资风口。
阿里将土豆打造成短视频专业平台,今日头条斥资10亿元扶持短视频内容生产,众多已经名声显赫和闻所未闻的公司获得大量投资,这一系列的消息,都让短视频无可置疑地成为一头在风口上起飞的猪。
资本的大量进入,让短视频内容和平台以及内容加平台的创业公司开始疯长。由于大量以短视频为制作内容的公司出现,短视频的总体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大幅提高。在这之前,人们看到的更多是由业余创作者创作的视频内容,也就是所谓的UGC(用户生产内容),这些内容以搞笑、八卦和新闻为主要形式,创作水平非常粗糙。
但是在这一片繁荣的背后,看似海量供应的短视频内容总体上来说门类依然贫乏。短视频的内容制作和运营模式依然沿袭着大众传播的媒体思维,这和短视频内容及平台创业团队的出身密切相关。
“好内容”一定能赚钱吗?
现在的短视频内容的创业团队,基本上是传统媒体人,而且是来自于平面媒体,而专业电视人参与的极少。这和纸媒已经走向衰落,媒体人主动寻找出路直接相关;而电视台由于市场化程度低、且专业门槛相对高,尚未出现人才全面流失,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可能整体错过了这一轮由资本推动的短视频盛宴。
对于传统媒体人,自媒体显然很难承载大部分人的新闻理想和创富冲动,所以当他们嗅到短视频这个移动互联网风口下的机遇之后,都纷纷进入到短视频领域。
我最近接触到一个从《人物》杂志出走的年轻团队,他们拿了徐小平的天使投资,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人物短视频。谈话当中不断传递出的传统媒体人的理想气息,既让我深感钦佩,也让我对他们创业的商业前景产生一丝担忧。十分自然,因为媒体思维方式将导致他们总是以新闻情结来构建内容,由传统媒体人构成的短视频创业群体的固有思维方式将极大地影响他们创作的内容。
传统媒体主流的盈利方式都是通过新闻内容来吸引广告,而传统媒体人的成长路径基本上都是从新闻专业院校毕业到媒体从业。他们长期的从业经验导致其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带有大众新闻传播媒介的特质,而缺乏商业头脑和经营经验以及商务职业素养是他们共同的短板。
他们坚信好的内容一定会带来好的商业回报,而在商业竞争中,好的产品并不能成为好的商业模式,并不能赚到钱是一种常见的状态。在这样一个内容供应无限量的背景当中,依靠广告销售能否覆盖高品质短视频的成本,这还是要存疑的。
付费将催生更多盈利模式
从长远来看,短视频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但这个巨大的成长空间很可能不是以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存在的。跳出媒体思维,采用付费模式,向精准的目标客户提供刚性需求更容易成为未来短视频最主流的经营模式。
以前,由于视频拍摄的高门槛,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往往以文字作为载体,但事实上,大部分人并不是先天喜欢阅读文字,看视频才是更加直接获取知识学习技能的方式。
那些真正具有在某个领域里面专业知识的人和机构如果进入到短视频领域,通过用户的直接付费获取收入,那就更可能成为简单易行的商业模式。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发言权,同时通过他们的微博、微信也聚集了大量粉丝,如果他们掌握的专业内容通过高水准的策划,制作出更具可视性、更具系统性的短视频节目,无疑会获得其粉丝和需求者的直接购买。
由于他们本来拥有自己的粉丝群,所以很容易在自己的圈子里打造出个人IP,未来在每一个垂直领域都会产生无数个通过短视频来打造自己IP的专业人士。那么这种模式也很可能成为短视频发展的盈利模式。
当短视频跳出媒体思维方式,真正进入到知识产权的买卖当中的时候,能够真正保护他们版权的平台将应运而生。
我最近走访的一家之前为微软提供软件外包服务的技术公司,正在打造这样的平台。由于团队是纯技术出身,他们打造的“绥纸”平台完全跳开媒体思维,将短视频看作专业人士变现他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方式,他们的研发方向被放在将专业人士的粉丝团直接引入到平台上,粉丝在平台上将完全像在超市购买商品一样,按份购买专业人士的短视频以及音频和文档等知识产品。这些产品将通过技术进行加密,保证每一份产品只能由购买者观看,内容将从长尾中获得收益。
移动互联网时代日渐普及的支付方式,为知识产品的直接交易消除了购买手段上的障碍。而对知识产权的真正保护,将激发出专业人士和公司通过短视频直接销售其知识产品的热情,这很可能成为未来短视频最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
责任编辑: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