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侨时代

东望洋的一些历史与情怀

澳门,除了众所周知的大三巴,还有东西望洋。东望洋山和西望洋山是澳门半岛一东一西遥遥相望的两座山,在两座山的山顶各自拥有一座富有童话色彩的教堂“圣母雪地殿教堂”和“西望洋圣堂”,同时两处的山巅也是眺望澳门半岛视野最佳的地方。

事实上,站在这两座高山上看,确能看出关于澳门的一些历史与情怀,以东望洋山为例。

东望洋山

东望洋山又称松山,是澳门半岛最高山岗,海拔高93米。东望洋山坐落在二龙喉公园中,这个昔日的一所宅第在1928年工厂爆炸中被夷为平地,后经澳门政府修葺后开辟成免费对外开放的公园,园内不仅有鸟类饲养场、小动物园、植物园和喷泉,也有为当地居民特别增设的健康径、休闲广场及各类康体设施。园中绿树成荫,百花争艳,是当地居民晨练、遛狗、健身的休闲胜地。逛完底下的公园,游客们可以选择乘坐世界上最短、全程只需一分钟的缆车或是沿石阶拾级而上到达东望洋山,远东地区最古老的海岸灯塔——东望洋灯塔伫立在澳门半岛上最高的山巅东望洋山已超过140年,它与具有370年历史的圣母雪地殿教堂,以及松山防空洞、东望洋炮台等现都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山顶的平台上可以俯瞰整个澳门半岛以及四周岛屿的无敌景致。

1930年以前,二龙喉公园被称为“兵头花园”。“兵头”就是现在的澳督,是当时葡萄牙在澳门自治机构的最高首脑。由于兵头住在二龙喉,所以这里实际上是当时的总督官邸。官邸前半部是花园,园内绿荫荷池,景色清幽可人。后面则是兵头的别墅,为葡萄牙建筑风格。

何东家族

1930年8月113日,官邸后面储存弹药的军火库,因天气酷热而发生爆炸,使兵头花园受到波及,毁于一旦。

公园入门左边的园址原属香港何东绅爵的物业,筑有围墙一道,称为何东山,当年澳葡当局对花园进行重新整修,由于花园的面积较小,何东爵士便把与花园毗邻的一块土地和山坡捐给了澳葡当局。所以二龙喉公园又有“何东花园”之称。现时,这个公园旁边还保留当时的一座二龙喉水泉,而喷水出口处则以两个中国老虎为造型,极为生动。

何东(Robert HoTung Bosman,1862—1956),香港著名买办、企业家、慈善家。原名何启东,字晓生,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宝安(跟随母系),是香港开埠后的首富。何启东的父亲是荷兰裔犹太人Charles Henry Maurice Bosman(粤语音译何仕文),他母亲是广东宝安人施娣,所以他本身是欧亚混血儿。由于头脑精明,何东很快成为香港的超级富豪,其创立的何启东家族是英属香港时期的香港第一望族。香港以前有句俗语,形容一个人不自量,就会说,“你以为你是何东啊”从这句话足以证明,何东先生的香港首富地位,可以富可敌国。

1906年何启东先生向香港总督会同行政局申请获准在中环半山居住,成为首位在太平山山顶居住的中国籍人士。

1941年香港沦陷前逃离香港,至澳门避难,直至1946年元旦复往香港,继续经商。1952年何东获葡萄牙勋章。1956年4月在香港逝世。生前捐出澳门的房产给澳门政府,现设为何东图书馆。澳门赌王何鸿燊是何东爵士弟何福的孙儿之一。

圣母雪地殿教堂

圣母雪地殿教堂 (葡文:Igreja de Nossa Senhora da Guia),是位于澳门东望洋山山顶上的小教堂。圣母雪地殿教堂位于东望洋炮台的东望洋灯塔旁边,是东望洋山有三大名胜古迹之一。在1992年,更被澳门的社团评为澳门八景之一。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圣母雪地殿教堂约建于1622年。当年正值荷兰人入侵澳门,据说圣母曾步出小教堂外张开自己的斗篷来抵挡敌军的枪炮攻击。现今的教堂则建于1637年。圣母雪地殿教堂供有雪地圣母( Nossa Senhorada Guia)和护卫航海的圣人若翰洗者的圣像与画像。

