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侨时代

华侨与航空,一些不能不说的故事

作者:未知
华侨航空学校

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开始,海外爱国华侨就发起了支持祖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活动,踊跃捐款捐物,有些华侨把自己的子女送回国内,参军参战。

抗战时期,美国华侨社团曾经开办过一些航空学校或培训班,为祖国的航空救国培养了不少人才。美国华侨支持祖国抗战,捐款捐物,出钱出人,非常踊跃。就举办航空学校培养飞行员一事来说,不止有波特兰大市的华侨,还有其它一些城市的华侨也采取这种做法。华侨办的航空学校还有:旧金山旅美中华航空学校、芝加哥市华侨飞行学校、纽约华侨救国会办的航空学校、衣馆飞行学校、旅美华侨航空学校、美洲华侨航空救国会、波兰特航空学校等专门学校。在美国华侨创办的航空学校中,较为突出的是俄勒岗州波特兰的美洲华侨航空学校和旧金山的旅美中华航空学校。华侨们在航空学校的学员毕业时,把学到航空技术的飞行员和捐款购买的飞机一同送回祖国(由这些年轻的新飞行员驾机回国),拯救危难中的祖国。

旧金山航校创办于一九三三年七月,以“栽植航空人才,巩固国防,永不参加任何内战”为办学宗旨。前后共办三期,约有七十多名空勤人员学成归国,报效祖国。此外,芝加哥三民飞行学校、底特律航校中国学生班、匹兹堡航空侨校、洛杉矶华侨航空学校,以及波士顿、纽约、凤凰城的华侨航空救国会等组织,也先后培养了一批华侨飞行技术人员,他们结业后,很多人都回国服务。

美洲华侨航空学校位于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其时,当地华侨仅有2000余人。尽管人数不多,但由于志在航空渐成风气,所以早年毕业于亚卡斯航校的华侨青年已有8人之多。1931年9月18日,日军袭取沈阳,开始大举侵略中国。面对祖国山河陷入敌寇铁蹄之下,波特兰的侨胞悲愤填膺。10月10日晚,他们即成立美洲华侨航空救国会,并于第二天推选出以梅志新为主席的筹委会,开始着手筹办航校。

筹办工作非常顺利,仅经过两个月,用华侨捐款购置两架教练机之后,1931年12月中旬,美洲华侨航空学校就开学了。学校的课程设航空理论、航空技术和国耻史三科,学生在校的时间为半年。办学的宗旨是:训练航空人才,对外为巩固中国国防,尽力拒敌;对内为发展航空事业,永不参加任何政争内战。

由于经费问题,美洲华侨航空学校仅办了两期后,便于1933年初停办了。两期获毕业证书的一共29人。这些学员,后来绝大多数由华侨航空救国会出路费,将他们送回国内的中国空军服役。

美洲华侨航空学校是一所量少质高的名校,这在海内外并不多见。29名毕业生中刘龙光、林觉天、雷国来、苏英祥等先后在南京、南昌、太原、晋北等地的空战中阵亡。杨仲安、雷炎均后来分别成为国民政府的空军少将和上将。他们之中还有赫赫有名的空战英雄。例如,单独击落敌机3架,与僚机一道共同击落敌机3架的空军大队长黄泮扬;又如,单独击落敌机5架,与僚机一道击落敌机1架,被誉为“中国战鹰”的陈瑞钿。如果把这些事迹收集起来的话恐怕可以写出半部中国抗日空战史。

第二期的李月英和黄桂燕为美洲华侨航空学校仅有的两名女学员。1932年2月,她们随男学员回国,但由于当时中国空军没有女飞行员,黄桂燕只好当打字员,继而随航空署迁至南昌,最后病故在那里。李月英先后在杭州的航空署图书馆和上海虹桥机场当职员,1938年返回美国。返美后,她参加了美国空军下属的“女飞行员服务队”,多次驾驶美国援助苏联的飞机送至阿拉斯加与苏联接机的飞行员会合,不幸于1944年11月23日执行任务时,因机械故障坠机殉职,时年32岁。

据美籍华人侨史学者麦礼谦先生统计,抗战前夕和抗战期间回国参战的美国华侨青年航空人员约有二百人。这个数字,在当时只有二、三百架飞机的中国空军中所占的比率是相当高的。

