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科技创新与品牌

“典赞·2016 科普中国” 盘点年度科学事件

作者:文/本刊记者 彭砚淼 图/北京科技报 张星海
“典赞·2016科普中国”通过盘点年度科学传播中影响深远的典型,旨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创新科普理念和服务模式,融汇科学传播业界智慧,彰显科普中国品牌文化,打造我国科学传播的权威经典活动。

获奖者合影留念中国科学传播界的年度盛事——“典赞·2016科普中国”现场活动于2016年12月30日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一号演播厅举行。活动现场公布了2016年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十大网络科普作品和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典赞·2016科普中国”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人民网、北京科技报社、科学普及出版社、新华网、光明网、腾讯网、百度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协办。活动从2016年8月开始,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本年度具有影响力和科学传播元素的事件、人物、流言和科普作品。申报期间,各全国学会,省级、副省级城市科协,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办公室成员单位,主流媒体,科研院校,社会科普机构等100多家单位积极推荐,共征集到推荐材料近400份,由40多位专家评选,并参考了网友的投票后,最终确定了2016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和十大网络科普作品。

2016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金涌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刷屏手机

2016年注定在中国科学传播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场公布的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围绕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发媒体、科学家广泛进行科学权威解读。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后,专家和媒体利用电视、网络等各种传播平台等及时科普相关科学知识,让“引力波”一词一次次刷屏。

在这一年里,从科技界“三会聚首”到国家明确提出“至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奋斗目标,科学普及被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2016年也可以说是中国航天年。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对接、长征五号火箭和世界首颗量子卫星成功发射,我国已经迈出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资深航天院士和新晋科普网红也不失时机地抓住航天热点大事,及时科普航天知识,掀起全民航天热潮。

同时被评为十大科学传播事件的还有:“阿尔法狗”横扫李世石、人工智能话题迅速升温,超百位诺贝尔奖得主联署公开信、呼吁停止反对转基因技术,中国FAST睁开“天眼”、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气象部门多渠道发出科学声音。

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提升公众谣言辨别能力

美国人不吃转基因食品?空腹不能喝牛奶?个儿大草莓因为打了激素?2016年,你被这些打着”科学“旗号的流言欺骗了吗?

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选取的都是与社会公众日常生活及热点问题息息相关、易被公众广泛传播转发且违背科学性的流言内容,相关媒体和权威专家及时有效地对流言进行辟谣,形成科学权威结论,并广泛传播。

方便面32小时不能消化?绿色背景能保护视力?喝苏打水预防癌症?圣女果、紫薯、彩椒都是转基因食品?吃素就不会得心血管疾病了?血栓抽吸装置问世,心脏支架被淘汰?X射线安检仪对人体有很大伤害?空腹不能喝牛奶?这些也同时入选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

现场嘉宾及观众

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David G.Evans教授(左)与温州市籀园小学科技教师陈耀(右)联袂进行现场科普十大网络科普作品提升公众科学素质

普通人对GPS全球定位系统都有所了解,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对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系统却相当陌生。不过,当你在网上看了中国科学院年轻导航系统科学家徐颖《来自星星的灯塔》科普课后,一定会对于北斗系统有一个初步了解。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撒贝宁在《加油!向未来》中,竟可以用口香糖打开青椰子!这件听起来很不可思议的事情,让撒贝宁又圈粉无数。

2016年十大网络科普作品都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内容独特,形式新颖,制作一流。有的作品语言运用生动流畅,通俗易懂。这些深受网友喜爱的网络科普作品对于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示范传播之道

你听过中科院物理所“四大名嘴”曹则贤的讲座吗?你被科普网红郑永春的文章刷屏了吗?你参观过民营企业家秦瑞强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自费创办的河北正定科技馆吗?

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积极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创作传播。有的科学传播人物创新科学传播表达形式,利用新媒体等形式普及科学知识;有的科学传播人物传播的内容科学权威,贴近大众需求,通俗易懂;有的科学传播人物被社会媒体普遍关注,传播渠道和覆盖人群广泛,影响力较高。

他们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河北正定科技馆馆长秦瑞强,“嫦娥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欧阳自远,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科技教师陈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主任缪中荣,科幻作家、香港海外文联名誉主席、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叶永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副院长木胡牙提。

今年科学传播人物颁奖环节还设立一个特殊奖项,基于其为中国科学传播做出的突出贡献,特授予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David G.Evans(戴伟)教授“科普中国特别贡献者”荣誉称号。

“典赞·2016科普中国”通过盘点年度科学传播中影响深远的典型,旨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创新科普理念和服务模式,融汇科学传播业界智慧,彰显科普中国品牌文化,打造我国科学传播的权威经典活动。

 

探索 知识体系的逻辑与架构

科技大奖背后的中国创新

“典赞·2016 科普中国” 盘点年度科学事件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科协推动企业创新工作寻找新途径:抱团创新 结盟发展

双创科技信息应用服务、一线创新工程师培养与实践项目工作总结会在京召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