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摄影之友

非真实色彩

作者:编辑:林圳岚 图:史国威 文:李逦 图片提供:魔金石空间
青年摄影艺术家史国威的照片给人以细腻且真实可感的直观体验,然而你却很难察觉到这些照片的色彩其实出自于他脑海中对真实世界的主观体验,“手工”上色便是他最为得心应手的创作方法。

有风景的房间B局部,2013史国威善于用冷静且从容的观察方式对日常景观进行摄影创作。当我们面对他所拍摄的那些画幅巨大且细腻的图像时,便很容易感受到一些油然而生的能量从图像的深处渗透出来,这股内在的能量逐步瓦解着那些肃穆而宏大且不可撼动的景观。松,2016史国威于200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并在2006年获得德国多特蒙德高等摄影学院硕士学位。在德国准备毕业创作时, 他从父辈留下的手绘染色照片中得到启发,第一次尝试了黑白照片手工着色的技法,将绘画运用到摄影中。

通过手工后期制作的介入,摄影的真实性被模糊,而带来了更多类似于绘画的主观表现形式,这个过程以辉煌壮丽的方式挑战了摄影的客观性。

从早期的人物题材开始,史国威逐渐将视野扩展到那些平常无奇的景物和场景中。他始终认为“色彩”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认知,在他看来,“肉眼对色彩的感知远超过相机的感光元件。彩色照片所获得的色彩也远没有现实自然中的丰富,并且显得苍白无力。相反,通过大脑对拍摄场景的回忆,用认为合适的颜色调和出当时的情景,这样才能更加生动和准确。”

其实,风景在人的眼中是动态和全息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点,而史国威则把它固定在某一个平面上。首先,他在画面的选择上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到了创作的时候,他没有带着任何预设去试图寻找什么,作品是在平常的观察和思考中自然产生的。在上色的时候,他则以自己的记忆和感受为基准,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色谱体系,并以他的记忆为出发点在相片上进行再创作。

在这个创作过程中,“通过长时间的渲染和绘画,图像本身就带有一种属于它自己的独特气质,这既不是摄影,也不是绘画,而是在两者之间成立的一个独特逻辑。这也是我最想达到的一个目标:打破绘画和摄影的界限。”沿着这条线索,史国威得以形成一系列独具个人风格的作品。

在2013年后的作品中,史国威在那些庞大且具有压迫感的画面中,用不同深浅、强度和情感的色彩变换来表明他对现实的认识。有时候这些色彩介于真实与不真实之间,在模棱两可的试探中,达到某种平衡。

例如,绿色在他的“有风景的房间(2013)”系列中就得到了很充分的诠释。掺杂了红、蓝、紫的绿变得有了厚度,也有了情绪,同时还在视觉上与其他色彩拉开了距离。透明水色附着在传统手工彩色放大的C-print相纸上,带来了一种清透的质感。然而此时,大面积对比色在画面中的出现,却降低了整幅画面的色彩纯度。每一缕色彩都是有表情的,是流动的,并且是具有包容性的,更接近人眼的色域。通常,史国威会将其拍摄的彩色照片的色彩抹去,打印在带有感光药液的相纸上,使其变成黑白的底,并用透明水色反复罩染。染色之后的图像不是还原,而是比现实更具主观性,这种主观的创造,正是表现了史国威对现实景观的质疑和不满足。

正如德国画家格哈特·里希特所说:“所谓摄影不是现实的代替品,而是走向现实必不可少的拐杖。”史国威借助摄影这种善于表现客观现实的工具,来实现一种非常个人化的图像创作,也正因如此,摄影这种媒介才变得不可或缺。

然而,“色彩哲学”只是图像外在视觉体验。那些层叠或倾斜的树、鳞次栉比的仙人掌、群鸟标本中,史国威用相互矛盾又密切相关的补色色阶、带有压迫感的群像,以及主观的色彩创造力,来暗示个人在集体意识下的渺小感。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青年摄影艺术家的日常创作,同时也看到了一名成长于体制松动和转型节点时期,在社会意识形态聚变中形成自我意识和艺术认知的个体。史国威手工着色的自然画面渗透着某种逆反的情绪。此时我们可以像史国威一样,树立在山石之间,感受着目光所及的光线、气味、温度,或许你也能觉察到从寂静的景观深处所传来的不安频率。

肉眼对色彩的感知远超过镜头,通过大脑对拍摄场景的回忆,用认为合适的颜色调和出当时的情景,这样才能更加生动和准确。

门,2013

史国威Shi Guowei 1977年出生于河南洛阳,现生活工作于北京。200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2006年获得德国多特蒙德高等专业学院摄影专业硕士学位。

沉默之语,2016

 

我理解的时尚摄影 是报道你生活的世界

史蒂芬·肖尔非巅峰时刻

描绘阴影之下的美国

非真实色彩

夜班车

深入北欧之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