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如何看待中国影评的洪荒之力

作者:◆赵正阳
谁都没想到,憋了一年的中国电影没有火起来,而几篇影评引发的公案却火得一塌糊涂。先有影评人针对《长城》抛出了差评,乐视影业接招并过招,紧接着豆瓣电影和猫眼电影也卷入了风浪之中,随即几家报纸的客户端也加入进来,甚至还有种种传闻。一时间,围绕影评的争论炸开了锅。

一、网生代影评人的一场集体暴动

电影评论应是一种自由的审美判断行为,不能轻易俯就和屈从于市场,拿一句时髦的话来讲,电影评论不应做市场的奴隶。最近的这场影评风波,归根到底是因为发声者触动了制片方的切身利益。于是,影响到了市场票房的收益,影响到了观众对新电影的观影激情,影响到了观众的取舍和鉴别倾向,形同于给火红的炉子浇了一瓢冷水,于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在争夺观众和抢夺票房的路上发生了一场火拼。

相对于电影制片方而言,影评人属于弱势群体,但偏偏就是一帮小人物,捅了利益集团的马蜂窝。在一般人眼里,老虎的屁股不能轻易摸,但在网络时代,特别是网络影评崛起后,变成了老虎的屁股随便摸。一群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网络影评人,大有将老虎拉下神坛的兴奋与冲动。就此而言,几篇影评引发的争端,不再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掐架,而是一批独立的网络影评人发起的集体暴动,他们集体向被资本裹挟的中国电影发难,是新生代网络影评人争夺话语权的一场集体亮相,一批“互联网+”的影评阵地不断发展壮大,聚集了思想界最为活跃的老中青几代写手,以短平快的方式攻城略地,很快打开了局面并占据了有利形势,虎虎生威的气势在各类艺术评论中显露出王者风范。历史地看去,这些新变局具有拐点性的标志意义和价值。

这场暴动来得有点迅雷不及掩耳,影视制片方在措手不及中拼命捍卫自己的话语权,但笨拙和滑稽的出招适得其反,频频招来了吃瓜群众的起哄和拆台。可喜的进步出现了,网络影评人和传统影评人有别,在立场和姿态上更加决绝和果敢,一些话题不断引爆注意力,担当了影评先锋队和小钢炮的角色,明确拒绝被市场和利益集团收编,直接戳穿电影创作和消费的各种顽疾,在很短的时间内,树立了影评的威风和威信,对创作界轻视观众、胡编乱造的歪风邪气形成了巨大的震慑作用。面对新生力量,电影制片方一时无法见招拆招,还端着居高临下的架势和强势姿态不肯平等对话,反映了一些制片方没有认真对待艺术创作,暴露出了外强中干的真面目。

二、电影评论不应看谁的脸色行事

就我个人的判断而言,不大相信豆瓣电影和猫眼电影会被请去喝茶,然而,就局部情况而言,还真有可能很关注利益攸关方,因为,票房毕竟也是政绩。

事实上,在历史上的感冒时期,一些影评人常常看投资方的脸色行事,也见多不怪。历史的教训给我们启示良多,倘若电影评论与资方靠得太近,这些影评不仅不说人话,而且无中生有尽说鬼话,有时为了邀功请赏,甚至鬼话连篇一派胡言。比如前几年某电视剧低俗不堪,却有某所谓评论家极尽吹捧之能事。所以,一切的文艺评论,倘若与资方关系缠绵和暧昧,那就不是文艺评论,只能说是广告式的传声筒,经不住时代和历史的检验。当下,有一些影评人还是扮演了好好先生的角色,面对一些劣质电影,一律都报以鲜花和掌声,竭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想方设法从新华字典里查找最顺耳的词汇予以加冕,听得人牙痒而心痛!一些言不由衷的结论,听后不仅反胃,而且极度反感,败坏了专家群体的形象和印象。即便有一点点批判,一些人也是绕来绕去,必须经历几番左右拿捏和上下斟酌,才捧出一堆不痛不痒的中性词,声音同样悦耳动听,做作的姿态比衙门里的资深衙役都老辣三分。

