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会议新闻是指电视媒体运用电视传播手段和技巧传播各种会议动态及相关内容的事实信息。电视会议新闻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新闻形式,是用来传播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因此,它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为了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不少新闻报道轻视了新闻本身的价值,忽视了新闻传播的规律,使得电视会议新闻报道存在一些问题。
一、电视会议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多,冗长空洞有的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关注点仅仅集中在会议本身,把领导的所有讲话、会议的所有文件都看作是报道的重点,无选择地报道会议内容。
(二)形式呆,广播化严重有的电视会议新闻采用单向传播的方式,忽视电视画面的作用,电视广播化严重,丧失了电视媒介特有的画面表现力和吸引力,严重影响了传播效果。
(三)价值低,信息量少现在大多数的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镜头多是人头展示,在内容传达上,只是通过播音员播报。同时,电视媒体在报道日常会议时,出现了过多过滥的现象,市、县电视台表现得尤为明显。
(四)画面单调,缺乏吸引力许多电视记者习惯于借助文字,而不是用画面去报道会议,因此,报道出来的会议新闻往往充斥着一些并不具有新闻性的画面,使电视会议新闻和广播会议新闻失去了本质的区别。
二、电视会议新闻报道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电视会议新闻本身的缺点电视是线性传播,节目只能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播出。因此,电视新闻中如果会议报道过多过滥,观众的厌烦程度会更高。并且,由于会议本身就是用较为官方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电视会议新闻在报道中想要直白是比较困难的。
(二)对电视会议新闻认识的偏差一些领导和部门过分看重媒体对自己的宣传,比如不论是什么会议,他们都要求电视媒体进行报道。有的领导过于强调会议的重要性,要求电视媒体工作者进行全面报道,这就忽视了电视会议新闻的特点,从而使会议报道没有重点。
(三)记者缺乏受众意识一些记者在报道会议新闻时不联系实际、缺乏新闻敏感性,因而无法准确捕捉会议的精彩镜头;另有一些记者职业道德不高,不管有无新闻价值,只要有好处就报,且内容失真。
(四)新闻记者的惰性和惯性一些记者不以新闻价值为标准来处理会议的主题、选择会议报道的形式,而只是在会议材料的基础上作程式化的报道,摄像记者也仅仅是运用固定的推拉摇移模式拍摄几个领导应付了事,这样的会议新闻自然缺少新意。
三、电视会议新闻报道革新的策略
针对以上电视会议新闻出现的问题和原因,笔者对电视会议新闻革新有以下思考:
(一)会前的准备
1.新闻记者要转变思想观念
记者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报道观念,要注意学会从会议的内容中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要多报道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新闻。其次,还要彻底改变只重视会议报道的时间而忽视广大受众心理感受的问题。在会议报道的选择上,要依照会议价值的大小和与受众关系密切的程度来选择,镜头要多给群众。
2.端正态度,做好会前的策划与议题的选择
我们要端正态度,要在众多的会议新闻中找到和受众相关的信息,经过整合与选择,再传播给受众。这就要求记者、编辑做到:第一,要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学会筛选新闻,做一名专家型的记者;第二,要做好会议前的准备,全程跟踪会议,培养新闻敏感度,留意会议过程中的亮点。
(二)会中的选择
1.对于重大的会议
重要会议、大型会议的信息量大,记者可以引入组合报道的形式,从而提高会议新闻的可看性,降低它的繁琐性。例如像“两会”这样的大型会议,可以运用组合报道的方式,将内容相似的新闻放在一起组团播报,比如拍摄代表、委员风采短片,社会发展、居民生活变化短片等穿插于会议报道之中。这样不仅使得会议新闻生动活泼,同时又有深刻的内容蕴含在其中。
2.对于一般的会议
一般会议的内容比较单一,信息量较少,我们可以采用会议与现场切换的形式让会议灵活起来。例如报道某一地方的专业性会议,我们要压缩篇幅、控制时长,把会议中最出彩的内容挖掘出来,并且适当地使用领导的同期声、背景声,密切关注现场的画面,这样就会使得会议新闻声画并茂,达到宣传的效果。
(三)多种电视手段综合运用
1.记者要适当出镜,以增强报道效果
记者适时出镜,能够增强报道的口语化,使得受众产生一种互动感和亲切感。例如,在“两会”的报道中我们会加入许多的记者现场报道,就像早期的“小丫跑两会”等,这样不但可以在会前展示参加者的风采,还可以了解到会场那些鲜活生动、与百姓日常相关的趣事。
2.精心选用同期声及现场音响
报道会议时,不能满足于只看稿件,还应留意领导的讲话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观众把握会议精髓,还能够表现出会场的气氛和会议的效果。
3.巧用字幕和图表
电视报道的缺点在于它的转瞬即逝,所以,要使观众在短时间内掌握会议的重要内容,就需要用简单明了的字幕或图表突出关键内容,以此加深观众的理解。例如《湖南新闻联播》在播报长沙市的GDP增长时采用柱状图,在播报湖南省旅游收入的增长时采用饼状图。多种图表的运用,使得电视画面更加活泼,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
4.画面的剪辑
要学会运用运动镜头丰富画面变化,形成生动活泼的画面节奏,刺激观众兴奋点。同时适当采用资料画面代替会议画面或人物头部画面。例如,央视在许多的会议报道中,都会采用3D技术或者动画模拟技术向观众展示难懂的内容。动画模拟的讲解,不仅博得了观众的喜爱,也有效传播了信息。
5.新闻标题电视化
电视新闻标题应该是新闻的精华部分,要让观众通过标题很快就能了解会议的主要内容,而不是在画面中找信息。例如,《湖南新闻联播》中经常会采用字体颜色对比强烈的标题,或者是字号较大的文字,这样有助于观众在冗长的会议新闻中找到会议的重点,使观众借助标题迅速了解会议的主要内容,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四)报道视角的改变
1.会内会外相结合
会内会外相结合,就是报道一个会议时,要利用记者的新闻敏感度,抓住会议中一些值得深挖的内容。例如在“两会”期间,可以在会前拍摄人大代表的备案情况、会场的准备情况、人大代表的衣着等,在会议报道过程中与会议的相关内容相结合,以此深化会议新闻的内容,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也使观众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2.跳出会议报会议
跳出会议报会议,就是要学会用新闻的眼光来报道会议。有的会议,从全局讲不是太重要,但是这些会议有时也会涉及到群众关心的一些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会议的内容上找亮点,然后在会议之外进行采访,从会议中的某一个线索延伸出好新闻。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中国的电视会议新闻报道存在着问题。电视会议新闻报道要想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就要针对文中提到的问题个个击破。记者应突破原有的缺乏创新的程序化报道,充分做好会前准备,在会议的采访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新闻敏感度,力求捕捉到其他重要的新闻。要学会抓住重点,多关注和百姓密切相关的会议内容,从而吸引更多的目光,达到会议新闻报道的目的。只要我们正视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努力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电视会议新闻报道就会更加吸引观众,会议新闻的内容就会传播得更好。
(作者单位:大同广播电视台/责编:马莉莎)
“两会”记者拍摄现场