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发展思路研究

作者:◆杨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视传播平台正处于转型之中,无论是从节目的生产到接收,还是从具体实践到传播运用,互联网及数字多媒体都在重新描绘着多媒体界的蓝图。但与其说新媒体会取代电视等传统媒体,不如说未来将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实现全媒体化的时代。传统电视媒体将如何在全媒体时代的激烈竞争下,顺利实现转型、找到出路,是当前电视媒体需要深入思考的严峻问题。

一、拥抱互联网,从硬件到思维

互联网浪潮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电视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实现自我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但是互联网不单单是技术革命,同时也是一种思维的革命,互联网时代关于开放、多元、共享等基础价值,无一例外需在电视媒体中得到体现。

一方面,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造“互联电视”,即让电视成为互联网终端。电视不再是冰冷固定的屏幕,而是代表着可移动视频终端不再受固定闭路电视网线的限制。这种模式下,用户甚至可以在屏幕上进行操作(查询信息、重播、视频点播等等),或者将播放内容转入或是输出至其他支撑设备上。近年来兴起的虚拟现实技术(VR)更为互联电视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电视相对丰富和强大的硬件配置,可以更好地进行多源信息融合,以及对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更好地沉浸到该环境中。而这种模式下的电视机硬件设备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另一方面,“互联电视”不仅是硬件上的互联,其内容及软件上也应实现互联,体现互联网思维。新媒体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可以说各具优势,受众人群、生存土壤、发展模式均不一样,但全媒体并不仅仅是把新媒体的内容移植到电视等传统媒体中去,或者把电视节目简单放到网上那么简单,而是应让电视采用互联网思维,运用一系列新的技术来重新构建和设计电视节目,进而调节电视的消费模式。传统的电视收费将更加趋于个性,让用户的体验得以增强,包括改进观看的内容、使用的地点,以及使用的时间等,而不只是简单地把电视“触网”、“上线”。

二、适应受众的角色互换,从被动到主动

电视媒体在全媒体时代还应积极应对角色的转变,应对新时代背景下受众的需求,其核心还是“以人为本”。国外为此还提出“互动电视”的概念,如在法国,无论是私人还是公共,很多电视台都在致力于制作一些更高水平的互动电视节目,并且依托新增添的泛媒体设备,以丰富、补充原先的电视内容;一些节目甚至会建议观众在观看电视的同时在平板电脑上进行互动体验。例如,2013年法国电视台实验性地在一部电视电影中添加了在线互动问答选择,观众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同步登陆节目,参与其中的调查问答和以电影为主题的小型游戏,每位参与者能在虚拟的电影环境中选择自己的假设,并在电影结束后参与抽奖等。

法国哥玛内教授在他的研究中提出,未来电视媒体应在数字应用领域加强投入,以便在网络上加深其多媒体形象。例如,前面提到的法国电视台以正在播出的电视节目为基础,发展出了一套“让人猜”的应用程序,这个应用让观众同步参与到寻找凶手真实身份的过程中。同样,在一些体育节目中,也有针对节目专门开发的应用,随时向观众提供某一球队的控球率、球员数据等数字信息,让观众参与推测比赛的输赢等等。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传统电视媒体在节目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角色定位。以前的电视观众是被动的“受与者”,如今电视观众却是主动的“遥控者”,他们也更愿意自己决定自己的消费模式,以及节目的内容、时间、地点等等。如更进一步,观众不仅是决定者,同时还是自身多媒体消费中的演员。新的观众消费模式弱化了节目生产和接收之间的界限,进而也促生了“主动观众”。可以预见,未来电视互动节目开展的深度将远超过现有技术可以允许的程度,这些电视节目由于技术条件的改变引发接受条件的变化,将观众更深入地参与到节目中来,把其被动接受电视信息变为主动参与,并由此让观众对于某类电视节目产生独特钟爱,也强化了电视媒体独特的话语权,这些无疑都是未来电视媒体发展的重点。

三、拓展电视媒体展示渠道,从线上到线下

法国库姆斯教授指出,电视除了获取信息以及休闲娱乐等功能外,在维系社会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甚至是一般大众关系上还起着重要的社会作用。日常生活中,电视不仅扮演着“离合器”的角色,甚至还是维护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和渠道。就目前而言,电视依旧在家庭性的聚会场合中起着社会粘稠剂的作用,大家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闲话家常。电视机在家庭摆设中的中心地位依旧没有丢失,它的视听媒体的特权地位依然稳固,人们仍然习惯于在装修固有的布置中留出电视的位置。

因此,电视媒体不应忽略自身的优势,而是要积极适应观看习惯和方式的改变,立足于自身优势逐步拓展展示渠道,以便自己变得更加多样化。传统电视屏幕讲究的是“观赏空间”,这是独立的媒介空间,共享且久坐不可移动。而在相当一部分使用者中,移动终端是在家里或者受限制的地方使用,这些新的屏幕允许了消费的自主式流动,国外也把这种移动终端理解为“扩增类电视”,可为电视观众提供摆脱节目设定的限制,通过这些新的渠道拓展电视的应用范围,电视频道将不再是电视节目的播放或重播的唯一占有者。实际上,一些网站通过(或不通过)与传统电视频道签订播放合同,已有了可以下载以及分享的视频内容(如国际上YouTube、国内优酷等等),如今这已成为年轻观众观看电视节目的主要方式。

四、重构电视内容,从整体到碎片

当前我们正处于碎片化的时代:信息碎片、时间碎片、知识碎片,这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有关,人们观看的习惯也由此发生改变。人们每天从手机、电脑等终端接收器上接触到海量信息,表面上看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但在客观上让浮光掠影式的快餐文化盛行,进而造成电视节目内容的破裂和重构现象,各电视台在自我转变中也谨慎寻求着如何保存自我特性,致力于要保留好自己的固有观众。

一方面,部分观众特别是中老年观众倾向于有一定稳定数目的“传统”节目观看,这类节目往往集中在新闻、科教、文化、公益等领域,具备品牌效益,例如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星光大道》、《百家讲坛》等,这些节目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也是传统电视媒体优势资源的体现。电视媒体应继续坚守这类节目的品质,并注重节目的社会效益及社会影响力,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传播,进一步扩大品牌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增强权威性。电视媒体在这些领域理应抢占制高点,传播先进文化和正能量,树立良好的媒体形象。

另一方面,有的观众特别是年轻人又倾向于更多的自由。通过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弹性可能,他们能够自由地分配收看电视的时间,数字化地选择观看内容及方式,有时候并不需要完整的节目,而是一些碎片化的内容或者剪辑,以迅速满足其观看愿望。对他们而言,电视机不只是视频来源的播放设备,还是融于整个网络所提供的大数据的窗口,可以随时满足其各种观看需求。为立足这类观众,电视媒体也应在视频内容的编辑和选取中保留足够的灵活性与个性化。

目前,电视媒体正遭遇数字媒体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还将对传媒行业带来更加深刻的变革,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等传统媒体将被取代或被淘汰,而是意味着我们将迎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融合的全媒体时代。对此,电视媒体应该主动求变,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融合互联网技术及思维、加强电视媒体互动、拓展电视媒体展示渠道、重构电视媒体内容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强化自我核心竞争力,在未来发展中占得一席之地。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责编:倪啸)

 

如何看待中国影评的洪荒之力

艺术的超越与超越的艺术

电视剧《青年霍元甲》央视首播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湄公河行动》:根据真实事件进行的艺术创作

中美电影“英雄”形象的价值观考察

何处是“江湖”:时代裂痕中的《老炮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