澳葡政府于1996年对教堂进行内部保护和修复工程时,发现了壁画遗迹。经过考证后,发现壁画是中西文化和艺术的大融汇,在华南地区属罕见之艺术作品。文化局局长何丽钻指出,政府严格以“保护壁画原有艺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原则对其进行修复,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对各层“泥灰水”和颜料进行实验室分析,并且对使用的材料和色素进行了多项可行性研究与实践,最后使埋没在尘土之中的壁画图案和人物形象重光。1998年起,专家开始壁画的修复工作,一笔一笔地上色修补,将壁画原貌重现。于2001年7月24日,澳门文化局为圣母雪地殿教堂的祭衣房举行修复重光典礼。

东望洋山炮台

东望洋山炮台又称松山炮台、东望洋炮台,位于东望洋山(松山)之巅,是澳门半岛的最高点,建于1637至1638年间,有哨房、火药库、楼塔等。

东望洋炮台原来主要用于防御外来入侵和作为观察站。一直被列为军事禁区,非经批准,外人不得擅进,只有每年的8月5日圣母诞及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予公众进入。1976年,葡国军队撤出澳门,炮台才被开为旅游点,至今仍完整地保持原貌。炮台上建有圣母雪地殿圣堂。 东望洋炮台是东望洋山上三大名胜古迹之一,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除数座炮台堡垒外,还有由四组隧道组成的防空洞。东望洋炮台范围包括两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东望洋灯塔和圣母雪地殿教堂。在此可俯瞰澳门全景和珠江口的壮丽景色。

东望洋灯塔屹立在教堂侧,是中国沿海地区最古老的灯塔。建于 1865 年。灯塔高 13 公尺,白墙红顶,雄伟挺拔。1874年9月,灯塔因风暴受损,经过重修后于1910年6月29日重新启用,一直至今。在晴朗的夜晚,澳门四周20里的范围内可以见到灯塔射出的灯光。

在灯塔附近,还可以见到台风讯号的标记。每当刮台风时,气象局就会在炮台上悬挂相应的台风讯号标记,提醒市民作好准备。

东望洋跑道

东望洋跑道(或称东望洋赛道、东望洋环山圈)是澳门举行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的赛车跑道,是全世界上唯一同时举行房车赛和电自行车赛的街道赛场地。整条赛道环绕东望洋山的市区,澳门举行澳门举行有上坡下坡路,最阔路面14米,最窄仅7米,有“东方的摩纳哥赛道”之称。

1954年首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举行时,东望洋跑道利用现时的新口岸、嘉思栏、东望洋山、海角游魂、渔翁街到水塘角的一段马路进行作赛。昔日跑道全长3.9英里,泥路崎岖不平,车手视线可能被尘埃所阻,需依靠两旁的树木进行驾驶。1955年,赛道的后半部份重铺为柏油路。直至1957年的第四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时,赛道才全部改善为柏油路面。此时跑道亦由3.9英里缩减为3.8英里,渔翁街发电厂至水塘角一段弯路改为直路。1993年,文华东方弯被拉直,而葡京弯则由钝角改成锐角。时至今日,东望洋跑道已是达国际跑道标准的柏油路,获国际汽车联盟(FIA)所认同。

早期东望洋跑道的终点及维修站设于风帆会弯(现称文华东方弯)之前,在已拆卸旧港澳码头对开。1993年澳门格兰披治40周年纪念时,起点及终点搬迁至现在的格兰披治赛车大楼处(即靠近水塘北角弯)。赛事总部亦迁入格兰披治赛车大楼,赛车控制中心设修理站、停车场等设施。

至于跑道旁的看台,最早期是用竹盖搭的临时竹棚。1956年第三届的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时,一个设有十个维修站的混凝土大看台落成启用,能容纳三百多人观赏赛事。直到1993年,看台搬到新的大看台。次年,旧看台被清拆。现今除大看台外,葡京弯A、B亦设两个看台。而且看台更配备了现代化的电脑计时显示仪器,供观赛者欣赏赛事。

香港电影《阿郎的故事》里,周润发扮演的阿郎参加摩托车赛,高速撞墙,最终在一片火焰里死去。电影中的跑道,即为闻名东南亚的东望洋跑道。

 

华侨向世界讲述:我们的西藏 

西方习惯自己构建一个

墨西哥华人:我们已3年连续举办“西藏文化周”

川籍侨领:在悉尼主持举办《印象·西藏》座谈会 

海外华人华侨共话“西藏印象”

一间医院的使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