此同时,南洋各地,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亦有许多华侨飞行员和飞机维修人员回国参战。而美洲华侨航空义勇军、美国华侨航空学校飞行中队、菲律宾华侨飞行员战斗队和整修飞机工程员服务队等回国战斗团体,也纷纷出现于中国抗战的最前沿。

筹募大笔款项开办航空学校,购买飞机,也不是容易的事。华侨们想了不少办法。其中有一种活动比较吸引人,就是举行航空特技表演募捐活动。航空技术表演,驾驶飞机做一些特技动作,比较惊险,观众喜欢看。

旅美女侨胞李霞卿为了募捐,特地学会了驾机表演。纽约全美援华联合会派李霞卿到南美洲作飞行表演。她在秘鲁作航空表演时,秘鲁航空部长也去观看了,赞叹不已。他赠给李霞卿一枚金质航空奖章。李霞卿表演飞行技术一个小时,就募集到捐款4万元。

第一期美洲华侨航空学校学生

1942年7月,“飞虎队”被并入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华侨飞行员黄光锐后来当了广东空军司令、笕桥航空学校的校长。他当初也在檀香山街头做过特技表演。

全国抗战爆发后,美国华侨飞行员纷纷回国参战。1937年8月,在纽约罗斯福机场练习航空技术的几个华侨青年,变卖了个人财产,驾机回国杀敌。9月23日,旧金山有十名华侨青年飞行员也回国参战。1938年,美洲中华航空学校三批毕业生85人,先后回国,带回华侨捐款购买的10架新式战斗机。美国中华航空学校的毕业生和有维修飞机技术的人员90多人回国。这一批华侨飞行员和航空技术人员回国后,在与日本空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客家华侨参加的回国抗战飞行员和技师也有多人,在国民政府空中占有较大比重,比如驾驶驱逐机的飞行员几占同类飞行员的3/4。他们分别来自美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加拿大等国,其中来自菲律宾的有62人,美国超过100人。1940年国内招考空军。仅越南华侨就有145人报名。飞行员和技师,先后有多批回国参战,以“战绩卓绝,尤其蜚声于空军界”,被誉为“保卫祖国领空的华侨英雄”。

在空战中,回国抗日的华侨飞行员,怀着强烈的爱国热诚,向着可恨的日本飞机开火。他们凭着娴熟的飞行技术,准确的射击技能,猛烈地打击敌人。

8月15日,日本大批“九六式”轰炸机窜入中国江苏省南部句容县(那里有中国空军机场)的上空,中国空军第三大队的飞机升空,给了敌机迎头痛击,一下子击落了敌机6架。这个飞行大队里有个飞行中队长,叫黄泮扬,他是一个华侨飞行员。在这一次空战中,他和另一个华侨飞行员陈瑞铀,各击落了1架敌机。

后来在多次空战中,华侨飞行员作战非常出色。据统计,在抗日战争期间,华侨飞行员一共击落敌机30多架。黄泮扬特别突出,他一人就击落敌机7架。

战争最是无情,战斗中每一个战士无时无刻都在经受生与死的考验。华侨飞行员英勇杀敌,为国立功。不少人在战斗中流血牺牲,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报效祖国。

美洲华侨航空学校女学员李月英1937年10月,日本侵略军进攻山西,中国军队在忻口(太原的北面)与日军展开了血战。中国空军一部分部队从南方抽调到忻口战场。敌人的飞机炮火密集,中国空军在空中作战,常常被敌机包围。10月19日,华侨飞行员苏英祥机参加战斗。在忻口上空,他们冲向敌机开火,打落了一架敌机,但不幸,飞机也被敌机打中了,飞机突然坠落,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华侨飞行员陈瑞钿是个混血儿,母亲是秘鲁人,爸爸是中国人,出生在亚特兰大市。受爱国热情的驱使,他回国投身到抗日杀敌的战场。他系波特兰美洲华侨航空学校第一期毕业生,1932年8月20日与黄泮扬等十二位华侨学员一起回国,他在空中作战技术高超,抗战一开始,他就击落日本飞机5架。一次空战中,敌人的机枪子弹打中了他的座机,他的身上也着火了。为了防止飞机爆炸,他立刻跳出了机座。但是,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他浑身上下到处是火苗。可是日机还不放过他,还向他射击。当他拉开降落伞,徐徐降落到地面时,火苗已经把陈瑞钿烧得不成人形了。

