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成立的淘宝开启了中国电子商务与实体零售二元对立的新时代。在2012年,马云与王健林打了一场亿元豪赌,没想到十年豪赌还未到期,马云就在2016年的云栖大会上提出:未来没有电子商务,只有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一时间,新零售概念风起云涌。
近日,杭州米雅科技董事长,也是中国零售行业专家杨德宏在与《中外管理》的访谈中认为,并非马云开启了新零售的步伐。实际上,新零售是随着零售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必然到来的趋势。
无论是电商还是实体店,如何迎接、拥抱这种变化?杨德宏给予了专业的解读。
回归消费者
《中外管理》:业界有一个普遍观点,认为新零售是线上线下的融合,也就是O+O。在您看来,O+O与几年前的O2O有哪些本质区别?
杨德宏:可以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叫OPO,两个O有PK之嫌,比如王健林和马云打赌,你死我活。但后来发现谁都打不死谁,就想能不能互相拉近,线上往线下走,线下往线上走,所以到了第二阶段,即O2O。
但这个阶段,大家都是围绕着自己的O,围绕自己的利益。比如电商和实体店去谈,就希望把线下的东西引入到线上;实体店和电商去谈,就想着怎么把线上流量引入实体店。然而,大家忘记了消费者,消费者不是O2O的道具,他们有自身的需求,知道什么时候到网上去买,什么时候到实体店去买。所以,O2O犯了很大一个错误,就是把消费者当道具、流量,这是做零售业对消费者最大的“不敬”。
零售的服务对象是消费者,在新零售中,要回归消费者,忘掉O,因为大家面对的是消费者。消费者想通过什么渠道买就怎么买,比如:他想在家里通过网上下单,去超市提货,当然可以。到超市购物,但不想带回家,给他送货,也可以。到超市挑选商品,付款时,再一起把商品给他,仍然可以。
给消费者提供各种购买场景,这就是今天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把自己局限为线上或线下,把消费者作为道具、流量。因此,商业模式不是让消费者跟着你走,从这个O到那个O,而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准,尊重消费者,洞察消费者,比消费者更了解消费者,帮助消费者作更好的决定、判断,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便利。
两个融合,一个提升
《中外管理》:在目前的新零售环境下,线上电商和线下实体店,如何拥抱这种变化?
杨德宏:新零售有两条路走。对于原有的电商或实体店,要做到两个融合、一个提升。
第一,会员的融合,原来线上有线上的会员,线下有线下的会员。那么,在新零售趋势下,首先需要利用线上一切机会获得会员,低成本、自动获取会员,如何做呢?
移动支付——支付即会员,以前现金或者会员卡结算,不能成为你的会员,因为不知道他是谁;现在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就知道他是谁,支付就能成为你的会员。再有就是网店,注册即会员。你有App用户,下载即会员。公众号,关注也是会员。这些东西做起来几乎是成本为零。
第二,供应链的融合。如何让线上的商品信息和线下统一,这是首先要做的。另外,库存要统一,原来的模式是把线上和线下的库存分开,单独考核,因此电商永远都是亏损的。但近来爆发的盒马鲜生并不区分一个商品是通过网络购买,还是实体店购买,因为也分不清,只要是这个店发出的商品,都是坪效。
因此,供应链融合就要做到信息统一、库存统一、商品状态统一。一件商品是在途中,还是在仓库,具体状态都要与消费者和管理人员共享。
第三,门店体验的提升,这点非常重要。根据商品和场景积极使用新技术,比如人脸识别技术、VR技术。如果是在服装店,店里场景很有限,那么就可以运用VR创造多样的场景,比如晚礼服,就创造一个晚宴的场景让消费者试穿。
而体验也不一定是吃、尝、试,体验最重要的作用是给人们带来购买的快乐。
举个例子,你知道水和可乐的味道。但可口可乐在包装上写上“你是好青年”,再签上你的名字,这就很有意思。消费者要开一个Party,把聚会名单发过去,矿泉水的包装上就有每个人的名字,这也很好玩。
我在美国见到玛氏巧克力店,它在上海也开了一家,非常棒。这可能是一个孩子对巧克力一生的梦想,因为店里有很多乐趣。有一个巧克力墙,整面墙布满了巧克力管,里面装着各种颜色各式巧克力,按墙上的开关,就掉出两粒巧克力,对于孩子来说,这种愉悦的感觉就会使得他对玛氏巧克力印象很好。
如果你是创业者,那么一定要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盒马鲜生就是新零售的一个典型案例。以前是先有生意的商业模式,后有系统;现在是商业模式和系统一起诞生,商业和系统并存,系统决定了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也左右了系统,这就是原来的零售和新零售不一样的地方。
有人认为,盒马鲜生跟超市相比,商品的展示形式并没太大区别,这些商品哪都能买,只不过使用了App,并没有本质的改变。但是本质的改变,是盒马鲜生根据这套系统来精挑细选。这套系统可以快速复制,就像操作系统,可以借此开无数店。原来的传统零售,每开一家门店,就需要一个店长,还需要培养一批人。如果店长不擅经营,新店就不会发展得好,因为系统和业务没有紧密结合,责任就需要人来承担。但如果系统和业务黏合很强,业务跟着系统走,那么人发挥的作用就很小。
线下比线上更有优势
《中外管理》:新零售环境下,电商与实体店的融合,挑战在哪里?电商或实体店,谁更具有优势?新零售对从业者有着哪些更高的要求?
杨德宏:对原来的电商来说,已有线上的系统,需要再搭一个线下的系统,这就涉及会员、供应链等融合,需要付出双倍的成本。我认为,如果电商规模还较小,那不如放弃原来系统,重新打造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系统。
这是电商的挑战。
而实体店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呢?是思维的改变,需要认同年轻人对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需求。很多传统零售人士不认同,不认同就会变成障碍,更不可能引领这次变革。
然而,一旦实体店转变思想,就会借着新零售的势头突飞而起。我认为,在新零售这盘棋中,真正占优势的是实体店而不是电商。这是因为:一、实体店已有店面,而电商没有。假设实体店原来是100家店,关了20家,还剩80家店。但电商却连20个店都没有。二、实体店对消费者的体验、会员的运营、对商品的掌控也更有经验。而电商只有线上的经验,至于商品如何陈列,都不知道,而到店的供应链更长更复杂,所以难度也更大。三、实体店最不缺乏所谓的流量。实体店天然有广告优势,每天大量消费者进出,推广更容易,比如给一个5元的大礼包,就会有消费者扫二维码,关注实体店的线上。这比电商去楼道找流量的地面推广更容易。四、线下实体店,如果要开发App或者微信公众号,也很容易。另外,并不一定亲自做线上,只要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开店即可。所以电商需要打开心态,配合实体店,而不能捂着数据,否则最终大家一起衰落。
今天的新零售,要做到比消费者更了解消费者,就必须以数据去驱动,这需要从业者对技术有着充分的认识,对数据有着高度的敏感,还需要更多的创意,去更好地满足消费者。这对人的智商和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因为简单的工作,机器就能干。
我理解的新零售,最终是技术、业务、市场三者的紧密结合。
如果电商和实体店有效融合,就能形成新的业态,产生新的“物种”,相当于给新零售创建新的规则。如果大家都遵守这个规则,合作的成功性就会更大。
责任编辑: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