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对外传播

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扶贫故事

作者:娄琛 新华社对外部主任记者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扶贫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截至2015底,5575万农村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下。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作出到2020年全国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部署,决战脱贫的大幕拉开。2016年,也就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成为中国向绝对贫困发起攻坚决战的开局之年。

2016年以来,有关扶贫、脱贫的新闻经常见诸于各类新闻媒体,这其中包括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的扶贫政策、措施、最新的贫困人口数字、脱贫故事等。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应对贫困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如果中国为自己设定的扶贫目标实现,中国也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继续走在全球减贫事业前列。因此,中国的“反贫困”事业有着更为广泛的国际意义,不仅仅是中国新闻对外传播的重点,也经常成为外媒关注的焦点。

2016年10月25日,《纽约时报》播发长达6000字的《中国的生态移民》稿件,融合文字、视频、图片报道,在其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多个平台展示,取得广泛的传播效果,也引发国内民众的关注,文中有些失实偏颇之处也受到对扶贫工作有深刻了解和调研的很多知识分子的反驳。《纽约时报》通过详尽的故事、打动人的细节和深入的采访,刻画了中国移民的生活状态。但是,文中很多判断,存在失实之处。

新华社驻宁夏分社的记者曾经多次造访西海固贫困地区以及易地搬迁的安置区,于2016年12月底播发了英文通讯《中国农民通过搬迁谋求更好生活》,讲述了扶贫故事的另一面。记者称,《纽约时报》的报道可以说百分之五十真实,百分之五十是带有固有的偏见。文章无视中国的扶贫政策出台背景,没有采访自愿移民,采访对象选取存在问题,以抱怨为主,其中对于中国以易地搬迁来限制少数民族人口的揣测更是体现了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习惯性抹黑”。

向世界讲述扶贫故事,需要选取典型故事

《纽约时报》文章关注的西海固地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黄土丘陵区的西吉、海原、固原、隆德、泾源、彭阳等六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现在,西海固搬迁人口多,移民数量大,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工程。中国的环境问题向来是西方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环境问题引发的移民搬迁也是他们愿意着力刻画的。

《纽约时报》文章中说:“中国在宁夏和其他几个长期受干旱和其他自然与人为灾害影响的省份所做的事情,预示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各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时可能会采取的行动。据估计,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气候变化将迫使数以百万计的人口离开家园。”

但是,《纽约时报》的记者显然没有认识到,对于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除了搬离,并且改变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农业生产方式,别无选择。可能有些民众更愿意延续固有的生活方式,但希望搬迁的群众是大多数。

但不可否认,《纽约时报》选择西海固作为报道重点是有精妙之处的。在向世界讲述中国如何反贫困时,无论是西方媒体,还是中国媒体,典型故事的选取十分重要。新华社2016年4月份播发了《羊小平砸缸》一稿,讲述了甘南“山民”羊小平家脱贫前为水所困和脱贫后砸掉水缸这一故事,同题的对外英文稿件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文中也提到,砸缸,在中国传统的语境中,寓意着打破旧的禁锢、找到解决方案,使困难得到化解。

另外,2016年11月,新华社播发了英文稿件《再也不想盖房子的中国人》,讲述了山东省菏泽县黄河滩区群众的脱贫故事,洪水不断冲垮房子地基成为这里人民致贫的根本原因,而生活在滩区内、受洪水之困的人多达190万。“我这辈子就算被水淹死、被砖头砸死,也不盖房子了”。这一典型故事的选取也打动了外国读者,新华社对外部英文改稿专家说:“我喜欢这个故事,很多引语都是非常形象的。”稿件被评为英文稿件佳作,在新华社的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播发后,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有网友评论说:“中国的农民真是很无奈。”

关注大多数,还是极少数?

在扶贫报道中,国内外宣媒体多在报道事实的基础上,以正面报道为主,传递大多数人的声音;但西方媒体关注的更多是扶贫遇到的困难、失败,而这往往是少数。路透社驻北京资深记者林 耀曾说,在西方价值观体系内,只要有一个人过得不好,媒体报道时经常否定全盘,个人价值至上的指导思想下,媒体很容易对政府政策批评,甚至攻击。因此,中西方媒体在讲述同一个中国扶贫故事时,也存在巨大差距。

《纽约时报》文章的核心人物是一位当地村医,没有竞争到岗位,心有怨气。如果采访其他人,可能展现的是另一个故事。文中提炼的小标题也皆是:“全是政府的责任”“我可从没这样工作过”“你可不能让我去矿上干苦力”“这生活一点都不体面”。全篇的基调就是新搬迁来的人们失去了家园、土地,现在过着毫无生气的生活。

来自宁夏西海固的“自发移民”闫生龙正在把玉米粒装进拖拉机新华社记者同样采访了滨河家园的居民,这里是新一批易地搬迁最大的安置点。44岁的安彦龙在红树莓种植地找到了工作,因为红树莓近来销量大增,农民收入也因此增多,他心里由衷地高兴。

土地的减少是个难以回避的现实。新华社对外英文稿件中,也做了解释。早些年搬迁的人们,分到的地更多,但是现在可以居住的土地越来越少。搬迁后,农民的生活不会马上改善,政策实施中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搬离穷乡僻壤、“拔穷根”是第一步,不迈出来,生活难以有改善。

新华社英文稿中采访了一位最早搬迁至红寺堡区红寺堡镇中圈塘村的老支书。他说:“我们村804户移民,第一年第二年有人觉得搬亏了,但三年以后都没有人愿意回老家了。事实上,到2009年,葡萄第一次长出来,大家的生活才一下子有了特别大的改善。”

连接历史与现实,开展融合传播

西方媒体在对中国事务品头论足时,经常是带着自己的价值判断,他们对于中国历史的了解更是有限。这一点,需要国内外宣媒体来弥补话语差距。

宁夏移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开始派兵在黄河西岸屯垦,其中就包括如今宁夏管辖的区域。在后来的朝代中,移民历史不断在上演。宁夏有专门的移民博物馆。因此,新华社的英文稿在导语中,就以历史为背景,为现实做注脚:“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这一点在中国西部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似乎比任何一个其他地区更明显。在这里,移民的历史不断上演,直至今天。”

在社交媒体主宰新闻资讯渠道的今天,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需要精心设计。《纽约时报》关于中国扶贫故事的报道,融合长篇特写、图片、无人机拍摄视频,极为生动、直观,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众多回应。文中描写移民新家居住环境拥挤时,紧接着使用了马医生一家人在床上吃饭的照片,一图胜千言。

抛开《纽约时报》经常秉持的立场,其叙事手法、技术和展现方式其实是可以借鉴的。国内很多外宣媒体包括新华社在进行英文报道时也经常采取融合推送的方式,在推特、脸谱等平台播发后也取得了十分积极的传播效果。(作者供图)

责编:谭震

 

西方民粹主义浪潮下的中国价值观对外传播

特朗普上任后的世界变局与对外传播应对

把握中美关系的话语权:新形势下中美关系应如何过渡

在“微斗争”中开展战略传播

对美国政府更迭与中国对外传播策略调整的思考

旁观中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