于是,一些影评人没有精力顾及电影文本本身而展开研究,一些人自然就成了应声虫和跟屁虫,没有了独立的见解,也不敢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要害和本质,生怕得罪了一方大神而影响了自己的远大前(钱)程。影评没有了骨气,就像人失去了灵魂,变得软弱而无力,别提力度和气度了,就连温度都丢的一干二净。真正有益于世道和人心的影评,应该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不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不该为了取悦谁而强装言笑,也不能为了得罪谁而故意落井下石,应该秉持一颗公心去知人论世,这样的影评既有秉笔铸信史的伟大抱负,也有慷慨激情为民鼓与呼的豪迈气概。总之,让市场的归市场,让学术的归学术,谁也别轻易搅和谁的差事,更别干鸠占鹊巢的傻事,这才是天清气朗的影视评论环境。

三、电影评论应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有的外行认为,电影评论没有高下之分,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是影评家,谁要以专业的身份自居,或许你头上的板砖就会乱飞。事实上,专业的电影评论必不可少,他们犹如医生队伍中科班出身的名医,在思想站位和专业素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他们对于中国电影的创作前瞻以及学术引领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能在网络影评迅猛发展的时代,遗忘或无视专业影评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作为江湖医生角色的网络影评人,虽然具有思想活跃、态度激进和不乏深刻坦率的优点,然而,他们毕竟没有受过科班的学术训练,在审美把握上常有偏差,有的甚至将人身攻击当匕首,将挖隐私和揭黑幕当作有本事,有的将侮辱谩骂当作攻击的武器,有的自诩网络意见领袖并揭竿而起,以打群架的方式对一些影片集体围攻。一时间污言秽语横飞,仿佛一颗石头掉进了粪坑,整个网络都臭气熏天。这种网络暴力性的影评应该坚决打击,其往往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和后果,暴露出极端而不全面、犀利而不深刻、片面而不周全的弊病,一度引来了巨大的围观效应和从众效应,最终成为对各种社会问题不满和宣泄的出气筒。我们不能容忍这种充满江湖痞气的做派,因其对于国民思考力的培养,以及民众美育的升级换代有害而无益。

事实上,影评担负着给民众提供审美判断的重任,评论的判断不只是一种好坏的欣赏过程,而且也是一种创新的艺术再造过程,事关给艺术历史一个什么样的交代,事关给当代民众一个什么样的判断,引导他们依托艺术思考生活和引领人生,是影评家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不对历史和现实负责任的影评,犹如泼妇骂街和疯人乱语,不仅会混淆视听和扰乱民心,而且将败坏文艺创作和消费的生态环境。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影评家的论断决不能信口雌黄,不能被利益集团绑架而满嘴跑火车,拿了违心的钱就说违心的话,那样的影评不仅经不住历史的检验,反而会招来群众的唾弃,时间一长,也会透支影评人的艺术信用和社会信用,弄不好会将影评人同利益代言人直接划等号,久而久之,影评专家也就成为了恶名远扬的砖家或黑心的托儿。同时,影评人不能曲意逢迎而媚世媚时,那样,也许一时会博取意想不到的名利,但是,名利的迷障会遮蔽人民的需要和历史的正确判断,常常会贻误社会历史前进的脚步,成为隐性的历史罪人。所以,正常而健康的影评,应该对社会历史有一种敬畏之心,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修辞立其诚。

(作者系山西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责编:莎莎)

 

如何看待中国影评的洪荒之力

艺术的超越与超越的艺术

电视剧《青年霍元甲》央视首播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湄公河行动》:根据真实事件进行的艺术创作

中美电影“英雄”形象的价值观考察

何处是“江湖”:时代裂痕中的《老炮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