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民族

草原深处“安达”情

作者:包玉文
□ 文/包玉文乌日希太(右一)在查干花镇调研民族工作2010年4月,刚满40岁的乌日希太,接任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前郭县)民族宗教局局长职务。上任后,他创新工作思路,求真务实,甘当少数民族群众的“娘家人”,被称为“安达”(蒙古语“朋友”之意)。

6月1日早7点,乌日希太乘车从县城向西100多公里,来到前郭县西部草原查干花镇。这个镇有35个自然屯,6278户、21775口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0702人,是前郭县最大的蒙古族聚居乡镇。

“塔赛因白努!”(蒙古语“您好”)“赛因,赛因!”(蒙古语“您好!您好!”)

乌日希太和镇党委书记阿雍嘎互致问候后,一同来到蒙古族中心小学参加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8点30分,演出开始,由50名小学生齐奏的马头琴曲《欢乐的草原》在操场上响起。

这个学校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特色教育,成立马头琴队、安代舞蹈队,配备专任教师,以马头琴为特色的教育项目成果显著,马头琴艺术队以其出色的演技享誉省内外。由该校带动起来的马头琴艺术教育,很快在前郭尔罗斯普及起来。如今,前郭县绝大多数民族学校开设了马头琴教学课程。

对于学校的探索成效,乌日希太评价说:“把民族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了民族精神。”

前郭县委县政府正在着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乌日希太便把民族工作纳入到这一大环境中去安排。县里举办蒙古族民俗旅游节、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节,修建成吉思汗文化园,民宗局都积极参与,尤其注重在增添民俗、民风元素,提升文化亮点上下功夫。近几年,民宗局为县民族歌舞传习中心购置了LED大屏幕等设备,为查干花镇蒙古族中心小学购置了50把马头琴和200套民族服装,对全县“三语”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参与筹备东三省中小学生“特格喜”杯蒙古语演讲比赛,筹措资金、组织人员编辑出版蒙古文版大型文学刊物《金鹰》……

县草原文化馆始建于1957年,是吉林省唯一从事蒙古族群众文化活动的县级民族文化馆。近60年来,草原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搜集、整理了蒙古族民间故事、谚语、民歌、好来宝、乌力格尔、祝赞词、婚礼歌等近500多万字的宝贵资料,公开出版专著10多部。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乌力格尔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项目5项,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5人。2013年10月,文化馆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

草原文化馆新建馆址在查干花镇阿古拉大街南侧,建筑面积2016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三层蒙古族式建筑,具有搜集展示民风民俗、民间文学、乌力格尔等民族文化遗产的功能。附带文化广场,能满足全县那达慕等重大民族节庆活动的场地需求。为加快草原文化馆重建,县民宗局从规划设计到筹集资金,全程跟踪服务。乌日希太通过多方协调,为草原文化馆重建争取了600万元资金。在他看来:草原文化馆是前郭县西部蒙古族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对于传承、弘扬蒙古族优秀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么重要的文化阵地,县民宗局一定尽全力扶持。

匆匆吃完午饭,乌日希太又赶往查干花镇的几个村屯,去查看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查干花镇人均耕地占有量在全县虽然居前几位,但耕地单产较少,农业生产潜力巨大。针对查干花镇实际,县民宗局积极争取项目,2011年下半年到现在,已累计争取资金400余万元,使全镇60%以上的洼地具备了灌溉条件;聘请县农业局、县科协、县农广校农业专家深入到村屯授课,引进新的耕种模式和先进的耕作技术;组织农民到县内外参观现代化农业发展。如今,全镇地膜作物近2000公顷,其中膜下滴灌二比空种植模式、宽窄行种植模式、大垄双行种植模式被成功引进,种植面积900公顷。

看到科学种植的喜人成果,乌日希太对镇里和村屯的干部说:一定要动员农民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方向发展,发展规模农业,把农业生产做大做强。

在查干花村东部农田里,雨后的秧苗水灵灵,种粮大户张根春还在为前几天的一场喜雨而高兴。乌日希太与张根春聊得十分投机:“今年春耕生产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当前除了要搞好田间管理,我们还得打破传统观念,市场缺什么种什么,什么好卖种什么,什么价格贵种什么。”

在今年备春耕生产中,乌日希太进村入户了解农民种地情况,为他们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他把自己的名片送给村民,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打电话找他,他都会想方设法。

在晏家村的蔬菜大棚园区,科学种田能手张杰幽默地说:“乌日希太局长与查干花人是‘一条心’、像‘一家人’,他在村里到谁家狗都不叫啦!”乌兰花村农民于得林则说:“如今查干花镇形成了玉米、瓜果、蔬菜三大产业,市场上啥贵我们就种啥。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由想不通到全想到,乌日希太局长苦口婆心立了大功!”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多元化实现农民增收,是今年查干花镇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在五井子村,乌日希太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了解田间管理的情况。听到村民王占森说玉米苗这几天出现斑点时,他马上与县农技推广中心联系,对方定在第二天上午到五井子村,让村民们在地里等候。西瓜种植户齐守义说:“今年我们扣地膜西瓜使用的地膜质量不太好,非常容易损坏,有的地方又多扣了一层膜。第二次购买的好地膜价格明显贵,这样生产成本增加了,想起来挺上火!”乌日希太急忙问:“你们买地膜时,商家有没有质量包保承诺?”齐守义回答:“当时因为价格不高,我们也没有要求什么。”乌日希太对同行的民宗局工作人员说:“把村民购买地膜的发货票拿到手,咱们明天上午到县里农资商店商议这个问题。买卖必须讲公平,有理必争,不能让农民朋友吃亏!”简短朴实的话语,激起大家一阵热烈的掌声。

正是因为乌日希太的这种实干精神,这几年前郭县民宗局为8个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协调争取打农田机电井500眼,新建温室大棚50栋,修路15公里;将查干花镇查干花村成功申报为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争取国家民委扶持资金320万元;为吉拉吐乡锡伯屯村申请项目资金580万元;为哈萨尔王食品有限公司等4户民营企业争取财政贴息贷款400万元;筹集资金40万元,帮助前郭镇鲜丰村完成自来水改造工程。自2010年以来,累计申请各类资金突破6600万元,实现了少数民族乡镇受益全覆盖。

一天的实地调研就要结束了,村民盛情邀请乌日希太:“等明年西瓜上市时,请你们来吃又大又甜的西瓜!”(责编 增林)

 

努力谱写“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篇章 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经验交流会召开

把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引向深入

视窗

依法加强和改进城市民族工作

再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辉煌

奋进发展中的中央民族干部学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