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自行车

骑行友好的 台北

台北——曾因高架桥和成群的摩托车而臭名昭著,但现在却因为其在人行道上的骑行合法化以及公共自行车方案,再次引导了骑行革命,而这样做的原因是:一半以上的骑行者为女性。

以前台北的道路

无障碍自行车道

YouBike公共自行车系统在世界上大部分市区,摩托车以队列形式堵在了红绿灯下,伴随着引擎声,它们占据了为自行车而特别设立标志的区域。当红灯变绿时,摩托车的引擎声达到最大,立即飞驰而去。一分钟之后,这个过程又回到当初,开始循环。台北市有270万人口,摩托车数量达100万台。与亚洲其他大城市相似,台北的路面似乎并没有骑行的空间。

这个曾经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的台北,已经批准了一项在市中心建设386km的骑行铺装项目。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台北计划建设3倍于现在的自行车交通网络,达到近200km,虽然这些是从人行道上“剥削”而来的空间。

这个方法很起作用,在人行道上骑车,骑者会感觉到100%的安全,而许多骑行者是女性,她们悠闲地蹬着脚踏车,很少有人戴头盔。在高峰时间,想要在市中心的行人中间开辟一条骑行路线看似是不可能的,但是数据却令人鼓舞:五六年前,在台北市里很少能看到骑行的人,而现在大概5%的台北人出行是使用自行车。这大约是伦敦市民骑行的2倍,纽约的4倍。

“我们想要成为骑行友好的城市,但是并不想成为阿姆斯特丹或者哥本哈根。”Anne Chung,台北交通专员说道。她在VeloCity全球自行车大会上告诉记者,“现在有太多的摩托车和电动车在路上,与它们一起骑行会感觉非常危险,所以人行道相对来说会安全一些。我们想让自行车融入到居民的生活,并且与地铁、公交等连接起来,成为‘最后1 km’的开始。我们想告诉汽车和摩托车使用者,这里有更聪明的方式出行。”

YouBike公共自行车系统,是当地主管部门与捷安特公司以PPP模式共同开展的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YouBike系统迅速扩张到7 000辆自行车与200多个租赁点的规模。大多数站点设置在地铁和公交车站附近。每辆车的平均日周转率为8.6,计划到2018年,YouBike系统规模还将再扩大一倍。

同时,台北宣布到2019年,市中心的骑行道要达到现在的3倍,也就是近200 km。同时有386 km的共享铺装车道和112 km的滨水骑行道,这也是最受骑行者欢迎的周末休闲活动场所。

结合对汽车和摩托车的路边停车费用

许多YouBike使用者是女性并且很少有人戴头盔等政策的实施,这些措施已渐渐起了作用—— 一项研究表明,大约31.2%的摩托车使用者和4.4%的汽车使用者开始使用YouBike。

台湾上世纪80年代有着 “自行车王国”的称号,因为当时台湾生产自行车的量很大,“Made in Taiwan”的自行车遍布世界各地。上世纪90年代末期,面对大陆自行车行业的激烈竞争,台湾自行车生产商放弃了低成本的末端市场,集中高规格的机械制造。捷安特和美利达成长为世界知名的自行车公司,而其他的国际公司,例如闪电(Specialized) 、Trek(崔克) 和梅花(Colnago)都在台湾有代工点。

最近,由于台湾人对骑行的热情高涨,对高端自行车市场的兴趣亦得到了释放。台北市市长柯文哲在最近完成了523 km的骑行,超过了他之前的378 km的骑行记录。捷安特的董事长和创始人刘金标完成了2次环岛骑行——第1次是在73岁,第2次是80岁,而骑行时间从15天缩短到了12天。

“骑行友好的厕所”

台北自行车出行刘金标今年82岁,他把色彩斑斓和扎实的YouBike称作台北公共交通的“最后一块地图”。他介绍说,共享自行车与这么多汽车和摩托车竞争,一开始看似不可能,所有的媒体包括公众和相关部门都不同意自行车共享。骑行的路权并不被主管部门所重视,而经过激烈地协商,最后还是通过了。“过去,看不到这么多人在台北骑车,但是现在,由于YouBike,改变了城市交通的参与画面。这已经变成台北最受欢迎的政策。”

在台北,租赁一辆Youbike只需要在站点轻轻一刷 (卡同样适用于地铁和公交),就可以开始一段骑行旅程。

台北的滨河区是第一个骑行设施完整的区域,人们能在那里看到不同形态和规模的骑行团队。他们的坐骑从顶级的碳纤自行车到山地自行车再到拉丝钢的自行车,什么样的自行车都有。无论坐骑如何,他们均在享受骑行的快乐。“骑行友好的厕所”和112 km不塞车的专用道路,以及停车设施都建设在这个城市的防洪系统边缘。

在非滨河区域,一些高架下面 (有些是双层,有些是三层结构) 建造了骑行道路通往最古老的万华区。 共享的铺装道通常紧邻摩托车停放处和商店门口。

在市中心的商业区,也就是台北101大厦 (在迪拜塔出现之前是全球最高的摩天大楼) 附近,设计了适宜的保护性骑行道。当信义路和复兴路等交通要道重新规划地铁线路时,相关部门抓住机会,抢占一条车道并把它扩展成为骑行道。人行道的一边则被画成了自行车道。

这个被隔离的骑行道在大的交通节点和地铁站就消失了,在高峰时段,自行车有可能和行人发生冲突,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因为在台北,即便是汽车司机,在通过人行横道时都是抱着谨慎和礼貌的态度。

Charles Li是台北副市长和城市规划专家,其视骑行为台北宜居与可持续性建设政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人们总说形式服从功能,但我看来,形式服从出行方式。” 他说。出行方式决定了城市的面貌,出行方式也决定了人们在这座城市居住的方式。从现在开始,以自行车为导向的交通网络会引领城市的发展。台北正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以人为本的城市,虽然成本会很大,困难会很多。3年之后,台北会有更大的变化。

来源: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公众号

 

“现代工匠培养计划”高峰论坛在津召开

2016落实“三品”战略展现“工匠精神

2016 中国两轮车越南展移师河内

积聚能量、融合创新、开拓未来

紧盯市场 创新腾飞

自行车的绿色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