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革命、工匠精神、新国货、中国精造,这一系列词汇正自上而下地成为热点。近期以来,政府官员倡议、政策出台、企业宣传也常涉于此。
实质上,这一系列词汇的内涵都是相似的,所指向的即中国制造需要跨越“价廉质差”的阶段,向“质优价实”进阶。
一种潮流、一种概念的提出,并非凭空而起、生搬硬造,而是必须具有市场的基础,否则很快将成过眼云烟。而市场的基础主要由企业和消费者组成,但市场的良性发展,需要政府政策引导与监管的“保驾护航”。“品质革命”如果要真正成为一场革命,需要多方参与。
首先需要弄清楚:品质革命成为潮流的推动力是什么?当然不是政府的口号,而是消费者的需求推动。消费升级是真真确确存在的现象和趋势。海外游疯狂扫货,买名牌包、化妆品、电饭煲,乃至马桶盖;海淘兴旺发达,低端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行业价格战几无空间等都是消费升级的具体表现。
这种疯狂扫货,土豪多金的现象背后,实质上是中国中产阶级的壮大,及随之而来对品质消费需求的提升。这是物质初步满足之后必然会出现的消费观,从“不求最好,只求便宜”到“不求最好,只求最贵”,再到“求最好,不求便宜”。
海外购的心理也并不单纯是过往的崇洋媚外,只为显摆与众不同的档次,而是对品质、品牌的信任,对消费体验度的追求。
中国中产消费者对性能偏好度越来越强,更为讲究品位与审美,也更为精明和理性。实质上,这也是现在社群经济、定制消费等商业模式产生的基础,同时也是“大路货”消亡的开始。
在消费升级需求的推动下,制造业转型不可避免,否则只会面临着又一次洋货当道的局面。新国货概念的提出,亦是时代所需,而品质革命的发生,则必是综合因素的作用。
在产品过剩,利润微薄的市场状况下,想让消费买单,只能相应进行品质升级。企业不再只是追求销售规模,利用价格战抢占市场。因为价格战的背后也必是对生产制造成本的压缩,难以产生更高的品质。
环境成本、人力成本、违法成本的提升,也迫使企业必须进行品质升级,只有品质升级才能保证合理的利润空间,否则只有死路一条。精密机床、柔性生产、技术创新,以及工匠精神,才是通向未来之路。
政府的“放管服”则是品质革命得以开展的有力保证。放,即让市场来评价产品品质,让消费者可以自由的选择购买;管,则是提升产品标准,加大违法惩戒,让底线提升,不给假冒伪劣留机会;服,是扶持和引导科技创新,树立国家质量名片。
第三方机构的监督和促进则是品质革命的催化剂。第三方机构的质量与认证、检测与对比,一方面可以监督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另一方面也引导消费者更聪明,更理性。
作为一家第三方对比测试机构,《消费者报道》所推动和引导的,即是后者。以数据说话,用更高的标准测试。我们不以价格作为评价产品好坏的标准,而是综合性价比,指出一分钱一分货,发现好产品,监督差产品。
这一切,正契合了当下品质革命与消费升级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