爱国华侨为了祖国抗日,毫不吝惜。马来亚一位陈姓华侨,抗战前就把两个儿子都送回国内,参加了空军。抗战爆发后,他的两个儿子参加了数十次空战,奋勇杀敌,多次立功。1940年,他的大儿子陈桂林在保卫成都的一次空战中牺牲,他叮嘱小儿子英勇杀敌,为哥哥报仇。小儿子陈桂文作战英勇,但不幸在昆明上空的一次空战中牺牲。

据有关记载,广东空军从队长到飞行员几乎全是华侨;在祖国领空,抗击日本空中强盗的驱逐机飞行员中,华侨几占四分之三;后来陈纳德组织“飞虎队”来华参加中国抗战的人员中,也有不少华侨,如队员梁汉一就是华侨,他多次参加空战,战绩显着,后由上尉晋升为美国空军准将。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华侨航空健儿临危不惧,驾机凌空迎敌,与日本空中强盗展开血战,功勋卓绝,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缔造了许多可歌可泣、永垂青史的英雄事迹。

一个不能被忘却的群体

这位身材壮实、有着粗犷脸孔的人叫陈纳德,有人形容他是“会飞的牛仔”。

在1937年那个短暂和平的春天,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向这位退役的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伸出橄榄枝,请他来帮助中国空军。

1941年8月1日,陈纳德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队”。“上帝保佑你们”,在陈纳德鼓励声中,12月20日,志愿航空队的处子秀开始在昆明上空展开,34架崭新的P40战斧式战斗机 ,一举击落9架日机,只有1架日机逃脱,而航空志愿队无一伤亡。饱受轰炸之苦的中国老百姓,亲切地把这支部队称为“飞虎队”。

1942年7月,“飞虎队”被并入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

新“飞虎队”成立以后,海外华侨的“航空救国”热情再次迸发。抗战时期,大批华侨飞行员和机械师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中国空军驱逐机飞行员中,华侨青年最高时占到3/4。有上千名华侨青年投身到“飞虎队”中,在这支队伍中,华裔青年更是占到了90%。

从成立之初到抗战胜利,“飞虎队”一共击落敌机2600架,击沉重创223万吨日本商船、44艘军舰,击毙日军官兵近67000人。

战士彭嘉衡:我对得起可爱的祖国和人民!

彭嘉衡,1921年7月出生于印尼坤缅,是中央航校第15期飞行学员,并于结业后前往美国接受飞行训练。

1944年6月,在美国受训将近两年的彭嘉衡回到中国,被分配到“中美混合联队”,在第五大队17中队担任飞行员,驻防湖南芷江机场。在繁忙的芷江机场,经常能看到彭嘉衡忙碌的身影,他驾驶着当时最先进的野马式战斗机,先后执行作战任务64次。每一次飞行,彭嘉衡都把它当作是最后的飞行。

1944年12月18日上午,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所属的84架B-29重型轰炸机,从中国成都机场隆隆起飞,在陈纳德的70架“飞虎”战机掩护下,直奔侵华日军在华中地区最大的空军基地汉口机场而来。顿时,武汉上空,浓烟滚滚,一片火海,大量日军军需物资被烧毁,包括汉口机场在内的许多重要军事设施遭到毁灭性打击。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飞虎队”战机持续飞抵武汉上空,寻找打击目标。有一天,彭嘉衡和战友们再次奉命前来武汉,轰炸长江江面上的日军军舰。

抗战胜利后,彭嘉衡荣获美国政府颁发的“航空奖章”和“优异飞行十字勋章”。2010年8月22日,一代“华侨飞鹰”彭嘉衡在北京病逝。这位89岁的老人在弥留之际,说出了他的人生感言:我非常坦然地面对疾病的袭击,回想人生,我对得起我们可爱的祖国和人民,我努力奋斗过了。

 

一场大会的 “领航”

思想之新: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

影响之广:校长们的盛宴与一个奖项的诞生 

马兴瑞:航空航天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蓝海”

李崴: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

李德仁:新的启迪,新的发展,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